野莧菜

野莧菜

野莧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約50cm高,葉子為互生,莖直立,一年到頭都會開花,綠色的小花為雌雄同株,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所結的果實為胞果,為薄膜包住的黑色果實。營養價值:鮮莖葉含粗蛋白質5.5%,含有胡蘿蔔素、核黃素、維生素C。主治:血便,白帶、痢疾、膽結石,肝火、痴肥虛胖。 廣東人也稱野莧為馬齒莧,《開寶本草》、《綱目》上所指的馬齒莧,應為廣東馬齒莧。百度百科上的馬齒莧味酸,帶濕氣,並非《開寶本草》、《綱目》上所指的馬齒莧。野莧菜,中藥名。為莧科植物凹頭莧Amaranthuslividus和反枝莧Amaranthusretroflexus的全草或根。凹頭莧分布於全國各地;反枝莧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台灣、河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尿之功效。用於痢疾,腹瀉,疔瘡腫毒,毒蛇咬傷,蜂螫傷,小便不利,水腫。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或根。

性味

味甘,性微寒

歸經

大腸、小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

主治

用於痢疾,腹瀉,疔瘡腫毒,毒蛇咬傷,蜂螫傷,小便不利,水腫

相關配伍

野莧菜野莧菜
1、治痢疾:凹頭莧30g,車前子15g。水煎服。(《河南中草藥》)
2、治痔瘡腫痛:鮮野莧菜根30-60g,豬大腸1段。水煎,飯前服。
3、治蛇頭疔:鮮野莧葉和食鹽搗爛敷患處。(2-3方出自《福建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氣虛、寒濕久痢忌服。

採集加工

春、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

形態特性

野莧菜野莧菜
2、反枝莧又名:西風古,紅莧菜。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時達1米多;莖直立,粗壯,單一或分枝,淡綠色,有時具帶紫色條紋,稍具鈍棱,密生短柔毛。葉片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2厘米,寬2-5厘米,頂端銳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波狀緣,兩面及邊緣有柔毛,下面毛較密;葉柄長1.5-5.5厘米,淡綠色,有時淡紫色,有柔毛。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直立,直徑2-4厘米,由多數穗狀花序形成,頂生花穗較側生者長;苞片及小苞片鑽形,長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龍骨狀突起,伸出頂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長2-2.5毫米,薄膜質,白色,有1淡綠色細中脈,頂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長;柱頭3,有時2。胞果扁卵形,長約1.5毫米,環狀橫裂,薄膜質,淡綠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種子近球形,直徑1毫米,棕色或黑色,邊緣鈍。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1、凹頭莧生於庭園、路邊等處。分布於全國各地。
2、生於曠野、田間或村舍附近草地。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台灣、河南等地。

藥材性狀

1、凹頭莧,主根較直。莖長10-30cm,基部分枝,淡綠色至暗紫色。葉片皺縮,展平後卵形或菱狀卵形,長1.5-4.5cm,寬1-3cm,先端凹缺,有1芒尖,或不顯,基部闊楔形;葉柄與葉片近等長。穗狀花序。胞果扁卵形,不裂,近平滑。氣微,味淡。
2、反枝莧,主根較直。莖長20-80cm,稍具鈍棱,被短柔毛。葉片皺縮,展平後菱狀卵形或橢圓形,長5-12cm,寬2-5cm,先端微凸,具小凸尖,兩面和邊緣有柔毛;葉柄長1.5-5.5cm。圓錐花序。胞果扁卵形,蓋裂。氣徽,味淡。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植物圖鑑》:“緩和止痛,收斂,利尿,解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