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壽臣

郝壽臣

郝壽臣(1886~1961),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工架子花臉。原籍河北香河,幼年隨父遷京,從師呂福善、唐永常、朱子久、閻寶恆等學藝。歷經數十春秋的艱苦奮鬥,終於融金秀山銅錘與黃潤甫架子兩家藝術於一爐,唱念上自成一格,創成被譽為"架子花臉銅錘唱"的郝派藝術,以氣魄取勝,唱念韻味渾厚,工架凝練,表演渾然一體。他藝術態度嚴謹,善於刻畫人物,數十年藝術生涯中,在220餘個劇目中扮演過160多個主要和次要角色。 與侯喜瑞、金少山並稱"淨行三傑",又與金少山並稱"黑金白郝"(又稱"南金北郝")。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荊軻傳》中郝壽臣飾荊軻 《荊軻傳》中郝壽臣飾荊軻

郝壽臣,名瑞,字壽臣,乳名萬通。祖籍山西洪洞,明朝時因鬧瘟疫,其祖輩逃難至河北香河五百戶落戶,其父郝國福,原務農為本,後因連年災荒,莊稼收成不好,難以維持生計,遂進城學木工手藝。妻室王氏生有三子,長子郝亨,即花臉演員郝壽山,次子郝瑞,即花臉演員郝壽臣,三子郝銘,未入梨園,從事教育工作,曾任匯文第二國小校長。

郝壽臣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陰曆丙戌年四月初七出生在崇文門內東牆根兒一陋室內,6歲曾讀私塾,因家貧而輟學,7歲典押給影戲藝人王德正,父母原只想“典”三年,王德正堅持七年,其父無奈只得咬牙籤字畫押,就這樣小萬通踏上了學藝之路。

王德正請不起名教師,便叫一位名叫呂福善的花臉演員為萬通開蒙。頭一齣戲學的是銅錘花臉的基礎戲《鎖五龍》,不到兩個月就學會了,隨之又學了《二進宮》、《捉放曹》等,不到半年就登台演出了。首演是在東單迤北燕喜堂飯莊唱堂會戲,劇目為全本《鎖五龍》,從單雄信登台點將起,要扎靠斜蟒、翎子狐尾,穿厚底靴登高,自此有了藝名“小奎祿”。後來又陸續與唱老生的師姐王菊子演出了《捉放曹》、《二進宮》、《斷密澗》、《天水關》、《鍘美案》等諸多劇目,為提高小奎祿的演技,王德正也常帶他進戲園下後台,讓其開闊眼界長見識,偷學前輩名家的表演,如金秀山、黃潤甫等,這對郝壽臣後來成為名淨,是有很大作用的。

1900年,是小奎祿滿師之年,恰逢他嗓子“倒倉”,不能登台演唱。回家不久,一日在街頭被八國聯軍抓去當了兩個月苦力,後來又至德國使館當雜役。五年期間,聰明好學的郝壽臣,學會了俄語和德語。他渴望能早日重返舞台。他從微薄的收入中,積攢下錢來買彩褲,做靴子。離開德國兵營後,原想在京唱戲謀生,但他既非梨園世家,又非科班出身,更無名師帶道,因此異常艱難。無奈曾三闖關東:第一次20歲時,隻身到營口、煙臺、大連等地,但兩手空空而回。幫不了家,只得二次出關,初到遼寧瀋陽、公主嶺,但仍不如意,後於哈爾濱搭上了班,在此得到老藝人閻寶恆、朱子久的指點,藝術上有了長進,因劇場失火再次至營口,得到古道熱腸的唐永常的賞識與幫助。此行雖學到不少技藝,但仍是空手而歸。後又決定三闖關東。此次和路三寶、馬德成及其兄郝壽山,同到安東演出,中間還曾至朝鮮仁川演出,但均不理想,只得返回京城,時年23歲。

郝壽臣三闖關東飽經風霜,長了許多見識,牢記唐永常勸他要兼學架子花臉的諄諄教導,刻苦練功喊嗓吊嗓,堅持習文練武。不僅看古典小說查字典,還天天下腰,吊腿,練太極拳、太極劍,並向葉福海學了《蘆花盪》、《醉打山門》等崑曲劇目。

1914年正式改演架子花臉銅錘唱的藝術風格,並得到劉鴻升、譚鑫培的提攜,使其嶄露頭角。郝壽臣搭田際雲的玉成班時,應二路花臉,田觀察郝不管演任何角色都認真賣力,頗受觀眾歡迎,田慧眼識人,關照經勵科給郝漲戲份。

他曾先後應邀參加梅蘭芳的承華社、程艷(硯)秋的和聲社、朱琴心的和勝社、馬連良的春福社、言菊朋的民興社、楊小樓的永勝社等班。在楊班名前冠以“花面泰斗”,與“國劇宗師”楊小樓並駕齊驅。楊、郝合作的第一出新戲為《陵母伏劍》,楊飾王陵,郝飾項羽。他們合作的最後一齣戲為《戰宛城》,楊飾張繡,郝飾曹操,時為1937年。與高慶奎首次合作為《捉放曹》,最後一次合作為《贈綈袍》,時為1933年。

在與馬連良合作時,二人創排了不少新戲,尤以《青梅煮酒論英雄》堪稱“珠聯璧合”。1928年,他們應邀赴滬演出,曾合作《連環套》,郝飾竇爾敦,馬飾黃天霸,朱光祖為王長林,此場演出轟動滬上。郝、馬合作的最後一齣戲為《串龍珠》(即《反徐州》),馬飾徐達,郝飾完顏龍,時為1938年。

長安大戲院於1939年7月2日舉辦一場“花臉大會”,大軸金少山《御果園》,郝壽臣壓軸二本《賽太歲》(《李七長亭》),侯喜瑞倒數第三的《丁甲山》,淨行三傑會聚一堂,盛況空前。至此,郝壽臣便息影舞台教子課徒。

194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梅蘭芳、蕭長華、貫大元、郝壽臣等應邀於懷仁堂演出《龍鳳呈祥》,已脫離舞台十餘年的郝壽臣,剃掉鬍鬚粉墨登場,威風不減當年。

1950年被中國戲曲研究院戲曲實驗學校(中國戲曲學校前身)聘為教授,是年春在一次戲曲晚會上,與蕭長華合演了《醉打山門》,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接見。

1951年,為支援抗美援朝,戲校的老藝術家自發舉行捐獻義演,65歲的郝壽臣首先請纓,於大眾劇場前後共義演了五場,每場的大軸戲均由郝壽臣出演。

1956年出任私立藝培戲曲學校(後改為北京市戲曲學校)校長,他不僅親自授課,而且對學生的文體活動和飲食起居,都要操勞過問。為給戲校籌款義演,親率弟子演了一場花臉大會,依次為王玉讓《鬧江州》、王永昌《草橋關》、袁世海《盜御馬》,大軸郝壽臣、蕭長華、李幼春等二本《賽太歲》、《李七長亭》。

1956年決定拍攝《群英會》、《借東風》彩色戲曲影片,由馬連良、譚富英、葉盛蘭、裘盛戎、孫毓堃、蕭長華、郝壽臣等聯袂演出,郝壽臣飾曹操,事前還在北影排演場進行了預演,並拍了合影照,後因郝壽臣心臟病發作,改由袁世海替演,成為中國京劇史和電影史上的一件憾事。

1961年陰曆十月十九日二十二時零五分,一代名淨於寓所病逝,享年75歲,公祭後被安葬於京西福田公墓。

藝術特色

郝壽臣雖然是架子花演員,但他卻以銅錘唱法,結合架子花的表演風格,不但豐富了架子花的唱,還能更多地運用聲腔藝術恰當地表現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人物。他的唱受金(秀山)派影響很深,出自膛音,結合口腔,特別是通過鼻腔、口鼻共鳴,這種發音方法可以說完全是金派。他除了金派,劉永春、劉鴻聲、裘桂仙的唱腔凡是好的,也都吸收。他吐字行腔全用圓音,不走沙音。所以他的唱雄厚渾圓,與見稜見角的黃(潤甫)派截然不同。他的念白與演唱是一個統一的風格。

他的發聲運用口鼻共鳴的方法,加以“擻音”、“欬音”等潤色,厚重是郝壽臣的整體風格,從他的演唱中、念白中雖然嗓音有些悶啞,但咬金嚼鐵,每一個字都有沉甸甸的份量。他把鼻腔音變為口鼻共鳴,靈活運用,洋溢著一種深厚的韻味,形成了獨特的郝派唱念。

郝壽臣在藝術上極富創新精神,傳統戲中扮演曹操、張飛、牛皋、焦贊等,很有自己的特點。他創造的荊軻、須賈、魯智深等藝術形象給觀眾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的時裝戲《法國血手印》中扮演一西洋人,《孽海波瀾》中扮演楊欽三,表演也十分真實生動。

郝壽臣在做功上造型漂亮、身手乾淨、眼神準確,他一生塑造的舞台形象各個都是栩栩如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郝壽臣為了提高廣大觀眾對花臉角色的興趣,給觀眾以更多的美的享受,他注意在臉譜上苦下功夫。

主要貢獻

郝壽臣每年平均排演兩本新戲,新創劇目人物的臉譜沒有藍本可參考,他就按照劇情和人物性格去創造新形臉譜。他還改革了勾臉的工具和方式,還為眾多的人物設計出符合身份和性格的服裝圖案。這種大膽創新的精神在淨行演員中是十分難能可貴的,郝派臉譜藝術在京劇藝術的聖殿中獨有其位,而且對京劇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深遠影響。

他先後與楊小樓、高慶奎、馬連良、言菊朋、程硯秋、朱琴心、徐碧雲等人合作,創造了許多花臉的角色。尤其是他創演了《荊軻傳》、《桃花村》、《飛虎夢》等新戲,加工排演了《打曹豹》、《瓦口關》、《紅逼宮》、《打龍棚》等幾乎失傳的老戲,形成郝派獨特風格。

主要作品

郝壽臣劇照 郝壽臣劇照

郝壽臣一生演出220多個劇目,扮演160多個大小角色,亦反串過生、旦、醜等行當。曾參加演出一些時裝戲和外國題材的戲。擅演《賽太歲》、《打龍棚》、《瓦口關》、《打曹豹》、《紅逼宮》、《野豬林》、《連環套》、《牛皋招親》、《除三害》、《下河東》、《贈綈袍》、《醉打山門》、《蘆花盪》等,尤精曹操戲,有17出之多,人物性格各有特色,決不雷同,故享有“活孟德”美譽。

1944年與張春彥、馬富祿等拍攝了《李七長亭》黑白京劇影片。演出實況錄音有《法門寺》、《黃金台》、《群英會》等。曾於高亭、百代、蓓開、長城、勝利、開明等唱片公司灌制有《牛皋下書》、《伐齊東》、《荊軻傳》、《白良關》、《洪羊洞》、《忠孝全》、《上天台》、《陽平關》、《夜審潘洪》、《鴻門宴》、《桃花村》、《盜御馬》、《連環套》、《野豬林》等20餘出戲之選段,內有與楊小樓、甄洪奎、裘桂仙、茹富蕙等人合灌之唱盤。

郝壽臣的拿手戲有《李七長亭》、《盜御馬》、《瓦口關》、《專諸別母》、《青梅煮酒論英雄》、《逍遙津》,尤以曹操戲堪稱一絕。他還創排了不少“郝派”戲和一些漸無人演的老戲。如《荊軻傳》、《桃花村》、《飛虎夢》、《打曹豹》、《紅逼宮》、《打龍棚》等。

並留有《郝壽臣臉譜集》、《郝壽臣演出劇本選集》、《郝壽臣唱腔選》、《郝壽臣表演藝術》、《郝壽臣傳》等,均為極其珍貴的京劇藝術資料。

弟子傳人

郝壽臣一生僅收弟子七人:1931年5月10日於崇外打磨廠福壽堂收樊效臣;1934年2月春節前於西長安街西來順飯莊收王永昌;1939年春於東安市場東來順飯莊收票友唐景一(李德全內侄);1940年底於西來順飯莊收袁世海;1941年夏於西來順飯莊收李幼春;1953年經馬連良介紹收周和桐和王玉讓。

人物評價

從學藝開始,郝壽臣就把眾多的著名花臉演員當作自己的老師。為了多方繼承,他不惜充當龍套,只掙到起碼的生活費,為的是一邊演戲,一邊學習揣摩。比如他最有名的《李七長亭》就是在耗費多年心血後才得以在舞台上演出的。他先是得到彭福齡先生的賞識,受教一出《審李七》,演出效果很好,但《長亭》一折,他雖觀摩黃潤甫先生的演出不下幾十次,終因得不到劇本而不能排演。後忽得李春福所贈《李七長亭》劇本,他按著劇本,日夜琢磨,重新修改了臉譜,豐富了表演,把這齣戲搬上了舞台。由於他把李七這個人物演活了,所以又博得了“活李七”之譽稱。。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郝壽臣與侯喜瑞、金少山同時活躍於京劇舞台,鼎足峙立,並稱“花臉三傑”(又稱“淨行三傑”) ,又與金少山並稱“黑金白郝”(又稱“南金北郝”)。梨園行慣以“金、郝、侯”排列,是因為“金”挑過班,掛過頭牌,“郝”也曾與大名家掛過並牌,而“侯”則稍遜。遇到花臉大會,都是金大軸、郝壓軸、侯倒三。

二十八歲時,郝壽臣轉入名花旦田際雲的玉成班、劉鴻聲的鴻慶班,並有機會與業師李連仲及梅蘭芳、王蕙芳、高慶奎同台,並常年在前門一帶演出。一次,譚鑫培演《問樵鬧府》,飾葛登雲的花臉郎德山有事請假,讓郝壽臣代演。演出結束後,譚鑫培對他的評價是:“比郎德山強啊!”老前輩的讚許即是一張金字招牌,自此郝壽臣的名聲大振。隨後,便經常應邀與諸多名角兒同台亮相。

活動年表

1915年,郝壽臣應邀搭入譚鑫培的同慶社,曾傍譚演《捉放曹》、《失街亭》、《擊鼓罵曹》、《清官冊》、《審刺客》等。

1916年,郝壽臣步入而立之年,此年金秀山、黃潤甫已相繼謝世,李連仲年老多病,郝壽臣以自己的實力躋身名角之林。先後與田雨儂、楊小朵合演《戰宛城》,與時慧寶合演《逍遙津》,與楊小樓合演《連環套》,與王又宸合演《失·空·斬》,與許蔭棠合演《黃金台》等,自此聲名日顯。

1919年,農曆己未年:言菊朋以票友領班赴漢演出,郝壽臣同行。

1920年與程繼先、董俊峰、傅小山等,應歐陽予倩、李桂春之邀赴漢口演出,載譽返京後,應高慶奎之聘參加慶興社,高、郝二人合作諸多劇目。

1920年9月18日,農曆庚申年八月初七日:張勛在天津英租界耀華里自辦大型堂會,第一天,郝壽臣與楊小樓以倒第三演出《連環套》。

1920年9月19日,農曆庚申年八月初八日:張勛在天津英租界耀華里自辦大型堂會第二天,郝壽臣參與演出。

1922年與楊小樓、梅蘭芳、王鳳卿、王長林、李壽山、許德義等,應上海天蟾舞台之邀赴滬演出,返京後有機會與王鴻壽、高慶奎合演《華容道》和《七擒孟獲》,尤與侯喜瑞合演《真假李逵》被譽為雙絕。

1923年2月24日,農曆癸亥年正月初九日,15時:1923年春節黎元洪總統府堂會第二天,與楊小樓、王長林合演《連環套》。

1923年2月25日,農曆癸亥年正月初十日,12時:1923年春節黎元洪總統府堂會第三天,與譚小培、尚小雲、蕭長華合演《法門寺》

1923年3月,農曆癸亥年:馮幼偉母七十晉五華誕堂會,郝壽臣演出《罵曹》。

1923年11月21日,農曆癸亥年十月十六日,晚:北京開明戲院夜場,郝壽臣演出《李七長亭》。

1924年6月22日,農曆甲子年五月廿一日:第一舞台演出大義務戲,大軸《戰宛城》(余叔岩飾張繡,楊小樓飾典韋,田桂鳳飾鄒氏,郝壽臣飾曹操,王長林飾胡車)

1924年6月23日,農曆甲子年五月廿二日:第一舞台演出大義務戲,大軸《定軍山》接《陽平關》帶《五截山》(余叔岩飾黃忠,楊小樓飾趙雲,郝壽臣飾曹操,錢金福飾徐晃,鮑吉祥飾劉備,王長林飾報子)

1924年11月20日,農曆甲子年十月廿四日:華樂園改建完成首日演出,倒第四是郝壽臣的《取洛陽》。

1924年11月24日,農曆甲子年十月廿八日:和勝社在華樂園演出,大軸:《定軍山·陽平關》(馬連良,王鳳卿,尚和玉,郝壽臣)

1924年11月30日,農曆甲子年十一月初四日:和勝社在華樂園演出,大軸:《三國志》(《群英會》起,到《華容道交令》止)(馬連良,王鳳卿,郝壽臣)

1924年12月13日,農曆甲子年十一月十七日:和勝社在華樂園演出,大軸:《戰宛城》(朱琴心飾鄒氏,馬連良飾張繡[兩個人都是初演],尚和玉飾典韋,郝壽臣飾曹操)

1924年12月20日,農曆甲子年十一月廿四日:和勝社在華樂園演出,第四:《鬧江州》(郝壽臣),第六:《魚腸劍》(王鳳卿,郝壽臣)

1925年2月8日,農曆乙丑年正月十六日: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廣太莊》。馬連良飾徐達,郝壽臣合作演出。

1925年2月28日,農曆乙丑年二月初六日:和勝社在華華樂園演出,大軸:《四進土》(馬連良飾宋士傑,朱琴心飾楊素貞,郝壽臣飾顧讀,榮蝶仙飾萬氏)

1925年4月4日,農曆乙丑年三月十二日: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化外奇緣》。馬連良飾諸葛亮,郝壽臣、朱琴心、周瑞安、姜妙香合作演出。

1925年8月20日,農曆乙丑年七月初二日:鳴盛社改為鳴和社,郝壽臣成為班底成員。

1926年2月23日,農曆丙寅年正月十一日:馬連良於北京開明戲院夜場首演《玉鐲記》。馬連良飾趙廉,郝壽臣、朱琴心、馬富祿、王蕙芳合作演出。

1926年12月15日,農曆丙寅年十一月十一日:協合社在開明戲院演出,大軸:《四進士》(朱琴心,馬連良,郝壽臣,馬富祿)

1927年1月20日,農曆丙寅年十二月十七日:協和社在開明戲院演出,郝壽臣與馬連良、尚和玉壓軸合演《陽平關》。

1927年2月6日,農曆丁卯年正月初五日:馬連良於北京慶樂園首演《青梅煮酒論英雄》。郝壽臣、鮑吉祥合作演出。

1927年6月9日,農曆丁卯年五月初十日:馬連良首次挑班的第一場戲,是在慶樂園春福社的日場戲,倒第三是郝壽臣的《打龍棚》

1927年6月26日,農曆丁卯年五月廿七日:馬連良於北京慶樂園首演《武鄉侯》。馬連良飾諸葛亮,郝壽臣飾司馬懿、吳彥衡飾秦朗合作演出。

1927年11月3日,農曆丁卯年十月初十日: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戰宛城》。郝壽臣、王長林、趙桐珊、鮑吉祥合作演出。

1927年12月4日,農曆丁卯年十一月十一日: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全本《火牛陣》。郝壽臣、王長林、吳彥衡、姜妙香、蕭長華、馬春樵合作演出。

1928年,農曆戊辰年,秋:言菊朋自組民興社。角色有旦角關麗卿,花臉郝壽臣,醜王長林及茹富蘭、馬連昆等。

1928年1月8日,農曆丁卯年十二月十六日: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鴻門宴》。郝壽臣、吳彥衡、姜妙香、馬春樵、孟小如、張春彥合作演出。

1928年3月1日,農曆戊辰年二月初十日: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全本《浣花溪》。郝壽臣、趙桐珊、黃桂秋、馬富祿合作演出。

1928年3月18日,農曆戊辰年二月廿七日: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全部《范仲禹》。郝壽臣、趙桐珊、王長林、馬富祿、劉玉泰合作演出。

1928年8月18日,農曆戊辰年七月初四日:民興社在華樂園演出,大軸:《捉放曹》(言菊朋,郝壽臣,王長林)

1928年8月22日,農曆戊辰年七月初八日:民興社在華樂園演出,大軸:《戰宛城》(言菊朋,郝壽臣)

1928年9月2日,農曆戊辰年七月十九日:民興社在華樂園演出,言菊朋、郝壽臣創排《應天球》首演。

1929年3月24日,農曆己巳年二月十四日:馬連良於北京中和園日場首演全本《天啟傳》。與王幼卿、馬富祿合作演出。

1929年4月,農曆己巳年:第一舞台夜戲山西賑災會募款義演。大軸《八蜡廟》(楊小樓反串張桂蘭,梅蘭芳反串黃天霸,余叔岩反串朱光祖,程艷秋反串賀人傑,馬連良反串關泰,閻嵐秋反串褚彪,朱桂芳反串費德功,姜妙香反串金大力,郝壽臣反串小老媽,侯喜瑞反串秦小姐,李壽山反串丫鬟,諸如香反串秦義成)。

1929年9月29日,農曆己巳年八月廿七日: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許田射鹿》。郝壽臣、姜妙香、黃桂秋、張春彥合作演出。

1930年3月,農曆庚午年:程艷秋首次重組鳴和社,郝壽臣搭班。

1930年3月31日,農曆庚午年三月初二日,晚:程艷秋的鳴和社在華樂園演夜戲。壓軸:《捉放曹》(言菊朋,郝壽臣)。

1931年5月24日,農曆辛未年四月初八日:郝壽臣、楊小樓為高亭公司合灌《連環套》等唱片。

1938年2月16日,農曆戊寅年正月十七日:楊小樓接三,郝壽臣親臨致祭。

1938年2月27日,農曆戊寅年正月廿八日:參加楊小樓送聖儀式。

1938年2月28日,農曆戊寅年正月廿九日:參加楊小樓大殮儀式。

1938年9月14日,農曆戊寅年閏七月廿一日:為救濟黃河水災的災民,北京伶界演出義務戲。與李萬春,荀慧生合影《戰宛城》。

1938年10月19日,農曆戊寅年八月廿六日:參加李少春在泰豐樓拜余叔岩為師儀式。

1939年2月14日,農曆戊寅年十二月廿六日:北京同義會濟貧義務戲第二天,與小翠花、李少春合演《戰宛城》。

1940年12月29日,農曆庚辰年十二月初一日:經馬富祿介紹,袁世海拜郝壽臣為師,在西長安街的西來順飯莊舉行拜師儀式。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農曆庚寅年十月十八日至農曆庚寅年十一月初一日:文化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戲曲工作會議。會議期間,與周信芳合演《四進士》和《打嚴嵩》。

1951年6月17日,與蕭長華、劉喜奎、譚小培、華慧麟、鮑吉祥等演出《法門寺》,飾劉瑾。

1951年7月29日,與蕭長華、譚小培、貫大元等演出《樂毅伐齊》,飾伊立。

1951年8月31日,與鮑吉祥等演出《打龍棚》,飾曹操。

1951年10月31日,與李桂春、張德俊、華慧麟、奎富光、宋富亭、范富喜、方連元等演出《巴駱和》飾鮑自安。此次義演的舞台監督為王瑤卿,演出收入全部捐獻,用下購買“魯迅號”飛機。

1955年,農曆甲午年,年初:懷仁堂演出京劇《龍鳳呈祥》,梅蘭芳、程硯秋分飾孫尚香,馬連良飾喬玄,譚富英飾劉備,李少春飾趙雲,裘盛戎飾孫權,李多奎飾國太,葉盛蘭飾周瑜,蕭長華飾喬福,郝壽臣飾張飛。

1956年9月1日9月4日,農曆丙申年七月廿七日至農曆丙申年七月三十日:北京市京劇界為成立“北京市京劇工作者聯合會”在北京市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籌款義演。演出《八蜡廟》(李萬春飾褚彪,孫毓堃、馬崇仁分飾費德功,黃元慶、譚元壽、姜鐵麟分飾黃天霸,錢寶森飾關泰,郝壽臣飾金大力,筱翠花飾張媽,李小春飾賀仁傑,梁益鳴飾施公,李韻秋飾張桂蘭,馬長禮飾秦義成)

1959年6月3日,農曆己亥年四月廿七日:參加馬連良收梁益鳴為徒,授業拜師典禮儀式。

走近京劇淨角演員

淨角是京劇表演主要行當之一,俗稱花臉。從淨角所扮演的人物身份性格及其藝術、技術特點,又分大花臉、二花臉和武花臉。
袁世海
金少山
方榮翔
郝壽臣
孟廣祿
裘盛戎
尚長榮
陳霖蒼
鄧沐瑋
顧謙
錢金福
侯喜瑞
舒桐
何桂山
楊赤
金秀山
康萬生
方旭[京劇演員]
李連仲
劉大可
劉魁魁
婁振奎
李榮威
劉連榮
李嘉林
李永利
李慶春[京劇演員]
馬連昆
馬永安
穆鳳山
陳漢文
齊嘯雲
郭元汾
裘桂仙
韓盛信
裘少戎
孫盛文
蘇維明
孫正琦
孫元坡
陳真治
何佳山
蘇連漢
唐元才
田有亮
吳鈺璋
王正屏
魏積軍
夏韻龍
徐世光
安平
袁小海
楊東虎
袁金綿
董俊峰
袁國林
趙炳嘯
張宏逵
張德華
陳俊傑
黃潤甫
陳富瑞
韓富信
馬阿龍
馬崇仁[京劇淨角]
韓巨明
陳鴻喜
裘繼戎
金少臣
景榮慶
鉗韻宏
高明博
裘世戎
錢寶森
任廣平
榮富華
劉喜益
李壽山
時玉奎
宋富亭
耿露
宋昌林
高盛虹
蘇富憲
沈福山
陸洪瑞
李廣仁
梁連柱
沈三玉
陳長慶
郭正發
王益芳
王嘉慶
厲慧福
王泉奎
李小培
程世傑
許德義
高卓
翟富夔
奚延宏
范福泰
李欣[京劇演員]
方鎮泉
殷元和
楊燕毅
厲慧斌
尹松濤
楊占坤
楊博森
李長春[京劇演員]
劉元漢
於鳴奎
趙永泉
劉永春
張世桐
范寶亭
張達發
趙永墩
張連祥
趙文奎
張韻斌
張關正
馬世嘯
張洪祥
張鳳台
孟喜平
田春喜
賀永華
陸鴻春
童慧荃
王文祉
王連奎
萬正明
麻穆子
牟金鐸
李壽安
王盛芝
常春生
王連浦
吳松岩
毛盛榮
牛征良
王正森
王應立
彭福林
黃福天
薛盛忠
蕭盛瑞
夏福通
郝盛群
郎德山
羅盛遠
葉盛富
葉忠定
葉慶先
葉福海
錢盛川
於元海
陸喜春
景璉璉
高德祿
慶春圃
蔣少奎
錢雙蓮
李慧來
黃彥忠
蔡松春
楊榮樓
劉硯亭
朱玉峰
朱正為
侯海林
梁再勝
韓樂卿
劉世臣
張連庭
梁益順
鍾喜玖
馮連恩
段富寰
沈世啟
鍾連鳴
梅榮齋
陸景春
周和桐
周慧江
張喜廣
朱正雷
劉永奎
趙喜魁
胡學禮
張金波
孫斌武
朱世業
陳世鼎[京劇淨角]
陳世鋒
尹小峰
費玉策
馮金壽
蘇延奎
孟俊泉
張德武[京劇演員]
牛春化
何佩亭
陳玉申
余元龍[京劇淨角]
翁思可
李世慶
楊光[京劇淨角]
葉盛茂[京劇淨角]
孫玉奎[京劇淨角]
陳宇[京劇淨角]
趙世璞[京劇淨角]
蘇敬武

京劇四大花臉

京劇四大花臉,指京劇表演藝術家金少山、郝壽臣、裘盛戎、袁世海。
姓名生卒簡介
金少山1889年-1948年工架子花臉,與梅蘭芳合演《霸王別姬》,一舉成名,有“金霸王”之譽。
郝壽臣1886年-1961年熔銅錘、架子花臉於一爐,主張“架子花臉、銅錘的唱”。
裘盛戎1915年-1971年工花臉,20世紀40年代後期自己挑班,以花臉為主角演大軸為金少山後的第一人。
袁世海1916年-2002年郝壽臣徒弟,工架子花臉,與裘盛戎同為京劇淨行中新流派的創始人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