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葉盛茂,男,京劇淨角。名淨葉福海長子,葉春善之侄。幼入富社習藝,銅錘架子兼工,出科後於1938年10月搭程硯秋“秋聲社”赴滬演出《盜御馬》、《鬧江州》、《穆柯寨》、《打龍袍》等。後為武漢京劇團演員。1951年10月,張君秋與馬連良從香港北上武漢時,葉盛茂等演員被武漢市京劇團派出參加“中南聯誼京劇團”經津門抵達北京等地巡迴演出。能戲極多,尤以袍帶戲見長。
科班院校
富連成社盛字科學生活動年表
1937年4月21日,農曆丁丑年三月十一日:程硯秋組秋聲社程硯秋組秋聲社,社長吳富琴。程硯秋與王少樓並掛頭牌,成員有曹二庚、慈瑞泉、李四廣、侯喜瑞、程繼先、鮑吉祥、哈寶山、李多奎、蘇連漢、鍾喜久、鐘鳴岐、扎金奎、俞振飛、劉永利、張蝶芬;司鼓白登雲,琴師周長華、任志林,大鑼高文誠,舞台監督高登甲。不久崑曲音樂家韓子和亦加入,俞振飛八月份脫離返滬由顧珏蓀易之。張春彥代鮑吉祥和哈寶山,慈瑞泉年邁以慈少泉繼之,以孫甫亭代已故老旦文亮臣;當年新搭入的有葉盛茂、李克昌。
編劇事宜雖由金仲蓀先生統籌,由於金主持中華戲校、戲曲研究所和《劇學月刊》常務,勢難分身,遂先後延聘杜穎陶、陳墨香,特別是翁偶虹先生參與新劇的編撰工作。
1941年1月,農曆辛巳年:毛世來改組和平社
毛世來改組和平社,聘李鳴盛為二牌老生,其他演員有陳喜興、陳盛泰、朱盛富、陳盛蓀、艾世菊、詹世輔、葉盛茂、羅盛公、江世升、胡少安、何佩華等,陣容相當齊整、強大。
1946年11月,農曆乙酉年:楊寶森首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
楊寶森隨梅蘭芳劇團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此為楊首次參加梅劇團,雖為梅挎刀,但有時排名並列,雙掛頭牌。其他主要演員還有蕭長華、姜妙香、俞振飛、劉連榮、芙蓉草、楊盛春、王泉奎、哈寶山、何潤初、劉斌昆、葉盛茂、韓金奎等。演出自11月2日起,至次年1月8日,期間12月24至28日因梅蘭芳赴京參加演劇,停演。
1946年11月9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十六日:楊寶森首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第八天
楊寶森首次隨梅蘭芳劇團演出第八天,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此為楊首次參加梅劇團,雖為梅挎刀,但有時排名並列,雙掛頭牌。
演出劇目
《奇冤報》(楊寶森飾劉世昌,蕭長華飾張別古,韓金奎飾劉升,葉盛茂飾包公)
1946年11月12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十九日:楊寶森首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第十一天
楊寶森首次隨梅蘭芳劇團演出第十一天,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此為楊首次參加梅劇團,雖為梅挎刀,但有時排名並列,雙掛頭牌。
演出劇目
《托兆碰碑》 (楊寶森飾楊繼業,葉盛茂飾楊七郎,哈寶山飾楊六郎)
1952年,農曆壬辰年:武漢市京劇團成立
中南軍政委員會撤銷,中南京劇工作團歸屬武漢市文化局領導,改名武漢市京劇團。中南京劇院同時改名武漢京劇院,從民眾樂園劃出來,專供武漢市京劇團演出和排練。
武漢市京劇團首任團長高百歲,副團長為陳鶴峰、高盛麟、郭玉昆、於宗昆、李福德(專職幹部)。當時名家雲集:老生有:高百歲、陳鶴峰、董少英、關正明;武生有:高盛麟、郭玉昆、賀玉欽、倪海天;小生有:高維廉、楊玉華;旦角有:楊菊萍、李薔華、陳瑤華、王婉華;淨角有:葉盛茂、張宏奎、董俊峰;丑角有:高世泰、李正福、張嘯莊.此外還有不少二路硬里子演員,完全可用“行當齊全、文武兼備、名家雲集、流派紛呈”來形容,堪稱國內的一流劇團。梅蘭芳曾不無讚嘆的說:武漢和北京上海是京劇的三大碼頭。
走近京劇淨角演員
淨角是京劇表演主要行當之一,俗稱花臉。從淨角所扮演的人物身份性格及其藝術、技術特點,又分大花臉、二花臉和武花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