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賈瓦哈拉港
港口性質:海灣河口港、基本港(C、M)
經緯度:32度47分N,079度56分W
航線:北美東岸,中國遠洋運輸公司(COSCO)及丹麥馬士基航運公司(MAERSK)均有有班輪直掛本港。
該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最高27℃,最低8℃。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500mm。平均潮差為1.5~1.8m。
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龍門吊、可移式吊、貨櫃吊、汽車吊、裝艙機、雙腳重吊、浮吊及拖船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為90噸,雙腳重吊達475噸。港區倉庫面積為75萬平方米,露天貨場為15萬平方米,貨櫃堆場達140萬平方米。散貨碼頭最大可靠5萬載重噸的船舶,擁有可移式有滑道裝船機,最大裝卸能力每小時達2500噸。羅來納州港務局單獨開發的奧利恩系統已在使用,它與海關及港口業界的系統在線上。奧利恩終端設定在與港務局有關的各界中,發揮出迅速辦理保管手續和安排運輸業務的威力。為了發展貨櫃運輸業務,該港有中國遠洋運輸公司專用的北查爾斯頓碼頭。本港1994年貨櫃吞吐量達89.7萬TEU,比1993年增長11.8%。年貨物吞吐能力約5000萬噸。主要出口貨物為粘土、羊毛條、奶製品、機械、植物油及粘土製品等,進口貨物主要有棉花、鋼製品、羊毛、食品罐頭、糖、木材、木製品、紡織品及紙製品等。在節假日中除元旦、勞動節、獨立日間聖誕節外,其它節假日照常工作。
港口經濟
賈瓦哈拉港是印度第四大國際貨櫃港口,其國際貨櫃處理量一直保持持續上升趨勢。賈瓦哈拉港1999年度的國際貨櫃處理量累計達148萬標箱,比1998年度上升了16%。1998年第二季度,該港的國際貨櫃處理量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達到41.76萬標箱,比1999年同期增長了11%。由於港口內各大碼頭生產效率的提高,賈瓦哈拉港今後的貨櫃處理量還將有新的突破。為了適應當前港口發展的需要,賈瓦哈拉港正在全面實施各項開發計畫。
賈瓦哈拉港的WANDO WELCH貨櫃碼頭每天的貨櫃處理量大約為5000標箱。該碼頭的開發計畫主要是擴大自身的面積,最終將碼頭周圍100英畝的荒涼土地規劃成為具有使用價值的生產作業區。另外,WANDO WELCH碼頭還引進了6台履帶式岸吊(RTG),從而提高了裝卸效率。賈瓦哈拉港的北查爾斯頓碼頭和哥倫布大街碼頭是兩座非貨櫃專用碼頭。處理的全都是拼箱貨、散貨及滾裝貨物。北查爾斯頓碼頭每年的貨物處理量約占賈瓦哈拉港的30%。這兩座碼頭的貨運業務比較繁忙,每天都有很多貨船在這裡等候接卸。最近又有三家往返於美國東海岸/印度航線上的國際班輪公司正式掛靠北查爾斯頓碼頭。
港口發展
大國追求是印度奮鬥的不竭動力,同樣也是印度各屆政府不容置疑的歷史使命。早在印度取得獨立之前,其國家創始人之一、國大黨領袖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就已經在他的《印度的發現》一書中為印度的未來勾畫出一幅雄偉的藍圖。他指出:“為了爭取印度的獨立以及所有與英國當局的衝突背後,在許多人的心中存有一個復興印度的願望。”這個願望就是“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么就銷聲匿跡,中間地位不能吸引也不相信中間地位是可能的”。
在大國夢想的指引下,印度迅速崛起。印度的經濟一直保持著近6%的增長速度,現在GDP已近4900億美元,外匯儲備約有620億美元。印度的國防開支逐年增加,從1986年以來,印度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之一。21世紀以來,印度一直在努力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其大國戰略的關注重點也已由陸地為主向陸海空並重轉變——保持對巴基斯坦強大威懾的同時,積極向中亞、西亞地區滲透軍事力量;致力於建設一支既能控制印度洋又能遠征太平洋的“藍水海軍”;核戰略和太空戰略成為其大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10月,印度首顆探月衛星上天,標誌著印度成為繼俄、美、日、中之後世界上第5個掌握探月技術的國家。2007年是印度獨立60周年,在印度人眼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經濟發展速度也是全世界最快的國家之一。200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日當天,辛格表示:“印度最輝煌的時刻即將到來。”
港口競爭
2007年,上海港以超過20%的吞吐量增長速度達到2 615萬TEU,超過了香港,比2006年排名提前一位。儘管又是發展迅速的一年,2007年上半年的表現並未使上海像許多分析家所預計的那樣樂觀。然而,隨著中轉運輸貿易的快速成長,上海港繼續保持2006年的增長勢頭。在日本,東京港的貨櫃吞吐量同比下降了3.8%(為382萬TEU),而它在30強中的排名也下降了2位(25位);橫濱港甚至徹底掉出了30強,它從2006年的第27位下滑到2007年的第31位。從總體上來說,日本港口生產效率不足,成本又高。同時,為了避免日本高昂的陸上運輸成本,大多數港口的貨物寧願經過釜山和高雄等中轉港口,用支線連線,甚至可以連線到苫小牧、仙台和千葉等地方小港口。
JNP是中國以外發展最為迅速的港口之一,它在激烈的30強爭位戰中上升了4位,增長率高達26.3%,居第24位。2007年,主要班輪公司對JNP的直接掛靠增加,並且隨著AP穆勒碼頭和杜拜世界港口管理其設施,JNP的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然而,JNP的水深和水域等物理特徵將會限制它的擴張。
德國最大的貨櫃港口漢堡港2007年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了近12%,這一成績足以維持其在聯盟內第9位的排名。漢堡港董事會成員Jurgen Sorgenfrei說:自從最近一次易北河疏浚後,漢堡港在北方貨櫃港口的市場份額從22%上升到26%。漢堡港效率高、地理位置好,在990萬TEU吞吐量中,該港與波羅的海之間港口的中轉貿易量達到270萬TEU。漢堡港大約50%的對外貿易是與中國、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進行的。
港口現狀
2007年,世界30強貨櫃港口的吞吐量為2.74億TEU,約等於世界貨櫃吞吐量4.84億TEU的56%。
世界貿易鐘擺已經偏向了遠東地區。中國經濟在過去的3年已經超過法國、英國和德國,成為世界第3大貿易強國,與日本的距離也近在咫尺。
世界港口業的發展軌跡與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休戚相關。亞洲港口在當今世界貨櫃港口業界占據了霸主地位,1970年排名前20強貨櫃港口中只有1個亞洲港口,即日本的橫濱港,吞吐量為15萬TEU。那時的20強排行榜上有7個北美港口、11個歐洲港口、2個大洋洲港口。而2007年排名前30強的貨櫃港口中有20個位於亞洲,其中有8個是中國大陸港口。
中國是世界上港口貨櫃吞吐量最多的國家,2007年,全國港口(不計香港與台灣港口,下同)吞吐總量達1.13億TEU,有12個港口的吞吐量超過100萬TEU,其中6個超過500萬TEU,2個超過1 500萬TEU。
同時,在亞洲內部,新生力量也在不斷湧現,如馬來西亞丹戎帕拉帕斯港、泰國林查班港和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港,使得高雄、東京、橫濱和釜山等傳統海運門戶大港正逐漸失去往昔的輝煌。
亞洲主要港口導航
港口是具有水陸聯運設備和條件,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由於港口是聯繫內陸腹地和海洋運輸(國際航空運輸)的一個天然界面,因此,人們也把港口作為國際物流的一個特殊結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