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豬痢疾(Swinedysentery)是由致病性豬痢疾蛇形螺鏇體引起豬的一種嚴重的腸道傳染病,又稱血痢。主要臨診症狀為嚴重的黏液性和黏液性出血性下痢,急性型以出血性下痢為主,亞急性和慢性以黏液性腹瀉為主。剖檢病理特徵為大腸黏膜發生卡他性、出血性及壞死性炎症。本病在世界上許多養豬國家和地區都有發生的報導,中國於1978年10月由美國進口的種豬首次發現本病,上海市畜牧獸醫研究所經系列試驗確診為豬痢疾。其後在中國疫情擴大、蔓延,現已有20多個省、市發生本病,已是普遍存在的常見傳染病之一,由於豬只死亡、生長率降低、飼料報酬率低、藥物及防疫費用增加等,給養豬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病 原
豬痢疾蛇形螺鏇體(Serpulinahyodysenteriae),又稱為豬痢疾短螺鏇體(Brachyspirahyodysenteriae),屬於蛇形螺鏇體屬(Serpulina)成員,存在於病豬的病變腸段黏膜、腸內容物及排出的糞便中。
豬痢疾蛇形螺鏇體,革蘭氏染色陰性,苯胺染料或姬姆薩染色液著色良好,組織切片以鍍銀染色為好,可見兩端尖銳、形如雙雁翼狀,菌體長6~8µm,寬0.32~0.38µm,有4~6個彎曲,新鮮病料在暗視野顯微鏡下,可見活潑的以長軸為中心鏇轉運動,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細胞壁與外膜之間有7~9條軸絲,軸絲在靠近細胞中部發生重疊,具有運動性和溶血性,在暗視野顯微鏡下,可見其活潑的蛇樣運動。
本菌為嚴格的厭氧菌,對培養條件要求較嚴格,一般不做培養。如培養時,常用酪蛋白胰酶消化大豆鮮血瓊脂或酪蛋白胰酶大豆湯、含牛血清白蛋白和膽固醇的無血清培養基,在一個大氣壓80%H2(或無氧N2)、20%C02以鈀為催化劑的厭氧罐內,37~42℃培養6天,在鮮血瓊脂上,可見明顯的β溶血。在溶血帶的邊緣,有雲霧狀薄層生長物或針尖狀透明菌落。蛇形螺鏇體只能分解少數幾種糖,如葡萄糖、果糖、乳糖,產生靛基質,不產生硫化氫,不液化明膠,過氧化氫酶、細胞色素氧化酶試驗陰性。
豬痢疾蛇形螺鏇體對結腸、盲腸的致病性不依賴於其他微生物,但腸內固有的厭氧微生物則是本菌定居的必要條件和導致病變嚴重。所以,用本菌口服感染無菌豬時,不發生症狀和病變。豬痢疾蛇形螺鏇體含有兩種抗原成分,一種為蛋白質抗原,多種特異性抗原,可與豬痢疾蛇形螺鏇體的抗體發生沉澱反應,而不與其他動物蛇形螺鏇體抗體發生反應;另一種為脂多糖抗原,是型特異性抗原,可用瓊脂擴散試驗將本菌分為4個血清型。
豬痢疾蛇形螺鏇體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在密閉豬舍糞尿溝中可存活30天,土壤中4℃時能存活102天,糞便中5℃時存活61天,25℃時存活7天,37℃時很快死亡。對陽光照射、加熱和乾燥敏感。獸醫實踐中常用的消毒藥和常用濃度,如過氧乙酸、氫氧化鈉、煤酚皂等可迅速將其殺死。
流行病學
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的傳染源,康復豬帶菌率高,帶菌時間可長達數月,經常隨著糞便排出大量病菌,污染飼料、飲水、豬圈、飼槽、用具、周圍環境、運輸工具及母豬軀體(包括奶頭),經消化道感染,健康豬吃入污染的飼料、飲水感染,仔豬出生後通過消化道感染,在斷奶前後發病。在自然情況下,只引起豬發病。不同品種、不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以2~3月齡幼豬發生最多。小豬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比大豬高。一般發病率70%~80%,病死率30%~60%。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流行初期呈最急性和急性,病死率高,其後多呈亞急性和慢性,影響豬的生長發育。飼養管理不良、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運輸、寒冷、過熱等應激因素,可促進本病發生並加重病情。本病流行過程時間長,豬群可反覆發病,在較大的豬場,常可達幾個月。
本病多因引進帶菌的種豬引起發病,中國國內已有不少隨種豬的流動而散播發病的事例。有的也可通過傳播媒介間接引起。據近些年報告,犬、燕八哥經口感染後,犬13天、燕八哥8天可從糞便中排出菌體。小鼠帶菌為100多天,大鼠帶菌2天,蒼蠅至少帶菌8h。從豬舍中的老鼠、家犬、蠅分離到蛇形螺鏇體,這些動物的媒介傳播作用不可忽視。
臨床症狀
本病潛伏期為3天至2個月以上,自然感染多數為1~2周。豬群暴發本病時,起初多呈急性,後逐漸緩和,轉為亞急性和慢性。在新暴發本病時,常有最急性病例突然死亡,看不到腹瀉等明顯症狀。
最急性型
見於流行初期,死亡率高,個別表現無症狀,突然死亡。多數病例為厭食,劇烈下痢,糞便由黃灰色軟糞變為水瀉,內含有粘液和血液或血塊。隨病程的發展,糞便中混有黏膜或纖維素滲出物的碎片,味腥臭。病豬精神沉鬱,排便失禁,弓腰,腹痛,呈高度脫水現象,往往在抽搐狀態下死亡。病程12-24小時。
急性
急性病例最常見的症狀是出現程度不同的腹瀉。一般是先拉軟糞,漸變為黃色稀糞,內混黏液或帶血。病情嚴重時所排糞便呈紅色糊狀,內有大量黏液、血塊及膿性分泌物,有的拉灰色、褐色甚至綠色糊狀糞,有時帶有很多小氣泡,並混有黏液及纖維素性壞死偽膜。病豬精神不振,厭食及喜飲水,弓背,脫水,行走搖擺,腹部捲縮,腹痛,用後肢踢腹,被毛粗亂、無光澤,迅速消瘦,後期排糞失禁。肛門周圍及尾根被糞便沾污,起立無力,極度衰弱,最後死亡。大部分病豬體溫正常,40~40.5℃,但不超過41℃。
亞急性和慢性
亞急性和慢性病例病狀較輕,下痢,糞中含較多黏液和壞死組織碎片,血液較少;病期較長,進行性消瘦,生長停滯,發育不良。部分病例可自然康復,但在一定時間內可復發,甚至發生死亡。從拉稀糞開始至死亡,約經7~10天。少數病豬經治療不見好轉,病程可達15天以上。
病理變化
本病的特徵性病變主要在大腸(結腸、盲腸),尤其時回、盲腸接合部,而小腸一般沒有病變。
剖檢見病屍明顯脫水,顯著消瘦,被毛粗剛和被糞便污染。急性期病豬的大腸壁和大腸系膜充血、水腫,腸系膜淋巴結也因發炎而腫大。結膜黏膜下的淋巴小節腫脹,隆突於黏膜表面。黏膜明顯腫脹,被覆有大量混有血液的黏液。當病情進一步發時,大腸壁水腫減輕,而黏膜表層形成一層出血性纖維蛋白偽膜。剝去假膜,腸黏膜表面有廣泛的糜爛和潛在性潰瘍。當病變轉為慢性時,黏膜面常被覆一層緻密的纖維素性滲出物。本病的病變分布部位不定,病輕時僅侵害部分腸段,反之則可分布於整個大腸部分,而病的後期,病變區擴大,常呈廣泛分布。
病理組織學的特徵是:病初由於黏膜和黏膜;繼之,腸黏膜上皮壞死脫落,毛細血管裸露,破裂或通透性增大,故大量紅細胞和纖維蛋白滲出,並於壞死的上皮混在一起被覆在黏膜表面。腸腺病初初因杯狀細胞與上皮細胞增生而伸長;病重時常發生萎縮、變性和壞死。鍍銀染色時常在黏膜表層和腺窩內發生大量豬痢疾蛇型螺鏇體,有的密集呈網狀。
一般而言,本病的病理變化主要局限於黏膜和黏膜下層,而肌層和外膜的病變輕微或無變化 。
診斷鑑別
根據本病的流行病學、臨診症狀及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
發病特點
在自然情況下只有豬發病,各年齡、品種的豬都可感染,但主要侵害2~3月齡的仔豬;小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大豬高;病豬及帶菌豬是主要的傳染來源,本病的發生無明顯季節性;由於帶菌豬的存在,經常通過豬群調動和買賣豬將病傳開。帶菌豬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下常不發病,當有降低豬體抵抗力的不利因素,如飼料不足、缺乏維生素和有應激因素存在時,便可促進引起發病。
臨床診斷 體溫正常,以血性下痢為主要症狀病豬經用藥物治療後,大部分病豬病狀減輕或逐漸消失,但停止用藥後,隔3~4周又可重複出現,在一棟豬舍中連綿不斷發生。
剖檢急性病例為大腸黏液性和出血性炎症;慢性病例為壞死性大腸炎。其他臟器常無明顯變化。
鑑別診斷
本病雖然與許多豬的腹瀉性疾病以混淆,如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仔豬紅痢、仔豬白痢和仔豬黃痢等,在診斷時注意鑑別,但更應與豬副傷寒和豬腸腺瘤病相區別。
豬副傷寒本病多為敗血症變化,常在實質器官及淋巴結內有出血點和壞死灶,不僅大腸有嚴重的纖維素性壞死炎症變化,而且小腸內常有出血和壞死性病灶,黏膜的壞死可累及整個腸壁。病原診斷時可從壞死的組織及腸道中分離出沙門氏菌病,而檢不出豬痢疾蛇行螺鏇體。
豬腸腺瘤病本病又叫增生性腸炎或腸出血性綜合徵,主要侵害小腸,而大腸的病變不明顯,大腸內容物中的血液和壞死碎片來自小腸,取糞便分離培養時,可分離到痰彎曲菌和黏液彎曲菌。
病原學診斷
(1)取病豬新鮮糞便或大腸黏膜製成塗片,用姬姆薩、草酸銨結晶紫或復紅染色液染色、鏡檢,高倍鏡下每個視野見3個以上具有3~4個彎曲的較大螺鏇體;或將病料製成懸滴或壓滴標本用暗視野檢查,亦可見到每視野3~5條蛇形螺鏇體,即可初步確診此病。
(2)分離培養常用棉拭子採集結腸黏液或糞便樣品,接種於選擇培養基上,進行厭氧培養。常用培養基為酪蛋白胰酶消化大豆瓊脂,可在其中加入5%~10%馬血液或牛血液,以及壯觀黴素400µg/mL,或多黏菌素200µg/mL,培養溫度為38~42℃,每隔兩天檢查一次,當培養基上出現無菌落p溶血區時,即表明可能有本菌生長,應繼代分離培養、鏡檢,一般傳2~4代即可分純,並做生化試驗。
(3)動物試驗用分純的菌株或結腸病料,胃管投服10~12周齡的健康幼豬,若50%的感染豬發病,表明該菌株有致病性。也可用分純菌株對10~12周齡健康豬或1.5~2kg健康家兔做結腸(家兔迴腸)結紮試驗,接種菌液後,經48~72h撲殺,檢查各腸段,可見腸腔內滲出液增多,內含黏液、纖維素、血液,腸黏膜腫脹、充血、出血,抹片鏡檢有多量蛇形螺鏇體,則可確定為致病性菌株,非致病性菌株接種腸段或注入生理鹽水的對照腸段則無上述變化。
血清學診斷有凝集試驗、免疫螢光試驗、間接血凝試驗、瓊脂擴散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以凝集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較好,可作為綜合判斷的一項指標。
防治措施
治療
對豬痢疾的治療藥物較多,對病豬及時用藥,常有一定效果。
(1)痢菌淨按每千克體重5mg計算,口服,每日2次,連服3~5天為一療程;或用0.5%痢菌淨溶液,按每千克體重0.5mL計算,肌肉注射,連用3~5天。
(2)二甲硝基咪唑每升水中加入0.25g,溶解後供病豬飲服,連飲5天;每噸飼料加入100g餵服,可作預防。或按每千克體重5~10mg,分兩次口服,連服3~4天。
(3)新黴素按每噸飼料中加入140g餵飼,連餵3~5天;每噸飼料中加入100g,餵飼,可供預防,連用20天。
(4)林可黴素每噸飼料中加入100g餵飼,連餵21天;每噸飼料中加入40g餵飼,供作預防。
(5)泰樂菌素按每千克體重2~4mg計算,肌肉注射,連用3~5天;或每升水中加入62g,供飲服,連用3~5天;每噸飼料中加入100g餵服,可作預防。
(6)桿菌肽按每噸飼料中加入500g餵飼,連用21天;預防時,每噸飼料中加入250g餵飼;或按每升水中加入0.26g供飲服,連用7天。
(7)土黴素按每噸飼料中加入100~200g餵飼,連餵3~5天;預防時用量減半。
需要指出,該病用藥治療後症狀已見消失,但易復發,需要堅持按療程治療,並和改善飼養管理相結合,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
管理要求
(1)嚴禁從病場購入帶菌種豬,堅持自繁自養原則;如果必須引人種豬時,需從無本病的豬場引入,運回的豬只需隔離觀察和檢疫2個月,確認健康者方可並群飼養。
(2)平時做好豬舍及環境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及時清掃圈舍,搞好糞便管理;做好防鼠滅蠅工作;消毒後的豬舍,空閒1個月後方可引進新豬飼養。
(3)豬場發現病豬最好全部淘汰,以除禍患。對發病群,及時用藥物治療和實施藥物預防。
(4)堅持藥物防治,加強飼養管理和嚴格的消毒衛生相結合的淨化措施,可收到較好的控制和淨化效果。
在飼料中添加上述藥物,雖可控制本病發生,較少死亡,但只能起到短期的預防作用,不能徹底消滅本病。
加強管理
通常禁止從疫區引進種豬,必須引進種豬時,要嚴格隔離檢疫1個月。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舍內乾燥,糞便及時無害化處理,使用的飼餵器具應定期消毒。
緊急預防
在無本病的地區或豬場,一旦發現本病,最好全群淘汰,對豬場徹底清掃和消毒,並空圈2~3個月,經嚴格檢疫後在引進新豬,這樣重建的豬群可能根除本病。當病豬數量多,流行面廣時,可用微量凝集試驗或其他方法進行檢疫,對感染豬群實行藥物治療,無病豬群實行藥物預防,經常徹底消毒,及時清楚糞便,改進飼養管理,以控制本病的發展。
保健預防
在做好環境消毒的同時,斷奶仔豬在飼料中添加“護仔康1號”2%飼餵15天后再在配製保育日糧,在飼料中添加2%的“護仔康2號”,可以增強仔豬的抗病力,促進仔豬快速生長,能有效的防控本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