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傳染性胃腸炎

豬傳染性胃腸炎

豬傳染性胃腸炎是由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引起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消化道傳染病。以嘔吐、水樣腹瀉和脫水為特徵。OIE將其列為B類動物疫病。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豬傳染性胃腸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TGE)又稱幼豬的胃腸炎,是一種高度接觸傳染性,以嘔吐、嚴重腹瀉、脫水,致兩周齡內仔豬高死亡率為特徵的病毒性傳染病。

分布危害

從1933年起,在美國的伊利諾斯州就有本病的記載,隨後,日本在1956年,英國在1957年相繼發生本病。以後許多歐洲國家,中南美洲、加拿大、朝鮮和菲律賓相繼報導了本病。現在除美國的阿拉斯加、丹麥、挪威、瑞典、芬蘭等北歐各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之外,在北半球,特別是北緯三十度以北的溫帶至寒帶地區,均有TGE發生。中國的四川、湖北、吉林、陝西、台灣、北京、廣州等省市也有本病的發生。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料,以下國家和地區在1991、1992年均有TGE發生:薩伊、喀麥隆、剛果、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墨西哥、巴拿馬、美國、韓國、黎巴嫩、緬甸、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波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士、烏克蘭、英國、俄羅斯、保加利亞、台灣等。TGE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呈地方性流行或發生於局部地區。委內瑞拉、阿爾巴尼亞、不丹、愛爾蘭、寮國等國有疑似TGE的病例,但未獲證實。

TGE對首次感染的豬群造成的危害尤為明顯。在短期內能引起各種年齡的豬100%發病,病勢依日齡而異,日齡越小,病情愈重,死亡率也愈高,2周齡內的仔豬死亡率達90%-100%。康復仔豬發育不良,生長遲緩,在疫區的豬群中,患病仔豬較少,但斷奶仔豬有時死亡率達50%。在1977年,法國僅由於應付TGE的暴發就耗用了1000萬美元的防治費用。

疾病病原

TGE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電鏡負染觀察,TGE病毒粒子呈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病毒直徑為90-200nm,有雙層膜,外膜覆有花瓣樣突起,突起長約18-24nm,突起以極小的柄連線於囊膜的表層,其末端呈球狀,病毒粒子內部在以磷鎢酸負染以後可見一個電子透明中心;也有人描述病毒粒子內部具有一個呈半球樣的絲狀物。

TGE病毒核酸為單股RNA,分子量為6.8×10道爾頓,完整的TGE病毒在蔗糖的浮密度為1.19-1.218g/ml。病毒粒子由3種主要結構蛋白構成,一種是磷蛋白(N,即核蛋白),它包裹著基因組RNA;另一種是膜結合蛋白(M或E1),主要包埋在脂質囊膜中;第三種為大的糖蛋白(S或E2),它形成病毒的突起。據推測,E2在決定宿主細胞親嗜性方面起作用,還具有膜融合作用,使病毒核蛋白進入細胞漿,E2還攜帶主要的B淋巴細胞抗原決定簇,在提高獲得免疫力中可能起關鍵作用。用單克隆抗體競爭性放射免疫電泳證明:E2糖蛋白存在三種水平的抗原結構,即抗原位點(SITES)、抗原亞位點(SUBSITES)和抗原決定簇(EPITOES);抗原分A、B、C、D四個位點,A位點可分為a、b、c三個亞位點,這些亞位點又可再分為抗原決定簇。E2糖蛋白共有11個抗原決定簇,其中8個是與中和作用相關的重要抗原決定簇。

TGE病毒對乙醚、氯仿、去氧膽酸鈉、次氯酸鹽、氫氧化鈉、甲醛、碘、碳酸以及季銨化合物等敏感;不耐光照,糞便中的病毒在陽光下6小時失去活性,病毒細胞培養物在紫外線照射下30分鐘即可滅活。病毒對膽汁有抵抗力,耐酸,弱毒株在pH3時活力不減,強毒在pH2時仍然相當穩定;在經過乳酸發酵的肉製品里病毒仍能存活。病毒不能在腐敗的組織中存活。胰酶、a-胰凝乳蛋白酶、胰酶製劑、肽酶、羧基肽酶對MILLER毒株活力沒有或只有輕度影響,而對弱毒株(如Purdue毒株和弱毒疫苗毒株)的活力則影響很大。病毒對熱敏感,56℃下30分鐘能很快滅活;37℃下4天喪失毒力,但在低溫下可長期保存,液氮中存放三年毒力無明顯下降。

TGE病毒能凝集雞、豚鼠和牛的紅細胞,不凝集人、小鼠和鵝的紅細胞。

TGE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各毒株之間有密切的抗原關係,但也存在廣泛的抗原異質性。TGE病毒與豬血凝性腦脊髓炎病毒和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無抗原相關性,但與豬呼吸道冠狀病毒有交叉保護。TGE病毒與狗冠狀病毒(CCV)和貓冠狀病毒(FIPV)之間都有抗原相關性。通過血清中和試驗和間接免疫螢光法證明,TGE病毒與CCV、TGE病毒與FIPV之間存在雙相交叉反應,只是同源病毒的中和滴度高於異源病毒。因此,這三種病毒在流行病學、診斷和免疫方面有一定的關係。

流行病學

豬對TGE病毒最為易感。各種年齡的豬都可感染,而豬以外的動物如狗、貓、狐狸、燕八哥、等不致病,但他們能帶毒、排毒。血清學調查表明,TGE的陽性率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豬群中不同:加拿大8%的豬和19%豬群,德國21%,荷蘭17%,美國50%-54%豬群和31%-54%的豬。在夏威夷,1.5%的屠宰豬中分離到TGE病毒。

TGE病毒的貯存宿主至少有四種,第一種是病毒擴散呈亞臨床症狀的豬場,如育肥豬場或不斷有新生仔豬的豬場,TGE病毒可持續存在於這些豬場,一旦到了發病的適應季節,即可引起本病的爆發。第二種是狗、貓、狐狸、燕八哥、蒼蠅等帶毒、排毒、機械的傳播本病;第三種是帶毒豬或發病豬通過鼻內分泌物、糞便、乳汁排毒;第四種是感染了TGE病毒的動物屍體。業已證明,血液和屠宰後的廢棄物可將TGE病毒傳入豬群。在病毒毒血症期一些組織如腎臟中TGE病毒滴度高達10TCID50/ml。這些屠宰豬的肉也能傳播病毒。

根據不同年齡豬的易感性,TGE可呈三種流行形式。其一呈流行性,對於易感的豬群,當TGE病毒入侵之後,常常會迅速導致各種年齡的豬發病,尤其在冬季,大多數豬表現不同程度的臨診症狀;其二呈地方流行性,局限於經常有仔豬出生的豬場或不斷增加易感豬如肥育豬的豬場中,雖然仔豬能從免疫後或從母豬乳汁中獲得被動免疫,但受到時間和免疫能力的限制,當病毒感染力超過豬的免疫力時,豬將會受到感染。所以TGE病毒能長期存在於這些豬群中;其三呈周期性流行,常發生於TGE病毒重新侵入有免疫母豬的豬場,由於前一冬季感染豬在夏天或秋天已被屠宰,新進的架子豬和出欄豬便成為易感豬。

臨診症狀

一般2周齡以內的仔豬感染後12-24小時會出現嘔吐,繼而出現嚴重的水樣或糊狀腹瀉,糞便呈黃色,常夾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惡臭,體重迅速下降,仔豬明顯脫水,發病2-7天死亡,死亡率達100%;在2-3周齡的仔豬,死亡率在0-10%。斷乳豬感染後2-4天發病,表現水瀉,呈噴射狀,糞便呈灰色或褐色,個別豬嘔吐,在5-8天后腹瀉停止,極少死亡,但體重下降,常表現發育不良,成為僵豬。有些母豬與患病仔豬密切接觸反覆感染,症狀較重,體溫升高,泌乳停止,嘔吐、食欲不振和腹瀉,也有些哺乳母豬不表現臨診症狀。

機理病理

TGE病毒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入侵機體。病毒經口咽,食管,胃進入消化道,在小腸上皮細胞發生感染,導致空腸和迴腸的絨毛顯著萎縮。感染的上皮細胞受到破壞脫落,破壞了小腸上皮細胞吸收功能,使腸道水解乳糖和吸收其他營養成份的功能下降,腸腔內高滲,導致嚴重腹瀉脫水。TGE病毒經鼻腔進入呼吸道,在鼻黏膜和肺中增殖,然後經血液進入小腸。

本病的潛伏期很短,一般為12-18小時,仔豬發病後往往表現為嚴重脫水而死亡。

主要的病理變化為急性腸炎,從胃到直腸可見程度不一的卡他性炎症。胃腸充滿凝乳塊,胃黏膜充血;小腸充滿氣體。腸壁彈性下降,管壁變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狀;腸內容物呈泡沫狀、黃色、透明;腸系膜淋巴結腫脹,淋巴管沒有乳糜。心,肺,腎未見明顯的病理肉眼病變。

病理組織學變化可見小腸絨毛萎縮變短,甚至壞死,與健康豬相比,絨毛縮短的比例為1:7;腸上皮細胞變性,黏膜固有層內可見漿液性滲出和細胞浸潤。腎由於曲細尿管上皮變性尿管閉塞而發生濁腫,脂肪變性。電子顯微鏡觀察,可看到小腸上皮細胞的微絨毛、線粒體、內質網及其它細胞質內的成分變性,在細胞質空泡內有病毒粒子存在。

防制方法

預防方法:

平時注意不從疫區或病豬場引進豬只,以免傳入本病。當豬群發生本病時,應即隔離病豬,以消毒藥對豬舍、環境、用具、運輸工具等進行消毒,尚未發病的豬應立即隔離到安全地方飼養。

治療方法:

腸毒清 腸毒清

可用下列藥物控制繼發感染:首先,先注射阿托品,按照每頭2-4mg注射;嚴重病豬可後海穴封閉。最後,腸毒清(國浩)100斤/套,連用2—3天,同時口服次硝酸鉍2-6g或鞣酸蛋白2-4mg,活性碳2-5g。中藥可選用地榆炭、肉桂、煅龍骨、神曲、煎煮飲或灌服,一日二次療效極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