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起因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等人以“卡蒂普南”作為準備武裝鬥爭的核心力量,創辦了地下刊物《自由報》宣傳其主張。“卡蒂普南”注意在工人、農民、職員、士兵和知識分子中間發展成員。到1896年,會員已達3萬人,同情者達幾十萬人。
1895年底,“卡蒂普南”在聖馬特奧山洞召開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會議決定準備發動武裝起義,並提出了“菲律賓獨立萬歲”的口號。為準備起義,“卡蒂普南”加緊籌款購買軍火,僅幾個月時間,便從人民中籌到20萬比索捐款,同時與日本簽訂了購買10萬枝槍和150門大炮的協定。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共同制定了作戰計畫:在內湖省一個靠山近海處建立革命根據地作為起義總部,指揮菲各地的起義。計畫先在呂宋島各地舉行起義,然後攻打西班牙殖民統治的中心馬尼拉,最後解放其餘諸島。1896年8月,“卡蒂普南”召開第五屆最高委員會,決定設立最高委員會主席、國務秘書、陸軍部、法務部、財政部,作為起義的領導機構。正當革命迅速發展之際,西班牙殖民當局發現了起義計畫,開始進行鎮壓。8月23日,“卡蒂普南”在馬尼拉近郊的巴林塔瓦克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提前發動起義。會議成立了以哈辛托為首的戰時內閣,統一領導起義。
經過

菲律賓獨立戰爭可分為兩個階段。
1896年8—12月為第一階段。此間,菲律賓全民奮起,起義達到高潮。巴林塔瓦克、呂宋、棉蘭姥和蘇祿等地相繼爆發了武裝起義。起義中心在呂宋島。菲地主和資產階級保守派的代表艾米利奧·阿奎那多回響波尼法秀的號召,於8月31日在甲米地發動起義,打敗了西班牙軍,占領甲米地全境。
9月,擊潰了西班牙阿吉雷指揮的軍隊。11月,起義軍在諾維萊塔和比納卡揚擊潰了總督布蘭科指揮的增援部隊。這些勝利,極大地振奮了人民的鬥志,各地起義軍加緊進攻,幾乎占領了呂宋島全境,並包圍了馬尼拉。
1897—1898年為第二階段。此時,菲律賓革命遇到了暫時挫折。西班牙當局為了加緊鎮壓菲律賓革命,於12月撤換了原總督布蘭科,任命波拉維夏為菲律賓新總督。同時,從國內調來大批援軍,並在菲組建由當地人組成的“忠誠志願兵營”。此時,波拉維夏共有3.6萬人。他計畫以精銳部隊集中攻打起義中心甲米地,切斷甲米地與其他各省的聯繫,再各個擊破其他地區的起義。

1897年11月2日,起義軍成立了菲律賓共和國,並宣布了臨時憲法,阿奎那多任總統。這時,總督里維拉看到鎮壓已無希望,便向起義者誘降。阿奎那多在殖民者和買辦資產階級的威脅和利誘下,欲與敵妥協,於12月14日與殖民當局簽訂了《破石洞條約》。阿奎那多從西班牙人處得到80萬比索,同意繳械投降,自動解散政府,然後流亡香港。菲律賓獨立戰爭遇到了暫時的挫折。但是,菲律賓人民爭取民族獨立鬥爭並未停止。起義軍中不願投降的將領馬卡布洛斯等人率軍反攻,解放了菲律賓中部的廣大地區。
正當菲律賓人民同西班牙殖民者進行艱苦戰爭之際,美國發動了對西班牙的戰爭。這樣,美國軍隊也參加了在菲律賓對西班牙的作戰,並插手菲律賓獨立戰爭。1898年5月2日,美國海軍在馬尼拉灣殲滅西班牙艦隊。不久阿奎那多乘美國軍艦返回菲律賓。阿回國後,即號召菲律賓軍隊向西班牙殖民軍發起進攻。至5月底,菲軍攻占了甲米地全省,全殲西軍2800人,俘獲西軍司令培尼亞將軍。6月12日(即今菲律賓國慶節)阿奎那多在甲米地發表獨立宣言,宣布菲律賓獨立,成立了以阿為首的中央政府。到1898年8月,除馬尼拉和南部某些地區外,菲軍幾乎解放了全部領土。這時,美軍卻阻撓菲軍收復馬尼拉,在私下裡同西班牙總督達成秘密協定,西班牙把馬尼拉“轉讓”給美國,由美海軍陸戰隊在馬尼拉登入,並迫令菲軍撤出馬尼拉地區。儘管如此,菲軍在各地繼續向西班牙軍發動進攻。1898年9月15日,菲議會在馬拉洛斯舉行,制定了憲法。11月29日,菲律賓通過了憲法。1899年1月23日,菲律賓共和國宣告成立,阿奎那多任總統,馬比尼任內閣主席。菲律賓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西班牙在菲300年的殖民統治的結束。菲律賓獨立戰爭中的反西班牙戰爭,以菲人民的勝利而告終。
然而,前門驅狼,後門進虎。此時,美國又開始大舉入侵菲律賓。1899年2月4日,美軍經過充分準備後突然向馬尼拉市郊的菲軍發動進攻。2月5日,菲律賓共和國向美國宣戰,菲人民抗美戰爭(菲美戰爭)正式爆發。菲軍民英勇抵抗,用正規戰和游擊戰等多種方式打擊敵人。三年內殲滅美軍近萬人。1901年3月,在美軍的鎮壓下,菲南部各島先後被美軍占領。1901年3月21日,在菲律賓最後的首都帕拉南失陷後,阿奎那多被俘投降,並使許多游擊區的司令鬥志瓦解而繳械。菲律賓第一共和國失敗,作為有組織的統一領導抗美戰爭告一段落。1902年7月4日,美國駐菲總督阿瑟·麥克阿瑟宣布:美菲戰爭結束了。但是,菲律賓人民鬥爭仍未止息。1903年至1908年菲律賓共爆發50多次大的武裝起義,出現近390個反美組織。
影響

菲律賓獨立戰爭最終失敗的原因主要是雙方力量對比過於懸殊,但菲律賓人民不畏強暴爭取獨立的英雄業績永為世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