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奎納多

概述

 

阿奎納多總統裝畫像阿奎納多總統裝畫像

艾米利奧·阿奎納多(EmilioAguinaldo1869——1964),菲律賓共和國首任總統,菲律賓獨立戰爭後期領袖及主和派首領,美菲戰爭和日本占領菲律賓時期的投敵分子。

家世

1869年3月22日出生於呂宋島甲米地省卡維泰埃爾別鎮(今卡維泰)的富裕農場主家庭,西班牙-他加祿混血種人(一說華人-他加祿人混血種人)。馬尼拉聖陶托馬斯大學畢業。1895年繼其父之後當選家鄉的鎮長,次年與與伊拉里亞,德,羅薩里奧(1877年至1921年)。他們有5個子女:米格爾、卡門、小埃米利奧、瑪麗亞和克里斯蒂娜)。他的第二任妻子是瑪麗亞.剛西利歐(1882年至1963年)。

中止革命

1894年阿奎納多由博尼法西奧介紹加入“卡的普南”。1896年8月31日在卡維泰領導起義,占領甲米地全省,投身獨立鬥爭。10月31日發表《自由、平等、博愛》宣言,公開同“卡的普南”的綱領唱對台戲。年底,博尼法西奧把總部遷到甲米地,阿奎納多拒不服從其領導,造成了甲米地兩個革命組織對立的局面。由於阿奎納多害怕革命的深入發展,特別是害怕農民土地革命會危害地主資產階級利益,便糾集甲米地的地方勢力,藉口博尼法西奧沒有充任領袖的教育程度,使用陰謀手段篡奪了革命領導權,取締了“卡的普南”。隨後,在襲擊中擊傷並俘獲了博尼法西奧,於1897年5月10日,以捏造的“叛國罪”將其殺害。

革命陣營的分裂和內爭,給了西班牙殖民當局可乘之機,他們用重兵進攻和許諾誘降兩手策略施加壓力。1897年11月1日,起義隊伍在比阿克納馬多召開代表會議,通過菲律賓共和國臨時憲法,由阿奎納多任總統。但新政府決意妥協。12月14日,同殖民當局簽訂了《破石洞條約》。阿奎納多從西班牙殖民者取得80萬比索,以殖民當局在3年內給予菲律賓自治權為條件,同意繳械投降,自動解散政府,流亡香港。

投敵停戰

阿奎納多投降後,很多起義軍民不承認投降條約,拒絕繳械。1898年4月,馬卡布羅斯將軍領導菲律賓人民繼續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鬥爭,收復了許多失地,革命形勢重新高漲起來。阿奎納多又順應時勢,在香港成立了“愛國委員會”。

1898年4月,美西戰爭爆發。美國以“盟友”面目宣稱支持菲律賓獨立,並派人在香港和新加坡同阿奎納多密談。阿奎納多幻想在美國的“援助”和“保護”下取得民族獨立,便於1898年5月乘美艦回到菲律賓。6月12日(今菲律賓國慶日),阿奎納多在甲米地發表獨立宣言,成立革命政府。革命軍鬥志高漲,到8月底幾乎解放了呂宋全島,包圍了馬尼拉。9月,菲律賓議會在首都馬洛洛開幕,次年1月,正式頒布菲律賓共和國憲法(史稱《馬洛洛憲法》),宣布菲律賓共和國的誕生,阿奎納多任總統,馬比尼任內閣主席。

1898年12月,美國與西班牙籤訂《巴黎和約》,“接收”西班牙“轉讓”的菲律賓。由於菲律賓人民和政府的抗拒,美國於1899年2月4日突然襲擊馬尼拉,美菲戰爭爆發。在美國加強誘降之下,菲律賓革命政府內部又發生主戰和主降兩派對立的局面。阿奎納多對此表現得十分軟弱,往往在關鍵時刻站在投降派一邊。5月7日,他支持主降派的巴特諾和布恩卡米諾分別篡奪了內閣主席和外交部長職務,主戰派的領袖則遭到排擠或殺害。11月,在美軍不斷增援下,革命軍被迫轉入游擊戰,阿奎納多則逃往巴蘭南鎮。

1901年3月,繼巴特諾等人被俘投降之後,阿奎納多也在巴蘭南鎮被美軍俘獲,4月1日宣誓效忠美國,19日發表宣言,勸游擊隊員接受美國的“和平”,宣揚:“讓鮮血不再流,讓眼淚與荒涼從此結束”。最終導致抗敵失敗,菲律賓共和國被扼殺。

晚年沉浮

在美國占領時期,阿奎納多組織了老兵協會(革命退伍軍人協會),目的是為了保證其成員的退休金,並安排他們分期付款購買了國有土地。

1934年美國頒布《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允許菲律賓自治。次年,阿奎納多參加總統競選,但敗給了奎松,再次隱退。

1941年12月,法西斯日本侵入菲律賓後,阿奎納多出山與侵略者合作,通過講話、文章和廣播呼籲麥克阿瑟指揮下的美、菲軍隊“為了作戰外行的天真無邪的菲律賓青年”投降。戰後,以通敵罪被捕入獄,但在審訊期間確認:他與日本的合作是在脅迫下進行的。數月後被特赦釋放。

阿奎納多活到了菲律賓在1946年獨立的日子。1950年,他被總統埃爾皮迪奧·基里諾任命為國務會議成員。1953年獲得菲律賓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64年2月6日,在奎松城的退伍軍人紀念醫院死於冠狀動脈栓塞,終年9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