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族大起義

印度民族大起義

1857年5月,在印度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民族大起義。這是印度歷史上第一次由下層人民和部分愛國封建主進行的抗英獨立戰爭。起義持續了兩年多時間,席捲了整個印度的六分之一領土,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參加了起義,這場獨立戰爭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有力地推動了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簡介

印度起義軍與英軍展開巷戰印度起義軍與英軍展開巷戰
19世紀中期印度封建主領導的、以印度僱傭兵為骨幹的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又稱印度僱傭軍兵變、土兵起義。19世紀上半期,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極力把印度變成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激起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極大仇恨。英國在印度實行兼併封建主領地的政策,引起許多王公的不滿。1849年英國吞併旁遮普以後,取消20萬印度僱傭兵的特權,使印度僱傭兵十分氣憤。
早在1856年,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就在廣大城鄉進行各種形式的反英宣傳。從1857年2月到4月,軍隊譁變事件不斷發生。5月11日,起義者進入德里,擁立莫臥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為印度皇帝,成立了領導機構——由10人組成的行政院。起義者占領古都德里,激發了各地起義的迅速發展。年輕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於6月領導人民起義。起義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廣大地區,中心是德里、坎普爾勒克瑙。從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義者進行英勇的德里保衛戰。7月初,巴雷利起義領袖巴克德·汗到達德里,被任命為德里起義軍總司令。但巴哈杜爾·沙二世周圍的封建貴族反對巴克德·汗,致使起義軍失去統一指揮。9月中旬,在血戰6天之後,德里陷落。巴克德·汗率軍出走法魯哈巴德。巴哈杜爾·沙二世屈膝投降,後被囚在仰光。德里陷落後,奧德首府勒克瑙成為起義軍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義軍接近20萬人,其中3.5萬以上是孟加拉軍團的印度僱傭兵。2月19日至3月19日,起義軍在勒克瑙進行艱苦的保衛戰,最後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拉克希米·巴伊領導下,起義軍進行詹西保衛戰。6月,這位女王在瓜廖爾犧牲。

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1858年8月,英國議會通過法案,撤銷東印度公司

起因

印度民族大起義印度民族大起義
19世紀上半葉,英國為加快國內工業資本主義發展,對印度進行更加瘋狂的殖民掠奪和奴役,給印度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等社會下層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損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使印度各階層同英國殖民者的矛盾十分尖銳,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民族起義在全國醞釀起來。英印軍隊中的印度土著僱傭兵是當時印度唯一有組織的力量。這些給英國殖民者當兵的印度士兵,在大起義前已達25萬人,他們大部分來自破產農民和手工業者,多數是為生活所迫才受僱於英殖民者的。英殖民者為加強對士兵的控制,干涉他們的信仰,觸犯他們的種姓,削減他們的薪餉,激起了廣大士兵的強烈不滿,他們多次舉行武裝反抗,成為印度人民反抗英殖民統治的核心力量。
爆發民族大起義的導火線是塗油子彈問題。1857年初,殖民當局用牛油和豬油做潤滑油塗在子彈上,這帶有明顯的種族、宗教歧視,嚴重傷害了廣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士兵的感情,軍隊譁變事件不斷發生。3月29日,第三十四團一名士兵懷著對殖民者的滿腔怒火,開槍打死3名英國軍官,被處絞刑。這一事件加速了民族起義的爆發。5月10日,駐德里附近米魯特的印度士兵首先起事,點燃了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烈火。他們放棄宗教偏見,用曾經拒絕使用的塗油子彈打擊英殖民者。起義士兵焚燒軍營、襲擊教堂、封鎖鐵路、釋放囚犯。當晚,米魯特起義軍乘勝向德里進發。德里城內軍民紛紛回響,嚴懲英國軍官,燒毀殖民者住宅,打開城門迎接起義軍。起義者很快就占領了古都德里,成立了起義政權,對英國統治者心懷不滿的貴族和僧侶也參加起義隊伍,初步形成了一個包括各階級、各種族力量的反英戰線。英殖民者急忙從各地調兵圍攻德里,4萬起義軍英勇戰鬥,不斷出擊,連挫英軍,使其無法前進一步。德里起義的重大勝利沉重地打擊了英殖民者,有力地推動了各地反英鬥爭,起義烽火很快遍及印度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北方奧德省的勒克瑙、坎普爾起義在全境取得勝利,對從東南方向進攻德里的英軍造成很大威脅;中印度的詹西起義軍由女王率領,攻占了市區,恢復了女王王位;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孟買起義也取得了勝利。

經過

印度民族大起義印度民族大起義
1849年英國完成對印度次大陸的征服後,通過“土地整理”加重對農民盤剝,傾銷紡織品使大批手工業者失業,以“絕嗣喪權”和管理不善為由兼併部分王公的領地,降低印度土兵(共23.3萬人,占英印軍隊總數83%)待遇並派他們到國外作戰,從而激起各階層人民的不滿。1856年,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僧侶在城鄉民眾、印度土兵中進行反英宣傳。起義導火線是英殖民當局發給印度土兵塗有牛脂和豬油的子彈,印度土兵認為這是英國人褻瀆他們的宗教感情。1857年初,孟加拉管區土兵因拒絕使用塗油子彈而多次發生騷動,均被鎮壓。5月10日,駐密拉特的三個騎兵團起義,殺死英國軍官,隨後向德里進發,揭開印度民族大起義序幕。

第一階段,起義軍以印度古都德里為中心,掀起抗英高潮(1857.5~9)1857年5月11日,起義軍占領德里,擁戴已名存實亡的莫臥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為印度皇帝,皇子米爾扎任總司令,同時成立由10人組成的領導機構“扎爾薩”(行政院)。5~8月,印度北部、中部廣大民眾和土兵紛紛回響,控制數十座城鎮。5月30日,奧德省首府勒克瑙爆發起義,英國殖民官吏及數百名官兵被圍困在官邸中。一些權利受損的封建主如那那·薩希布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分別在坎普爾和占西領導起義。德里成為起義中心,新政府號召人民不分宗教信仰參加起義。殖民當局匆忙從各地調集軍隊,以旁遮普為基地進攻德里。至6月7日,圍攻德里的兵力增至4000人。8日,英軍發起進攻,攻占德里近郊制高點。德里城牆堅固,高21.9米,周圍有寬23.86米、深18.3米的護城河。英軍缺乏重炮,無力突破。各地起義軍馳援德里,總兵力達4萬人,擁有重炮114門、野炮60門。7月2日,巴赫特·汗被任命為德里軍總司令後,嚴厲整飭軍紀,但未能扭轉各路起義軍自行其是的混亂局面。8~9月間,英軍增至1.1萬人,並調來攻城炮兵。守城起義軍卻因內訌陸續撤離,僅剩1.2萬~1.7萬人。9月14日,英軍經三天炮火準備後,分四路發起總攻。起義軍頑強抗擊,擊退攻打喀布爾門的英軍,但克什米爾門被突破。經六晝夜巷戰,19日王宮被占領,巴哈杜爾·沙二世被俘。起義軍主力撤至法魯卡巴德,堅持戰鬥。德里保衛戰中,英軍傷亡1000餘人,包括67名軍官,陸軍準將J.尼科爾森被擊斃。英軍入城後進行報復,屠殺2萬多人。

第二階段,起義軍以勒克瑙占西為中心,與英軍激戰(1857.9~1858.6)德里淪陷後,起義中心轉移到勒克瑙。1857年11月,C.坎貝爾率英軍5000人攻占勒克瑙,救出被困5個月的英軍。27日,那那薩希布的部將唐底亞·托比率瓜廖爾起義軍攻占坎普爾,威脅英軍退路,迫使坎貝爾放棄勒克瑙。1858年2月,英軍7萬餘人經充分準備後對奧德省發動大規模攻勢。起義軍在勒克瑙地區集結近20萬人,其中多數是新兵和附近農民,且兵器不足,缺乏統·指揮。3月2日,英軍分進合擊猛攻勒克瑙。經半月激戰,起義軍於19日放棄該城,撤至僻遠內地。勒克瑙保衛戰結束後,中印度的占西地區成為起義中心。3月20日,H.羅斯率英軍進攻占西城。占西女王親臨前線指揮,戰鬥異常激烈。4月1日,唐底亞·托比率起義軍2萬人馳援占西,因麻痹輕敵被英軍擊潰。3日,英軍從占西城正門突入城內,經激戰於次日占領該城。占西女王率部撤至加爾比,6月1日占領瓜廖爾。17~18日,英軍進攻瓜廖爾,占西女王戰死,瓜廖爾陷落。

第三階段,起義軍在中印、北印廣大地區開展游擊戰,因寡不敵眾而失敗(1858.6~1859.4)各大城市陷落後,起義軍化整為零,在鄉村與英軍周鏇。唐底亞·托比率起義軍主力東進那格浦爾,西擊巴羅達,依託山林、河流、峽谷和沼澤襲擾英軍。此外,庫馬爾·辛格、阿馬爾·辛格等率領的起義軍也多次攻擊英軍。英軍疲於應付,損失慘重。1858年11月,英國發布女王詔書,拉攏印度封建主。多數參加起義的上層封建主放下武器,背叛起義。唐底亞·托比率軍南下德乾高原,但未得到馬拉塔王公的支持,被迫折返北方。起義軍中離隊者日益增多,兵力銳減。1859年1月,那那·薩希布退走尼泊爾。4月,唐底亞·托比被叛徒出賣遇難。至此,印度民族大起義基本結束,零星戰鬥持續至同年年底。

印度民族大起義是一次由各地封建主領導、以土兵為骨幹的包括各階層人民參加的武裝起義。它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在亞洲民族解放運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從軍事上看,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形成集中統一的指揮,領導人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以及起義軍缺乏訓練、裝備落後等。

影響

印度民族大起義作戰地圖
轟轟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在英國殖民者的殘酷鎮壓下雖然失敗了,沒有達到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目的,但它卻給英國殖民者以沉重打擊,使英國消耗戰費4000多萬英鎊,大批英國軍官和士兵斃命,打破了英國殖民者不可戰勝的神話,增強了人民鬥爭的信心。繼這次起義後不久,爆發的1860年孟加拉農民起義就是與這次民族大起義有密切聯繫的。這次民族大起義是印度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起義以前的100年是英國征服印度和建立殖民統治的時期,起義以後,迫使英國為了加強殖民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撤銷東印度公司,由英國女王直接統治印度;下詔書尊重當地王公的權利,調整了與封建主階級的關係;徹底改組軍隊,增加英籍士兵人數;加強鐵路、通信建設等。這些措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也促進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發展和壯大,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徹底瓦解創造了物質基礎。這次民族大起義又是印度民族鬥爭史上的里程碑。在此之前是以愛國的封建主為領導的舊式起義和鬥爭,在此之後則是以資產階級為領導的新式起義和鬥爭。印度民族大起義打亂了英國的侵略部署,間接地支援了其他亞洲國家的反英鬥爭,在亞洲近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這次民族大起義被英國殖民者殘酷地鎮壓下去了。起義的失敗,除了統治印度的英國資產階級實力強大,英軍武器精良,裝備先進,起義軍裝備和紀律都不如英軍外,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掌握起義領導權的封建主在英國威脅利誘下,紛紛投降叛變,使起義遭受極大的損失。起義爆發後,一些封建主因其特權被剝奪,與殖民者發生矛盾而參加了起義,但在英國殖民者的收買政策下,除少數土邦王公外,多數都叛變投敵了。第二,起義軍組織分散,行動上各自為政,缺乏得力的領導人和統一的領導,不能協調一致地打擊敵人。德里起義軍聲勢很大,也建立了政權機構,但並未成為領導全國的中心,使德里保衛戰成了孤軍作戰。以後在各地開展的游擊戰也是互不配合,結果被英軍各個擊破。第三,起義軍在軍事上採取單純防禦戰略,使敵人掌握了主動。北印度各地的印籍士兵發動起義後,幾乎同時向德里集結;德里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轉移,而且均取守勢。當時德里並不是英軍要地,如北印度起義軍不向德里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孟加拉的加爾各答、西印度的孟買、南印度的馬德拉斯等戰略要地發起進攻,就可大量牽制敵人,使戰局完全改觀,由於起義軍採取了單純防禦戰略,使英軍能調集兵力,進攻起義的中心地區,接連攻克德里、勒克瑙、詹西,使起義失敗終成定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