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歷史事件]

起義[歷史事件]

起義指進步革命的公開武裝行動。一種含義是革命人民為反抗反動統治而舉行的武裝暴動;另一種含義是反動集團的部分武裝力量或個別軍人背叛所屬的集團、投奔革命隊伍。前一種起義是基本的、主要的含義!

基本信息

農民

揭竿而起(秦末農民大起義) 陳勝、吳廣是中國著名的農民義軍領袖,他們領導的起義是爆發於秦末(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即位,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個昏庸而殘暴的皇帝。在他的統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賦稅負擔更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廣大勞動人民在飢餓與死亡線上掙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徵發淮河流域的900名貧苦農民去防守漁陽(今北京密雲)。

傭農出身的陳勝和貧農出身的吳廣被指定為屯長。當他們走到蘄縣大澤鄉(安徽宿縣西南)的時候,連綿的陰雨把他們阻隔在這裡,不能如期趕到漁陽戍地。按照秦法規定,誤了期限就要全部被處死。

押送他們的兩個軍尉非常凶暴,陳勝和吳廣就藉機把軍尉殺掉,接著對大家說: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誤期,誤期要被處斬。即使不殺我們,而戍守邊疆死的也有十之六七。何況壯士不死則已,既然要死,就要乾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他們的話激勵了戍卒的鬥志。大家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提出了“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組成一支農民起義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了。

為了擴大影響,他們夜晚在駐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鳴,發出“大楚興,陳勝王wàng”的呼聲,被民間傳為神話。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軍,占領大澤鄉、攻下蘄縣,很快攻占了五六個縣城。起義軍所到之處,貧苦農民紛紛回響。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軍攻占陳縣後,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為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 起義軍乘勝前進,分三路攻秦。這時起義軍已發展壯大到幾十萬人,有兵車千輛。 起義軍的一路人馬由周文率領的農民軍很快進抵關中的戲地(今陝西臨潼境),逼近鹹陽。

秦二世見起義軍打到都城附近,十分驚慌,急忙派遣少府章邯率領幾十萬在驪山修墓的刑徒,迎擊起義軍。同時,又從邊塞調軍隊30萬人,與起義軍對抗。周文農民軍雖然英勇作戰,但因孤軍深入,缺乏作戰經驗,在遭到秦軍突然襲擊時,打了敗仗,被迫退出函谷關,駐紮曹陽(河南靈寶東),等待增援。

農民軍的另一路人馬由武臣率領占領了舊趙都城邯鄲後,在混進起義軍隊伍的舊貴族勢力的代表人物張耳、陳余慫恿下自立為趙王。陳勝為了顧全大局,勉強予以承認,並命他率軍西上支援周文。張耳、陳余不但不救援周文農民軍,反而割據自立,不聽陳勝指揮。接著,六國舊貴族相繼割地稱王。這樣,就造成陳勝、吳廣所領導的起義軍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周文率軍在曹陽堅持鬥爭三個月,多次失利,終因眾寡懸殊,又無後援,損失過重,周文最後自殺。不久,圍攻滎陽的吳廣被部將陰謀殺害。吳廣死後,軍心渙散。其他幾支起義軍,先後也被秦軍各個擊破。

公元前209年12月,章邯率秦軍向陳縣撲來,陳勝親自領導義軍奮力抵抗,因兵力太少,不幸失利。陳勝被車夫莊賈暗殺了。 陳勝的部下呂臣等人堅持鬥爭,這支起義軍後來與項羽、劉邦等人領導的起義軍會合,繼續同秦軍戰鬥。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農民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滅亡了。

時間

秦朝

秦末農民起義

陳勝、吳廣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 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

① 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攻占陳縣,陳勝自立為王,建立張楚政權。

劉邦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8月 沛縣(今屬江蘇)

② 起義軍進攻滎陽及關中,直抵鹹陽附近的戲(今陝西臨潼東)。秦將章邯率幾十萬大軍反撲。12月,陳勝被叛徒莊賈殺害。

項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9月 會稽(今屬蘇州市)

③ 公元前207年,項羽領導德起義軍在巨鹿消滅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德起義軍攻占鹹陽,滅秦。經四年楚漢戰爭,項羽戰敗自殺。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政權。

西漢

西漢末年農民起義王匡、王鳳 公元17年(天鳳五年) 綠林山(今屬湖北大洪山)

① 公元17年,王匡、王鳳在湖北綠林山起義;18年,樊崇領導赤眉軍在山東成昌大敗王莽軍。

② 23年,農民起義軍舂陵軍的領袖劉秀為救綠林軍在昆陽以八九千人擊潰號稱百萬的王莽軍。使得綠林軍可以攻入長安,推翻王莽政權。

樊崇 公元18年(天鳳五年) 莒縣(今屬山東)

③ 25年,農民起義軍舂陵軍和銅馬軍的首領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

東漢

黃巾軍起義 張角 184年(靈帝中平元年)2月 洛陽

① 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幾十萬農民組織成三十六“方”。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和弟子秘密約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時起義。由於叛徒告密,提前於當年二月起義。

② 起義迅速攻占河北許多郡縣,黃河南北和長江流域,人民紛紛起義回響。起義軍包圍洛陽,屢次打敗東漢官軍。起義軍頭包黃色頭巾,故稱“黃巾軍”。

③ 起義軍多次打敗敵人進攻,不幸張角病死。在東漢官軍和各地豪強地主武裝聯合鎮壓下,經過幾個月戰鬥,主力黃巾軍失敗,但各地起義軍仍堅持戰鬥三十多年。在黃巾起義打擊下,東漢政權瓦解了。

西晉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 李特 301年(惠帝永寧元年) 綿竹(今屬四川)

① 流民推舉巴氐人李特為首領,在四川綿竹起義,屢敗官兵,各地流民起義紛紛回響。

張昌 303年(惠帝太安二年) 安陸石岩山(今屬湖北安陸)

② 李特犧牲後,各地流民起義延續了幾十年,這些起義先後被鎮壓。但西晉統治階級也在流民起義打擊下搖搖欲墜。

東晉

東晉農民起義孫恩 399年(東晉安帝隆安三年) 海島

① 孫恩在海島領導起義,攻破上虞(今浙江上虞),殺縣令,聲勢大振。八郡農民紛紛回響。孫恩自稱征東大將軍,率起義三次渡海登入,與東晉軍作戰,最後一次不幸失利,孫恩投海自殺。

② 孫恩起義失敗後,餘眾數千人由其妹夫盧循率領繼續戰鬥。攻占番禺,自稱平西將軍,建立農民政權。

盧循 403年(東晉安帝元興二年) 海島

③ 起義軍趁劉裕北伐南燕之機,分兩路北伐,打敗晉軍,直逼建康(南京西北),劉裕滅燕後,急速回援建康,後盧循為劉裕所敗,赴水而死,農民起義失敗,這次起義堅持鬥爭12年,遍及東晉全境,基本上動搖了東晉統治。

南北朝 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義 破六韓拔陵 523年(孝明帝正光四年) 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東北)

① 匈奴人破六韓拔陵領導北部邊鎮軍民在沃野鎮起義,屢敗官軍。兩年後,由於寡不敵眾,起義失敗。

葛榮 525年(孝明帝孝昌元年) 定州左人城

② 525年,河北各族人民在上谷(今北京延慶)起義。528年後,逐漸集中在葛榮領導下,發展到幾十萬人,由於領導輕敵,兵力分散,起義慘遭失敗,葛榮被俘犧牲。但起義沉重打擊了鮮卑貴族,掃蕩了漢族地主勢力,動搖了北魏統治,在戰鬥中加深了各族人民了解,促進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隋朝

隋末農民起義王薄

翟讓

李密

竇建德

杜伏威

611年(隋煬帝大業七年) 長白山(今山東章丘境內)

① 611年,王薄在山東長白山起義,各地回響,匯成三支:李密、翟讓的瓦崗軍;竇建德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的江淮起義軍。

② 616年,瓦崗軍在滎陽大敗隋軍,第二年,占領興洛倉,開倉散糧,擴大隊伍。

③ 618年3月,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殺死,隋滅亡。

④ 618年5月,李淵奪取農民起義勝利果實,在長安建立唐朝。

唐朝

唐末農民起義裘甫 859年(宣宗大中十三年) 浙東

① 859年,浙江裘甫領導起義,起義軍以剡縣為中心,建立農民政權,歷時8個月,起義失敗。

龐勛 868年(懿宗鹹通九年) 桂林

② 868年,龐勛領導的桂林戍兵起義,隊伍發展到20萬人。勝利的形勢使龐勛驕傲起來,影響了軍心,削弱了力量,再加上唐軍三面進攻和內部將領叛變投唐,龐勛壯烈戰死,起義軍被鎮壓下去。

王仙芝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初 長垣(今屬河南)

③ 875年初,王仙芝在河南長垣起義,878年2月王仙芝兵敗被殺。

黃巢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6月 冤句(今屬山東曹縣)

④ 875年6月,黃巢率眾在冤句回響起義,起義軍採取“避實擊虛”的方針,展開流動作戰,入安徽、浙江,攻占廣州。後又渡過長江、淮河,轉戰各地,攻占洛陽,長安建立“大齊”國,鎮壓大貴族、大官僚。

唐僖宗逃到四川,集中殘軍和地方武裝反撲。黃巢部將投敵,884年6月,黃巢在泰山兵敗自殺,餘部繼續戰鬥多年後,才最後失敗。

宋朝

北宋農民起義王小波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 青城(四川灌縣南)

① 993年,王小波、李順在四川青城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第二年,占領成都,建立大蜀政權,控制四川部分地區,堅持鬥爭到995年春,最後失敗。

李順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12月 青城

宋江 1119年(宣和元年) 梁山泊(今山東梁山)

② 1119年,宋江在北方領導人民起義,起義軍在河北、山東、河南一帶沉重打擊了北宋軍隊,由於北宋統治階級殘酷鎮壓,1121年夏,起義軍失敗。

方臘 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10月9日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

③ 1120年10月,方臘在浙江睦州起義。起義連破浙江、安徽、江西一帶六州五十二縣,殺死貪官污吏。後由於糧食和武器缺乏,退到睦州青溪縣的岩洞,最後失敗。

南宋農民起義鐘相、楊麼 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2月17日 湖南洞庭湖一帶

④ 鐘相、楊麼1130年2月在湖南洞庭湖一帶起義,提出“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建立“大楚”政權,1135年6月楊麼被俘,慘遭殺害,起義失敗。

元朝

元末農民起義劉福通

韓山童

朱元璋

1351年(順帝至正十一年)1月潁州(今安徽阜陽)

① 劉福通、韓山童在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帶醞釀起義。由於泄密,韓山童遇害,劉福通於1351年5月在安徽潁州起義。徐壽輝、郭子興及張士誠等起義回響。劉福通領導的起義軍,迅速發展到幾十萬人。他們因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1355年(至正十五年)2月,劉福通在亳州建立政權,國號“宋”。徐壽輝建立天完農民政權。各地起義軍摧毀元的地方政權,捕殺官僚地主,廢除租稅徭役,開倉救濟貧民。但在官兵和地主武裝聯合進攻下,由於起義軍缺乏統一指揮,力量分散。1363年,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失敗。

② 朱元璋利用農民戰爭的力量,消滅了割據勢力,統一長江中下游,於1368年滅元朝,建立了明朝。

明朝

葛賢抗稅起義 葛賢 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6月初 蘇州

① 為了抗議苛捐雜稅,在明朝後期,有幾十個城市爆發了城市人民反稅監的鬥爭,這是資本主義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現象。1601年初,蘇州機工在葛賢的領導下,包圍稅署,打死稅吏,嚇得稅監逃跑。由於許多城市人民的鬥爭,明政府被迫撤回全部稅監。

明末農民起義高迎祥

李自成

張獻忠

1628年(崇禎元年) 陝西

安塞

蘇州

② 1628年陝西北部(安塞)農民起義,各地回響,湧現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領袖。1635年,起義軍十三家七十二營的首領在河南滎陽開會。打破官兵圍剿計畫。

③ 1636年,高迎祥犧牲後,李自成為闖王。轉戰陝西、甘肅、四川、湖北、河南一帶。張獻忠活動於湖北、四川一帶。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口號,受到城鄉人民的擁護。1643年,在襄陽建立政權,第二年初,定國號為“大順”。

④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滅亡。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滿漢地主聯合鎮壓下失敗。

⑤ 1644年,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後清兵入四川,張獻忠犧牲。李自成、張獻忠犧牲後,起義軍繼續堅持抗清二十多年。

清朝

苗民起義 石柳鄧 1795年(乾隆六十年)2月 貴州銅仁府(今貴州銅仁縣) 1795年正月,銅仁府石柳鄧首先領導苗民起義,接著各寨苗民回響。苗民起義雖然時間長,對清統治者嚴重打擊,但力量分散,缺乏統一領導,終被清政府殘酷鎮壓下去。

白蓮教起義 王聰兒 1796年(嘉慶元年)正月 湖北荊州 1796年正月,湖北荊州一帶白蓮教首先起義,附近流民紛紛回響。白蓮教起義的女英雄王聰兒被推為襄陽起義軍的首領。起義軍轉戰湖北、陝西、四川一帶。勢力發展到幾十萬人,堅持鬥爭九年。清政府用了一億多兩白銀和軍費,消耗了大量兵力,才把這次起義鎮壓下去。

天理教起義 林清

李文全

1813年(嘉慶十八年) 河北大興縣

河南滑縣

1813年,在河南、山東、河北地區的白蓮教起義失敗後不久,又爆發了天理教起義,領導人林清、李文全,同河北、山東其他天理教首領約定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同時起義,攻占北京,不久起義機密泄露,起義軍與清軍戰鬥,因勢力單薄,退出皇宮,起義失敗。

小刀會起義 劉麗川 1853年(鹹豐三年)9月 上海 上海小刀會於1853年9月在劉麗川領導下起義,占領上海縣及附近各縣,到1855年2月,在清軍和英法侵略武裝的聯合鎮壓下失敗。

天地會起義 陳開

李文茂

1854年(鹹豐四年)7月 廣東佛山鎮 1854年7月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開率眾在佛山起義,李文茂回響。在短短二三個月內,起義軍就攻克府、縣、州城四十餘座,並圍攻廣州城長達半年之久,使中外反動勢力十分驚恐不安。1855年6月攻下潯州府(今桂平)建立“大成”國。其後大成國起義軍攻占府州縣城數十座,發展到數十萬人,一度控制了大半個廣西。1861年,由於兵力分散,缺乏統一領導,起義失敗。

捻軍起義 張樂行 1855年(鹹豐五年)8月安徽蒙城雉河集 捻軍是有北方農民秘密組織發展而來的,活躍在安徽、河南、山東西南和江蘇北部一帶,以破產農民、遊民等為主要成份。 1853年捻黨首領會集於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渦陽)推張樂行為盟主,開始有統一的指揮領導,稱捻軍。太平天國失敗後,捻軍成為北方農民反清鬥爭的主力。捻軍和太平軍餘部聯合作戰,一直堅持到1868年。

苗民起義 張秀眉

李文學

杜文秀

1855年(鹹豐五年)

1856年(鹹豐六年)

貴州

雲南哀牢山

1855年,貴州苗民在張秀眉領導下起義,漢、布依、侗等族人民紛紛參加。1856年,雲南哀牢山區彝族人民在李文學領導下起義。同年,杜文秀領導回民起義,攻克大理,建立政權。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清鬥爭,由於沒有統一的領導,結果在清軍殘酷鎮壓下,先後失敗。

太平天國革命運動 洪秀全 1851年(鹹豐元年)1月 金田村(今廣西桂平境內) 1843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1851年1月1日在金田村起義,9月占領永安,分封諸王。1853年3月占領南京,改為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發動北伐、西征。捻軍、小刀會起義回響,形成第一次革命高潮。

1856年9月1日楊韋事變,韋昌輝叛亂,石達開分裂,力量削弱。後期陳玉成、李秀成、洪仁?胂婢?蕉罰?1年安慶失陷。在中外反動派聯合鎮壓下,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失敗。

工人

1、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9世紀20年代,英法兩國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正在為他們的理想四處奔走,而工人階級已經在醞釀著自己的實際鬥爭了。法國里昂的工人站在這種鬥爭的最前列。

一提到里昂,人們就會想到這是法國的絲綢之城。從16世紀起,它出產的絲綢暢銷歐洲,特別受到各國王公貴族的喜愛。在里昂城的中心,可以看到整潔的大街、林立的店鋪和穿戴講究的行人。可是在工業區,情形就完全不同了。這裡街道狹窄,遍地垃圾,街道兩旁密布著低矮破舊的作坊。在作坊里幹活的都是面色蒼白、骨瘦如柴的紡織工人,其中有許多是婦女和兒童。他們一天要乾15到16個小時的活,掙到的錢只能買1磅麵包,勉強維持生活;下工以後,還要拖著疲倦的身體走到郊區的住地。那裡的房子破舊不堪,難避風雨。還有不少工人連這樣的房子也沒有,只好露宿街頭,或者睡在機器下面。這樣的生活把工人們逼得走投無路,他們開始了反抗。他們最迫切的要求是增加工資。1831年10月,工人代表提出了工資標準草案,要和資本家一起開會討論。

資本家們根本不打算接受工人的要求。開會的這一天,他們想方設法地討價還價,而工人代表則是理直氣壯,毫不讓步。正在雙方激烈爭論的時候,從外面傳來了震耳的吼聲和歌聲。原來6000名紡織工人停止了工作,列隊來到省政府門前示威。他們高唱著戰歌,雄赳赳地來到了會議廳外。資本家們趕忙閉上嘴,仔細一聽,聽出工人們在唱《馬賽曲》。他們頓時著了慌,亂成一團,連話都說不清楚了。有幾個大商人湊到一起交頭接耳商量對策,決定先來個退兵之計,然後再想辦法。這一天深夜,工資標準協定終於被通過了。勝利的訊息一傳出,整個裡昂的工人區立刻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工人們為鬥爭的初步勝利而歡呼。

然而,資本家們並不甘心認輸。他們派人向內閣總理告狀,反對工資標準協定。政府立即根據製造商的要求否決了這項協定,還準備用武力鎮壓工人。將軍羅蓋公開叫嚷:“如果工人敢於起來,那就叫他們的肚皮開花。”製造商們有羅蓋撐腰,馬上背信棄義地撕毀了協定。3個星期過去了,工資還是照舊。這種強硬的態度使工人們預感到一場惡戰就要開始,他們立即行動起來。

1831年11月21日早晨,工人們罷工了。一支2000人的遊行隊伍從工人區出發,直奔市中心。他們4個人一排,踏著堅定的步伐,高歌行進;

前進,前進,

沖向敵人的槍口,

衝過槍林彈雨,

奔赴勝利!

這時候,里昂通向工人區的城門已經有重兵把守。士兵們一個個手持馬刀,荷槍實彈,滿面殺氣地站在城門口。顯然他們已經接到命令,要向衝進城的遊行者開槍。

遊行隊伍走到城門前,被軍隊擋住,一支支烏黑的槍口對準了工人們的胸膛。

工人們毫不示弱,齊聲憤怒地高喊:“放我們過去!”反動軍官也大聲回答說:“回去!都給我回去!”雙方怒目而視,氣氛十分緊張。這時候,一位年輕的工人衝出隊伍向城門跑去,口裡高喊;“弟兄們,衝過去!”

“砰!砰!砰!”軍隊開槍了。幾顆子彈射進了他的胸膛,鮮血浸透了上衣,他倒在了血泊中。工人們憤怒極了。他們呼喊著沖向敵人,沒有槍枝,便揮起木棍、腰刀;有的人拿起了石頭,有的人掄起了拳頭……不一會兒,他們在城門外的空地上,築起了街壘,用奪來的武器向敵人射擊,政府軍隊頓時亂了手腳。

槍聲傳到了工人區,這裡的人們立即沸騰了。他們擁進軍械鋪,把裡面的槍枝、彈藥和刀劍搶在手裡,又一齊趕到城門前。

工人的力量加強了。他們向政府軍發動猛攻,終於破門而入,衝進了城裡。

城裡每個主要街口差不多都有政府軍防守。工人們把路上的石頭和燈柱刨起來,把貨車推翻,又運來木板和桌櫃,築起了一處處街壘。就這樣,他們同政府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缺少子彈,他們把機器上的鉛質零件拆下,熔製成小塊頂替。英勇的少年兒童也投入戰鬥:送子彈,送食物,偵察敵情,有的直接拿起了槍。婦女們做飯,護理傷員。工人們越戰越勇,攻占了一條又一條街道,一座又一座房屋,從四面八方向市政廳推進。

下午,在市政廳周圍也出現了起義者的街壘。在一處堅固的街壘上升起了一面大旗,迎風招展,上面寫著兩行醒目的大字:“工人不能生活,毋寧戰鬥而死!”

晚上,工人們連夜派人和其它行業的工人聯繫,起義隊伍不斷擴大。里昂城整夜槍聲不斷,火光沖天。各路反動軍隊招架不住,紛紛向軍營和市政廳退卻。

第二天早晨,羅蓋妄圖重整隊伍進行反撲,但是官兵已經潰不成軍,他手下只剩一小隊騎兵可以作戰。兇狠狡猾的羅蓋搖頭嘆氣,無計可施。他焦躁不安地踱來踱去,盤算著脫身之計。偏偏士兵們一個接一個地來向他報告壞訊息:兵器庫被搗毀,軍營失陷,200多官兵被俘,運糧隊中了埋伏……羅蓋又急又怕,好容易挨到深夜,他就偷偷地帶領著殘兵出城逃跑了。

23日清晨,起義隊伍占領了整個裡昂城。武裝起義司令部立即派出哨兵和巡邏隊,社會秩序很快恢復了。起義工人成立了工人委員會,宣布廢除捐稅,實行工資標準協定。委員會還發表告市民書,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張,要求實行民主選舉,把自己的代表選進政府。這是因為,當時的工人還沒有徹底摧毀資產階級政府的思想。省長和官吏們照舊在發號施令,管理市政。工人領袖甚至邀請警察局長也參加他們的辯論會。他們對政府的官員完全沒有戒心。

資產階級政府利用了里昂工人的麻痹大意,在國王的支持下調來了大軍。1831年12月1日,6萬名政府軍包圍了里昂城。第三天,處於被動局面的起義隊伍被血腥鎮壓下去了(1834年,里昂工人再次起義,也失敗了)。

里昂工人的起義顯示了無產階級的偉大力量,表明它已經獨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

無產階級

八一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武裝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序幕,從此誕生了一支由共產黨獨立領導的嶄新的人民軍隊。為了紀念中國革命史上這一重大事件,在當年起義的總指揮部大旅社舊址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八一起義紀念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館藏文物2600餘件。經過維修和更新陳列,紀念館共展出具有歷史價值的照片280多張、文物資料60多件,並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南昌起義的全過程及其重大歷史意義。紀念館還下轄4處八一起義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創辦的軍官教育團舊址;位於花園街2號的朱德舊居。

第一次國內革命的失敗,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武裝鬥爭的重要性。為了挽救革命,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決定在江西南昌發動武裝起義。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起義隊伍在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前敵委員會的領導下向南昌守敵發動猛烈進攻,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8月3日後,起義部隊按原計畫離開南昌,南下廣東。10月初,起義部隊在湯坑與敵激戰失利,一部轉戰海陸豐,堅持革命鬥爭;一部在朱德、陳毅的率領下轉入湖南,參加湘南暴動,1928年4月走上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隊伍匯合,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秋收起義

1927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湖南、江西邊界領導發動的農民武裝起義。八七會議後,毛澤東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前往長沙,領導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8月18日,改組後的湖南省委在長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開會議,討論制定秋收起義的計畫。毛澤東在會上著重闡述了槍桿子出政權的思想。會議決定要與國民黨徹底劃清界限,旗幟鮮明地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號召民眾,並確定集中力量在湘東贛西發動以長沙為中心的武裝起義。為便於領導秋收起義,省委確定秋收起義的領導機關分為兩個,一個是由各軍事負責人組成的黨的前敵委員會,任命毛澤東為書記,作為武裝起義的軍事指揮機關。另一個是黨的行動委員會,由起義地區各地方黨委負責人組成,任命易禮容為書記,負責地方工作。9月初,湖南省委決定9月9日開始破壞粵漢和株萍鐵路,11日各縣起義,16日長沙起義。

這次秋收起義不沿用國民革命軍的番號,而將起義部隊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總指揮,余灑度任師長,下轄三個團:以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為主力編為第一團,團長鍾文璋;以安源工人糾察隊、礦警隊和萍鄉等地的農民自衛軍編為第二團,團長王新亞;以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一個營和瀏陽部分工農武裝編為第三團,團長蘇先駿。參加起義部隊共約5000人。此外,在起義前,還收編了當地的土匪武裝邱國軒的一個團。起義部隊以奪取長沙為目標,具體部署了各團的行動計畫。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按預定計畫爆發。參加起義的鐵路工人和農民,首先破壞了岳陽至黃沙街,長沙至株洲兩段鐵路,切斷了敵人的交通運輸。第一團從江西修水出發,向長壽街進攻,9月10日占領了平江縣龍門廠。這時混入起義部隊的邱國軒部乘機叛變。當第一團路過金坪攻打長壽街時、邱部突然襲擊,致使該團腹背受敵,損失200多人,步槍200多支,團長鍾文璋失蹤,被迫向瀏陽轉移。第二團在安源起義後,進攻萍鄉未克,西進攻占了老關、醴陵,又北進占領瀏陽。由於部隊麻痹輕敵,9月16日陷入優勢敵人的包圍,部隊被打散,部分突圍脫險,不少人犧牲。第三團於9月11日在銅鼓起義,勝利占領了白沙鎮,9月12日又占領東門市。9月14日敵人兵分兩路包圍第三團,該團被迫向上坪撤退。

鑒於三路起義部隊均受挫,毛澤東當機立斷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畫,並以前委書記的名義通知起義各部隊到瀏陽縣文家市集結。9月19日,各路起義部隊到達湖南省瀏陽縣文家市。當晚前敵委員會召開了會議。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會議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畫,決定保存實力,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中去堅持武裝鬥爭,發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義部隊1500餘人離開文家市向南進發。9月23日,起義部隊在蘆溪鎮遭反動軍隊伏擊,損失數百人,總指揮盧德銘犧牲。9月25日,起義部隊冒雨攻克蓮花縣城。9月29日,起義部隊到達永新縣三灣村時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隊思想混亂,組織紀律性差。當天晚上,毛澤東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決定對部隊進行整編,這就是著名的“三灣改編”。10月3日,起義部隊離開三灣村,開始向井岡山進軍。10月27日,起義部隊到達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的茨坪,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

1926年8月,中共中央軍委指示中共上海區委成立軍事委員會。9月初,上海區委決定進行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並決定組織2000人的工人糾察隊。10月11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上海區委準備起義的決定。暴動計畫由中央制訂,上海區委負責調查敵情和訓練工人武裝等工作。10月中旬,孫傳芳在江西接連失敗,孫的部下,浙江省長夏超同廣州國民政府駐滬代表鈕永建秘密協定,決定倒戈,反對孫傳芳,歸附國民政府,隨即向上海進兵。上海只有駐軍1000多人和警察2000人。中共江浙區委與鈕永建合作,為配合夏超進攻上海,決定領導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由羅亦農、趙世炎擔任起義總指揮。雙方約定10月24日拂曉前開始行動。

1926年10月17日,夏超率部進軍嘉興,遭到由北而南向杭州進軍的孫傳芳部的打擊。1926年10月22日夏超率殘部向餘杭退出。1926年10月23日,孫軍進入杭州,並派兵追擊夏超,在餘杭公路上夏超被打死。1926年10月23日晚,仍按原定計畫,各區工人糾察隊先後進入崗位待命。鈕永建知夏超兵敗被殺,所以也不支持工人起義的行動。羅亦農、趙世炎等於23日半夜得知夏部失敗訊息時,由於時間緊迫,有些地區的工人糾察隊未接到停止行動的通知,與警察發生衝突。24日早晨停止了起義。工人領袖陶靜軒、奚佐堯等10餘人英勇犧牲,百餘人被捕,第一次起義失敗。

百色起義

百色起義紀念碑 百色起義紀念碑

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與張雲逸、韋拔群等同志組織領導的百色起義和創造中國工農軍第七軍,是在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的影響和鼓舞下,於廣西聚居著壯、漢、瑤等民族的百色舉行全國著名的武裝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一次光輝實踐。百色起義的勝利,標誌著右江革命進入了新的階段。1929年6月,新掛系軍閥在蔣桂戰爭中失敗。廣西左派軍人俞作柏、李明瑞分別擔任廣西省政府主席和廣西編遣特派員,掌握廣西軍政大權。他們要求與中國共產黨合作,黨中央便利用這一機會,派鄧小平、張雲逸、陳豪人、葉季壯等一批共產黨員到廣西,以鄧小平為中央代表,負責廣西黨的工作。鄧小平等到南寧後,對俞作柏、李明瑞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統戰工作,與俞、李新建的廣西警備第四、第五大隊擔任大隊長。同年9月,在南寧津頭村召開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決定開展土地革命,武裝農民,加強城市工人運動,準備武裝暴動奪取政權。

正當廣西革命形勢好轉的時候,俞、李急於公開宣布反蔣,結果不戰而敗。在此風雲突變之時,鄧小平等領導人當機立斷,決定把我黨掌握的武裝鬥爭拉到左右江地區,與韋拔群、黃治峰等領導的農民運動結合,開展武裝鬥爭。10月22日,鄧小平、張雲逸、陳豪人率領警備第四大隊和數導總隊,攜帶南寧軍械庫的槍炮彈藥等軍用物資到百色,並立即籌劃武裝起義。一是張雲逸出任右江督辦,接管地方政權;二是繼續加緊整頓和改造軍隊;三是打擊地方豪紳反動勢力,消滅反動的廣西警備第三大隊,為起義掃清障礙;四是進一步宣傳。發動民眾,武裝上衣,使石江地區的革命熱潮更加高漲。11月上旬,黨中央批准了左右江地區舉地武裝起義,創建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計畫,批准建立前委,統一一黨和車隊的領導。前委委員7人,鄧小平、張雲逸、陳豪人3人為常委,鄧小平任前委書記。中央還頒了紅七軍、紅八軍的番號,並任命紅七軍、紅八軍的領導幹部。按照黨中央指示,鄧小平立即召開前委會議,傳達、貫徹中央指示精神,決定於12月11日宣布武裝起義。

1929年12月11日,正值廣州起義兩周年紀念日,一面鑲有斧頭鐮刀的紅旗在百色城冉冉升起。這一天,秀麗的百色山城紅旗漫捲,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萬眾歡騰。大街小巷貼滿紙寫的革命標語,家家戶戶懸掛鮮艷的紅旗或五色紙旗。數千各族工人、農民、紅軍戰士及市民集會在東門廣場慶祝百色起義勝利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的正式誕生。按照黨中央的任命,張雲逸擔任軍長,鄧小平擔任政治委員,陳蒙人擔任政治部主任。李謙、胡斌、韋拔群分別擔任紅七軍第一、二、三縱隊隊長。軍部和前委設在百色粵東會館。以此同時,成立了右江蘇維埃政府和百色縣臨時蘇維埃政府。

黃麻起義

1927年11月,中共鄂東特委的潘忠汝、吳光浩、戴克敏等領導湖北黃安(今紅安)、麻城的農軍舉行武裝起義。14日攻占黃安縣城,成立了黃安縣工農民主政府,曹學楷任主席。建立了工農革命軍鄂東軍,潘忠汝任總指揮,吳光浩任副總指揮,戴克敏任黨代表。12月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圍攻,潘忠汝等犧牲,工農革命軍突圍後轉移到黃陂縣的木蘭山開展游擊戰爭。12月底鄂東軍改稱工農革命軍第七軍。1928年春,返回黃麻地區,不久,進入河南光山縣柴山堡地區。7月,第七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一師。吳光浩任軍長兼師長,戴克敏任黨代表。1929年5月建立了鄂豫邊革命根據地。

資產階級

辛亥革命

辛亥武昌起義是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一部分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農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由於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人民民眾的反抗鬥爭持續不斷,革命黨人不斷發動武裝起義。1906年,清廷拋出「預備立憲」,其實質卻是加強了皇族的權力,廣大立憲派對此極為不滿;1908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相繼去世,年僅3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即位,其父載灃攝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內閣名單中滿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漢族有四名。被人稱為「皇族內閣」。立憲派對此大失所望,有少數人參加了革命黨。為取得外國的支持,以維護其統治,清廷將廣東、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辦鐵路收為國有,然後再賣給外國,掀起了全國大規模的人民反抗運動——保路運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