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鎮[重慶市銅梁區轄鎮]

華興鎮[重慶市銅梁區轄鎮]

華興鎮位於重慶市銅梁區南端毓青山麓。東鄰璧山區福祿鎮、大興鎮,南接安溪鎮、永嘉鎮,西連圍龍鎮,北面大廟鎮;華興場鎮位於小安溪河畔,依山傍水,風光秀美,距銅梁區34千米,距省道銅永線7千米,距渝蓉高速公路大廟互通口2千米。全鎮幅員面積40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一個社區,99個村民小組、居委會。耕地面積1167公頃,林地面積2300公頃。2017年年末總人口1471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58人,農業人口12759人;人口密度400人/平方千米。 華興鎮原名梅井橋,清道光十二年(1832)改為復興場,民國八年(1919年)改場為鄉,1956年改稱復興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復興改為華興鄉,1983年恢復華興鄉人民政府,1994年撤區並鄉建鎮後設立華興鎮。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華興礦產資源和林木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60%。地下礦藏資源:有白雲石、石灰岩、煤、方解石、鐵礦石、火石、陶泥、矽石、天青石等;山嶺樹、竹茂密,植被豐厚有松、杉、柏、楠木等樹種200餘種,尤以稀有樹種楠木散布林間,最為珍貴。小安溪河流經境內,沿岸7.7千米長,河水充足,終年不涸。人文資源有著名景點(系飛地)燃燈寺,系銅梁,永川、璧山三區交界處,是銅梁區境內至高點,海拔885米。

2017年底,全鎮完成財政收入1086.35萬元,其中稅收859萬元,同比增長18%。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4億元,同比增長7.3%;工業增加值2.43億元,同比增長8.5%;農業增加值9117萬元,增長4.4%;固定資產投資7.15億元,同比增長13.3%;工業投資1.81億元,同比增長43.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72元,同比增長8.3%。

城鎮建設

投入100多萬元,建成小安溪河堤休閒公園,鋪設人行便道透水磚2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沿岸栽植柳樹、紅葉石楠等1000棵,地麥冬1700平方米,安裝休閒座椅8個;投入35萬元,新建公廁1座,改造旱廁1座;投資30萬元,建成生態停車場,新增停車位142個;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取締店外經營12處、清理衛生死角4處,硬化裸露店面4000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築1000平方米。投資900萬元,改造白團村級公路1公里,路面擴寬至8米寬,修築花台2.6公里;投資530萬元,建成2公里華興至大廟互通的三級草油路面;投資252萬元,新建人行便道55.97公里。

鎮河堤公園 鎮河堤公園
鎮河堤休閒公園 鎮河堤休閒公園
華興公立幼稚園 華興公立幼稚園

經濟建設

工業經濟。全鎮規模以上企業4家;團林建材廠全面提質上檔升級,慶龍鍶鹽公司通過青海金瑞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併購上市;新發展個體工商戶26戶,培育提質限額企業3家,完善農商通信息平台建設9戶。

農業項目。搭建白茶電商銷售平台,團林白茶麵積達3000畝,已成功註冊白茶商標;推行“集體+農戶”模式,發展香山村沃柑500畝,三塘果桑和菱角榨菜種植共300餘畝筆尖海椒種植髮展近500畝;規模種植枇杷10000株;發展稻蝦養殖2家。

白茶育苗 白茶育苗
手工炒制的白茶 手工炒制的白茶
新發展種植的沃柑 新發展種植的沃柑

黨的建設

鎮黨委轄11個黨支部,其中村(社區)支部7個、非公經濟支部2個(團林建材廠、非公經濟聯合支部)、國企黨支部1個(慶龍公司)、機關支部1個;現有黨員533名,其中流動黨員134名;6個村1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全部投入使用,規範管理;“三進村”覆蓋率100%。

村黨建公開欄 村黨建公開欄
組織集中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組織集中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內設機構

設黨政辦等8個行政機構,核定編制21人,實有19人;還設有鎮社保所等4個事業單位,核定編制26人,實有21人;

黨政(黨建)辦主任:封先呂,主要承擔目標管理、文秘等方面職責,負責承辦黨委、政府方面的具體事務。以及黨的組織建設,紀檢監察、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統戰、機構編制、民宗僑台、工青婦、的具體事務。

綜治辦主任陳代兵:主要承擔法制建設、人民調解、信訪、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公共應急事件、救災搶險、車輛、船舶、礦山、食品衛生安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方面職責。

經發辦主任周萍:主要承擔經濟發展規劃與指導服務、統計、商貿、旅遊、質監、環保等方面職責。

社事辦(民政辦)主任田榮志:主要承擔民政、優撫救濟等工作。

社事辦(人口和衛生)主任朱華英:主要承擔宣傳諮詢、技術服務、人員服務、人員培訓、藥具發放、公共醫療服務銜接等工作。

財政所所長羅朝倫:主要承擔財政收支,預決算,財務管理,各項農民補貼兌付和耕地占用稅、契稅徵收管理工作。

社保所所長劉瓊:主要承擔人口與社會保障、農村合作醫療、就業再就業等工作。

農服中心主任廖理堂:主要承擔農技、農機、林業、森林防火、水利水保、水產、蠶桑等方面的重大技術推廣,信息服務,森林資源環境保護、災害防治等工作。

文化中心主任李榮燕:主要承擔文化、文藝下鄉宣傳、廣播電視、體育、文化培訓等方面服務工作。

建管辦主任劉國平:主要承擔建設及其質量安全管理、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園林綠化、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公路養護建設職能,協助區規劃、國土管理部門履行好規劃、國土管理職能,負責原宅基地上修建農房的規劃許可等。

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張燕

黨委副書記、鎮 長:何德忠

黨委委員、人大主席:汪亮

黨委副書記、人大副主席:但永貴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龍飛

黨委委員、政法書記、副鎮長:肖朝剛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副鎮長:將和祿

黨委委員:劉麗

黨委委員:方中倫

副鎮長:劉永洪

生態環境保護

投資130萬元,對團林建材廠四采場70畝棄土場進行規範治理並復綠,修建人行步道1公里,水溝1000米,栽植三角梅、紅俊木、紅葉石楠等10000餘珠。實行雙總河長制,落實一河一長,聘請民眾監督員9名;編制一河(庫)一策19個,充分發揮河長職能職責,在小安溪河沿線製作公示牌19個,建立鎮村兩級巡查工作機制;建立清漂工作機制;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實施二、三級污水管網建設;開展天保工程二期項目,補植杉樹苗5萬株,補植面積約200畝;積極發展珍貴木材栽植保護,在犀牛村栽植珍貴名木楨楠60畝。

礦區復綠一景 礦區復綠一景
組織開展河庫志願清漂活動 組織開展河庫志願清漂活動

重慶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