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銅梁區城建](/img/f/2b4/nBnauM3X0QTOxMTMygTO3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4k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秦朝,置墊江縣,銅梁為墊江屬地。
南北朝時期,宋永初元年(420年),分設東宕渠郡,墊江改名宕渠,銅梁為宕渠縣境。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郡為墊江,置合州,改縣為石鏡。
隋、唐時,雖郡、州時有變易,但銅梁一直為合州的石鏡縣轄地。
唐朝,武周長安四年(704年),割石鏡地置銅梁,隸屬合州,縣治初在奴侖山列宿壩(今潼南縣塘壩鎮)上;開元三年(715年)移於武金坑(今合川市太和鎮富金壩);開元十六年(728年)移於東流溪壩(今潼南縣匯集鄉戴場壩)。銅梁建縣,因境內“小銅梁山”而得名,初置是在涪江流域一帶,大體疆域包括今銅梁、合川西南、潼南南部、大足縣大足川流域;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割石鏡之南、銅梁之東置巴川縣,隸屬於合州;乾元元年(758年),巴川縣西南部新置大足縣。
![銅梁區地圖](/img/d/277/nBnauM3XyEDMyYjN0gTO3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4k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元代,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巴川縣併入銅梁,仍屬合州,縣治始為巴川鎮。
明朝,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劃銅梁、遂寧部分地置安居縣,隸屬重慶府。
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撤銷重慶府的安居縣、合州屬的銅梁,併入合州。康熙六十年(1721年),以安居、銅梁二縣地復置銅梁縣,屬重慶府。宣統三年(1911年)11月24日,成立銅梁縣軍政府,改縣公署為知事公署,屬重慶府。
民國時期,民國18年(1929年),銅梁直屬四川省政府。民國24年(1935年),銅梁屬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後改為永川專區。
![銅梁區全景圖](/img/9/967/nBnauM3XwYDN2gTO4gTO3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4k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997年6月,重慶恢復直轄,銅梁仍屬重慶轄。
2014年5月2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同意調整重慶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4〕58號)檔案,批覆重慶市撤銷銅梁縣,設立重慶市銅梁區,以原銅梁縣的行政區域為銅梁區的行政區域。
2014年7月15日,銅梁區正式掛牌運行。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銅梁區行政區劃圖](/img/3/403/nBnauM3XxMDOwIjM5kTO3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5k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同意調整巴川街道、東城街道、南城街道管轄範圍。
(一)調整巴川街道管轄範圍。調整後,巴川街道東鄰東城街道,界線以淮遠河與中南路交點為起點,沿中南路向北,連龍城大道、銅合路、石磙一路、青龍路至與渝遂高速公路交點,接原界線;南接南城街道,界線以淮遠河與中南路交點為起點,沿淮遠河向西連白龍大道、迎賓路、龍門西街、中興路至與巴川河交點,接原界線;西連侶俸鎮,原界線不變;北接太平鎮、水口鎮,原界線不變。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
(二)調整東城街道管轄範圍。調整後,東城街道東鄰蒲呂街道,原界線不變;南接南城街道,原界線不變;西連巴川街道,界線以淮遠河與中南路交點為起點,沿中南路向北,連龍城大道、銅合路、石磙一路、青龍路至與渝遂高速公路交點,接原界線;北接水口鎮、二坪鎮,原界線不變。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
(三)調整南城街道管轄範圍。調整後,南城街道東鄰蒲呂街道、慶隆鎮,原界線不變;南接石魚鎮,原界線不變;西連土橋鎮、侶俸鎮,原界線不變;北接巴川街道、東城街道,與巴川街道界線以淮遠河與中南路交點為起點,沿淮遠河向西連白龍大道、迎賓路、龍門西街、中興路至與巴川河交點,接原界線,與東城街道界線不變。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
區劃詳情
至2016年8月,銅梁區下轄有5個街道和23個鎮,分別為:巴川街道、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蒲呂街道、舊縣街道、土橋鎮、二坪鎮、水口鎮、安居鎮、牡羊鎮、平灘鎮、虎峰鎮、福果鎮、石魚鎮、少雲鎮、高樓鎮、維新鎮、大廟鎮、圍龍鎮、華興鎮、永嘉鎮、西河鎮、安溪鎮、侶俸鎮、太平鎮、雙山鎮、小林鎮、慶隆鎮。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銅梁區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西北部。地處東經105°46′22″至106°16′40″、北緯29°31′10″至30°5′55″之間。西南靠大足區,東北連合川區,南接永川區,西北鄰潼南區,東南毗鄰璧山區,南北長62公里,東西寬約48公里,幅員面積1343平方公里。氣候特徵
![巴岳寺](/img/e/92c/nBnauM3X0UTMyAjMxED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xA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地形地貌
銅梁區地處渝西丘陵與渝東平行嶺谷交界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以丘陵為主,東南部有毓青山和巴岳山東西對峙,境內最高海拔902米,最低海拔185米,森林覆蓋率33%。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銅梁有礦產資源26種,主要有天青石、煤、石灰岩、頁岩、石英砂岩、陶瓷土和地熱等。其中,天青石儲量400萬噸,煤儲量10.4億噸,天然氣儲量4000萬立方米。生物資源
![銅梁區茶山](/img/4/d44/nBnauM3XzIzMxETO1MD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zA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銅梁有野生動物有70餘種,其中脊椎動物19種。列入國家保護動物10餘種,如白鷺、長腳秧雞、貓頭鷹、錦雞、蟒蛇、鴛鴦等。
水能資源
銅梁有涪江、瓊江、小安溪、平灘河、久遠河和淮遠河六條主要河流,屬長江水系嘉陵江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4.8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5925萬立方米,過境水資源量為197.12億立方米。(以上資料,截至於2010年)
人口
![銅梁體育場](/img/8/35e/nBnauM3X0MDMwMTM4MD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zA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經濟
綜述
2014年,銅梁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1.05億元,比2013年增長11.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2.95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74.64億元,增長13.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3.46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結構為11.7:62.1:26.2。第一產業
![銅梁區金龍大道](/img/a/d78/nBnauM3XwUTN3MzMxQD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0A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7.42萬畝,下降0.2%。油料播種面積9.45萬畝,下降5.9%;蔬菜播種面積31.23萬畝,增長4.8%。糧食總產量35.08萬噸,下降0.3%。其中,夏糧產量9.45萬噸,下降17.1%;秋糧產量32.79萬噸,增長1.3%。油料總產量1.26萬噸,下降17.2%。蔬菜總產量63.66萬噸,增長5.5%。生豬出欄67.25萬頭,增長1.0%。家禽出欄2422.50萬隻,增長1.2%。豬牛羊禽四肉總產量8.81萬噸,增長1.5%。
第二產業
工業![銅梁工業園區](/img/4/6f6/nBnauM3X4gTO1cTM1QD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0A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建築業
2014年,銅梁區完成在地建築業總產值146.28億元,比2013年增長35.6%。完成註冊地建築業總產值104.43億元,增長26.7%。實現建築業增加值28.85億元,增長21.1%。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銅梁一中](/img/1/7fb/nBnauM3X0UTOxIzN4QD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0A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郵電
![銅梁區遠眺](/img/d/9f6/nBnauM3X0EzM2cTNxUD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1A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旅遊
2014年,銅梁區接待境內外遊客426.40萬人次,比2013年增長61.2%,其中,境外遊客1.16萬人次,境內遊客425.2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12億元,增長51.1%。
金融
2014年,銅梁區有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4家小額貸款公司,2家融資擔保公司。年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90.91億元,比年初增長18.6%。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21.83億元,比年初增長14.9%。人民幣貸款餘額220.95億元,比年初增長32.2%。存貸比為76.0%,比年初提高7.9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
教育
至2014年末,銅梁區有國小64所,國中22所,普通高中5所,特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高等院校5所。科技
2014年,銅梁區新建農業科技專家大院1個,累計達13個;共有市級科普教育基地2個、區級科普教育基地10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家;新培育重慶市重點新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56個,完成科技成果登記2件;專利申請1292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482件;專利授權696件。新認定中國馳名商標2件,累計擁有中國馳名商標4件;新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件,累計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4件;新獲認定重慶著名商標2件,累計達25件;新認定銅梁知名商標8件,累計達39件;新創建重慶名牌產品9個,累計達36個;新創建重慶知名產品5個,累計達18個。衛生
![銅梁中醫院](/img/f/254/nBnauM3X4gTM4UTN1IT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yE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交通
銅梁區是重慶市交通樞紐之一,渝蓉高速公路、重慶三環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貫境而過。銅梁區有5條主幹公路,長157.5公里。城區距重慶主城九區僅半小時車程,距重慶火車北站(龍頭寺)60公里,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65公里,距長江貨櫃碼頭60公里。
(以上資料,截至2011年)
著名人物
度正度正(1166-1235),亦稱庹正,字周卿,南宋名臣、學者。官至禮部侍郎兼國史實錄院修撰,以朝議大夫守禮部侍郎致仕,卒贈通議大夫。著《性善堂稿》、《太極圖說》、《性理纂》、《周濂溪年表》、《周子年譜》等。
陽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號字溪,人稱大陽先生,南宋著名理學家,南宋後期川東地區最著名的學者。著有《字溪集》12卷傳於世。
張佳胤
張佳胤(1526-1588),字肖甫,號崌崍山人,明朝大臣、文學家。官至兵部尚書,卒贈少保,諡號“襄憲”。著有《崌崍集》65卷、補《華陽國志》1卷,並有奏議22卷。
王恕
王恕(1681-1742),字中安,號樓山,清朝大臣,官至福建巡撫,以清廉奉公、關心民生著稱。著有《樓山詩集》、《省身錄》各六卷。
王汝璧
![銅梁明代石刻儀仗俑](/img/8/f3c/nBnauM3X4EDM3czMyIT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yE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陳達三
陳達三(1881-1927),民國時期重慶國民黨左派重要人物、革命烈士。1906年,保送到河北陸軍軍官學堂深造。1926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重慶“三·三一慘案”中犧牲,時年44歲。
郭汝棟
郭汝棟(1889-1952),民國陸軍上將。1936年,駐防黔南,抗戰爆發,由貴州都勻、獨山一帶赴上海參加抗戰,參與淞滬會戰。1938年後他因患病辭職,回重慶休養。先後擔任川鄂邊防軍司令、國軍第二十軍軍長、第四十三軍軍長,以及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等職。1946年晉階陸軍上將並退役。
郭汝瑰
郭汝瑰(1907-1997),民國陸軍中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中共特工。他在國共內戰期間歷任國軍徐州司令部參謀長、中華民國國防部作戰廳廳長、國軍第22兵團司令等職。
邱少雲
![邱少雲烈士紀念館](/img/2/725/nBnauM3X0MTOyQTN4ET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xE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劉雪庵
劉雪庵(1905-1985),音樂大師。1936年畢業於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代表作有《何日君再來》、《壯志凌霄》、《踏雪尋梅》、《西子姑娘》、《飄零的雪花》、《春夜洛城聞笛》、《長城謠》。
金砂
金砂(1922-1996)本名劉瑞明,音樂家,代表性作品有《牧羊姑娘》、《江姐》、《蔚藍色的鏇律》、《椰島之戀》、《木棉花開》、《繡紅旗》等。
吳長江
吳長江(1965-),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總裁。1998年創辦惠州雷士照明有限公司。2013年,被任命為雷士照明CEO。
風景名勝
銅梁區山川秀美,自古有“銅梁八景”:龍堤春躍、仙樓望遠、崆峒傳書、金鐘送曙、爐峰殘雪、木蓮呈瑞、聖燈夜照、懸崖千佛。今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巴岳山·玄天湖·溫泉旅遊度假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邱少雲烈士紀念館、中國龍燈文化代表——銅梁龍燈等旅遊資源。安居古城
![銅梁區淮遠古城](/img/d/e93/nBnauM3XyYTO0MjN1ET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xE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龍溫泉生態旅遊度假區
龍溫泉生態旅遊度假區也稱為中華龍溫泉度假區,位於銅梁區南城街道。主要景點有龍溫泉和玄天湖。龍溫泉屬硫酸鈣鎂型溫泉。玄天湖為國家級中型水庫,長約3.7公里,水面最寬處約800米,水面總面積為1500畝,庫容達1060萬立方米。
巴岳山
巴岳山位於銅梁區城南郊,在玄天湖畔,是省級森林公園,森林面積18平方公里。有天燈照海、崑崙三洞、飛來奇石、棋盤石、黃桷門奇觀、巴岳寺、慧光寺和被命名為重慶小十景之一的“巴岳游龍”等旅遊資源。
錦尚生態臘梅園
錦尚生態臘梅園位於銅梁區東城街道,規劃面積6000餘畝,是集生態莊園、園林園藝於一體的城郊休閒度假區。
邱少雲烈士紀念館
![邱少雲烈士紀念館](/img/a/d25/nBnauM3X4YDO5czNyET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xE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銅梁龍舞(銅梁龍燈)
![銅梁龍舞](/img/b/50e/nBnauM3X4UTOxcTNwET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xE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彩燈舞主要包括魚躍龍門、泥鰍吃湯圓、三條、十八學士、亮獅、開山虎、蚌殼精、犀牛望月、豬啃南瓜、高台龍獅舞、雁塔題名、南瓜棚十二個品種。2006年5月20日,銅梁龍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銅梁區博物館
![銅梁縣博物館全景](/img/4/9ae/nBnauM3XyUzMzgTM3AT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wE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銅梁武廟
銅梁武廟位於銅梁區巴川鎮飛鳳山上,始建於明,明朝萬曆年間奢崇明叛亂被焚毀,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修,雍正三年(1725年)增建,鹹豐十年(1860年)李藍起義義軍圍城被焚毀,同治六年(1867年)移於鳳山之上。現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城市榮譽
![銅梁區圖書館](/img/9/e06/nBnauM3XxEjN4EjN0ATM4QzM0UTM2kDM2QTM1YTNwAzMxAzLwE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2011年6月,重慶“西部菜都”四個核心基地縣之一的銅梁區,獲評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稱號。
2011年11月,銅梁區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通過國家愛衛辦專家組的複查,成功鞏固“國家衛生縣城”稱號。
2013年5月,國家水利部和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下發了《授予第二批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區稱號的通知》,重慶市銅梁區榜上有名列,成為重慶市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