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清朝以前
唐虞時期,此地為揚州轄治。三代(夏商周)時期,隸屬於七閩地。秦代,屬閩中郡。漢代,初隸閩越國,後屬侯官地。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以無諸有功,封為閩越王,境域屬閩越東冶縣。漢建元年間(公元前140~前135),閩越數與東甌相攻。元封元年(公元前110)詔徙其民於江淮之間,逃亡而未被遷徙者,自立冶縣。後朝廷設定侯官都尉屬會稽南部,南平屬其管轄。建安元年(196),孫策遣賀齊代韓晏,領會稽南部都尉,受商升降,分侯官北鄉置南平縣。
三國時期,南平縣為東吳轄地,隸屬建安郡。晉太元四年(379)改南平縣為延平縣。南北朝時期,縣境為南朝所轄。南朝宋泰始年間(465~471),廢延平縣,復名南平縣。歷經宋、齊、梁、陳,南平縣均屬建安郡。
隋代,南平縣仍屬建安郡。唐武德三年(620),置延平軍,轄南平等縣。五代閩開平至同光年間(907~926),改延平軍為延平鎮。閩同光三年至天成元年(925~926),改延平鎮為永平鎮。後晉天福八年(943),易永平鎮為龍津縣。開運二年(945)又將龍津縣改為劍浦縣,隸屬劍州。炎、小兒麻痹症、傷寒、痢疾、麻風病等得到控制。1989~1990年,全區衛生工作進一步深化改革,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高。1990年,全區已有區屬衛生機構24個,廠礦衛生機構117個,農村衛生所、衛生室273個,個體開業107家;有衛生技術人員1951名,鄉村醫生345名,農村衛生員297名;開放病床1838張。醫院裝備了B型超聲顯像診斷儀、人工腎機、人工心肺機、電腦尿液分析儀、光束纖維胃鏡、腦電圖機、除顫起搏器、歐波同手術顯微鏡、中風儀等較先進的醫療設備。醫療衛生水平也有顯著提高,如耳顯微手術、非植入型人工耳蝸治聾術、喉成形術、眼底螢光血管造影、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肝葉切除術、全髖置換術、心臟直視手術、心臟超聲造影術、搶救廣泛性心肌梗塞、施行腹膜外剖腹產、中風預報、蛇傷、痔瘡的中醫療法研究以及中西醫結合的科研工作等,為解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改劍州為南劍州,以別於蜀之劍州,劍浦縣隸屬南劍州。元大德六年(1302)改南劍州為延平路,同年改劍浦縣為南平縣。南平縣隸屬延平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平路為延平府。南平縣隸屬延平府。清軍入關後迅速南進,至順治三年(1646)占領南平全境。清代沿襲明制,南平縣仍屬延平府管轄。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廢府、州、廳,福建省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南平縣屬北路道,為道所在地。民國3年,北路道改名建安道,南平縣屬建安道,道址仍在南平。
民國14年,國民政府成立,廢道。福建省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制。民國16~21年,南平縣由省府直轄。
民國22年11月20日,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於福州發動“福建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同年12月11日,將福建省劃分為四省兩個特別市,南平縣隸屬延建省。
民國23年1月,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垮台。同年7月,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將全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南平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駐南平。
民國24年10月至民國38年,全省行政督察區及其管轄縣份幾經變動,但南平縣均屬第二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均駐南平。
解放以後
1949年5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解放南平城。同年6月5日成立南平縣人民民主政府,9月易名人民政府。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南平縣隸屬第二專員公署管轄。1955年10月,縣人民政府改稱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在原南平縣行政轄區內分設南平市(轄區為市區及近郊)和南平縣(轄區為郊區鄉鎮)。市府、縣府同設在市區,均屬南平專員公署管轄,專署駐地亦在市區。1958年11日縣、市合併,撤銷南平縣,縣行政區劃歸南平市。
1967年元月,造反派奪權,市人委癱瘓,解放軍駐延部隊奉命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1968年9月,成立市革命委員會,行使市人委職權,隸屬地區革委會。1971年,專員公署遷往建陽,南平市屬建陽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80年11月,撤銷市革委會,恢復市人民政府,隸屬地區行政公署。1988年底,地區行政公署遷回南平,1989年1月1日掛牌辦公,復名南平地區行政公署,南平市屬南平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95年撤南平地區設地級南平市,原南平市改為延平區。
2000年,延平區轄6個街道、13個鎮、3個鄉:梅山街道、黃墩街道、紫雲街道、四鶴街道、水南街道、水東街道、來舟鎮、樟湖鎮、夏道鎮、西芹鎮、峽陽鎮、大橫鎮、南山鎮、洋後鎮、塔前鎮、王台鎮、茂地鎮、太平鎮、爐下鎮、巨口鄉、大洋鄉、赤門鄉。
2002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文[2002]262號)撤銷茂地鎮、大洋鄉,設立茫盪鎮。2002年底,延平區轄6街道13鎮2鄉:梅山街道辦事處、黃墩街道辦事處、紫雲街道辦事處、四鶴街道辦事處、水南街道辦事處、水東街道辦事處、來舟鎮、樟湖鎮、夏道鎮、西芹鎮、峽陽鎮、大橫鎮、南山鎮、洋後鎮、塔前鎮、王台鎮、茫盪鎮、太平鎮、爐下鎮、巨口鄉、赤門鄉。
2003年,黃墩街道辦事處析出安豐村,劃歸茫盪鎮管轄,同時,將茫盪鎮政府駐地由茂地村遷移到安豐村。
區劃
截至2014年1月,延平區轄6個街道、13個鎮、2個鄉:梅山街道、黃墩街道、紫雲街道、四鶴街道、水南街道、水東街道、來舟鎮、樟湖鎮、夏道鎮、西芹鎮、峽陽鎮、大橫鎮、王台鎮、太平鎮、南山鎮、塔前鎮、茫盪鎮、洋後鎮、爐下鎮、巨口鄉、赤門鄉。地理
位置
南平市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介於北緯26°15′~26°51′,東經117°50′~118°40′之間。東鄰古田、閩清,西接順昌,南交尤溪、沙縣,北連建甌。全境東西長約81千米,南北寬約69千米,土地總面積2652.86平方公里。地貌
延平地處閩中谷地的最低處,武夷山脈、鷲峰山脈、戴雲山脈會集於此。北部是武夷山脈向東南延伸的支脈南端,東北部是鷲峰山脈西南坡,南部為玳瑁山脈北坡,西部為丘陵地帶。四周峰巒環繞,丘陵蜿蜒,唯有閩江河流侵蝕下切所形成的河谷,留下一條通往福建東南沿海的天然通道。境內有海拔千米以上高峰40餘座,金鳳山為全區最高峰。氣候
境內氣候屬溫和濕潤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無嚴寒,春早秋遲,夏長冬短,雨季明顯,潮濕多霧,多靜風。平均氣溫19.3℃,無霜期268天,均降雨量1663.9毫米。受地勢影響,氣候垂直差異顯著。資源
礦產
延平區是福建省土地面積最大的縣級區。耕地25.25萬畝,其中水田23.24萬畝,旱地2.01萬畝。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頗具開發潛力,發現有特大型鈮鉭礦床,中型錫礦床(鈮鑽礦床伴生礦),水泥用灰炭礦床,全省規模最大的透輝石礦,還有重晶石、矽灰石、高嶺土、石英砂、石墨、金甲長石、大理石、白螢石、花崗石、雲母、蛇紋石、輝綠石、磷礦、錫鐵礦、磁鐵礦、鉛鋅礦,優質花崗石、優質礦泉水等30餘種礦產。其中,“青雲石”、“南平黑”、“南平青”等花崗石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森林
延平素有“森林之窗,本甲全閩”之稱,2005年底,全區森林面積282.6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6%,森林蓄積量為1794.3萬立方米。以綠色金庫聞名於世,是中國南方三大杉木產區之一。王台安槽下速生豐產林創下單位積材世界紀錄,周恩來總理簽署的國務院嘉獎令譽之為“綠色金庫”。區內有竹林54.88萬畝,其中毛竹林50.84萬畝,中小徑竹4.04萬畝。區內除盛產杉、松、竹外,還有近百種名貴珍稀樹木,其中南方紅豆杉、柳杉、建柏、閩楠、銀杏等15種樹種,被列為國家級和省級保護樹種。境內茫盪山自然保護區喬木品種比整個歐洲大陸的喬木總數還多。區內森林中其它物種資源豐富,已發現的蕨類植物有33科57屬100種;裸子植物10科23屬62種;被子植物148科622屬1264種,經濟植物中有果樹68種,茶葉7種,其它品種19個,藥用植物資源隸屬102科80餘種。水電
延平區境內有一江三溪(閩江、建溪、沙溪、富屯溪),七十二支流縱橫交織,水資源十分豐富,水電理論蘊藏量居福建省首位。境內有裝機容量為140萬千瓦的水口電站及30萬千瓦的沙溪口電站;已建成的區給電廠、電站130餘座,總裝機容量33.47萬千瓦,年總發電量7.5億千瓦時,並與福建省電網聯網,電力供應十分充裕。電價全省統一。人口
早在新石器時期,延平區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明正統七年(1442),全縣人口已發展至19614戶67148人。嗣後,戰亂頻仍,民生凋敝,人口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長。至清康熙十年(1671),人口反而比明正統七年減少16055人。清末至民國時期,人口增長緩慢,清道光九年(1829)為123004人,民國38年(1949)為164497人,120年間僅增加41493人,年均增加346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和社會安定,人口增長迅速,1949~1959年,出生人數達68353人,加上外地遷入,扣除死亡數,人口淨增137699人。
1960年,開始實行計畫生育,推廣避孕技術,提倡晚婚晚育和少生優生。但受“左”的思想影響,職能機構和人員不落實,計畫生育沒有被大多數人所理解和接受。
1963年3月,根據上級關於認真提倡計畫生育工作的指示,成立南平市(縣級)計畫生育門診部,開展計畫生育技術指導和宣傳工作。同年9月20日,成立中共南平市委計畫生育領導小組,由中共市委副書記兼任組長。1964年11月29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此後,在省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全面開展計畫生育宣傳工作,培訓醫務人員,實行節育手術。
“文化大革命”期間,計畫生育工作遭受嚴重挫折,人口出生再次處於無政府狀態,人口增長速度失控。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延平區委、市政府把計畫生育工作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根據國家有關計畫生育工作的基本精神,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一系列人口政策和具體措施,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嚴格控制生育計畫,落實各項節育措施和獎罰規定。至1990年,人口平均自然增長率降為10.2‰。全市總人口466995人。其中,國小以上的文化程度占75.5%,比民國33年(1944)提高65.1個百分點;人均壽命65.3歲,比民國33年提高30.3歲;民族構成也發生變化,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33%,比1964年的99.48%下降1.5個千分點;少數民族人口占0.67%,比1964年的0.52%上升1.5個千分點。
據《南平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延平區人口數為467875,占南平大市的17.69%。
2010年末,延平區戶籍總人口49.73萬人,比上年增加0.4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602人,死亡人口1868人。
經濟
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120.53億元,增長14.2%;財政總收入3.98億元,增長31.5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42億元,增長17.1%;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上年15.1:50.5:34.4調整為14.1:52.1:33.8。“十一五”期間,延平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2.33%,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幅提高0.68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35090元,年平均增長12.56%,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幅提高3.8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15.6:49.2:35.2調整為12.1:55.2:32.7,二產比重上升6個百分點。
農業
延平區土地面積2652.86平方公里,其中農業用地26240公頃,占9.9%。土地結構大體是“八山、一田、半水、半村莊”。境內山巒重疊,地勢不平,山間谷地平原狹小。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民以農為本,傍山闢田,狹谷種糧,低坡植果。山林、田地多為地主、富農占有,廣大農民種地靠租佃,耕作全憑牛犁人挖,代代因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50年農村開展土地改革,摧毀封建土地所有制。全縣沒收地主土地4804.2公頃,農民分得土地,實現了世世代代夢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願望,生產積極性高漲。1950~1953年,人民政府為把農民組織起來發展生產,在農村組織農業互助組。1953年,開始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初級社),使農民走上集體化道路。1955年,全區稻穀播種面積27521公頃,畝產123.5千克,總產50938噸,首次突破5萬噸。1956年,初級社普遍過渡到高級社。1958年,掀起公社化熱潮,把全區分成9個“工農商學兵一體”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農業生產體制的迅速變革,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熱情,但耕作制度、農業技術並無重大革新;公社化初期農業生產上的“瞎指揮”、“高指標”及盲目集中勞力大煉鋼鐵等,亦違背客觀規律,影響農業生產。1959年,糧食種植面積減少,稻穀產量降至5萬噸以下。
1962年後,農村在整風整社的基礎上,確定“三級所有,隊為基礎,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農業體制,直至70年代末仍未改變。其間,農業生產雖受“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干擾,但由於農業體制比較穩定,農業生產仍有所發展。1965年全區稻穀產量為54077.15噸,1976年超過75000噸,1978年突破10萬噸。其他經濟作物也有不同程度增長,蔬菜產量1978年是1965年的1.65倍,一度荒廢的茶葉生產也從70年代中期開始恢復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區農村普遍推行各種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體制的新變革,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推動農業技術的發展,使全區農業生產迅速發展。各種農業機械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工具,新的耕作、栽培技術不斷更新,糧、果、菜、茶等新品種普遍推廣,化肥、農藥使用基本普及。1990年與1980年相比(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農業總產值增加5939.91萬元,其中種植業產值增加1885.01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由7271萬元提高到59781萬元,出售產品收入由1613.33萬元提高到19564萬元,總產品商品率由39.3%增至60.3%,出售糧食由18515噸增至3388.2噸,人均生產性收益分配所得由106元增至817元,廣大農民的生活開始由溫飽向小康邁進。
2010年,延平區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34.93億元,增長2.85%,其中,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業服務業分別完成產值9.46億元、5.14億元、16.85億元、1.02億元、2.46億元,分別增長-0.55%、2.17%、7.36%、-26.55%、2.17%。
工業
延平區手工業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石斧、石箭、石鏃、石錛、石紡錘等手工產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地方工業以出售木材為主,工業產值僅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19%,其中輕工業占86%。經過三年恢復時期,1952年實現產值225.92萬元,為工農業總產值的16.95%,比1949年提高12.76個百分點。行業比重仍以森林工業為主,建材、機械為輔。集體經濟發展迅速,占全區工業的53.89%。但主要工業企業等國民經濟命脈已掌握在國家手裡,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業已確立。
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通過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工業生產發展迅猛,1956年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1957年實現產值3695.49萬元,比1952年增長15.36倍,為工農業總產值的64.46%,比上期提高47.51個百分點。國營經濟的比重亦上升到77.99%。行業結構也發生變化,森林工業略有下降,食品、化學工業穩步上升。
“大躍進”運動期間,延平區掀起“全民辦廠”熱潮,工業生產畸形發展。1962年,實現產值6243.55萬元,比上期增長73.68%,為工農業總產值的79.69%。在“一大二公”的思想影響下,所有制變更步伐加快,國營經濟比重上升到93.53%,提高15.54個百分點。從此形成過分單一的所有制結構和僵化的經濟體制,行業比例失調,生產盲目發展,嚴重束縛了生產力。同期,造紙工業迅速崛起,為日後形成“造紙中心地”奠定了基礎。
1978年以後,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改革開放方針,工業生產穩步發展。至1990年,全區已有工業企業1638個、固定資產(原值,下同)143314萬元、職工41224人,業已形成門類較為齊全,具有一定基礎與規模的工業經濟體系。其內部結構,按所有制區分,全民所有制工業居主導地位,年產值占全區工業的77.8%,集體所有制(含鄉鎮集體企業)占12.3%,三資企業及村辦企業分別為2.3%和7.6%;按隸屬關係區分,區屬工業為主體工業,占全區工業的43.3%,部屬、省屬和地屬工業分別為8.6%、28.9%和19.2%;按產品的經濟用途區分,重工業占42.43%(不含村及村以下工業,下同),輕工業占57.57%;按生產規模區分,大、中、小型工業分別為22.92%、40.92%和36.16%。
1990年,實現工業產值200720萬元,比1978年增長2.99倍,年均遞增12.24%;比1949年增長3021倍,年均遞增21.59%;為工農業總產值的89.40%,分別比1978年和1949年提高3.91個和85.21個百分點。
“十一五”期間,延平區全社會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2.0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年平均增長26.44%。
2010年,延平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88.27億元,比2009年增長23.6%。
商業
唐麟德元年(664),延平區已有墟區。明嘉靖年間(1522~1566),生產發展,物產豐富,加之境內水陸交通便利,商賈雲集,逐成閩北物資集散地。清光緒元年(1875),福州、閩清、莆田等地商人來延經商者漸多,主要經營土特產品和手工業品。清宣統元年(1909),人口增至10萬,集區貿易日趨繁盛,較為穩固的墟區已發展到19個。主要經營木材、茶葉、香菇、筍乾、土紙、油料等。這些商品經商行輾轉出境,遠銷浙江、江西、安徽、河南、香港及日本和東南亞各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公路、鐵路相繼開通,工農業生產迅猛發展,商品流通條件大為改善,延平區作為閩北物資集散地的重要地位愈加突出,商貿活動日趨活躍。1956年,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進入高潮。翌年,城鄉1559家私營商業企業,有1387家分別改造成公私合營、合作商店、合作小組、經銷代銷商店,初步形成以全民所有制為主的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商貿體系。1958年,受“大躍進”影響,商業工作脫離實際,採取所謂“大購大銷”,盲目進貨,造成大量商品積壓,經濟損失高達20萬元。同時,為支持“大煉鋼鐵”,商業部門抽調250名營業員,加入“煉鋼”大軍,商業網點銳減;加之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合併,管理體制政企不分,集區貿易被關閉,個體商販遭取締,商品流通不暢。1963年,貫徹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商業政企分開,恢復國營專業公司,實行計畫管理、專業分工和分級核算管理體制。同時恢復集區貿易,商業經濟復歸健康發展軌道。
“文化大革命”期間,商貿活動遭受嚴重衝擊,管理機構幾乎癱瘓,商品流通阻滯,商業經濟落入低谷。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執行“對內搞活、對外開放”政策,城鄉集區貿易全面恢復,國營、集體、個體商業迅速發展。隨著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建設的發展,物資消費量劇增。特別是鋼材、水泥等物資需求量與日俱增;銅、鋁、鉛、鋅等有色金屬的消費亦相應增加;硫酸、燒鹼、電石等化工產品消費量持續增長。進入20世紀80年代,汽車的需求量急劇上漲,機電設備(產品)使用量突破7000萬元。同期,物資計畫、商業貿易的管理體制也進行一系列改革,大中型商店和物資公司實行經理負責制,小型商店實行租賃和個人承包責任制,商業企業和物資公司的活力顯著增強,物資流通加快,區場繁榮,購銷兩旺。
1990年,設在延平區的全民所有制物資管理和專業供應機構已有30餘個,其中地、區物資局及其所屬專業公司近10個,主管單位及其所屬物資供銷機構20餘個。國營商業企業287家、集體商業企業638家,個體有證商業3502家。全區物資消費量已超過9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4.26億元,比1965年、1978年分別增長8.78倍和3.97倍。
“十一五”期間,延平區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平均增長14.61%,比“十五”時期提高2.14個百分點,累計消費品零售額257億元,是“十五”時期的2.25倍。
2010年,延平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81億元,比2009年增長16.6%。
社會
科技
清朝末期,延平區提倡務洋學技,但缺乏實際之舉。民國初期,軍閥混戰,科學事業受挫。抗日戰爭時期,福州等地工廠及科研機構內遷,延平區縣開始有公營機械、電工、化肥、紡織、造紙及民營化工、印刷、火柴等生產技術,科技活動亦趨活躍。抗戰結束後,內戰爆發,科技活動難以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設縣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和支會。1960年成立科學技術委員會。之後,相繼建立農林、水電、建築、化工、造紙、機械、電子等科研組織。
“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機構癱瘓,設備受毀,人才星散,科技事業蒙受巨大損失。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科學技術重新得到重視。電子技術由零起步,躋身於國際行列。化工、醫療、陶瓷技術飲譽九洲。炭黑行銷歐美、東南亞等地;死嬰鼓膜聽骨移植惠及海內外耳聾患者;油滴黑釉器為宋代珍品,失傳700餘年,1981年發掘研究複製成功,產品多次參加國際博覽會,蜚聲海內外。福建林學院科研成果卓著,尤其是“杉木”和“林價”等課題的研究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
為調動科技人才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作用,1981年成立延平區區科技幹部技術職稱評定委員會。中共延平區區委、區人民政府先後制訂1978~1985年科研規劃和1986~1988年科技計畫。鼓勵支持科技人員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實行技術承包,開展有償服務。1984~1990年,留職停薪、辭職、兼職參加經濟實體建設達543人,有力地推動小型企業及鄉鎮企業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科技經費的投入,改無償為有償,加快項目完成速度。
科普教育通過電影、幻燈、畫廊、書刊、實物等宣傳,至1990年受教育者達104萬人次,提高全民科技意識,促進科技事業全面發展。舉辦學術講座,學術討論會,探討延平區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優勢,制定宏、微觀規劃。利用山區優勢,發展多種經濟,保護植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確定茫盪山為自然保護區,調劑小氣候,涵養水源;配合水口電站建設,制定延平區轄段庫區水利綜合開發利用規劃,開拓水域資源經濟。同年底,全區已評定高級職稱299人(含社會科學),中級1677人,初級8327人;同時,重視人才培養,多渠道培訓科技人員1.03萬人,比1950年初的33人增長331倍;完成近200個科研項目,其中獲省級獎38項,地區級獎28項,區一等獎24項、二等獎35項、三等獎28項、四等獎及推廣套用獎33項,多項成果達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同期,延平區區先後有18人(單位)26項申請專利,已公告7項,授予專利10項,引進技術5項,使科技工作逐漸步入區場經濟的軌道。
2010年,延平區新列入省級科技項目3項、市級科技項目12項,中小型企業省級技術創新基金2項。專利申請63件,其中發明6件,實用新型25件;外觀設計32件,完成專利授權量為141件,其中發明9件,實用新型29件;外觀設計103件。
教育
宋代為延平區古代教育鼎盛時期,英才輩出,鍾靈毓秀。南北宋319年間中進士者達331人之多,其中有北宋元豐五年(1083)狀元黃裳。南宋初期,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名人學者薈萃延平區。“獨先天下興州學”更為後人稱頌,有碑記存於西山碑亭內,碑文歷述山城教育之興起、發展及形成中心的史跡。名重天下的“延平四賢”(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曾先後在此創建書院,講學傳道,使延平區成為名聞遐邇的“東南鄒魯”、“理學名邦”。明嘉靖三十一至三十五年(1552~1556),海瑞在此任教諭,整頓地方教育政務,倡導教風,整飭學風,身體力行,作出表率,開一代教育新風。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延平區教育重新調整布局,撤銷國小附設國中班199個,開始重視基礎教育。1988年,實施義務教育,鞏固普及初等教育成果,調整中學布局,壓縮高中,積極發展國中教育和職業教育。1989年,中共延平區區委、區政府作出“科技興區,教育立區”戰略決策,農村17個鄉鎮宣布實施初等義務教育,區區宣布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一個多層次、多渠道、多規格、多形式、多學科、多手段辦學的教育體系日臻完善。
1990年與1949年相比,幼稚園從1所增至26所,區幼稚園成為全區幼兒教育教研活動中心;國小從20所發展到564所,延平區實驗國小和南師附小的教學質量在全區領先;普通中學從2所增至41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10年間,共向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8893人;延平區第一中學歷年聯考成績名列全區前茅,國中綜合比率由1987年全省倒數第二,跨入全省先進行列。1990年,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81%,在校生鞏固率99.12%,國小畢業率99.94%,初等教育普及率99%。
2010年,延平區普通高中招生2474人,減少129人,在校生7633人,減少25人,畢業生2480人,減少22人;國中招生5570人,減少808人,在校生17756人,減少383人,畢業生5777萬人,增加350人;普通國小招生5219人,減少85人,在校生30926人,減少716人,畢業生6448人,減少80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64人;幼稚園在園幼兒12662人。
衛生
延平區歷代醫家輩出。南宋有葉大廉,明代有葉會、李士達、黃纖、徐純卿、賴湯銘,清代有謝豐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衛生事業迅速發展。50年代初消滅鼠疫、天花、霍亂。80年代基本消滅絲蟲病,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決疑難和危重疾患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辦法。1990年,經省級考核驗收,瘧疾防治達到部頒基本消滅標準,地甲病防治達到基本控制標準。
2010年末,延平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7個,其中:醫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各1個,中心衛生院2個,鄉鎮衛生院12個。年末全區醫療衛生單位擁有病床390張,其中,醫院擁有180張,衛生院210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28人。其中,醫院擁有131人,衛生院擁有248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擁有30人,衛生監督機構構擁有19人。全年嬰兒死亡率6.04‰,比上年下降0.05個千分點;孕產婦死亡率為0,比上年下降19.65個基點;全區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7.59萬人,參合率98.77%,比上年提高0.46個百分點。
體育
延平區體育運動伴隨著古代的政治、軍事和生產實踐而產生和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延平區體育發生深刻變化,體育事業列入社會發展規劃,成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後有延平區造紙廠、延平區電纜廠、延平區水泥廠和大鳳鄉、王台鄉等5個單位跨入全國或省、地“體育先進單位”行列。至1990年,延平區輸送的運動員在國際、全國、全省的重大比賽上,共獲292枚獎牌。與此同時,區級體育活動次數及參加人數也大幅度增加。1979~1990年,先後改建和興建區燈光球場、田徑場、游泳館、訓練房及少體校綜合樓。
2010年,在世界舉重錦標賽和第十六屆廣州亞運會上,延平藉舉重運動員吳景彪均獲得男子56Kg級冠軍。2010年,延平區文體項目獲得省級表彰10項,市級表彰6項。
交通
延平區屬沿海經濟開放區,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交通便利。鐵路有鷹廈線、外福線和橫南線穿境而過,其中來舟為福建省最大的列車編組站,也是華東地區的主要中轉站。公路有205、316國道縱橫交匯,直通省內外各地,至福州僅需3小時,正在興建的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全區所有行政村通公路。水路有水南貨運碼頭是福建小噸位最大的內河港碼頭,500噸級輪船可沿閩江而下直達沿海口岸,年吞吐量12萬噸的貨櫃中轉站投入使用,南平海關於1996年開關。通訊設備先進,功能齊全,傳遞快捷,可提供現代化的移動通信、無線尋呼、傳真專遞,服務全面。全區所有行政村通電話。境內有裝機容量140萬千瓦的水口電站和30萬千瓦的沙溪口水電站。水電理論蘊藏量居福建省首位。
風景名勝
延平區是通往武夷山的南大門,境內山體與武夷山脈相承,其旅遊景點與武夷山風景區天然連成一線,形成閩北半月型旅遊網路體系。境內有被譽為"福建廬山"、"避署勝地"的省級風景區茫盪山,有九峰山、明翠閣、雙石塔、溪源峽谷、茶洋宋窯遺址,古道三千八百坎,石佛山等各處名勝古蹟。依山傍水是延平城的特色。水口水電站庫區建成後,形成方圓96平方公里的延平湖面,湖中島嶼羅列,湖周青山對峙,柑桔成帶,綠竹呈蔭,橙綠相嵌,泛舟湖上,令人神往。"山圍八面綠,水繞兩江青"是偉大詩人郭沫若留下的對延平這座美麗山城的美好讚譽。境內有一段可建成大型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和舉辦各種水上運動賽場的10公里長的國內罕見的平直湖面,是不可多得的有待開發的水上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