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信息
紫椴TiliaamurensisRupr.
英文名:AmurLinden,AmurLime
別名:阿穆爾椴,籽椴,小葉椴,椴樹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9(1)卷||椴樹科TILIACEAE||椴樹屬TiliaLinn.||椴樹組Sect.Tilia||紫椴TiliaamurensisRupr.
13.紫椴(東北木本植物圖志)
TiliaamurensisRupr.,Fl.Cauc.253.1869;胡先驌•陳煥鏞,中國植物圖譜.4.27.圖版177.1935;東北木本植物圖志419.圖版134.照片326.1955;中國高等植物圖鑑2:791.圖3312.1972.
保護等級: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紫椴(拉丁學名:TiliaamurensisRupr.),用材樹種。椴樹科,又名籽椴。落葉喬木,高可達20-30m。樹皮暗灰色,縱裂,成片狀剝落。二年生枝紫褐色。單葉互生,闊卵形或近圓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齒間具小芒刺塊。聚傘花序,黃色。果近球形。花果期為6-9月。[1]國家瀕危保護物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不翹不裂,常見於北部山區。花入藥,是蜜源植物,果可榨油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小枝黃褐色或紅褐色。呈“之”字形,皮孔微凹起,明顯。葉闊卵形或近圓形,成3.5-8cm,寬3.5-7.5cm,生於萌枝上者更大,基部心形,先端尾狀尖,邊緣具整齊的粗尖鋸齒,齒先端向內彎曲,偶具1-3裂片,表面暗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僅脈腋處簇生褐色毛;葉具柄,柄長2.5-4cm,無毛。[3]聚傘花序長4-8cm,花序分枝無毛,苞片倒披針形或匙形,長4-5cm,無毛具短柄;萼片5,兩面被疏短毛,裡面較密;花瓣5,黃白色,無毛;雄蕊多數,無退化雄蕊;子房球形,被淡黃色短絨毛,柱頭5裂。[3]
果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5-0.7cm,被褐色短毛,具1-3粒種子。種子褐色,倒卵形,長約0.5cm。花期6-7月,果熟9月
木材質地
紫椴分紫椴和白椴別名糠椴,國產多為糠椴木材白密度低較軟分布於東北長白山、小興安嶺等地。也有少量紫椴主要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地,越靠北越多,顏色較深,略帶紫筋,力學強度好,不易開裂.巨觀識別:樹皮厚,塊條狀剝離,皮色土褐色,淺縱裂。材表起伏狀,波痕明顯。橫斷面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材色黃白色略帶淡褐色,有光澤久存易出現綠色或黃綠色斑。年輪略明顯,輪界處略成波浪形,散孔材。木射線細。放大鏡下明晰。
生長輪略明顯,輪間呈淺色細線;散孔材;寬度均勻。管孔數多;略小,在放大鏡下略明顯;大小一致,分布均勻;徑列或斜列,間或散生;侵填體未見。薄壁組織通常不見。木射線稀至中;極細至中,在肉眼下可見,比管孔小;徑切面上射線斑紋明顯。波痕顯著,無胞間道。氣乾密度東北長白山0.493g/cm³,紋理直、結構細,,細胞間質充分,同心共築力極強,延伸力學強度增高.人工乾燥少有缺陷產生,乾後性質穩定,鋸解、鏇切、鑽孔均易、刨面光滑,易於雕刻。握釘力好,不易開裂,不易於彎撓、耐磨損。乾燥、膠接、油漆、著色性能良好。
產地分布
中國原產樹種,東北地區的長白山、小興安嶺等地的垂直分布可達海拔1100米以上。在世界範圍內繞北極緯度而均勻分布。瑞典,挪威,加拿大,冰島,俄羅斯遠東,朝鮮地區
生態習性
紫椴,喜光,幼苗幼樹較耐庇蔭;深根性樹種;喜溫涼、濕潤氣候,常單株散生於紅松闊葉混交林內,垂直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喜肥、喜排水良好的濕潤土壤,多生長在山的中、下部,土壤為沙質壤土或壤土,尤其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長最好;不耐水濕和沼澤地;耐寒,萌櫱性強,抗煙、抗毒性強,蟲害少。園林用途
樹姿優美,樹冠圓滿,枝條紫褐,葉片光滑,是良好的庭蔭和行道樹種。抗煙塵和有毒氣體,廠礦綠化最為適宜。著名的蜜源植物,花可入藥。城市中紫椴單位葉面積的固碳釋氧能力、降溫增濕能力、殺菌能力、吸收重金屬能力隨季節呈動態變化,但平均水平與野外生長的紫椴之間無明顯差異,說明不同生境內紫椴在維持碳氧平衡、緩解熱島效應、改善城市小氣候等生態功能上基本一致。[8]紫椴果但是紫椴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和吸收SO2能力卻明顯不同,城市生境中紫椴吸收SO2能力、降低環境污染能力相對較強,同時也反映出紫椴在城市環境中能夠通過自身適應性的提高來有效發揮其生態功能。因此,可將其作為城市森林樹種推廣。[8]此外,研究還發現紫椴單株樹生態功能與總葉面積密切相關,其總葉面積越大,生態功能發揮的越好。嘗試以小尺度價值計算的方法,對紫椴單株樹生態功能價值進行定量評估。結果表明紫椴降溫能力、增濕能力帶來的效益最為顯著,分別為282.88元/a、82.29元/a;其次是固碳、釋氧效益,分別為21.77元/a和15.08元/a;淨化空氣與吸收SO2的效益相對比較小,僅為0.46元/a和0.34元/a,由此可見,紫椴在緩解熱島效應和改善城市小氣候方面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且價值量十分可觀。[8]通過美景度評判法對紫椴18個景觀因子進行景觀功能的評估,得到58%“較好”以上的評價,這說明紫椴的景觀功能較優;同時,按景觀因子優異程度排序,前五位的景觀因子分別是“春秋色葉”、“苞片奇特”、“長勢良好”、“分枝點高”、“樹幹通直”,這些評價因子多可體現行道樹的最佳化特徵。綜合考慮紫椴的生態與景觀功能,認為紫椴能夠被引入城市環境建設中,而且更適合作為城市森林樹種栽植於城市防護綠地中
藥用
藥名:紫椴漢語拼音:zi duan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ilia amurensis Rupr.
功效:解表;清熱
科屬分類:椴樹科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針闊混交林及闊葉雜木林中。
採收和儲藏:6-7月開花時採收,烘乾或晾乾。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等地。
功效分類:解表藥;清熱藥
性味:甘,平。解熱,發汗,鎮靜。用於感冒、口腔炎、喉炎、腎盂腎炎。
藥材基源:為椴樹科植物紫椴的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
出處:《中華本草》
快速繁殖技術
木質輕軟緻密,是我國目前生產膠合板的主要原產。椴木膠合板,雪白無瑕,享有“象牙板”之稱。紫椴葉茂花繁,是優良的密源植物,潔白甘甜的椴樹密馳名中外。通過快繁實踐表明,影響硬枝快繁生根的主要因素是離體材料母株年齡,其次是激素濃度,最佳組合篩選是採用1~2年生枝條作離體材料,用ABT生根粉100ppm生根處理25h,最高生根率達82.6%;通過L16(44)正交試驗影響嫩枝離體材料生根的主要因素也是離體材料母株年齡和激素濃度,經方差分析均為顯著水平,最佳組合篩選出1~2年生超級苗,採用ABT生根粉100ppm NAA50ppm處理8小時,生根率最高達88.5%。
通過細胞學觀察,紫椴無性快繁生根機理,紫椴生根型有2種。一種是愈傷組織類型,也是主要生根型,其生根過程是環狀愈傷組織確定根原基形成次生根;另一種生根型是非愈傷組織型,占快繁生根的5%~8%。 不同年齡離體材料的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化合物的含量對根的形成有影響,隨著年齡的增加,其含量隨之下降,所以採用快繁最佳組合是幼化枝再加藥劑誘導,可使快繁達到最佳的成活率。
育苗
播種及幼苗的培育
採種9月份果熟時及時採收,過晚果實散落。果實採收後,攤開晾乾,搓去果梗,經篩選、風選去除雜物後裝袋置於冷室貯藏。種子貯放安全含水量為10%~12%。種子處理(催芽)關鍵是要經過50℃左右的低溫處理。比較理想的辦法為採種後即行混沙,進行室外露天埋藏,春播後出苗率可達90%。如系乾籽,其種子處理可於播種前2個月進行。即將種子用40℃1%的碳酸氫鈉水溶液浸種3℃4小時,同時用手揉搓種子,自然冷卻後把種子淘洗乾淨,用冷水再浸種6~7天,置於10~15℃條件下,每天早晚各換水1次,6℃7天后撈出,把種子再浸入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消毒2~3小時,撈出種子,用清水洗淨藥液後將種子混入3倍體積的乾淨濕河沙中,置於2℃5℃的低溫下,35天后轉入10~15℃左右的環境條件下,15天左右種子開始裂嘴,待有1/3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在種子催芽過程中要經常翻動種、沙混合物,使其濕度保持在60%,一般情況下,種子發芽率為60%。
播種播種地應選擇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沙壤土地塊,提前進行秋整地;春播前10天左右施肥和耙地,然後做床。苗床長30~40m、寬100℃110cm,步道寬30~40cm,苗床高15~20cm,床面耙細整平,然後澆1次透水,待水滲透床面稍乾時即可播種。播種採用床面撒播方法,播種量為50g/m2,覆土1.5cm厚,鎮壓後澆水,床面再覆蓋細碎的草屑或木屑等保濕。
苗期管理播種後隨即用除草醚除草,用量為1g/m2,施藥後1天內不能澆水,以後要始終保持床面濕潤。種子播後15天左右即能發芽出土,當苗木長到1.5℃~2cm高時即可進行第1次問苗,留苗250株/m2;當苗木長到2.5~3cm高時就可定苗,留苗200株/m2,定苗後要及時澆水。苗期澆水要本著次多量少的原則,進入8月份不旱不澆,澆則澆透。定苗2~3天后追施氮肥1次,以後要適時除草和鬆土。當年生苗高30~50cm、地徑5mm以上,每畝(667m2,下同)產苗8萬株。1年生苗也可根據需要再留床生長1年,苗木在留床生長期間,要追施氮肥2次,適時除草和鬆土。2年生苗高50~100cm、地徑8~12mm。留床生長1年後的苗木根系發達,乾性好,更適宜用來培育大規格苗木。
綠化大苗的培育
在前一年的秋季,對定植用的地塊經整地施肥後,做80cm寬的大壟。當春季土壤化凍20cm深時開始定植1~2年生苗木,株距80~100cm。定植4~5年後,苗木胸徑可達3~4cm高達3.5~4.5m,即可出圃栽植。在大苗培育過程中,每年都要進行中耕除草,適當追肥,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防治。每年還要及時剪除樹高1/2以下的側枝。
椴樹蜜
椴樹蜜是蜜蜂從椴樹花中採集的。呈白色、特淺琥珀色。椴樹屬椴樹科落葉喬木,我國有30多種,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糠椴(又叫大葉椴)和紫椴(又叫小葉椴)大量分布在我國黑龍江和吉林兩省林區,是我國生產椴樹蜜的主要基地。氣味芳香馥郁。味道甜潤適口,較易結晶,結晶後為細膩潔白的油脂狀,為一等蜜,民眾稱為特級蜜,深受國內外歡迎。它晶瑩潔白、色純味香,營養豐富,含葡萄糖和果酸70%以上,還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有機酸酶,有促進人體生長和活力的生物素,能增進健康。它不僅是營養齊全的食品,還能治療咳嗽、支氣管炎,並作安眠鎮靜劑。椴樹蜜其性甘溫,能增強體質改善情緒、降低中樞神經興奮性、維護腦細胞功能。意氣補胃、止疼解毒,有醫治和減輕高血壓、心臟病、便秘、失眠的多種疾病的功效。“中國白木”紫椴
紫椴-“中國白木”紫椴,商用名Amur Linden,學名T.amurensisRupr椴樹科,
紫椴分紫椴和白椴別名糠椴,國產多為糠椴木材白密度低較軟分布於東北長白山、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完達山林區等。也有少量紫椴主要生長在海拔800米左右山地,越靠北越多,顏色較深,略帶紫筋,力學強度好,不易開裂.
所謂白木應具備如下四個條件:
一、木材色澤應具有天然純白或淺黃白色材種的原木或板材(如美國鵝掌楸的邊材加工成板材);
二、材性一般具有紋理直,結構細,糠椴略軟紫椴硬,力學強度輕至高,加工性質良好,鋸解、鏇切、鑽孔、打磨光滑、雕刻容易。無釘裂之弊,易於彎撓,乾燥一般不開裂、變形,尺寸穩定性佳,膠接,油漆著色性能良好之優點。
三、主要適用於線條,裝飾條(板)、羅馬柱、膠合板面板,工藝品、雕刻製品,歐洲白木家具等;
四、真正被稱得上白木的樹種應該是國際木材貿易、市場流通所公認的一類商用材,即中國的紫椴;東南亞的稜柱木;非洲梧桐木;美國鵝掌楸等幾個樹種。
現場巨觀識別:樹皮厚,塊條狀剝離,皮色土褐色,淺縱裂。材表起伏狀,波痕明顯。橫斷面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材色黃白色略帶淡褐色,有光澤久存易出現綠色或黃綠色斑。年輪略明顯,輪界處略成波浪形,散孔材。木射線細。放大鏡下明晰。無特殊滋味。生長輪略明顯,輪間呈淺色細線;散孔材;寬度均勻。管孔數多;略小,在放大鏡下略明顯;大小一致,分布均勻;徑列或斜列,間或散生;侵填體未見。薄壁組織通常不見。木射線稀至中;極細至中,在肉眼下可見,比管孔小;徑切面上射線斑紋明顯。波痕顯著,無胞間道。氣乾密度東北長白山0.493g/cm³,紋理直、結構細,,細胞間質充分,同心共築力極強,延伸力學強度增高.人工乾燥少有缺陷產生,乾後性質穩定,鋸解、鏇切、鑽孔均易、刨面光滑,易於雕刻。同心共築力強握釘力好,不易開裂,不易於彎撓、耐磨損。乾燥、膠接、油漆、著色性能良好。
千姿百態的植物
相比於動物,植物有著更古老的歷史,在自然界中也默默地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地球上的氧氣來自於植物,其他生物的食物也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植物,可以說,沒有植物就沒有生命的存在。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神奇的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