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葉桐

蓮葉桐

蓮葉桐是常綠喬木,單葉,全緣,有長柄,葉心形有光澤,葉基近盾形。聚繖花序成圓錐狀排列,有總苞、有銀白色絨毛,雌花位於花序中央,雄花位於兩側;每聚繖花序由4片綠色披針形之小苞片包被;總苞片肉質,花白或乳白色;核果包被於膨大之苞片。

基本信息

特徵

   蓮葉桐盾狀著生的葉 蓮葉桐盾狀著生的葉
盾狀著生的葉常綠喬木。樹皮光滑。單葉互生,心狀圓形,盾狀,長20-40厘米,寬15-3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心形,紙質,全緣,具3-7脈;葉柄幾與葉片等長。聚傘花序或圓錐,花序腋生;花梗被絨毛;每個聚傘花序具苞片4。花單性同株,兩側為雄花,具短的小花梗;花被片6,排列成2輪;雄蕊3,每個花絲基部具2個腺體花葯2室,內向,側瓣裂;中央的為雌花,無小花梗,花被片8,2輪,基部具杯狀總苞;子房下位,花柱短,柱頭膨大,不規則的齒裂,具不育雄蕊4。果為1膨大總苞所包被,肉質,具肋狀凸起,直徑3-4厘米;種子1粒,球形,種皮厚而堅硬。

地理分布

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台灣南部、海南文昌及西沙群島有天然分布。生長在濱海高潮帶以上疏林中。

藥用信息

 蓮葉桐(花) 蓮葉桐(花)
中藥藥名:血桐
藥材基源:為蓮葉桐科植物蓮葉桐的葉或種子
採收和儲藏:葉: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種子:秋冬采果實,除去花托,取種子曬乾。
性狀鑑別:葉多皺縮,完整,葉片卵形、心狀圓形或盾狀,長20-40cm,寬15-30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全緣,具3-7對脈:葉柄與葉片等長。紙質。氣微,味辛、澀。以葉片完整、無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份:種子含多種木脂體,已確定的有:脫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脫氧鬼臼苦素(deoxypictopodophyllin),蓮葉桐脂素(hernandin),裂欖脂素(bursehernin),西藏鬼臼脂醇(podorhizol),亞太因(yatein),蓮葉桐內酯(hernolactone),1,2,3,4-去氫脫氧鬼臼毒素(1,2,3,4-dehydrodooxypodophyllotoxin),1,2,3,4-去氫鬼臼毒素(1,2,3,4-dehydropodophyllotoxin),二甲基穗羅漢松樹脂酚(dimethylmatairesinol),5'-甲氧基西藏鬼臼脂醇(5'-methoxypodorhizol)。
功能主治:瀉下通便;抗癌。主大便秘結;惡性腫瘤;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疾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物種保護

2009年12月新華海南報導:蓮葉桐、紅欖李、水芫花等海洋濕地紅樹林瀕危植物,並不被太多人熟知,但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有一群人僅憑著對物種多樣性保護的責任和興趣,自出資金進行著瀕危植物的引種培植研究實驗。目前,這群人經過10多年的潛心研究,已經培植成活40多株蓮葉桐。
據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長鍾才榮介紹:“蓮葉桐的自然繁殖更新能力極差,目前該樹在我國只有台灣和海南兩個地方存活,台灣存活的數量極為稀少,大概只有幾株,海南陵水有三四十株,文昌市境記憶體活有3株,其中僅有少數樹能夠開花結果。不能結果的蓮葉桐,就沒有更新繁殖能力。保護區內培植成活的蓮葉桐,是10多年前從文昌市採集野生樹種培植的,那時文昌市境內有一株幾人合抱才能圍住的大蓮葉桐樹,但2005年遭到‘達維’颱風的侵襲,該樹已經損毀了。”
蓮葉桐等瀕危植物多是雌雄同株,單株母體繁殖多年後樹種已經老化,從老樹上採摘的種子已退化,所以通過人工引種培植成活率仍然極低。
目前,鍾才榮他們正將瓊海市與文昌市的蓮葉桐進行引種培植,他們希望對這種異地同種植物的交叉培植,能夠發現該物種繁殖的基因,避免它們的滅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