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5/43a/nBnauM3XzgjN1gjNxEj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xI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海參崴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說是由於當地曾經是盛產海參的地區,而“崴”是指窪地的意思,而其他兩種說法都指此名來自於原住民語言,一說是“海邊的曬網場”,另一說為“海邊漁村”。由於歷史記錄的短缺與優勢族群的更替,其確切來源已經不可考,但是海參崴這個名稱至今仍被中文使用者熟知。
在台灣海參崴是正式名稱,而在中國大陸這個城市的正式名稱則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對俄文名字的音譯。
城市概況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b/efa/nBnauM3X4EDOwEDM1Ej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xI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主要港口城市、俄遠東科學中心、俄太平洋艦隊的基地,也是俄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面積56154公頃,人口約63.3萬,其中大部分是俄羅斯人。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貨物吞吐量居俄之首。工業種類有修船、機車車輛、採礦設備、電子儀器、建築材料、食品加工等。主要輸出石油、煤、穀物,輸入石油製品、魚等。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大彼得灣生活著2千多種無脊髓動物、約300種魚類、鳥類,以及約20種海洋哺乳動物。這裡最常見的海洋動物是海豹。沿海的岩石上棲息著各種海鳥,人們稱這裡為"鳥市"。
城市現狀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3/a77/nBnauM3XyAzN5UDOxAj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wI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海參崴是交通要塞,海陸空運輸都很發達,距中國琿春市180公里。有直達莫斯科的鐵路線,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海參崴是海員城、漁業城、商業城,市內有多類企業及工廠:海洋漁業集團公司、船舶製造廠、工具廠;各大食品加工廠:漁類加工廠、肉聯廠、糖果廠、牛奶廠等。海參崴又是文化城市,市內有遠東大學、工藝大學、海軍學校、綜合技術學校、醫科大學、藝術學院等。被稱為世界十二大奇蹟之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就在這裡,它全長9288公里,是聯接歐亞文明的紐帶。
海參崴是天然的不凍港,也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伴演著軍港、漁港、商港叄種不同的角色,如今以商港其主要功能。其工業以船舶維修、造船、探礦機器製造、魚類加工及木材業為主;土產以鹿茸及人參最著名。
簡述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7/0df/nBnauM3X4YTNyAzM0Aj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wI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雖然作為港口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歷史悠久,但作為要塞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歷史卻只能追溯到1877年。這一年,東西伯利亞軍區工程兵司令P·F·溫特伯格上校開始籌劃在這個遠東重要的港口修建防禦工事,他的設計方案交給V·P·希羅科夫上校來負責執行。一年後,最初的海岸防禦工程完成。
此後,該堡壘的第一任工程兵司令K·S·切爾諾克尼日尼科夫加固了海岸炮兵陣地,並在19世紀90年代構建了第一個瀕海永久性防禦工事。1899年工程兵上校K·I·維利奇科設計了一個系統的陸地防禦工事方案,在這一方案基礎上,V·I·日加爾科夫斯基和S·F·奇日上校從1900年開始構築要塞的幾個主要堡壘:1、2、3號堡壘,4、5號多面堡,以及三個眼鏡壘,堡壘之間由有胸牆保護的塹壕相連。此外,在俄羅斯山脈和薩佩尼(Saperny)半島分別修建了“俄羅斯堡壘”和4號要塞,這些防禦工事與同期修建的旅順口要塞都頗為類似。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e/e61/nBnauM3X4ITN0EDM3Aj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wI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到了1910-1916年,工程兵將軍A·P·費南德提出新的要塞設計方案,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工程兵司令A·P·紹辛少將對此極為贊成。隨後幾年中,在從烏蘇里斯克(雙城子)到阿穆爾斯基灣的綏芬河流域南岸修建了1-7號堡壘和A、E、Zh和Z要塞,在俄羅斯島的南岸和東岸修建了9-12號堡壘以及海岸炮台、反登入有頂通道等一系列基礎設施。新的要塞吸取了當時所有軍事工程科技的成果,包括很多設定良好的掩體和地下通道。具體參見1910年的要塞和1910年設計的工事建築技術。
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蘇聯特別遠東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周圍建立了新的海岸防禦體系,包括在俄羅斯島構築的一個堅固的981號海岸炮台,裝備有180毫米和305毫米海岸炮,該體系中還包括不少203、305和356毫米的鐵道炮。這一海岸防禦體系破滅了敵人從海上攻占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可能性。
所有這些工事花費了俄國和蘇聯幾代工程兵70餘年的心血,儘管現在它已經失去了軍事價值,但我們仍然能夠通過這些工事,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認識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其周邊地區——俄羅斯在遠東的“心臟”!
人口
根據2002年的人口普查資料,其約有591,800人。
史達林統治期間,城內的幾十萬滿族、漢族幾乎全被殺或強制遷移,朝鮮人也被全部遷走。
1958年至1991年間,蘇聯當局規定只有蘇聯人方可到訪該城市及居住,而且需從當局取得許可證方可進入。在蘇聯把此城完全對外封鎖前,該地有不少中國人及朝鮮人居住。
友好城市:塔科馬(美國華盛頓州)、聖地牙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新潟(日本)、秋田市(日本)、函館(日本)、釜山(大韓民國)、大連(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6/c46/nBnauM3X0EDNykzM4gT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4E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自17世紀中期,沙俄皇朝伺機東侵,尋求在遠東地區開拓不凍港口。沙俄和清朝曾有著多次領土上的糾紛。雖然在清康熙年間清朝和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屬清朝,但是,清朝中葉國勢日衰,鴉片戰爭後,在1856年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中俄共管。4年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又與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包括海參崴。
隨後其成為沙俄在遠東地區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不過由於距離俄國本部太遠,所以該地的發展緩慢。在1891年西伯利亞鐵路開通至此,亦開始有海運路線由其往返日本神戶、長崎及中國上海等地。
1904年至1905年間日俄戰爭中,其曾被日本海軍派遣的分遣艦隊突襲。幸有俄軍巡洋艦隊堅守,使日本海軍轉移目標攻擊遼東半島和大連。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蘇聯國內戰爭的混亂情況,反共產黨的勢力在此和俄國遠東地區滲入。當中包括一些外來勢力如英國、美國和日本,日英聯軍在1918年4月藉口當地有日資設施被襲,進駐金角灣和此城,1920年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4/0bc/nBnauM3XzAjM5IzNwUj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1I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30年代開始,此城成為蘇聯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點,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先後囚禁在這裡的包括蘇聯和日本的戰俘。
1954年蘇共第一書記赫魯雪夫到臨此城,並表示其可以跟美國的舊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為蘇聯遠東地區最重點的發展城市之地位。
在2001年7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代表中國正式透過官方檔案,繼續確認此城及鄰近遠東地區不再為中國的領土。不過,中國民間依然有聲音抗議當年俄國強占海參崴。
旅遊注意事項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b/9b4/nBnauM3X3MDO0gzNxgT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4E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在外使用洗手間,約收費15盧布。
3.通關時,若攜帶超過1500美元外幣者要向海關申報,未申報視同違法。
4.當地部分警察素質不高,如遇敲詐勒索,需即時記下警號,聯繫中國駐哈巴羅夫斯克總領館符拉迪沃斯托克辦公室。
5.當地治安狀況堪憂,跟團及個人上街遊覽女士請不要帶包,尤其是手拎包,易成飛車黨搶奪對象;男士請注意民族主義者或搶劫者,走路時注意周邊狀況,如在偏僻道路行走,應四人以上。如遇險應報告領事機構及警察局,記住歹徒特徵,保護隨身證件。
風景名勝
符拉迪沃斯托克有250多個歷史紀念碑和歷史遺址。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9/b80/nBnauM3X1YTN2IDN0YT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2E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為紀念碑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建,為爭取在遠東建立蘇維埃政權,布爾什維克戰士與國內外反動勢力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在1922年取得了最終勝利,紀念碑矗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廣場,始建於1961年,是遠東最大的紀念碑。
2、紅旗艦隊戰鬥光榮紀念廣場
坐落在船廠岸邊,二戰期間,太平洋艦隊與德國法西斯在海上和陸上進行了殊死戰鬥,為紀念英勇犧牲的戰士,紀念廣場中央常年燃燒著長明火,紀念廣場的主體紀念物是C-56近衛軍潛艇,這艘潛艇在二戰中英勇善戰,共擊沉戰艦十艘,重創四艘,立下汗馬功勞。
戰爭期間,商業船隊承擔著從盟國運送物資的任務,不時與敵船和敵機相遇,不得不投入戰鬥,共有二十五艘商船被擊沉,為紀念這些海員,在紀念碑前也燃燒著長明火。
4、涅維爾斯基將軍紀念碑
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第一座紀念碑,建於1897年,1849年,他作出了一項重要的地理髮現,證明薩哈林不是半島,而是島嶼,阿穆爾可以行駛海船,他的進一步發現幫助俄羅斯海員更好的了解了遠東的海域,從而精確標註了地圖。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0/ec8/nBnauM3XyEDMxATNwcT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3E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他是俄羅斯聲名顯赫的艦隊統帥,學者和愛國者,曾經多次來符拉迪沃斯托克巡視,在俄日海戰中,由於他乘坐的鐵甲艦爆炸而不幸陣亡,紀念碑坐落在海濱路邊,沿台階拾級而上,到頂端廣場,放眼望去阿穆爾灣的美景可以盡收眼底。
6、東方學院
是遠東和西伯利亞第一所高等學府,建於1899年,學院中央大門擺放的兩座石獅子,是中國政府贈送的禮物。
7、鐵路車站
按照俄羅斯17世紀的建築風格,於1912年建成,車站附近有一個蒸汽機車頭,這是在二戰期間,由蘇聯工程師設計,在美國製造的蒸汽機車,從海上運到蘇聯,1963年前,這種蒸汽機車一直賓士在西伯利亞大鐵路,為紀念戰爭年代的鐵路工人,1995年二戰爭勝利50周年之紀,設立了這座實物紀念碑,在這座紀念碑旁有一個刻有288的標誌物,這是貫穿俄羅斯的大鐵路東端終點的標誌,表示自此到莫斯的距離是9288公里。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9/9ff/nBnauM3X0cDM3ETM1cT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3E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要塞上遺留下大批在當時威力強大的武器,是很好的遊覽地。
9、斯維特蘭那大街
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主要街道,沿金角灣沿岸延伸七公里,在這條大街上有各個時代修建的風格各異的許多建築物。在大街的起始部,是著名的維爾薩賓館,建於1908年,1990年遭遇大火,經過翻新改建,現在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最高檔舒適的賓館之一。
10、濱海邊區國家大博物館
也叫阿爾塞涅夫博物館,以濱海邊區和遠東最著名的探險家阿爾塞涅夫的名字命名。十月革命以前,這裡曾是遠東最大的商貿公司秋林公司所在地。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7/a93/nBnauM3X0ITM5QzN4cT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3E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國立百貨大樓,建於1907年,是建築文物保護單位。
12、報時炮
自彼得大帝時期,俄羅斯的所有海上軍事要塞都有午時放炮的規矩,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也保持了傳統,每天中午12點,鳴炮一次。
13、尼古拉大教堂
1907年,為紀念在日俄戰爭中犧牲的戰士而建,1970年恢復為教堂,目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教區的主教堂。
文化教育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4/078/nBnauM3X2gDO4MDN5UT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1E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每年七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是當地最大的節日——俄羅斯海軍節,世界各國的軍艦都停靠在軍港岸邊,五顏六色的國旗迎風飄揚,熱鬧非凡。
海洋商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e/1c7/nBnauM3XwIDN1gDN1UT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1E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6號碼頭是專門裝配大型貨櫃的碼頭,其長度為370米,深度是13.0米,年吞吐量為9萬至10萬個國際標準貨櫃。商港碼頭年的吞吐為萬至10萬個國際標準貨櫃。商港碼頭年的吞吐總量為500萬至600萬噸。萬能作用的碼頭裝備有高架起重機,其起重量為噸至32噸,線路寬度為10,5米和15,3米。16號貨櫃碼頭裝備有室內外集箱吊運機,其起重量為噸。上述設備以外,該商港還擁有以下裝卸設備:起重船,其起重理為100噸,橋式裝卸機,其起重量為噸,輪胎式起重機、汽車吊、履帶式起重機、內燃叉車、電氣叉車、其起重量為1.5噸至25噸,牽引車,貨櫃半掛車及各類機械化專用設備。
濱海邊疆區概況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6/7a5/nBnauM3X4gzNyUTN0QT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0E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對區旗的描述如下:”濱海邊疆區區旗是一面長方形旗子,一條白色寬頻沿對角線將旗子分成兩個三角形。上面靠近旗桿部位的三角形是紅色,下面的三角形是天藍色。在靠近旗桿的上角位置有一隻行走著的金色烏蘇里虎。旗子長寬比例為3比2。”
金色老虎象徵著邊疆區的一個自然地理特點。濱海邊疆區正是烏蘇里原始森林之王的主要棲息地,因此在1880年設計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第一個徽章的時候,市杜馬就決定要加上虎的圖案。1883年3月16日,亞歷山大三世御準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市徽,在綠色的徽章盾牌上有一隻金色的老虎。強悍而漂亮的猛獸以其外貌顯示,太平洋沿岸的這個俄羅斯邊疆區是難以攻克的,它得到可靠的保護。安德烈十字是用耶穌的12個聖徒之一安德烈•佩爾沃茲萬內的名字命名的。根據傳說,是羅馬人下令把他釘在形狀像字母“X”的十字架上的。安德烈•佩爾沃茲萬內一直被視為俄羅斯國家政體的保護者,對他的崇拜早在11世紀就廣泛流傳於俄國。他主要成為了俄國海軍的庇護者。在17世紀末,彼得大帝批准帶有十字呈”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img/f/b74/nBnauM3X4cjM4czMxUTMyQzNxITM3ITNycTMwADMwAzMxAzL1E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盾牌的綠色象徵著希望、喜悅、富足、烏蘇里原始森林和濱海地區谷地繁茂的植物。區旗的顏色與俄羅斯聯邦旗幟的顏色具有相同的寓意。區旗表明邊疆區是俄聯邦的一個主體,還強調邊疆區與俄聯邦的統一。此外,紅色還象徵著英勇無畏和為正義事業而鬥爭。天藍色象徵著誠實和忠於理想,它還是海洋的顏色。老虎的金色在區旗和區徽上象徵著公正、強大、財富。
對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現在的市徽有如下描寫:“在綠色盾牌上,一隻長著紅色眼睛和紅色舌頭的金色老虎向右走在陡峭的銀色山坡上,右前掌抬起。”徽章的設計者是畫家根納季•昆古羅夫。
和大連市友好交往情況
1992年9月,符拉迪沃斯托克市與大連市締結了友好城市關係。
5年來,兩市進行了內容豐富的交流。
僅1995年,兩市就互派了市足球隊、老年、青年和少年足球隊,舉辦了圖片展覽。互派了教育考察、馬拉松賽跑、時裝模特等團組赴對方城市訪問。兩市的市長、副市長等也實現了互訪。
大連市有上千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濱海邊區從事建築勞務和經貿交易。每年一度的大連國際服裝節舉行時,由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派出的模特表演隊總會受到廣大大連市民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