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音樂廳,顧名思義就是音樂的廳堂,是舉行 音樂會及音樂相關活動的場所,是人們感受 音樂魅力的地方。音樂廳通常都裝潢典雅,由音樂大廳和小劇場等組成,並配備各種樂器及專業的音樂設備,同時提供舒適的座椅,在優雅的環境裡為人們帶來音樂的精神盛宴。一座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音樂廳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特點
在音樂藝術諸表現元素中,被提及聯覺最多的就是有關色彩的表現元素。視-聽聯覺現象主要表現在音高與調性色彩、音色色彩與和聲色彩等方面。調性色彩是 作曲家最熱衷的話題之一。研究發現,條形的色彩感可能與升降號的多寡有關。此外,樂器音色也常常被人們以色彩形容。如雙簧管是綠色的,長笛是銀色或藍色的,小號是金黃色的,單簧管是玫瑰色的。和弦則與光亮度聯繫較多:大和弦是明亮的,小和弦是灰暗的。有時候和弦也和動感結合在一起:增三和弦是深呼吸般的擴張感,而減三和弦是蜷縮的。因此,音樂廳內部的色彩選擇正確與否,是整個音樂廳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與親切感、溫暖感和空間感等因素有關,將直接影響聽眾的主觀感受。
以往音樂廳的顏色選擇大致以木色為主,而 民樂音樂廳應該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國的民族樂器約有百餘種,按照民間傳統習慣,分為吹、拉、彈、打四類。吹管樂器善於演奏流暢鏇律,常充當獨奏樂器,或在合奏中演奏主要鏇律,具有色彩鮮明、個性突出、聲音響亮的特點;拉弦樂器音色柔和,擅長演奏歌唱性鏇律;彈弦樂器的音色則清脆明亮,擅長演奏活潑跳躍的鏇律和鮮明的節奏,表現力豐富,是民族樂隊中極有特色、不可缺少的樂器;打擊樂器的音響宏大、音色豐富、節奏性強,在烘托情緒、渲染氣氛、構成色彩力度和緊張度等方面有著特殊的表現作用。為了展現民樂音樂廳的突出特點,應該選擇各種不同樂器作為實驗音源進行測試,但考慮到實驗的可操作性,本文嘗試選擇三種極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的獨奏曲作為實驗音源,在實驗室可控條件下,對民樂音樂廳內部色彩偏愛度進行研究。
設計思路
設計理念
音樂廳設計要考慮:
1、混響時間:混響時間設計合理,觀眾聽起來聲音厚重雄渾。音質豐富飽滿。
2、結構吸音:材料和結構、構造吸音,避免回聲,吸收噪聲。
3、設計力求圓形,使聲音達到個個席位距離基本接近。
4、音樂廳設計,要追求光線明亮,照度合理。使觀眾能看得親切。
5、要設計觀眾席噪聲儘可能被就地吸收,或被結構反射,避免向舞台和其他觀眾方向傳播。
6、座位墊加橡膠墊,避免噪聲。
7、設定休息室,會朋友或場間休息,有旁廳、耳廳。
8、要設定自然通風,避免集中空調噪聲干擾。
9、舞台設計要有現代理念,要能運用 現代電子技術,達到多層次、多功能全方位的舞台自動化系統。
指標
一流的具有高雅文化氛圍的專業性音樂廳可供自然聲演出,並適應多種風格的音樂作品演出。
1.聲學指標
作為研究廳堂主觀感受的音質評價和客觀物理量的音質參量的室內聲學。自20世紀50~60年代以來經歷了數十年的研究,已經從眾說紛紜的數十個參量中取得了共識的有5個,音樂廳為6個(如下所列)。但仍然還不盡人意,主觀評價的方法和參量還存在不少問題;某些物理參量尚未能達到定量的程度,物理量與主觀感受的關係如何,尚待不斷深入研究,因此室內聲學的主觀音質評價和客觀音質參量的研究,仍是一個要不斷深入研究的課題。
(1)音質評價(主觀):混響感、 豐滿感、低頻感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混響時間(T60)和它的中頻與低頻之比的作用。推薦值:1.8~2.0s,小於1.7s則音質較差,中小型見注(3)
音質設計的措施:大空間。與廳內材料選擇有關,選用材料應能控制振動,若選用木板材,厚度宜為8cm
(2)音質評價(主觀):響度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接收點的聲能密度或聲場力度感(G),適合聽眾的聲級 77~80dBA,G值:計算複雜,誤差較大,實測較複雜
音質設計的措施:與體型有關;應有較多的早期反射聲。以80ms為界,聲源處兩牆之間的寬度值為17~18m
(3)音質評價(主觀):清晰度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接收點處的有效聲能與無效聲能之比(G80)
音質設計的措施:與體型有關;具有較多的早期反射聲。並在後期聲(混響聲)有很好的擴散效應
(4)音質評價(主觀):親切感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早期反射聲的初始延遲時間間隙(t2),最佳設計值為20ms,大於35ms則不利
音質設計的措施:與體型有關;直達聲與反射聲之間的 時間差(約20ms),反射面與接收點之間的距離為7m左右
(5)音質評價(主觀):空間感或環繞感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較多的早期側向反射聲(LEV)
音質設計的措施:與體型有關;早期側向反射聲的時間-能量-空間分布合理
(6)音質評價(主觀):演奏台的演員之間,與指揮之間的彼此感受
相應的音質參量(客觀):直達聲與反射聲之比
音質設計的措施:與演奏台的體型有關;台內空間應有適宜的早期反射聲、擴散聲能
註:A、噪聲允許標準NR≯20;
B、聲場分布均勻,無回聲干擾等缺點;
C、古典時期的數百座的音樂廳T60在1.0~1.3s地範圍;浪漫時期的500~800座的音樂廳T60為1.5~1.7s
十大音樂廳
維也納音樂廳
奧地利維也納是最古老也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從1939年開始,每年1月1日都會在此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後因戰爭一度中斷,直到1959年才又重新恢復。 金色大廳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 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外牆 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維也納 交響樂團每季度至少在此舉辦12場音樂會。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出。1872年到1875年間著名 音樂家勃拉姆斯曾負責組織音樂。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
音樂廳的形狀、裝飾和它傳統的木結構,使音樂的振動自然地傳導,形成音樂廳獨特的音響特色。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荷蘭文:Concertgebouw),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由於對建築聲學的高度重視,因此與 波士頓交響樂大廳、維也納金色大廳一同被視為是世界上最佳的音樂廳。
音樂廳的建築師為 Adolf Leonard van Gendt,其靈感來自於兩年前建造的萊比錫新布商大廈(Neue Gewandhaus,毀於1943年)。1883年,音樂廳開始動工,地點位於當時阿姆斯特丹市外新阿姆斯特爾(Nieuwer-Amstel)的一片牧草地。新阿姆斯特爾在1964年改名為 阿姆斯特爾芬。
波士頓交響音樂廳
擁有2625個座位的波士頓音樂廳與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 維也納音樂廳並稱世界三大音樂廳。
紐約卡內基音樂廳
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演出提供了標準舞台。不同時代頂尖的音樂家、 舞蹈家都把在這裡舉辦個人音樂會視為獲得世界知名度的象徵。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素有“維也納的靈魂”之稱,世界四大歌劇院之一。設計最獨到的是移動舞台,縱深46米,可隨意升高、降低或轉動。
英國皇家歌劇院
科文特花園劇院是 倫敦最負盛名的老牌劇院,也是全世界數得上的大歌劇院之一。1892年得到了皇家歌劇院的榮譽稱號。
悉尼歌劇院
雪白貝殼造型的 悉尼歌劇院獨特的造型成為城市的標誌。 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 ,位於澳大利亞 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 悉尼市貝尼朗岬角。這座綜合性的藝術中心,在現代建築史上被認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性標誌。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靈魂,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悉尼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
悉尼歌劇院的外型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與周圍景色相映成趣。悉尼歌劇院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1955年起公開徵求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1956年共有32個國家233個作品參選,後來 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的設計屏雀中選,共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還曾於1959年發行悉尼歌劇院彩券。
莫斯科大劇院
19世紀中葉 俄羅斯建築藝術的典範。是俄羅斯以至世界音樂、戲劇、文化的最著名中心之一,被譽為“俄羅斯歌劇和舞劇的搖籃”。
米蘭斯卡拉歌劇院
義大利最有名的歌劇院,被譽為世界歌劇聖殿。 斯卡拉歌劇院(一譯 史卡拉歌劇院,英文名為 Teatro alla Scala 或 La Scala)位於義大利米蘭,是世界
最著名的其中一所歌劇院。歌劇院於1778年8月3日正式啟用,當時名為Nuovo Regio ducal Teatro alla Scala,首日上演 安東尼奧.薩列里的歌劇《L'Europa riconosciuta》。 在世界藝術史上,很少有一座劇院像義大利米蘭的拉·斯卡拉歌劇院那樣,被看成是完美的化身、建築的典範。它不僅是一座華美的大歌劇院,同時也是歌劇、尤其是 義大利歌劇的象徵,甚至還是義大利音樂的象徵。1943年, 歐洲大地炮火連天, 斯卡拉在空襲中嚴重受損。戰爭結束後一年,即 1946年,完全按原樣修復的大歌劇院重新矗立在世人面前。作為 米蘭戰後最早得以重建的建築之一,斯卡拉歌劇院寄託了 義大利民族復興的希望。
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劇院場內極其豪奢,觀眾大廳布置成華麗的馬蹄形, 建築風格融古典與現代於一體,是全世界屈指可數的大劇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