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海豹(Seal)是肉食性海洋動物,哺乳動物(胎生)。它們的身體呈流線型,四肢變為鰭狀,適於游泳。海豹有一層厚的皮下脂肪保暖,並提供食物儲備,產生浮力。海豹大部分時間棲息在
海中,脫毛、繁殖時才到陸地或冰塊上生活。海豹分布於全世界,在寒冷的兩極海域特別多,食物以魚和貝類為主。海獅、海象是海豹的近親,它們有耳殼,後肢能轉向前方來支持身體。海豹的前腳較後腳為短,復有毛的鰭腳皆有指甲,指甲為5趾。耳朵變得極小或退化成只剩下兩個洞,游泳時可自由開閉。游泳時大都靠後腳,但後腳不能向前彎曲,腳跟已退化與海獅及海狗等相異,不能行走,所以當它在陸地上活動時,總是拖著累贅的後肢,將身體彎曲爬行,並在地面上留下一行扭曲的痕跡。
種族分類
斑海豹,體長1.5~2米,雄性最大體重150kg、雌性
120kg。斑海豹分布很廣,主要是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渤海和黃海。主要捕食魚類,也吃頭足類和甲殼類動物。髯海豹,又叫鬍子海豹,因其吻部密生長而粗硬的鬍鬚而得名。最長的鬍鬚長14厘米,上唇每側約有106根鬍鬚。雄性體長2.8米,雌性體長2.6米,平均體重400kg。全身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央線顏色最深,向腹部漸淺,無斑紋。髯海豹主要分布於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不分布於南半球。1
972年在中國浙江省平陽縣海域曾捕獲一頭體長176厘米,體重71kg的雄獸。髯海豹主要捕食底棲動物如:蝦、蟹、軟體動物以及鯒、鰈等底棲魚類,但也捕食烏賊。
灰海豹,雄性長約3米,重約300kg,雌體約2.3米,重250kg。雄性成獸的頸部很粗,並有3~4道皺紋,這是它和斑海豹的區別之一。灰海豹的分布很廣,北冰洋和
大西洋都有分布,僅存數量約有2.5~5萬頭。灰海豹的食性很廣,但主要是魚類。環斑海豹,本屬有環斑海豹、貝加爾湖環斑海豹、裏海環斑海豹。環斑海豹是所有海豹中,身體最小的一種。大的雄獸長1.4米,體重90kg,面部像貓。環斑海豹的食性相當廣泛,從無脊柱動物到魚類,總數超過75種。其主要天敵有白熊和極鯊。環斑海豹主要在整個北冰洋、鄂霍茨克海、白令海、波羅的海、拉多加湖和貝加爾湖、裏海。
環海豹,屬海豹中的小型種。又稱帶紋海豹、綬帶海豹,體長1.6~1.7米,體重70~148kg。雄性為暗灰藍紫色或暗灰紅紫色,圍繞頸部有一條很寬的環狀白帶。雌獸全身淡色,基本呈深灰褐色或深棕灰色。帶紋海豹僅棲息於北半球,主要分布於白令海及鄂霍茨克海,喜棲於浮冰上或遠離人煙的
海島上,不成大群,食物主要是狹鱈和頭足類。
鞍紋海豹,又叫格陵蘭海豹。體長1.8米左右,體重180kg。全身白色或棕灰色,從背部兩肩處斜向尾部有一“∧”型黑色帶,形狀頗似鞍故名鞍紋海豹。僅分布於北極海域的俄羅斯北側、格陵蘭周圍、及加拿大和紐芬蘭北側。
僧海豹,體長2.6~2.8m,體重平均可達400kg,頭部很圓,且被細密的短毛,看上去宛如和尚頭,故名僧海豹。該種海豹已成為一種極稀少的動物只限於分布在北緯20°至30°的夏威夷群島的下風鏈島、加勒比海、黑海。但遺憾的是,加勒比海僧海豹被證實已經滅絕,最後一次見到的時間是1958年
威德爾海豹,體長3米左右,體重300多kg,喜棲於與南極大陸相聯的固定冰上,是哺乳動物中分布最南的種,也是南極比較常見的海豹。它的潛水能力很強,可潛入600多米的深處,持續43分鐘,潛水能力居鰭腳勒動物之冠。以捕食魚類(杜父魚)和烏賊為生。
羅斯海豹,體長約2.3m,體重約150~215kg是南極海豹中數量最少的一種。其頸部很粗,收縮時頸部皮膚可以形成很大的皺褶,頭能縮進去,幾乎完全藏在頸褶中,它還能發出似鳥叫的聲
音。其主要分布於南極大陸周圍的浮冰帶附近。
豹海豹,體長為4.5~5m,體重300~350kg,不僅具有豹一樣的斑點而且性情上也像豹,是海豹中最兇殘的一種。它除捕食魚類和烏賊外,還專吃恆溫動物,也吃企鵝等鳥類,甚至鯨、其它海豹。從南極洲的浮冰線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南美、非洲最南部及附近島嶼都有分布。
冠海豹,雄獸平均體長2.5m,重192~352kg;雌性2m,145~300kg。當遇到恐嚇或興奮時,鼻子吻部前面可以膨脹成囊狀突起,所以人們又其為囊鼻海豹。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和北極海域,主要食物為魚類。
象形海豹,是海豹科中最大的類型,其突出特點是雄獸鼻子,在興奮或發怒時可膨脹。本屬包括:南象海豹和北象海豹。最大體長可達6.5米,體重3600kg,是整個鰭腳目中個體最大的動物。[16-17]
食蟹海豹,雌性體長多在2.16~2.41m,最長3.00m;雄獸2.03~2.41m,最長2.57m,重200~300kg,主要以磷蝦為食,食性與鬚鯨相似。喜群居,在冰上活動靈巧而迅速,主要分布於南極大陸周圍,亦屬南極沿岸的特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