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信息
種中文名:短星火絨草種拉丁名:Leontopodium brachyactis Gandog.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火絨草屬
屬拉丁名:Leontopodium
系中文名:短星系
系拉丁名:Ser.Braehyactinia Hand.-Mazz
亞組中文名:高山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Alpinoidea Hand.-Mazz
組中文名:火絨草組
組拉丁名:Sect.Leontopodium
亞屬中文名:火絨草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Leontopodium
亞族中文名:鼠麴草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Gnaphalinae Keichenb.
族中文名:旋覆花族
族拉丁名:Trib.Inul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命名來源:中國植物志:75:117
[Schr6t?,Pflzleb.D.Alp. 2.Aufl. : 504. 1924]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初墊狀或叢生,有直立具疏生葉的不育根出條,後根出條長達18厘.米,平臥,多少粗厚,木質,被有枯葉殘存的短鞘或宿存的枯葉,輻狀叢生。花莖多至30個,強壯,長4—28厘米,被白色密茸毛,有5—30疏散或密集的葉。葉直立或開展,根出條的葉匙形,頂端圓形或鈍,莖上部葉有時披針形,稍尖,長寬8X3.7,14X2,26X3.5厘米,有短厚稀外露的小尖頭,基部狹,無柄,下部葉有短鞘,兩面被同樣或幾同樣緊密或有時疏鬆而常白色的茸毛。苞葉線狀長圓形或披針形,與莖上部葉同大,較花序長1.5至3倍,被較葉上更厚的毛茸,開展成顯然星狀而稀稍分散的徑達2—4厘米的苞葉群。頭狀花序大,徑6—8毫米,多至10個密集,稀1個,總苞長5毫米,被白色茸毛;總苞片頂端無毛,伸出毛茸之外,尖或鈍,淺或深褐色,近全緣。小花異形,近雌雄異株或雌雄異株。不育的子房無毛或有乳頭狀突起;瘦果有乳頭狀突起或短粗毛。冠毛白色,基部稍黃色,雄花冠毛細,有毛狀齒或稍粗厚;雌花冠毛細絲狀,平滑,或有細齒或毛,稍較粗厚,下部平滑或有細齒,上部近全緣。花冠長2.5—3毫米,雄花花冠狹漏斗狀,雌花花冠絲狀。”花期春季至夏季。本種提示
未見到西藏的標本,故轉述前人的記載如上。產地分布
國內分布:產西藏西部。生於高山或亞高山乾旱草地或坡地。海拔3000—4000米。國外分布:印度北部、阿富汗和克什米爾地區也有分布。
菊科·火絨草屬植物
火絨草屬(LeontopodiumR.Br.exCass.),菊科,約50種以上,分布於歐洲、亞洲和南美洲,我國有41種,產西南、西北至東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