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毛火絨草

柔毛火絨草

柔毛火絨草是多年生草本。僅見於四川西部。生於高山開曠草地。海拔4000米。花期8月。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柔毛火絨草柔毛火絨草

種中文名:柔毛火絨草
種拉丁名:Leontopodium villosum Hand.-Mazz.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火絨草屬
屬拉丁名:Leontopodium
亞組中文名:紫毛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Chromotricha
組中文名:火絨草組
組拉丁名:Sect.Leontopodium
亞屬中文名:火絨草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Leontopodium
亞族中文名:鼠麴草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Gnaphalinae Keichenb.
族中文名:鏇覆花族
族拉丁名:Trib.Inul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稍細,橫走或斜升;上部為密集的枯葉殘片或枯葉所圍裹,上端有少數蓮座狀葉叢和1個花莖。莖直立或斜升,高20—32厘米,細直。草質,被灰白色蛛絲狀長柔毛,基部有較密、上部有較疏的葉,節間長1—3厘米。蓮座狀葉和莖基部葉長圓狀倒披針形或線狀倒披針形,長1.7—4厘米,寬0.3—0.4厘米,頂端稍尖,下部漸狹成長柄,有鞘部,邊緣稍反卷,上面被疏蛛絲狀毛,下面被稍淺黃色厚絨毛;土部葉較狹長,線形,長3—4.5厘米,寬0.2-0.4厘米,邊緣極反卷,上面被蛛絲狀疏毛,後近無毛,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茸毛及長柔毛。苞葉多數,與莖上部葉同形,被同樣的毛茸,較花冠長5倍,開展成密集的徑約7—11厘米的苞葉群。頭狀花序徑4—5毫米,5—10個密集,被灰白色蛛絲狀長柔毛;總苞片3層,頂端無毛,鈍,紅褐色,有齒或撕裂,露出毛茸之上。小花異形,邊緣有較少的雌花。花冠長約3毫米,上端褐紫色;雄花花冠狹漏斗狀管狀,有小裂片;雌花花冠絲狀。冠毛長約4毫米,下部有細鋸齒,上部稍粗,幾有齒。不育的子房和瘦果無毛,長不超過1毫米。花期8月。

產地分布

僅見於四川西部。生於高山開曠草地。海拔4000米。

本種提示

此特異的種與秦嶺火絨草A.GiraldiiDiels有密切的親緣。這兩種都有撕裂或具尖齒的總苞片,深紫色的小花和冠毛和無毛的瘦果。但此種的葉更狹長,上面較少脫毛,冠毛全部深紫色,瘦果極小。

菊科·火絨草屬植物

火絨草屬(LeontopodiumR.Br.exCass.),菊科,約50種以上,分布於歐洲、亞洲和南美洲,我國有41種,產西南、西北至東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