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黑棗100枚,白砒1兩,川連2錢,煅月石1錢,黃柏1錢,蘆薈2錢,上片3分。【製法】
先將棗肉包砒煅存性,再入余末乳勻。【功能主治】
口疳。【摘錄】
《外科真詮》卷上中藥方劑之百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百棗丹用於口疳。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花生赤豆棗蒜湯是一款美味湯譜,主要原料有花生、赤豆等,這道湯能益氣養血,除濕解毒。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落花生丹景山位於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鎮(古九隴),距成都西北50公里,海拔1147米,境內山川形勢奇異,文物、古蹟眾多。素有“丹岳岱宗”,“古唐勝跡”,“丹景第...
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物產資源 歷史傳說 主要景點精製猴散棗,用棗、天竺黃、川貝母、沉香等八味草藥組成的,有清熱、化痰、鎮驚等功能,適用於小兒驚風。
簡介 處方 製法 性狀 鑑別百子論文是一個社會公益文化品牌,起源於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是由政府與民間共同搭建的一個文化交流平台。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致力打造一個不分國界,不分民族的...
異名 秋石異名秋丹石(《本草蒙筌》)。 來源 為人中白和食鹽的加工品。 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製成。滋陰降火。 治骨蒸勞熱,咳嗽,咳血,咽喉...
功效介紹 製作方法 藥材丹景山鎮,原名九隴鎮,因九隴山而名,即關口到唐昌的橫山子。《太平寰宇記》說:“九隴山至永昌連亘至縣界,曲曲而九折也。”古老的湔江滾滾南流,蜿蜒如帶;巍然...
簡介 歷史沿革 區劃資源 農業資源 旅遊資源《禍棗集》,繆哲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本書《志愧談》一文里,取了段玉裁一句注說:“古人著書,不自謂是,未死以前,不自謂成。”這種視文字...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精彩內容天王補心丹是常用中成藥。其方劑來源於元朝的《世醫得效方》一書。此方由生地、人參、元參、天冬、麥冬、丹參、當歸、黨參、茯苓、石菖蒲、遠志、五味子、酸棗仁、...
簡介 配伍特點 使用注意 鑑別 功效棗集革命烈士紀念碑,又稱商亳鹿柘縣紀念碑。 正面刻碑文,背面刻烈士姓名250人。 正面碑額:英靈不死,浩氣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