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份
六神曲(麩炒)、陳皮、白芍、麥芽(炒)、蒼朮(米泔水炒)、谷芽(炒)、山楂(炒)、枳殼(麩炒)、法半夏、川芎、厚朴(姜制)、香附(醋炒)、茯苓、甘草、鹿角霜、澤瀉、人參、大黃(炭)、棕板(炭)、山藥、附子(制)、荷葉、梔子(姜制)、側柏葉(炭)、山茱萸(酒制)、當歸、大薊、小薊、白茅根、牡丹皮、白朮(麩炒)、肉桂、茜草、紫河車、黃芪(蜜炙)、黃芩、黨參。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氣微,味甘、苦。
功能主治
開胃健脾,益氣養血。用於腎水不足,脾胃失和引起的自汗盜汗,腰腿疼痛,精神疲倦,勞傷過度,咳嗽咯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規格
每100粒重10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5~70粒,一日2次;一次1~2袋,一日2次。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禁忌
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尚不明確。
貯藏
密封,防潮。
執行標準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標準》(試行)YBZ10922004
中藥方劑之百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