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真茅術20兩(米泔浸,米拌抄),甘草20兩(生、炙各半),半夏20兩(姜制),雲茯苓20兩,白扁豆10兩(炒),厚朴10兩(薑汁炒),麥芽10兩(炒),香附10兩(制),山楂炭10兩,廣藿香10兩,神曲10兩,陳皮8兩,枳殼(麩炒)8兩,黃芩8兩(酒炒),防風8兩,桔梗8兩,蘇葉8兩,薄荷8兩。【製法】
上藥各為細末,姜、棗湯為丸。【功能主治】
外感風寒,內傷食滯,腹瀉身疼,黃疸濕瀉。【用法用量】
每服2錢,輕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寒熱往來,關節煩疼,無汗者,白開水送下;有汗者,葛根1錢煎湯送下。一身盡痛,或不痛而不能轉側者,桂枝1錢煎湯送下;有汗者,生苡米仁3錢煎湯送下。腹滿譫語者,焦山梔1錢,豆豉2錢煎湯送下。腹脹泄瀉者,煨木香3分煎湯送下。面目及一身俱黃者,茵陳蒿2錢,焦山梔1錢煎湯送下。身黃髮熱者,焦山梔1錢,黃柏5分煎湯送下。足跗腫或1身俱腫者,木通1錢煎湯送下。【摘錄】
《謝利恆家用良方》中藥方劑之百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