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百草霜、生蠐螬各等分。製法
上同研如膏。功能主治
發背癰疽,一切瘡,熱痛不可忍。用法用量
貼之。如冰,痛即止。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中藥方劑之百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百草霜膏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一三一,主要用於發背癰疽,一切瘡,熱痛不可忍。
貼之。如冰,痛即止。
《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傷寒陰症,寒中三陰,三陰病深變為陰毒;雜中寒,男女房勞陰症,陰疸,陰水;寒脹,寒瀉,寒痢,三陰瘧,寒實結胸;久寒脅肋臍脹腹痛,或成氣痞、血塊、食積、痰癖...
散陰膏簡介 散陰膏用法與製備百草膏是一種藥物,主要功效用於瘡腫,風氣,跌打損傷。
藥書記載 藥物產品陀僧膏是一種藥,主要製作材料有南陀僧(研末)20兩,赤芍2兩,全當歸2兩,乳香(去油,研)5錢,沒藥(去油,研)5錢,赤石脂(研)2兩,苦參4兩,百草霜...
方劑名稱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方劑功效百草霜、麻油。 主治: 上以百草霜為末,麻油調抹。
參考資料組成: 薄荷3錢,貝母1錢,百草霜6分,甘草6分,冰片3分,玉丹2錢,元丹8分。 主治: 喉癬。 用法用量: 噙化。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參考資料《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 ...
參考資料組成: 木香3分,丁香3分,肉豆蔻3分,乾薑3分,杏仁30個,巴豆30個,百草霜1分,硇砂3分(細研)。 主治: 飲食不消,肢體倦怠。 用法用量: 每服3-7丸,白湯送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為末,用麻油...
參考資料黃香膏共有出處三,其功能各不相同。
《驗方新編》卷八 《衛生鴻寶》卷二 《攝生眾妙方》卷八固經膏,中藥方劑,用於舉經固經,補陰清火。主治婦人血虛有熱,月經先期,或經行過多,先後不定,或經行不止,或崩中,或漏下,或濕熱帶下,或五旬後經行者。
方劑名稱 方劑組成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