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莨菪子1合,烏麻油1大升,亂髮1拳許(灰汁淨洗),黃丹4兩,蠟1兩,緋帛子1方寸,松脂桃許大,丁香2-7枚,曲頭棘針2-7枚(破之),印成鹽7枚(破),柴胡1斤(末),紫菀1斤,驢耳塞1錢匕。【製法】
上藥先以炭火煎油1-2沸,即下亂髮,煎令盡,仍以篦攪至藥成,不得住手,次下黃丹,看沸,即下火,沸定,上火,次下莨菪子,次下松脂,次下鹽、丁香、緋帛,次下柴胡等,從旦至暮,杖上看色黑,先以指捻之,堪即熟,後下驢耳塞,仍待經宿,冷後卻上火暖,然後置器中。【功能主治】
發背、下瘡、乳癰,一切毒瘡腫。【用法用量】
以故帛攤附腫上。【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七二引《千金月令》中藥方劑之百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