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葡萄科植物白蘞的乾燥塊根。
性味
苦,微寒。
歸經
歸心、胃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斂瘡生肌。
主治
用於癰疽發背,疔瘡,瘰癧,燒燙傷。
相關配伍
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用法用量
5~10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成極細。
禁忌
脾胃虛寒及無實火者,癰疽已潰者均不宜服。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也不宜服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生理特性
白蘞 落葉攀援木質藤本,長約1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白蘞縱瓣呈長圓形或近紡錘形,長4~250px,直徑1~50px。切面周邊常向內捲曲,中部有1突起的稜線。外皮紅棕色或紅褐色,有縱皺紋、細橫紋及橫長皮孔,易層層脫落,脫落處呈淡紅棕色。斜片呈卵圓形,長2.5~125px,寬2~75px。切面類白色或淺紅棕色,可見放射狀紋理,周邊較厚,微翹起或略彎曲。體輕,質硬脆,易折斷,折斷時,有粉塵飛出。氣微,味甘。喜涼爽濕潤的氣候,從亞熱帶到溫帶均能栽培,適應性強,耐寒。
產地
分布於華北、東北、華東、中南及陝西、寧夏、四川等地。
相關論述
1.《本草衍義》:“白蘞、白芨古今服餌方少有用者,多見於斂瘡方中,二物多相需而行。”
2.《本經逢原》:“白蘞,性寒解毒,敷腫瘍瘡,有解散之功,以其味辛也。《本經》治目赤驚癇溫瘧,非取其解熱毒之力歟?治陰腫帶下,非取其去濕熱之力歟?《金匱》薯蕷丸用之,專取其辛涼散結以解風氣百疾之蘊蓄也。世醫僅知癰腫解毒之用,陋哉。同地膚子治淋濁失精,同白及治金瘡失血,同甘草解狼毒之毒,其辛散之功可知。”
3.《本草圖經》:“治風,金瘡。”
葡萄科、蛇葡萄屬植物
蛇葡萄屬葡萄科,約60種,分布於北美和亞洲,我國有9種,南北均產之,其中最常見的為蛇葡萄A. brevipedunculata(Maxim. )Trautv. 藤本;卷鬚分叉,頂端不擴大;葉互生,單葉或複葉;花兩性,排成與葉對生的聚傘花序;花雜性;花萼不明顯;花瓣4—5,分離而擴展,逐片脫落;雄蕊短而與花瓣同數;花盤隆起,與子房合生;子房2室,有柔弱的花柱;果為一小漿果,有種子1—4顆。 |
中醫藥文化
中國醫藥自古就是一項充滿神秘的藝術。望、聞、問、切,就能診斷,開具藥方基本藥到病除。不起眼的植物,動物,都可以治病救人。那么你想了解中國這項獨具魅力的文化嗎?你想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好地運用中醫藥的知識強身治病嗎?那就快快走進這座奇妙偉大的殿堂,領略中國傳統的醫藥文化吧。 |
葡萄科植物(一)
葡萄科,雙子葉植物,約12屬,700種,大部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有7屬,約109種,南北均產之。藤本,常具與葉對生之卷鬚,稀為直立灌木;葉互生,單葉或複葉;花小,兩性或單性,4-5數,通常排成聚傘花序;萼片分離或基部連合;花瓣與萼片同數,分離或有時帽狀粘合而整塊脫落;花盤環狀或分裂;雄蕊4-6,與花瓣對生;子房上位,2至多室,每室有胚珠2顆;果為一漿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