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信息
三葉烏蘞莓Cayratiatrifolia(L.)Domin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8(2)卷葡萄科VITACEAE凸棱亞屬Subgen.Discypharia
6.三葉烏蘞莓(海南植物志)狗腳跡,三爪龍(思茅)
Cayratiatrifolia(L.)DomininBibl.Bot.89:371.1927;MomiyamainHara,Fl.East.Himal.1:199.1966;海南植物志3:27.1974;W.T.WanginActaPhytotax.Sin.17(3):91.1979inclavi.——VitistrifoliaL.Sp.Pl.1.203:1753.——CissuscarnosaLamk.Encycl.1:31.1783;Planch.inDC.Monogr.Phan.5:570.1887.——VitiscarnosaWall.exLaws.inHook.f.Fl.Brit.Ind:1:654.1875.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疏生短柔毛。卷鬚3-5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為3小葉,小葉卵圓形,長3-6厘米,寬1.5-4厘米,頂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側生小葉基部不對稱,近圓形,邊緣每側有8-11個圓鈍鋸齒,上面綠色,伏生短柔毛,下面淺綠色,被疏柔毛;側脈7-8對,網脈上面不明顯突出;葉柄長2.5-6厘米,中央小葉柄長0.5-2.5厘米,側生小葉柄長0.4-0.8厘米,被疏柔毛。花序腋生,復二歧聚傘花序;花序梗長2-7.5厘米,被疏柔毛;花梗長1-3毫米,被短柔毛;花蕾卵圓形,高1.3-1.8毫米,頂端圓形;萼淺碟形,邊緣呈波狀或全緣,外面疏生短柔毛;花瓣4,橢圓形,高1.3-1.8毫米,外面被灰色乳突狀毛;雄蕊4,花葯卵圓形,長略甚於寬;花盤發達,4淺裂;子房下部與花盤合生,花柱細,柱頭微擴大。果實近球形,直徑0.7-0.8厘米,有種子2-3顆;種子倒三角狀,頂端圓形,種臍在種子背面近中部呈帶形,上部種脊突出,表面肋紋鈍,腹部中棱脊突出,兩側窪穴倒卵橢圓形,從種子基部向上達上部1/3,周圍有鈍肋紋突起。花果期6-12月。
地區分布
產雲南。生山坡、溪邊林緣或林中,海拔500-1000米。越南、寮國、高棉、泰國、孟加拉國、印度、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
中醫中藥
三葉烏蘞莓 Cayratiatrifolla(L.)Domin
【藥名】:三葉烏蘞莓
【來源】:為被子科植物三葉烏蘞莓的根。
【功效】:活血止痛祛風除濕。
【主治】:用治跌打損傷、骨折、腰肌勞損等症,用於濕疹、皮膚潰瘍等症。
【性味歸經】:辛、麻,溫。肝、肺、腎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克;亦可外用。
【別名】:母豬藤、過路邊、蜈蚣藤(《陝西中草藥》)、狗腳跡、三爪龍(《新華本草綱要》)
【動植物資源分布】:產於陝西、湖北、四川、雲南等省區。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葡萄科植物(一)
葡萄科,雙子葉植物,約12屬,700種,大部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有7屬,約109種,南北均產之。藤本,常具與葉對生之卷鬚,稀為直立灌木;葉互生,單葉或複葉;花小,兩性或單性,4-5數,通常排成聚傘花序;萼片分離或基部連合;花瓣與萼片同數,分離或有時帽狀粘合而整塊脫落;花盤環狀或分裂;雄蕊4-6,與花瓣對生;子房上位,2至多室,每室有胚珠2顆;果為一漿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