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木質藤本。小枝近圓柱形,具6翅棱,翅棱間有縱棱紋,常皺褶,節部乾時收縮,易脆斷,無毛。卷鬚不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卵狀三角形,長6-10厘米,寬4-8厘米,頂端驟尾尖,基部截形或近截形,邊緣有5-8個細牙齒,有時齒不明顯,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基出脈通常3,中脈有側脈3-4對,網脈兩面不明顯;葉柄長1.5-5厘米,無毛;托葉早落。花序為復二歧聚傘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序梗長2-4.5厘米,無毛;花梗長0.3-1毫米,被乳頭狀腺毛;花蕾錐形,高4-8毫米,頂端圓鈍;萼碟形,邊緣全緣,無毛;花瓣4,三角狀長圓形,高2.5-6毫米,無毛;雄蕊4;花盤顯著,4淺裂;子房下部與花盤合生,花柱鑽形,柱頭略微擴大。果實近球形,直徑0.8-1厘米,有種子1顆,稀2顆;種子近倒卵圓形,頂端圓形,基部有短喙,種臍在種子背面基部與種脊外形無異,棱脊突出,腹部中棱脊微突出,兩側窪穴極短。花期9-11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產地
福建、廣東、廣西。生溪邊林中,海拔50-400米。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本種在標本館中常與翼莖白粉藤C.pterocladaHayata相混,並被認為與之相近,實際上兩者相差甚遠,本種小枝明顯有6棱翅,莖節部收縮乾時易脆斷,葉卵狀三角形,基部大多近截形,果實近球形,種子近圓形,表面光滑,無尖銳突起棱紋。
葡萄科植物(一)
葡萄科,雙子葉植物,約12屬,700種,大部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有7屬,約109種,南北均產之。藤本,常具與葉對生之卷鬚,稀為直立灌木;葉互生,單葉或複葉;花小,兩性或單性,4-5數,通常排成聚傘花序;萼片分離或基部連合;花瓣與萼片同數,分離或有時帽狀粘合而整塊脫落;花盤環狀或分裂;雄蕊4-6,與花瓣對生;子房上位,2至多室,每室有胚珠2顆;果為一漿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