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概述

【種名】白藤
【學名】Calamus tetradactylus
【拉丁名】Calamus tetradactylus
【異名】大發汗、白花藤、大毛豆、斷腸葉(《雲南中草藥選》)
【綱】木蘭亞綱、雙子葉植物綱【科】棕櫚科
【屬】省藤屬
【來源】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葉
形態特徵

滇桂崖豆藤攀援狀落葉藤本,長達10米。小枝密生短茸毛。葉互生;單數羽狀複葉,長約30厘米。小葉11~13片,卵圓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近心形,幼時兩面密生絲狀茸毛,老時近無毛。總狀花序腋生,長5~9厘米,花淡紫色或綠色,長約2.5厘米,花冠蝶形,綠色;雄蕊成二組。
莢果線形,長約10厘米,有黃色茸毛,長10~11厘米。
生於山坡灌木叢中或河邊陰濕地。
生長習性

白藤以大樹作為支柱,使長莖向下墜,沿著樹幹盤鏇纏繞,形成許多怪圈,人們給它取了個綽號叫“鬼索”。當莖稍向下墜到比數頂低時,又會向上爬,爬爬墜墜,墜墜爬爬,使它成為了世界上最長的植物了。
分布範圍

藤椅、藤床、藤藍、藤書架等,都是以白藤為原料加工製成的。
園林用途

在植物溫室偶爾見栽培。
用海南紅藤、白藤編制的各種工藝品,堅韌、光滑、美觀大方,結實耐用。主要品種有:提籃、夜籮、藤椅、花盆架、字畫屏風等。 其它工藝品、紀念品 海南省龍塘藝術陶瓷、墨陶和唐三彩畫,是近年發展起來非常有特點的工藝品。
藥用價值

【採集】
全年可采,切碎曬乾。
【性味】
①《雲南中草藥選》:淡辛,溫,有毒。
②《雲南中草藥》:苦微鹹,熱,有毒。
【功用主治-白藤的功效】
發汗,祛風,活血,止血。
治風寒感冒,類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閉經,外傷出血。
①《雲南中草藥選》:活血,止血,發散,解表。
②《雲南中草藥》:止血,接骨,發汗,祛風。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根:1~2分;研末或浸酒。
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宜忌】
孕婦忌服。
【選方】
①治跌打損傷,閉經,感冒風寒:大發汗根一至二分,水煎服或研末每服五匣。
②治類風濕關節炎:大發汗根二錢,配伍泡酒,每次服五毫升。
③治外傷出血:大發汗葉搗爛外敷。
商業價值

預期效益:紅、白藤人工種植四年後可採收,平均每畝紅藤產量2.5噸,500畝紅藤產量為1250噸,目前市場價為2000元/噸,產值達250萬元;平均每畝白藤產量2噸,500畝白藤產量1000噸,目前市場價為3000元/噸,產值達300萬元。
栽培及注意事項

白藤苗為用沙床進行種子催芽後移至盛有營養土的塑膠袋中,經2a時間培育成高20~25cm的袋苗。
挖穴
林下全面砍除灌木和雜草,清理後挖穴,挖穴規格為40cmx40cmx30cm。
種植
栽植時,每穴二株,叢狀定植,叢間距25cm,穴行間距2mx4m,種植後的頭2a,每年鏟草撫育2次,4~5月進行第一次,10~11月進行第二次,第3a後每年進行2次鏟草撫育。
相關的文化

白藤湖位於珠海市的西部腹地,總面積二十平方公里,水陸各半。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氣候溫和、空氣清新、設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城。白藤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景色迷人,自然與現代相結合的、中西合璧的、古今融為一體的、觀賞與參與並進的,應有盡有。
“白藤湖新八景”薈萃了白藤溯的山水、民情風俗之精華,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其中"尖峰遠眺"可讓遊客飽覽白藤湖秀色,盡情領略祖國美好河山所賜予的神聖感覺;“鱷島探險”讓遊客置身於中國最大的鱷魚公園,不但可欣賞到三百多條鱷魚的乾姿百態,而且可以欣賞到馴鱷及鱷魚掠食的驚險、刺激鏡頭;另外,東南亞最大的蝴蝶公園,五彩繽紛,猶如一個飄動著的七彩世界……。一幅幅水鄉原始的風光,一片片異國浪漫的情調,一份份輕鬆溫馨的感受。經過多年的建設,白藤湖的旅遊軟硬體環境已上了一個新台階,目前,全湖有各類賓館40多家,床位近四千張,配套了會議中心、餐廳、商場、水陸娛樂場、健康中心等等。白藤湖以其既保留農村自然景色,又具有城市現代化氣息的獨特風格、誠招天下客的胸懷,周全的配套設施,每年吸引了海內外各地遊客超一百萬人次。如今的白藤湖不但成為了省級旅遊度假區,而且晉升為廣東省四大旅遊拳頭景點之一。
白藤湖毗鄰港澳,交通便捷。珠海機場、珠海港以及火車站近在咫尺,不但為旅遊區提供充裕的客源,而且還為遊客創造了一個繽紛多姿的旅程;白藤湖的電訊發達,程控電話網路連線五洲;供水供電充足,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方興未艾,滿足了開發旅遊景點、旅遊資源及其他產業的需要。
參考文獻
http://baike.baidu.com/view/90831.htm
http://plant.ac.cn/latin/Palmae/Calamus-tetradactylus-Hance.htm
http://haocao.com/folkmedicine/herbs/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