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蘭嶼山檳榔
種拉丁名:PinangatashiroiHayata
科中文名:棕櫚科
科拉丁名:Palmae
屬中文名:山檳榔屬
屬拉丁名:Pinanga
國內分布:產我國台灣蘭嶼。
海拔:330-600
中國植物志:13(1):136
形態特徵
莖單生直立,高約2-4米,罕為4米以上,直徑15-20厘米,基部和頂部壇狀增大,有灰白色皺紋;葉鞘長約1米,銹褐色;葉羽狀,長2米以上,羽片互生或對生,披針形,長約60厘米,寬4-5厘米,先端極漸尖,基部寬2厘米,具2-4條葉脈,葉面深綠色,發亮,背面蒼白色,葉脈上稍具絨毛,上部的羽片較寬,先端撕裂。花序二次分枝,長40厘米,具3-5個分枝花序,下垂,每分枝花序約有30個長約18-25厘米的小穗狀花序。花乳白色。果實卵形,頂端圓錐狀急尖,基部鈍,長18毫米,直徑12毫米,深紅色。種子的胚乳嚼爛狀,胚基生。花期7月。
生境分布
產我國台灣蘭嶼(模式標本產地)。生於該島中部海拔330-600米的森林中。可作庭園綠化樹種,用種子繁殖。
本種在《台灣樹木志》和《台灣植物志》中都被當作山檳榔(PinangabaviensisBecc.)的異名處理,但根據文獻描述(未見標本),本種和山檳榔有較大的區別,首先是本種植株較高大,粗壯,葉片較大型,羽片較多;另外,最大不同點是本種花序較大型,而且是二次分枝,與本屬所有已知種類不同;所以,應保留本種的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