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叢生灌木,高1-1.5米,莖圓柱形,有節,直徑約1厘米。葉掌狀 深裂成2-4裂片,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5-18厘米,寬1.7-3.5厘米,具3-4條肋脈,先端通常漸狹,有不規則的急尖的齒,邊緣及肋脈上具粗糙的細鋸齒;橫小脈不多,明顯波狀;葉柄很纖細,長8-11厘米,寬1.5-2毫米,上面扁平,背面稍圓,截面呈半圓形,邊緣具脫落性的鱗秕狀物頂端具鈍三角形或幾圓形的小戟突;葉鞘被褐色、網狀的細纖維。
花序長約20厘米,分枝少,極張開;花序梗上有2-3個大佛焰苞,管狀,長4-7厘米,頂端一側裂開;花小,雌雄異株。果實球形,藍綠色,直徑8-9毫米;果被高5毫米,花萼幾乎裂至一半,裂片形;花冠裂片變成長而纖細的實心柱狀體,長3-4毫米。種子1顆,球形,直徑6-米。果期10月。
分布範圍
產廣東西部,海南及廣西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廣東雲浮。
主要價值
樹形矮小優美,可作庭園綠化材料。
繁殖方法
棕竹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家庭種植多以分株繁殖為主。
播種以疏鬆透水土壤為基質,以利成活和生長。分株繁殖一般常在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待萌發新枝後再移至向陽處養護,然後進行正常管理。棕竹盆栽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量混合配製作為基質,種植時可加適量基肥。旺盛生長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盆土以濕潤為宜,寧濕勿乾,但不能積水否則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適當減少澆水量。生長季要遮陰,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曬,否則葉片發黃,植株生長緩慢而低矮,一般遮陰度掌握50%左右。棕竹生長要求通風良好的環境,如通風不良易發生介殼蟲。若少量發生,應及時人工刮除,並用800倍氧化樂果液防治,同時注意通風透氣,及時修剪枯枝敗葉 。
栽培技術
養護技巧
1、棕竹生長期應該經常在植物的葉片上噴灑水分,適合盆栽。
2、棕竹雖然耐陰,但也需要適當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會導致葉片變黃,如果再加上通風不良,植物會產生寄生蟲,影響植物的生長。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數要多。以有機肥為主,微量肥料作為輔助。
病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大葉棕竹常見有葉斑病、葉枯病和霜霉病危害,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一800倍液或用1%波爾多液噴灑防治。
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可用80%的敵敵畏乳劑1000 -1500倍液或用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