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記錄號:IO00015
中文名:番茄細菌性潰瘍病菌
英文名:Bacterialcanker
中文別名:番茄潰瘍病
拉丁學名:Clavibatermichiganensis(Smith)Davisetal.,subsp.michiganensis(Smith)Davisetal.
門:細菌門
目:放線菌目
科:棒狀桿菌科
原產地:美國密執安州
入侵地區
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新疆、山西、山東和上海等9個省市的28個城市或地區,並有逐漸向南方擴展蔓延的趨勢。
傳播途徑
病原菌存在於土壤里的病殘組織中,可存活2~3年。在田間或溫室,病原菌通過水、培養料和修剪刀等傳播,由植株的傷口、葉毛、根、氣孔和其他自然孔口或幼嫩果實表面侵入植物組織。果實上的病斑是通過風雨或噴灌時從病汁液上滴下的帶菌水傳播的。花柄染病後病菌經維管束進入果實的胚,侵染種臍或種皮,致種子內帶菌,病健果混合採收時,病菌黏附在種子上致使種子帶菌,種子內外層都可帶菌,種子帶菌率一般為1%~5%,嚴重可達53.4%,種子帶菌率1%時能迅速引起病害流行。如果苗床土壤帶菌,病株可達50%以上。遠距離傳播靠帶菌種子、病株。
寄主植物
主要寄主是番茄,還侵染辣椒,龍葵,菸草等47種茄科植物,但無侵染馬鈴薯的記錄。
為害特點
該病是細菌性維管束病害,主要寄主是番茄,還侵染辣椒、龍葵、菸草等47種茄科植物,但無侵染馬鈴薯的記錄。一些感病茄科雜草是該病原菌的永久侵染源。幼苗期至結果期均可發病,病株發生萎蔫和死亡,大田定植後造成缺株斷壟。病菌可通過維管束侵入果實,造成果實皺縮、畸形,由外部侵染果實引起“鳥眼狀”斑點,影響番茄的產量和質量,危害十分嚴重。據國外報導,番茄潰瘍病可使番茄產量損失25%~75%。在自然條件下,番茄植株對此病非常感病。病菌侵入以後有1個很長的潛伏期。在植株中,病菌存在於木質部導管里,影響溶生細胞間隙。
形態特徵
可選用營養肉湯培養基和酵母、蛋白腖、葡萄糖培養基分離病原菌。病原菌為需氧細菌,無芽孢,棒桿狀。細胞大小為0.6~0.7μm×0.7~1.2μm,以單個或成對方式存在。碳水化合物氧化代謝,不解脂,硝酸鹽還原陰性,脲酶陰性,明膠液化慢,水解七葉苷,水解澱粉能力很弱或不水解。病菌生長緩慢,形成具光澤、圓形、邊緣規則的黃色菌落,也存在粉紅色、白色、紅色及橙色的變易菌落。病原菌是一種好氣、不遊動、革蘭氏陽性、無孢子形成的彎曲形桿狀細菌。
生物學特徵
帶菌番茄種子使幼苗發病。病菌在田間和雜草間通過水或人為的栽培措施(修剪、化學防治)傳播。病原菌經由植株的氣孔及其他自然孔口,侵入植物組織,也可以通過傷口或根部侵入。幼苗更易感染病菌,自然條件下,番茄的整個生長期均對病菌敏感。病菌侵染後經過較長的潛伏期才出現症狀。細菌只存在於木質部維管束組織中,並由於細菌溶解產生孔洞。發病維管束中含有粘性的顆粒狀沉澱及植物侵填體和細菌團塊。同時,病菌產生具有生物活性的毒素肽。病菌在植物殘體、土壤、農用工具和溫室的設備上能長期存活,在土壤中不能長期存活,在種子裡可存活8個月以上。
控制方法
1、檢疫措施:選用無病種子是防治番茄潰瘍病的首要條件;建立無病留種田;嚴禁從疫區向非疫區調運種子。
2、防治方法:種子消毒,種子化學處理(酸浸泡)可以從根本上降低發病率;清除病株,一旦作物發病後要採取嚴格的衛生措施,例如剷除病株、病區隔離等,以使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藥劑防治,為保護作物,有必要採取預防措施,如銷毀植物殘體,對農具、設備消毒;與非茄科植物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
3、品種抗性也是育種發展方向。
國外分布
番茄細菌性潰瘍病首先在北美發現,目前分布於加拿大、美國(包括夏威夷)、墨西哥、多米尼加共和國、古巴、哥斯大黎加、巴拿馬、格瑞那達、瓜德羅普、馬提尼克、哥倫比亞、秘魯、巴西、智利、阿根廷;日本、印度、黎巴嫩、以色列;土耳其、挪威、芬蘭、前蘇聯、前南斯拉夫、波蘭、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荷蘭、比利時、英國、愛爾蘭、法國、葡萄牙、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肯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烏干達、尚比亞、馬達加斯加、辛巴威、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湯加。
寄主範圍及危害特點
1.寄主植物潰瘍病菌的自然寄主主要是番茄(Lycopersicon)、龍葵(Solanumnigrum)、裂葉茄(S.triflorum)和其他茄科雜草。接種寄主有:乳茄(S.mammosblm)、馬鈴薯(S.tuberosum)、醋粟番茄(L.pimpinellifolium)、樹番茄(Cyphomandrabetacea)、心葉煙(Nicotianaglutinosa)等,此外,還有小麥、大麥、黑麥、燕麥、向日葵、西瓜、黃瓜等。
2.危害情況番茄潰瘍病自1910年在美國首次報導以來,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發生,它引起幼苗死亡和損害果實,對番茄的溫室和大田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在美國的密執安州、紐約州、喬治亞州和猶他州都有大發生的報導,20世紀3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番茄潰瘍病在美國中西部地區、北卡羅來納州及加拿大安大略地區大流行,造成的產量損失最高達80%以上。使上市番茄損失25%~75%。在北卡羅來納州,有的年份減產70%。1943—1946年在英國大發生,嚴重影響了番茄的罐頭工業。1991年法國因此病番茄減產20%~30%。
典型症狀
番茄潰瘍病是一種維管束系統病害,從番茄育苗到收穫期均可發生。病株常常是一側先發病,可以表現為系統症狀和局部症狀。在一定條件下,症狀的類型取決於番茄感病的生育期、病菌的侵染位點及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主要類型包括葉片邊緣壞死、葉片萎蔫至枯死、植株矮化、莖稈開裂呈現潰瘍狀、維管束變褐等,如果初侵染來源是番茄種子或是病原菌通過傷口直接侵入番茄的維管束組織,將出現系統症狀,通常先表現為萎蔫;從幼苗到坐果期都可發生萎蔫和死亡,大田定殖後造成缺株斷壟。而當病原菌通過植物表皮的毛孔、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後,首先會出現葉邊緣壞死、葉片萎蔫等局部症狀,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再發展成為系統症狀。病株可通過維管束侵入果實,造成果實皺縮、畸形,後期果實上出現中央淺褐色、邊緣為白色暈圈、形似鳥眼狀的病斑,稱為“鳥眼斑”,有時病斑略隆起並連片,為本病的典型症狀。成株期染病,病菌在韌皮部及髓部迅速增殖擴展,初步下部葉片凋萎或捲縮,似缺水狀,一側或部分小葉凋枯;莖內部變褐,並由上向下擴展,後期產生長短不一的空腔,最後下陷或開裂,莖略增粗,有不定根生出。
在溫室條件下,病株的初期症狀是葉片表現可逆性萎蔫,在葉片的葉脈間產生白色然後是褐色的壞死斑點,最後出現永久性萎蔫,致使整株乾枯而死。在田問的初期症狀主要是植株下部葉片小葉的邊緣出現捲縮、下垂、似缺水狀,病菌未達到的部位,其枝葉生長正常。植株枯萎很慢,一般不表現萎蔫。有些情況下,植株一側或部分小葉出現萎蔫,而其餘部分生長正常。在發病高峰期,葉脈和葉柄上出現白色小斑點,在莖和葉柄上出現褐色條斑,下陷,向上下擴展,莖部病斑開裂而露出黃色至紅褐色粉狀的髓腔,形成典型的潰瘍症狀,病害名稱亦由此而來。細菌通過維管束侵染果實,也可侵染胎座和果肉。幼嫩果實發病後皺縮、滯育、畸形,果實內的種子很小,黑色、不成熟,正常大小的果實感病後外觀正常,偶爾有少數種子變黑或有黑色小點,但仍具較高發芽率。在暴風雨多發區或噴灌條件下,果實上往往出現白色圓形小點,中央褐色而粗糙,略微突起,直徑約3mm左右,斑點邊緣圍繞著白色暈圈,呈典型的“鳥眼狀”。許多小斑點可聯合成不規則的斑塊,但仍有白色的暈圈,但也有沒有明顯暈圈的,嚴重影響番茄的產量和商品價值,危害十分嚴重。
病原形態與生物學特性
該病原細菌為好氧細菌,革蘭氏染色陽性,菌體短桿狀或棍棒形,無鞭毛,無芽孢。細胞大小為0.4~0.7μm×0.7~1.2μm,以單個或成對方式存在。碳水化合物氧化代謝,硝酸鹽還原陰性,尿酶陰性,明膠液化緩慢,水解七葉苷,水解澱粉能力很弱或不水解。生長需要胺基酸、生物素、煙酸和硫胺素。最適生長溫度是24~27℃,最高35℃。在D2和TTC培養基上生長。在土豆片上生長的菌落為鎘黃色。在523培養基上28℃培養,72h後出現針尖狀菌落,96h菌落直徑達lmm,l周后菌落圓形,略隆起,全緣不透明,黏稠,黃色、邊緣整齊、光滑不透明、黏稠狀、直徑2~3mm。最適pH7.0~8.0。趙廷昌等對國內採集的17個該病菌菌株的研究表明,供試菌株均能利用葡萄糖、蔗糖、阿拉伯糖、甘露糖、麥芽糖和甘油,不能利用鼠李糖、棉子糖、松三糖、甘露醇、山梨醇,而乳糖、木糖、纖維二糖在各菌株間或同一菌株重複時結果不一致。此外,供試菌株能利用苯甲酸、檸檬酸、延胡索酸、丁二酸和蘋果酸,不能利用甲酸、丙二酸、草酸、酒石酸、丙酸及半乳糖酸,乙酸和乳酸在各菌株之間或不同重複實驗時結果不一致。供試菌株不產生果聚糖,不能以天冬醯胺為唯一碳源和氮源。供試菌株能液化明膠,不產生吲哚,但產生Hs,不還原硝酸鹽,石蕊牛乳還原不產生氨。尿酶、苯丙酸脫氨酶、氧化酶、色氨酸脫氨酶為陰,過氧化氫酶為陽性,產生的胞外多糖(EPS)主要包括L-海藻糖、D-半乳糖、D-葡萄糖、丙酮酸鹽(酯)、琥珀酸鹽(酯)和乙酸鹽等6種。
發病條件與傳播途徑
病原菌在自然條件下能在田間越冬,影響土壤中病原菌種群數量的首要環境因素是溫度,其次是濕度和土壤類型。存在於土壤里的病殘組織中,可存活2~3年。田問病殘體上的越冬菌源和種子攜帶的病菌是造成初侵染的主要菌源。病原菌的遠距離傳播主要是帶菌種子。病原菌可隨帶病種子、病苗、病殘體及土壤傳播,形成初侵染,再以飛濺的水滴(如灌溉、雨水)等為載體,從修剪造成的傷口、毛孔或葉毛、根、氣孔和其他自然孔口進入植物組織,完成再侵染。在田間或溫室,病原菌通過水、培養料和修剪刀傳播,由傷口、果實上的病斑是通過風雨或噴灌時從病枝葉上滴下的帶菌水滴傳播的。番茄潰瘍病和秧苗,種子內外層都可帶菌。種子傳病率一般為1%左右,從帶菌種子到幼苗的傳播率如果達到0.01%,在適宜的溫濕度等環境條件下就有可能引起定植田番茄潰瘍病的大流行。如果苗床土壤帶菌,病株可達50%以上。病原菌從發病部位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到附近植株,對產量影響不大,造成病害在田問流行並決定損失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初侵染。美國的番茄生產在較長時間以來一直都是在相對溫暖的南部佛羅里達州和喬治亞州用種子大量繁殖番茄幼苗,當幼苗高約25cm時集中運到中西部和北部的番茄生產基地定植。在育苗時為了使幼苗勻齊,並增強幼苗的活力,通常採用鏇轉式割草機對幼苗進行修剪,這樣就人為地大大增加了該病菌在苗期的傳播幾率。
檢測方法
1.產地檢驗在田間根據症狀選取植株的果實或莖葉做仔細檢查,如有果實,看有無鳥眼斑症狀;看莖稈上有無裂口和潰瘍斑,用解剖刀斜剖莖稈,看維管束部分是否變褐色。如有懷疑,還可進行病原分離,根據番茄潰瘍病菌菌落特徵挑取菌落進行鑑定。先用清水沖洗,除去表面的塵土,後用滅菌的解剖刀縱剖莖稈,在病健交界處取一小塊褐變組織,懸浮於少量0.1%腖水中用滅菌玻棒壓碎,靜置使細菌溢出,然後用接種環蘸取懸浮液在營養培養基上劃線分離,根據番茄潰瘍病菌的菌落特徵選擇菌落鑑定。
2.種子檢驗種子帶菌是引起番茄潰瘍病田間流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強種子處理成為防治潰瘍病的關鍵。許多國家在進口種子時都要求對種傳細菌進行程式化檢測。近年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許多快速、高效、可靠的檢測方法套用於種傳病原菌的檢測。檢測種子帶菌的樣本數量也由原來的每批次200粒種子,增加到現在標準要求的每批次10000~30000粒種子,進一步增加了種子健康檢驗證書的可信度。利用間接免疫螢光結合選擇性分離可簡單準確地檢測該病菌,如果免疫螢光結果為陰性時,就認為種子不帶菌;如果為陽性,能夠分離到病菌,就認為樣品陽性,若分離不到病菌,認為樣品陰性。還可以利用ELISA和PCR技術進行檢測。
種子帶菌檢驗的方法很多,一般認為較好的方法是間接免疫螢光——平板分離試驗,這個方法比較簡單、靈敏、可靠,根據檢驗結果可以出具種子健康證書。此法包括抽提方法和作為初篩方法的間接免疫螢光(IF)染色,然後是在半選擇性培養基上平板分離和培養物的鑑定。
間接免疫螢光染色:在同一玻片上要設陽性(病菌或感病組織)、陰性(加樣品,不加抗血清,僅用FITC結合物)和正常血清對照。取標準體積的沉澱懸浮液,在多孔的IF玻片上做1:10稀釋。IF染色採用間接法,每孔加入0.01mol/LpH7.2的PBS稀釋的相應倍數的抗體和第二抗體,每次加入抗體孵育一段時間以後要進行沖洗。在500倍螢光顯微鏡下觀察,測定每個視野的典型螢光細胞數。如果需要,則在1000倍下檢查細胞形態。若沒有檢測到螢光細胞,IF則為陰性,若發現典型的螢光細胞,IF則為陽性。
當直接分離和IF均為陰性時,認為樣品不帶病菌。分離為陰性而IF為陽性時,用保存的抽提液再做分離,若再為陰性,則認為樣品不帶病菌。
(1)病原菌的分離。通過分離培養得到番茄細菌性潰瘍病菌時,是最準確的檢測結果。用半選擇性培養基可從田間採集的發病材料分離,常用的半選擇性培養基有SCM、MSCM等,製備這些培養基都需要加入萘啶酮酸(Nalidixicacid)和放線菌酮(Cycloheximide)。Fatmi使用半選擇性培養基SCM分離,當10000粒番茄種子中有l粒被該病菌感染時,用SCM培養基就能從中分離到病菌,其菌落形態與其他腐生菌有明顯差異。將培養基配方中亞碲酸鉀的量減少或去除,同時用甘露糖替代蔗糖,培養基的敏感性將進一步提高。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種子健康檢測手冊中推薦的用於分離和檢測的培養基為選擇性培養基SCM和mSCM,在mSCM培養基上7~10d後獲得了培養性狀典型分離物,同時出現雜菌的種類較少,可以提高靶向性和避免其他雜菌的污染,但在mSCM培養基上生長較慢,在25~28℃下需培養7~10d才可見典型淺黃色菌落;純化或活化該病菌則用YDC培養基為好,24~48h內就可見典型金黃色菌落。分離培養方法雖然很準確,但是需要的時間很長。
(2)病原菌的檢測與鑑定
①剪葉法或針刺法。在番茄和菸草上的致病性測定用濃度為108Cfu/ml的該病菌菌液採用剪葉法或針刺法接種番茄,一般在14~28d後會出現局部壞死或維管束變色等症狀,症狀出現的早晚隨接種體濃度及溫度等環境條件而異。用蘸根法接種感病番茄品種幼苗,7d以後可以看到葉片萎蔫症狀,特別是半邊葉片萎蔫。用菸草進行試驗,則不同品種對該病菌表現出不一致的過敏性壞死反應。
②紫茉莉接種檢測。在番茄和菸草上對Cmm進行致病性鑑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兩種寄主均不具有快速、靈敏和特異性的特點。Gitaitis等發現紫茉莉對該病菌表現出極為敏感的過敏性壞死反應,是一種對該病菌致病性測定極有價值的植物。當用該病菌接種後,紫茉莉的葉片在36~48h內就能出現典型的過敏性壞死斑(HR反應),靈敏度比在番茄上要高出100倍,而且接種後寄主出現HR反應受溫度影響較小(在18~43℃範圍內均可)。更具有實用價值的是,其他棒狀桿菌及歐氏桿菌屬中的草生歐氏桿菌、假單胞桿菌屬中的螢光假單胞菌等常見病原細菌均不能引起紫茉莉產生過敏性壞死反應。
③血清學方法檢測。ELISA是常用的血清學方法,根據是否為陽性反應及酶聯讀數儀光吸收值的大小,可判斷檢測樣品中是否帶菌。ELISA法可檢測到的最低濃度為104cfu/ml。ELISA的局限性一方面表現在它不能確定被測樣品中病菌的活性;同時對間接ELISA研究還表明,其他亞種或其他種,甚至其他棒形桿菌(如Curt∥'accumfacienspV.oortii等),也可能會對多克隆抗體表現出陽性反應,而某些該病菌的無毒菌株則不出現陽性反應。由於ELISA檢測不能用於區分不同亞種,並且與其他病原菌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反應,檢測的靈敏度也有待提高,因此ELISA檢測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免疫螢光分析法(IF)是將血清學技術與螢光標記相結合的方法,可用於該病菌的檢測。該方法的靈敏度可以達到4.5×102cfu/ml,高於ELISA和其他免疫學方法。
血清方法很靈敏,需要的時間也短,但其最大的局限性也在於它可能會出現假陽性反應和不能判定病原菌的活性。
④分子生物學方法。隨著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種分子生物學方法也逐漸套用於該病菌的檢測與鑑定。DNA探針(DNA-Probe)已經套用於鑑定病原菌有關的毒力基因、rRNA和隱匿染色體片段。通過廣泛的染色體同源性分析,目前已經有了可用於鑑定C.michiganensis不同亞種的特定DNA探針,通過Sourhem雜交,證明cela探針可用於該病菌的鑑定;而用pat-l探針進行雜交,再經過PCR擴增,可用於區分該病菌中的有毒菌株和無毒菌株,其靈敏度可檢測到植物組織中細菌數量為2×102cfu/ml。
檢疫措施與防治方法
在既無良好的抗病品種,又無理想的化學防治藥劑情況下,應採用消滅帶菌種子來防止該病的發生。
1.植物檢疫採用健康無病種苗是防治的關鍵,嚴禁從疫情發生區調種,各番茄產區應當建立本地區的無病留種田,儘量做到不隨便調種;還要加強病情調查,摸清疫情發生分布,嚴格種子檢疫;種子帶菌是病害異地傳播的最重要途徑,番茄潰瘍病是我國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因此應該把種子的植物檢疫工作放在首位加以重視,防止從境外或疫情發生區引種時將病菌帶入,引種時要求供種方出示種子植物檢疫證書,從源頭控制番茄潰瘍病的擴展蔓延;有必要時,應該到產地去實施產地檢疫。
2.建立無病留種田,使用健康清潔的種子種好管好無病留種田,收藏好無病種子,確保種子不帶菌,這是杜絕番茄潰瘍病的最根本性措施。對於檢測出帶菌的種子,可採用溫湯浸種與藥劑處理的方法進行種子消毒與保健處理。常用藥劑為硫酸鏈黴素等抗生素類或稀鹽酸、醋酸、NaCl0等。
3.種子消毒處理對於非用不可而又有帶菌嫌疑的種子可進行消毒處理,下面是5種經濟有效、簡便易行的方法。
(1)發酵法。將可疑病果打碎成漿狀,不要加水,直接裝在容器內發酵4d,每天攪拌2次,使全部種子都淹沒在發酵液中,發酵溫度始終控制在2l℃左右。雖然提高溫度可增強發酵物的化學殺菌作用,但卻降低了種子的活性,應當避免。發酵完畢後,立即取出種子洗淨、晾乾備用。此法可殺死種子表面的全部病菌和種子內部的大部分病菌,在許多國家廣泛採用。
(2)醋酸浸種法。新鮮種子在0.8%的優質醋酸溶液中(用水稀釋)浸泡24h,乾種子則浸泡在0.6%的醋酸溶液中,溫度也保持在21℃左右,大約lkg種子用8L醋酸溶液,浸泡後也需洗淨晾乾。
(3)溫湯浸種法。該法是防治細菌性種傳病害的常用方法。番茄潰瘍病菌的致死溫度為53℃10min,將乾燥種子放入55℃的恆溫水槽中浸泡25min,期間不斷地攪拌,可殺死種子內、外的潰瘍病菌。併兼治番茄細菌性斑點病和細菌性葉斑病。溫湯浸種法多用於當年新種籽,1年以上的陳籽不宜採用,以免影響發芽。
(4)次氯酸鈉溶液浸種法。這是歐美地區的常規種子消毒法。種子在1%次氯酸鈉溶液中(用水稀釋)浸泡20~30min,然後用清水洗淨,新、老種子都可採用。此法簡便易行,可殺滅種子表面細菌和鈍化附著的菸草花葉病毒。
(5)鹽酸溶液浸種法。種子在5%鹽酸溶液中浸泡5h,清水洗淨後播種。美國常將此法與發酵法結合起來,即將果實搗碎成漿狀物後,加入四分之一體積的鹽酸(含量36%~38%的市售品),在室溫下攪勻後放置半小時,對種子表面的細菌和PMV都有作用。
上述5種種子處理方法各有特點,可因地制宜地選用,但無論採用哪種方法,處理過的種子絕不能與未處理的種子接觸,所用容器必須是潔淨無菌的。舊布袋可在水中煮沸消毒,嚴防再度污染。只要認真把好無病種子關,再輔以其他綜合防病措施,番茄潰瘍病一定能得到控制。
4.農業防治加強田問管理,一旦田間有番茄潰瘍病發生,應及時拔除病株,清除田間病殘體,將病殘體深埋或銷毀,同時對疫情發生區土壤進行藥劑處理,儘量減少病菌傳播的可能性。合理輪作對有番茄潰瘍病發生記錄的田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與其他非茄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的輪作,能有效地降低田間病菌的數量,控制病害的發生。
5.物理防治除了對帶菌種子使用紫外線照射等物理消毒方法外,對發病田也可在非生產季使用物理方法進行處理,從而殺死病原菌,降低病害的發生幾率。在希臘的試驗表明,在秋季番茄定植前的7月中旬至8月底,對大棚中的土壤灌足水後覆蓋聚乙烯膜,日曬4~6周實施悶棚,可有效降低田間菌量,番茄潰瘍病發病率平均降低72%,而作為對照的溴甲烷熏蒸效果僅為20%。
6.化學防治國內外目前尚沒有防治番茄潰瘍病的特效藥劑。除了種子處理中提到的上述藥劑外,常用的有代森錳鋅、琥膠肥酸銅(DT)和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等藥劑。自發病初期開始每5~7d噴施1次,對番茄潰瘍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雖然長期施用含銅的殺細菌劑有可能會導致病原細菌產生抗藥性,但目前還沒有關於番茄潰瘍病菌對銅製劑產生抗性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