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途徑
病薯病苗是傳播的主要途徑,帶菌土壤、肥料、流水、農具及鼠類、昆蟲等都可傳病。
為害特點
是甘薯的主要病害,從育苗期、大田生長期以及收穫貯藏期都能發生,引起死苗、爛床、爛窖,損失嚴重,嚴重時可使窖藏種薯的損失高達60%~70%。該病菌危害薯苗、薯塊,以薯塊受害嚴重。薯塊發病產生圓形或近圓形的黑褐色病斑,病部中央稍凹陷,病界分明,輪廓明顯。
上生灰色霉層,在濕度適宜時,病部長出黑色的刺毛狀物。病菌侵入薯肉的下層,使薯肉變為墨綠色。薯苗發病,一般在幼苗基部白嫩部分產生梭形或長圓形的黑色病斑。嚴重時種薯和幼莖部變黑腐爛,造成爛床死苗,濕度大時,發病部位長出黑色刺毛狀物。病苗插入大田後,葉片往往發黃脫落生育期或貯藏期均可能發生,主要侵害薯苗、薯塊,不為害綠色部位。薯苗染病,莖基白色部位產生黑色近圓形稍凹陷斑,後莖腐爛,植株枯死,病部產生煤層。
薯塊染病,初呈黑色小圓斑,擴大後呈不規則形輪廓明顯略凹陷的黑綠色病疤,病疤上初生灰色霉狀物,後生黑色刺毛狀物,病薯具苦味,貯藏期可繼續蔓延,造成爛窖。
形態特徵
菌絲體初無色透明,老熟後深褐色或黑褐色,寄生於寄主細胞間或偶有分枝伸入細胞內。直徑3~5μm。分生孢子梗由菌絲頂端或側枝上形成,鞘狀,內生分生孢子,成熟後孢子由分生孢子鞘內依次推出,又稱內生孢子。無性繁殖產生內生分生孢子和內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無色,單胞,圓筒形或棍棒形,大小為(9.3~50.6)μm×(2.8~5.6)μm。孢子可隨時萌發生出芽管,芽管頂端再串生次生內生孢子,可連續產生2~3次,然後生成菌絲,也可在萌發後形成內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暗褐色,球形或橢圓形,具厚壁,大小為(10.3~18.9)μm×(6.7~10.3)μm;大量產生於病薯皮下,有較強的抵抗逆境的能力,需經一段時間休眠後才可萌發。有性生殖產生子囊殼,子囊殼呈長頸燒瓶狀,基部球形,直徑105~140μm;頸部極長,稱殼喙,長度為350~800μm.子囊梨形或卵圓形,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壁薄,成熟後自溶,子囊孢子散生在子囊殼內,潮濕時,子囊殼吸水產生膨壓,將子囊孢子排出孔口,聚集成黃白色蠟狀物。子囊孢子無色,單胞,鋼盔形,(5.6~7.9)μm×(3.4~5.6)μm。子囊孢子形成不經休眠即可萌發,在病害的傳播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