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西峰,夏商時屬雍州之域。
春秋戰國時期,地屬義渠戎國,為西戎、北狄遊牧之地。
秦屬北地郡。
西漢屬郁郅縣。東漢時羌戎入侵,郡縣皆廢。
南北朝屬彭陽縣(縣治在今董志鄉南廟村)。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彭陽為彭原(縣治在今彭原鄉彭原村)。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彭原劃歸寧州管轄。
元太祖至元七年(1270年),並彭原、安化入慶陽府。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復設安化縣,直隸於陝西布政司。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年),設董志分縣(縣治在今董志鄉政府所在地)。
民國二年(1913年),撤董志分縣入安化縣,遂改名慶陽縣,隸涇源道;民國六年(1917年),西峰受隴東鎮守使管轄(治所在平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黨在西峰設立甘肅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7月28日,西峰解放後,成立軍管會。
1950年,隴東分區易名為慶陽分區,區署設西峰,遂成立西峰市(縣級),同年5月25日,改縣級市為區級市,歸屬慶陽縣。
1954年,改市為區。
1955年,改區為鎮。
1985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西峰市(縣級),原慶陽縣南部8個鄉鎮及原西峰鎮轄區劃歸西峰市管轄,撤消西峰鎮,增設寨子鄉和南街、北街2個街道辦事處。
2002年6月,慶陽地區撤地設市,西峰隨之撤市設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西峰區轄2個鄉(什社鄉、顯勝鄉),5個鎮(董志鎮、肖金鎮、溫泉鎮 、後官寨鎮、彭原鎮),3個街道(北街街道、西街街道、南街街道) ,共25個社區、117個行政村、1050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峰區地處甘肅省東部、涇河上游,位於隴東黃土高原董志原腹地,地理坐標為東經107°27′42″-107°52′48″,北緯35°25′55″-35°51′11″,東鄰西安、鹹陽,西連平涼,南通天水、寶雞,北接銀川。長約47.7公里,東西寬約34.8公里,總面積996.35平方公里。
地貌
西峰區屬黃土高原溝壑區,海拔1421米,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形南北呈一扇形,以董志、彭原兩鎮為中心的董志塬,塬面完整,地勢平坦,是全國最大的黃土高原區。
氣候
西峰區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年日照總時2400-2600小時,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年平均氣溫10℃,年無霜期160-180天,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5年,西峰區已探明的西峰油田,含油麵積800平方公里,地質儲量4億噸以上,被稱為中國石油地質勘探的四大發現之一。區內以砂石、粘土、石英砂為代表的優質礦種分布廣泛,極易開發。
水資源
西峰區境內馬蓮河、蒲河兩條大河,總徑流量達8.43億立方米,地下儲量達43.4億立方米。天然礦泉水年開採量在1000噸以上。
人口民族
截至2016年,西峰區總人口為38.83萬人,較2015年增加0.66萬人。按性別分:男19.78萬人,女19.04萬人;按戶籍分:非農業人口14.87萬人,農業人口23.9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7179人,出生率18.65‰;死亡人口1867人,死亡率4.7‰,自然增長率14‰。常住人口為37.19萬人,較2015年減少1.1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28萬人,農村人口15.91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7.22% 。有漢族、回族、滿族、藏族、壯族、朝鮮族等十二民族。
政治
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章志兼
區委副書記、區長:王 馳
區委副書記:賈志升
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主任:劉建莉
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建新
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馬耀文
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鵬瑞
區委常委、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李廷位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曉龍
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 瀚
經濟
綜合
2016年,西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1.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較2015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8億元,較2015年增長7.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4.0億元,較2015年增長9.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7.1億元,較2015年增長7.2%。在生產總值中,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57.5億元,較2015年增長17.2%,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7.7億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4.1%;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上年的6.6:41.6:51.8調整為6.3:43.0:50.7。其中第一產業比重較2015年下降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較2015年上升1.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較2015年下降1.1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現價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6222元,按12月底匯率6.4936折合6698.8美元。
2016年,西峰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597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92%。全年完成勞務輸轉6.033萬人,其中有組織輸轉2.6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2.67億元。
2016年,西峰區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94.16億元,較2015年增長10.4%。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0個,完成投資92.05億元,較2015年增長10.13%。按構成分:建築安裝工程完成投資270億元,較2015年上漲10.9%;設備工器具購置完成投資7億元,較2015年上漲7.3%;其他費用完成投資17億元,較2015年上漲4.9%。按三次產業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33億元,較2015年上漲6.4%,占投資總額0.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15.43億元,較2015年上漲10.2%,占投資總額39.23%;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75.41億元,較2015年上漲10.6%,占投資總額48.93%。
2016年,西峰區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2.3億元,較2015年下降5.3%,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0億元,較2015年下降21.9%。各項稅收收入總計完成76.7億元(含慶化廠上繳稅金62.2億元),較2015年增長29.4%。其中:國稅收入70.6億元,較2015年增長40.6%;地稅收入6.1億元,較2015年下降32.7%。財政支出累計完成23.8億元,較2015年下降9.0%。
2016年,西峰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14.7億元,較2015年增長3.4%;其中:單位存款59.76億元,較2015年20.9%;個人儲蓄存款餘額212.53億元,較2015年增長18%。各項貸款餘額315.2億元,較2015年增長9.9%。其中短期貸款75.26億元,較2015年下降7.1%;中長期貸款239.85億元,較2015年增長16.6%。
2016年,西峰區保費收入22626.7萬元,較2015年增長17.9%。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6878.5萬元,較2015年下降14.9%;人壽保險保費收入15748.2萬元,較2015年增長41.8%。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6724.2萬元,較2015年下降30.8%。其中財險支付2712.3萬元;壽險支付4011.9萬元。
2017年,西峰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9.3億元,增長6%;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7億元,增長1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3.03億元,增長5.7%;大小口徑財政收入分別完成16.3億元和7.3億元,增長31.7%和2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149.9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160.7元,增長8.3%。
第一產業
2016年,西峰區農作物播種面積84.57萬畝,較2015年增長0.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為48.45萬畝,較2015年下降0.6%;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32.0萬畝,較2015年增長2.1%;青飼料播種面積為4.12萬畝,較2015年增長0.8%。糧、經、飼比例由去年的57.9:37.3:4.8調整為 57.3:37.8:4.8。全年糧食總產量完成 12.56萬噸,較2015年下降1.9%。其中:夏糧總產6.08萬噸,較2015年增長0.6%;秋糧總產6.48萬噸,較2015年下降3.2%。在秋糧中玉米產量3.11萬噸,較2015年下降7.2%。油料產量完成1.62萬噸,較2015年增長0.7%;蔬菜產量16.59萬噸,較2015年增長3.8%;瓜類產量2.8萬噸,較2015年增長3.1%。
2016年,西峰區共完成造林面積5.67萬畝,累計達到59.2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9.67%,較2015年提高3.8個百分點。當年出售樹苗1526萬株,較2015年下降7.5%。果園面積累計達到23.84萬畝,果品總產量13.33萬噸,較2015年增長11.3%,其中蘋果產量12.69萬噸,較2015年增長11.8%。
2016年,西峰區大牲畜存欄1.85萬頭,較2015年下降9.6%。其中:牛存欄1.77萬頭,較2015年下降2.1%,出欄0.8萬頭,較2015年增長9.5%;豬存欄6萬頭,較2015年增長1.4%,出欄5.97萬頭,較2015年下降3.2%;羊存欄11.69萬隻,較2015年下降0.7%,出欄4.5萬隻,較2015年增長1.1%。肉類總產量達到6369.45噸,較2015年增長0.7%。奶類產量1119.64噸,較2015年下降3.2%。禽蛋產量603噸,較2015年下降4.2%。
2016年,西峰區水產品產量142.71噸,較2015年下降8.2%。
產品名稱 | 產量(單位:噸) | 比2015年±% |
糧食 | 125613.2 | -1.9 |
﹟夏糧 | 60792.36 | 0.6 |
油料 | 16220.47 | 0.7 |
﹟油菜籽 | 11371.63 | 2.1 |
藥材 | 2694 | -2.6 |
水果 | 133260 | 11.2 |
﹟蘋果 | 126921.12 | 11.9 |
肉類 | 6369.45 | -0.7 |
# 牛肉 | 938.16 | 9.5 |
羊肉 | 717.15 | 1.1 |
豬肉 | 4478.7 | -3.2 |
牛奶 | 724 | -5.7 |
綿羊毛 | 138.9 | 0.7 |
水產品 | 142.71 | -7.9 |
鮮蛋產量 | 629 | -0.3 |
2016年,西峰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5億元,較2015年增長3.4%。其中:農業產值13.53億元,較2015年增長3%;林業產值0.2億元,較2015年增長13.7%;牧業產值1.6億元,較2015年增長6.7%;漁業產值124.16萬元,較2015年下降8.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19億元,較2015年增長3.3%。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2.7億元,較2015年增長6.7%。其中:農業增加值9.64億元,較2015年增長5.6%;林業增加值0.07億元,較2015年下降0.9%;牧業增加值1.11億元,較2015年增長2.5%;漁業增加值116.86萬元,較2015年下降9.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87億元,較2015年增長1.1%。
2016年,西峰區耕地面積57.87萬畝,較2015年下降0.4%,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0.93萬畝,較2015年增長0.4%,保證灌溉面積達到16.61萬畝,較2015年下降0.2%。農業機械總動力增長到33.06萬千瓦,較2015年增長5.9%。勞動力資源總數15.98萬人,其中:鄉村勞動力達到13.5萬人,較2015年減少0.44萬人。
2016年,西峰區建成3個蘋果基地鄉鎮、25個蘋果重點村、55個果品專業合作社,102處百畝以上流轉土地果品專業合作社和經營大戶;建成肖金設施基地、三川、董志南廟等設施蔬菜生產示範點9個,建成顯勝三泉劉等露地瓜菜示範點5個;啟動新建千頭(只)養殖小區(場)8處,發展規模養殖戶550戶,全區生豬、肉牛、肉羊、家禽飼養量分別達到20.6、2.45、22.8、52.5萬頭(只)。全年涉及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和資金49項,2016年應補助資金35701.8萬元,實際兌付資金31630.37萬元,兌付率88.6%。其中通過“一折統”兌付25項兌付資金20592.8萬元。實現脫貧819戶3244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06%。
第二產業
2016年,西峰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92.5億元,較2015年增長18.4%,實現增加值57.5億元,較2015年增長17.2%(可比價)。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省以下地方工業實現增加值10.9億元,較2015年增長4.1%。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國有工業實現50.2億元,較2015年增長30.0%;股份制工業實現5.2億元,較2015年增長7.1%。按行業分:輕工業實現增加值1.4億元,較2015年增長11.0%;重工業實現增加值56.1億元,較2015年增長22.1%。規模以下工業完成總產值3.28億元,較2015年增長2.11%,實現增加值1.23億元,較2015年增長1.91%。
2016年,西峰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總產值191.6億元,較2015年增長19.6%,產品銷售率為99.5%。其中省以下地方工業完成銷售總產值23.7億元,較2015年下降14.1%,產品銷售率為96.3%。實現營業收入185.0億元,較2015年增長10.2%。
2016年,西峰區原油加工量343.36萬噸,較2015年增長33.6%,生產汽油136.87萬噸,較2015年增長37.1%,煤油14.1萬噸,較2015年增長51.7%,柴油142.65萬噸,較2015年增長30.7%,燃料油7161噸,較2015年增長146.9%,液化石油氣17.08萬噸,較2015年增長34.3%,服裝22.7萬件,較2015年增長1.8%,化學藥品原藥231噸,較2015年下降5.3%,自來水1091萬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0.6%,商品混凝土53.13萬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6.6%,塗料7735噸,較2015年增長23%。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生產量合計 |
原油加工量 | 噸 | 3433551.0 |
汽油 | 噸 | 1368692.0 |
煤油 | 噸 | 141063.0 |
柴油 | 噸 | 1426533.0 |
燃料油 | 噸 | 7161.0 |
液化石油氣 | 噸 | 170759.0 |
服裝 | 萬件 | 22.7 |
化學藥品原藥 | 噸 | 231.0 |
自來水生產量 | 萬立方米 | 1091.0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531253.0 |
塗料 | 噸 | 7735 |
中成藥 | 噸 | 0 |
2016年,西峰區50戶資質以內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4.95億元,較2015年下降2.3%;實現增加值17.7億元,較2015年增長4.1%。資質以內建築企業實現營業利潤3.79億元,較2015年下降0.78%;利潤總額達到2.14億元,較2015年增長7.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89.54萬平方米,較2015年下降20.1%;房屋竣工面積88.95萬平方米,較2015年減少9.9%。
2016年,西峰區72戶房地產企業總計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2億元,較2015年增長0.5%;其中商品住宅投資24.5億元,較2015年增長5.2%;辦公樓投資2803萬元,較2015年下降61.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59090萬元,較2015年增長34.9%。商品房施工面積總計316萬平方米,較2015年下降11.3%,其中商品房住宅施工面積200萬平方米,較2015年下降14.9%;商業營業用房施工面積70.9萬平方米,較2015年增長0.1%。全年全區商品房新開工面積10.11萬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積的3.2%,較2015年下降83%。商品房銷售面積14.7萬平方米,較2015年下降5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2.17萬平方米,較2015年下降65.7%;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2.52萬平方米,較2015年增長140%。全年銷售額7.1億元,較2015年下降58.1%,其中住宅銷售額5.1億元,較2015年下降64.5%;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2億元,較2015年下降20%。
第三產業
2016年,西峰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1億元,較2015年增長8.9%。分地域看:城市完成58.07億元,較2015年增長8.5%;農村完成11.05億元,較2015年增長10.9%。分行業看:批發業完成17.5億元,較2015年增長13.4%;零售業完成43.9億元,較2015年增長6.7%;住宿業完成0.4億元,較2015年增長5%;餐飲業完成7.3億元,較2015年增長12.7%。全年進出口額15145萬元,較2015年增長2.9%。
2016年,西峰區共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旅遊景點16處,涉外定點星級接待單位 4個,旅行社(分公司)25個。全區累計接待遊客29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4.2億元。編制完成《慶陽北石窟寺遺址生態公園修建性詳細規劃》、《顯勝鄉蒲河川美麗鄉村旅遊開發規劃》、《溫泉鎮華夏公劉第一廟景區總體規劃》、《彭池塬古城旅遊景區開發總體規劃》和《小河灣景區開發規劃》。打通了毛寺至北石窟寺環川公路,啟動實施了隴東滑雪場二期工程建設和夏季漂流碼頭建設,均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交通運輸
航空
慶陽機場始建於1976年,1977年建成通航,屬國內支線機場,位於慶陽市西峰區西北5公里彭原鄉李家寺村。慶陽機場飛行區等級按4C級標準建設,擁有一條長2600米、寬45米的跑道,可滿足A320、B737系列機型全天候起降。
鐵路
銀西客運專線正線全長616.55公里,線路北起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經靈武市、吳忠市,向南途經甘肅省環縣、慶城縣、慶陽市區進入陝西省境內,經彬縣、乾縣、鹹陽國際機場接入西安北客站。該鐵路2015年12月23日已經在慶陽隧道開工建設,預計在2020年底前全線通車。
公路
西峰區有慶陽客運中心(汽車南站)、慶陽汽車北站(汽車北站)、西峰汽車站(汽車西站)三個客運車站。可以到達慶陽各縣以及廣州、東莞、南陽、烏魯木齊、西寧、天水、嘉峪關、敦煌、定西、神木、呼和浩特、西安、榆林、平涼、臨汾、蘭州、吳忠、延安、石家莊、洛陽、烏海、北京、銀川、太原、包頭、烏魯木齊、成都、深圳、上海等地。
G22青蘭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實現了甘肅東部出口的高速化。東至延安、臨汾,南至平涼、西安、蘭州。
西峰區南北有S202通過,北可以到慶城縣,南可以至平涼、西安。
2016年,西峰區擁有營運載客汽車1686輛,載貨汽車11680輛。客運量達到3527萬人(次),旅客周轉量達到259676萬人公里。貨運量達到2297.61萬噸,貨物周轉量達到382359.3萬噸公里。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6年,西峰區共有各級各類學(協)會34個,其中專業技術學(協)會10個,農村專業合作組織24個,當年完成專利申請472件,授權發明專利188件,累計授權有效發明專利40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西峰區內共有各類學校224所。其中大專院校2所,中等職業學校9所,中學24所(其中:獨立國中10所,完全中學5所,高級中學5所,一貫制中學4所),普通國小10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稚園89所。各類學校共有教職工8419人,其中專任教師7792人。在校學生97910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59%,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5.68%。
文化事業
2016年,西峰區有專業劇團2個,文化(藝術)館2個,圖書館2個,博物館2個,畫院1個,文化站8個,農村文化室100個,農家書屋104個,露天劇場35個。全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4.0億元,較2015年增長19.0%,文化產業法人單位383個,新增35個。全年完成了37個行政村“鄉村舞台”建設、15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完成80個全省行政村(社區)“數字農家書屋”試點建設,實施了全區農村有線廣播電視網路全覆蓋文化惠民工程,新鋪設光纜線路177公里,附掛光纜線路147公里,覆蓋全區7個鄉鎮,完成有線廣播電視入戶5878戶。全年舉辦各類香包等民俗文化產業培訓班126期,培訓作者10000人(次)。組織民間藝術大師創作刺繡、剪紙、泥塑等民俗文化產品130件,外出參加展覽和參加藝術大賽20餘場次,獲獎35項。培育擴建後官寨鎮南佐村(左煥茸)、新建董志鎮北門村“文化集市”固定經營點和生產加工基地各1處,並在國內和白俄羅斯設立了行銷視窗;成功承辦了“第十四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共組織各鄉鎮、街辦布設香包、刺繡、剪紙、皮影類展棚615個,參展公司142個、參展農戶271個,共銷售香包、刺繡、剪紙、皮影類民俗文化產品186.7萬件,銷售額達到1011.6萬元。全年生產香包550萬件、實現產值8500萬元,銷售500萬件,收入7000萬元。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西峰區轄區擁有衛生機構330個,其中醫院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8個、衛生院8個、村衛生室113個、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6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個、婦幼保健院(所、站)2個、采供血機構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個,計畫生育服務機構16個。實有醫療病床3606張。衛生技術人員422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485人,註冊護士1292人,藥師(士)201人,技師(士)180人,其他人員320人。全年實施陳戶衛生院綜合業務樓、溫泉衛生院住院樓、後官寨衛生院改擴建及附屬設施項目、董志衛生院附屬設施項目等衛生基礎設施項目7項。全區100所標準化村衛生室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全年參合農民人均籌資總額達到530元,參合236965人,參合率99.71%。農村五保戶、低保戶等困難和弱勢群體參合率保持在100%,總計補償36.14萬人次10672.57萬元,當年資金使用率83.4%。全面落實了33種門診慢特病報銷政策,重大疫病報銷比例達到70%以上。對全區749名因病住院的貧困人口提高5%,補償資金17.05萬元,貧困人口住院實際補償比為64.34%,大病保險賠付起付線降至3000元,共賠付44人次2.85萬元。全區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9%,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均達到98%以上。乙、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340.92/10萬。免疫規劃疫苗全程合格接種率達98%。全年共結婚登記6398人,婚檢6293人,婚檢率98.48%,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完成率87.5%。孕產婦和兒童管理率分別達到96.3% 和93.8%。
基礎建設
2016年,西峰區全面啟動實施了6個省、市、區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及10個環境整潔村建設任務,完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總投資6622萬元,占總計畫的102%。其中,6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完成總投資5762萬元,占項目計畫的103%,10個環境整潔村完成總投資860萬元,占項目計畫的102%。累計完成公路沿線雜草清理323.5公里,垃圾清運6780噸,樹畦樹行整修235.7公里,垃圾坑點治理678處,配備垃圾箱600多個,清理門前“三堆”4635處,農宅塗白美化562戶,新栽行道樹8400多株,行道樹塗白38.5公里,門頭改造180多間,建成人工水景及小遊園8處,居民點門前新建小菜園(花園)329處,完成慶西路沿線兩側草坪種植12.7萬平方米,整治蒲河川區河道6.5公里,整理美化連心橋河岸1000平方米,整治旅遊景點10多處,完成面山綠化2100畝。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3處,分散工程89處,解決了1857戶7559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架設10KV線路4.01公里,架設0.4KV線路27.31公里,配備變壓器18台1800千伏安。實施7條65.3公里的農村道路建設。
體育事業
2016年,西峰區共有體育場地數451個,舉辦縣級以上運動會11次,參加縣級以上運動會運動員人數53190人。年末等級運動員27人,等級教練員21人,等級裁判員432人。體育事業經費支出1053.8萬元。
人民生活
2016年,西峰區單位在崗職工年工資總額達到438979萬元,較2015年增長6.89 %,年人均工資額69780元,較2015年增長7.96%。其中區屬職工工資總額為82665萬元,較2015年增長16.95%,年人均職工工資額68110元,較2015年增長1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97.93元,較2015年增加2050.73元,人均消費性支出14921.29元,較2015年增加799.73元。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1.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1.4元,較2015年增加583.2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599.42元,較2015年增加296.86元。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6.7%,較2015年下降1.2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
2016年,西峰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人數為19557人,其中離退休人員17064人;參加失業保險40053人;參加工傷保險75252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49515人。城市低保參保人數達到4892戶、12137人,發放保障金5179萬元,較2015年增加499萬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補差338元。農村低保參保人數達到3912戶、12758人,發放保障金2432萬元,較2015年增加104萬元,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差159元。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窯洞民居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西峰黃土同整個黃土高原一樣,是在地質年代的第四紀早更新世晚期形成的風成土狀堆積物,已有約120萬年。黃土層厚度一般為50至100米,最厚處可達200米。因黃土層深厚,土質密實,極適宜於挖洞建窯,數百年至千年不易倒塌。千百年來,窯洞一直是西峰人民的重要居所。窯洞類型很多,但按大類分基本上有三種:一是明莊窯洞;二是下沉式地坑院窯洞;三是箍窯。
窯洞按用途細分還有很多。如為了防盜,在正面窯上面再打個小窯,名曰高窯;在窯內一側再打個能藏東西的小窯名叫拐窯;若因窯小,在盤炕的地方再掘一小窯叫炕窯;為了躲避戰亂,在莊附近另挖一長道深洞,叫地窨子。住家院落中的窯洞因用途不同,名稱也有所不同,有客屋窯、廚窯、畜圈窯、柴草窯、糧窯、井窯、磨窯、車窯等等。
窯洞是農民生活的搖籃。它對黃土高原人民的繁衍生息曾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
窯洞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是中國建築工藝的偉大創舉,是人類居住史的“活化石”。西峰因其所在的地理環境成為慶陽窯洞民居文化的代表。
荷花舞
西峰區是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遺俗和農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間荷花舞文化的歷史人文環境,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載入《20世紀中國民族舞蹈經典》的“荷花舞”就源於此,慶陽也因此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荷花舞之鄉”。
荷花舞起源於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董志原上,建國後被中國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壇。但它的原汁原味的藝術風格依然保留在西峰區的社火中,並被改編成500人參與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源起,對周文化在民間的遺傳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對華夏農耕文化滋生的溫文、典雅、優美的藝術形象更具有探索價值。在現代的藝術園地里,輕捷、飄逸、熱烈的舞姿和氣氛更是民眾文化活動保留的舞蹈藝術。
徒手秧歌
秧歌,也叫秧歌舞,即在鑼鼓伴奏下既歌又舞的一種表演形式。起源於北方,是產生於農田裡的一種歌舞。因勞動強度大,需長時間弓背彎腰,為了消除疲勞、疏鬆筋骨,休息時人們就在田地里扭起來。為防止踩壞秧苗,就見空插腳,於是出現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紀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躍的時期。每遇節慶活動,人們都要扭秧歌,大大豐富了秧歌的內容,出現了秧歌劇、秧歌小演唱等。3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批很有藝術價值的秧歌文藝作品。
慶陽的秧歌有兩種,一種叫秧歌舞,一種叫秧歌劇。秧歌舞只舞不歌,俗稱“扭秧歌”,始終突出一個“扭”字。在原地表演的,也有在行進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變換各種隊形,聚散分合,動靜有序,看起來使人眼花繚亂,妙趣橫生。秧歌舞表演人數,可多可少,有男有女,雙排偶數。人物化裝多式多樣,有工人、農民、軍人、學生,還有老漢、醜婆、大頭娃娃等;徒手秧歌是慶陽秧歌的一大特點。演員赤手空拳,不拿八哥道具,這種表演形式難度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菸斗、花朵、鐮刀、斧頭的。腰中多束紅綠彩帶,扭動時如花海翻浪,異常耀眼。秧歌劇與秧歌舞不同,它也以“扭”為主要表演特徵,但它是載歌載舞,而且有故事情節,只不過是劇情線條比較單一罷了。當年隴東解放區流行的《夫妻識字》、《兄妹開荒》就是這一藝術形式的代表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秧歌這種文藝表演形式廣泛流傳。人們用秧歌歌唱翻身解放後的喜悅心情,歌唱人民領袖和社會主義新事物。每年春節、國慶和其他重要節慶活動,都有秧歌隊出現,秧歌隊成為街道文藝活動的主流和亮點。2002年,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期間,陽的秧歌使國內外賓客大開眼界,特別是徒手秧歌,使來賓大飽眼福。
隴東嗩吶
隴東嗩吶在明代就有流傳,有四百年的發展歷史,從清代開始逐步成熟至民國達到興盛。
隴東嗩吶,經過百年的演變,它的主要作用是活躍和滿足了窮鄉僻壤廣大民眾的文化需求。表現為每逢娶媳嫁女,喪葬祭奠、鄉村廟會、節慶典禮、新居喬遷、賀壽、給嬰兒過滿月等民間活動為其助興,表現民間民俗活動的廣泛性。隴東地區紅白事中的接請客、送大客、娶新人、迎花、拜堂、闖帳、請靈、出門告、家祭、朝奠、請先生、請客、跑報、樂祭、游食等繁雜的禮儀活動中總是樂手在前,鼓樂先起,具有領先特徵。西峰隴東嗩吶融民間文學、民間器樂、民間禮儀習俗、風土人情於一體,具有稀有珍貴的價值。
名優特產
西峰區特產有:黃花菜、烤菸、富士蘋果、什社小米等。
名勝古蹟
董志塬
董志塬位於甘肅最東部,地處黃土高原中心。塬面平坦,塬邊破碎。因其黃土堆積最厚(200多米),塬面最完整,面積最大(910平方公里),加之農耕歷史悠久,故此號稱“天下黃土第一塬”。
南小河溝
南小河溝位於距西峰城區13公里的董志原西畔,溝壑縱橫,谷坡陡峭,被譽為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一塊翡翠。南小河溝流域面積36.3平方公里,是黃委會西峰水保站堅持半個世紀研究水土流失規律的基地,也是全國小流域治理的樣板。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舊稱寺溝),位於西峰西南25公里, 處蒲河茹河交匯口東岸、覆鐘山面西的崖壁上。窟群由石道坡、花鴇崖、石崖東面窟群、樓底村窟及寺溝窟群組成,尤以寺溝窟群最為集中、宏大、堂皇。該窟群開鑿於高約20米、長約120米石壁上,上下三層,以165窟為中心,分向西翼展開,狀若蜂房,間有依勢鑿就的階梯相通。計現存窟龕295窟,造像2126軀,其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麥積山、炳靈寺窟群。在絕大多數窟龕內,原來均有彩繪壁畫,現少數洞窟仍留有殘跡。據專家考證,北石窟寺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一千五百餘年,代有修鑿,既有官方崇佛的宏壯巨製,又有民間眾生贖罪的精巧微構,尤以北魏、盛唐修鑿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北石窟寺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甘肅四大石窟之一,著名的旅遊勝地。
小崆峒
小崆峒位於西峰區城南九公里的董志塬畔,是隴東黃土高原的“天然標本園”和黃土溝壑區少見的風景旅遊勝地。小崆峒風景旅遊區,由陝西城鄉設計研究院於2000年3月完成總體規劃。規劃總面積194公頃,其中管理範圍102公頃,外圍保護帶116公頃,分為五個功能區,六個景區,二十一個景點。
老洞仙山風景名勝區
肖金鎮老洞仙山風景名勝區,距西峰城區17公里,離202省道3.5公里,有四大景區和幾十個大小不同的風景點。東有九龍回頭盤踞和周朝時期的烽火台呼應;西有元、明埋藏的吳城古堡臥虎展尾潛伏;南有四大名山和“五八”上水工程祥雲對照;北有金雞峻岭及寺崖新石器仰韶文化遺址籠罩。呈現出望峽洞窟,山原相目的意境。
隴東農耕民俗文化村
隴東農耕民俗文化村坐落在小崆峒北門內,一座典型的隴東崖莊院落,背原面山向陽,崖背一磚到頂,窯洞排列整齊,院落雅致靜謐,花園繁花似錦。大門外右側因勢修建一座高廈,另具匠心,增加了窯洞民居的層次和對稱,顯得和諧而有情趣。院中央矗立一尊公劉巨像,懷抱谷穗,盤髻飄髯,目視遠方,面帶微笑,睿智而安詳,似勞作歸來,又似佇立籌謀。公劉是奠定周王朝基礎的部落首領,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開山之祖。公劉塑象是隴東民俗文化村點睛之筆。
巴家嘴水庫大壩
巴家嘴水庫大壩位於西距西峰15公里、黃河第三級支流的蒲河中段的巴家嘴,是一座高74米,長539米,底寬404米,頂寬6米的巨型黃土大壩,被稱為“亞洲黃土第一壩”的巴家嘴水庫大壩。
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是慶陽市的一處大型綜合型遊樂場所。位於西峰區九龍路北段繁華地段,占地約458.01畝,內有峰、湖、亭、橋觀賞景點和水、陸、空等遊樂設施。東湖公園始建於1988年,1992年初具規模,1993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其後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擴建,2014年底作為全開放式城市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民俗博物館
隴東民俗博物館地處西峰南郊慶陽農耕民俗文化村風景旅遊區,是慶陽唯一的一個專門蒐集、整理、挖掘、陳列隴東民俗文物的機構。展覽館建設突出了當地傳統的地坑院式民居風格,由十八孔窯洞組成,建設面積3600平方米。
新興園
新興示範園(簡稱新興園),位於西巴公路沿線,後官寨鄉溝畎村,距西峰城區10公里,總占地面積2000畝,是西峰區通過招商引資建設的集休閒度假、風情旅遊、餐飲住宿於一體的大型自然生態園區,建成窯洞賓館、別墅、噴泉、游泳池、垂釣中心、高爾夫球場、保齡球館、網球場、射擊場、桑拿洗浴、會務接待多功能健身、植物園、森林公園、圍獵場、動物園等項目。
著名人物
西峰區著名人物有:何占鰲、王庶、張玉珍、張孝友、米萬鍾、劉養鋒、李彥仙、劉桃兒、任國棟等。
中國城市一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誌,也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級形式。同時,城市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 |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蘭州市 | 城關區 | 七里河區 | 西固區 | 安寧區 | 紅古區 | 永登縣 | 皋蘭縣 | 榆中縣 |
嘉峪關市 | |
金昌市 | 金川區 | 永昌縣 |
白銀市 | 白銀區 | 平川區 | 靖遠縣 | 會寧縣 | 景泰縣 |
天水市 | 秦州區 | 麥積區 | 清水縣 | 秦安縣 | 甘谷縣 | 武山縣 |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武威市 | 涼州區 | 民勤縣 | 古浪縣 | 天祝藏族自治縣 |
酒泉市 | 肅州區 | 玉門市 | 敦煌市 | 金塔縣 | 瓜州縣 |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
張掖市 | 甘州區 | 民樂縣 | 臨澤縣 | 高台縣 | 山丹縣 |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
慶陽市 | 西峰區 | 慶城縣 | 環縣 | 華池縣 | 合水縣 | 正寧縣 | 寧縣 | 鎮原縣 |
平涼市 | 崆峒區 | 涇川縣 | 靈台縣 | 崇信縣 | 華亭縣 | 莊浪縣 | 靜寧縣 |
定西市 | 安定區 | 通渭縣 | 臨洮縣 | 漳縣 | 岷縣 | 渭源縣 | 隴西縣 |
隴南市 | 武都區 | 成縣 | 宕昌縣 | 康縣 | 文縣 | 西和縣 | 禮縣 | 兩當縣 | 徽縣 |
臨夏回族自治州 | 臨夏市 | 臨夏縣 | 康樂縣 | 永靖縣 | 廣河縣 | 和政縣 | 東鄉族自治縣 | 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合作市 | 臨潭縣 | 卓尼縣 | 舟曲縣 | 迭部縣 | 瑪曲縣 | 碌曲縣 | 夏河縣 |
(參見:甘肅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