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物流延遲](/img/e/859/nBnauM3XzQTM2UTOyQTO3IDOyITM5AzMwETMwADMwAzMxAzL0k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一個物流延遲的例子是Sears儲存的直接傳送系統。使用快速訂單通信可以做到在收到客戶訂單前不啟動一種器具的物流,星期一購買的器具最早在星期三就能在家裡安裝。也很可能在星期一出售的器具直到那天晚上或星期二早上才被生產出來。
許多物流延遲的套用包括服務供給部分,關鍵的與高成本的部件保存在中央庫存內以確保所有潛在用戶使用。當某一種部件的需求時,訂單通過電子通信傳送到中央庫存區域,使用快速、可靠的運輸直接裝運到服務設計。結果是以較少的總體庫存投資改進了服務。
物流延遲以快速的訂單和傳送替代在當地市場倉庫里預估庫存的部署。與生產延遲不同,系統利用物流延遲,在保持完全的生產規模經濟的同時,使用直接裝運的能力來滿足客戶服務要求。
價值創造
![物流延遲](/img/6/2f6/ml2ZuM3XzcjMwMjN2QTO3IDOyITM5AzMwETMwADMwAzMxAzL0k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物流延遲關注的焦點是時間,一件成品從形成使用價值到發揮使用價值的“空隙時間”內是不會創造任何價值的,反而還會占用一定的空間成本與維護費用。物流延遲不僅通過降低庫存成本創造價值,更主要的是通過壓縮每件產品的“空隙時間”,加速資本周轉,提高流動資本在一定時間內創造價值的次數。
中國南方地區分布著許多大型跨國連鎖零售集團的分店,其中許多零售店的進貨、補倉、上架的作息時間不是12h,而是18h甚至24h制的。如此“Just in time”式的物流運作,使零售店對顧客的需求時刻表現出最敏感的供貨反應,以此保證貨架上所有商品最快速的流轉和更新,其流動資金的周轉速度可想而知。據統計,沃爾瑪、家樂福流動資金的周轉速度每年可達20-30次。
分類
拉動式延遲現代生產存在兩個極端,一個是在建立庫存的環境下把產品存儲起來賣給消費者。由於生產是在顧客發出訂單之前就已經發生了,這種建立存貨的計畫完全是建立在預測基礎上的。另一個極端是,企業等顧客下訂單,然後運用訂單的完全特定的信息,啟動整個供應鏈流程來生產和配送產品。這樣就不可能生產出不恰當的產品,但是這是以顧客長時間的等待為代價的。大多數企業是在建立存貨的生產和按訂單生產之間的某一個點上進行運作的。一些供應鏈中,早期的步驟是在預測的基礎上進行的,然後生產出的中間產品被存儲起來。剩下的定製化步驟僅僅是在收到客戶訂單後才進行。根據預測生產的模式(推的模式)向根據訂單生產的模式(拉的模式)轉換的鄰接點常常被稱為是推拉邊界,或者說是去耦點。拉動式延遲就是要使去耦點儘早地在流程中出現。根據預測生產的步驟越少,則半成品的存貨量就越少,按照顧客訂單的確切要求而實施的步驟就會越多。通過這種方式,更多的流程步驟被延遲到了下了訂單之後。
成功地實施拉動式延遲策略,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因素:
流程步驟必須是有次序的,這樣可以使較少的有差別的步驟(就是在產品結構中產生較少輸出端的步驟)出現在去耦點之前。較少的輸出連線埠使得預測更加容易、更加準確。為了使根據預測生產的流程有效地實施,準確的預測是關鍵性的因素。
去耦點後的流程步驟要能夠靈活而快速地實施。有效、快速的客戶反應是很重要的。在節省時間的壓力下,這些步驟能夠被精確地、符合質量標準地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精確地獲得訂單是根據訂單生產策略成功的關鍵因素。系統必須能夠記錄顧客的確切訂單(配置和規格)並且進行信息傳遞,從而開始進行這些流程生產。
例如,作為一個主要的服裝製造商,過去Benetton在生產其產品的時候,往往先把紗線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然後把這些染好顏色的紗線編織成最終產品。顏色各異的服裝存貨的估計失誤導致代價昂貴的季末大減價。公司主席創造性地通過調換染色和編織這兩個過程來改變了供應鏈。現在,漂白的紗線先編織成各式各樣和型號,然後在季節流行顏色更加清楚的時候再將這些最終產品染色。Benetton 的例子說明了拉動式延遲是怎樣起作用的。染色和編織的互換不是將去耦點放在成行的毛線衫這一水平上,而是將去耦點移到了編織之後、染色之前。這種情況下,染色這一程式就是定製化,是按照根據訂單生產的模式進行的。
結構式延遲
要求徹底改變產品結構,使用那些能夠使一些零部件和流程步驟標準化的設計。如果早期的步驟能夠標準化,使這些步驟產生的結果無差別,那么產生產品差異的點就會有效地得以推遲。我們稱之為結構式延遲,是因為延遲是通過產品結構形式的改變而得以實現的。
過去,在日本生產組裝的主機有兩種電源和保險絲裝置,一種是面向北美市場的110伏電壓的;另一種是面向歐洲市場的220伏電壓的。當時訂貨至交貨的時間很長,並且很難預測在北美和歐洲的需求量,這就可能導致一個洲的產品大量積壓,而另一個洲的產品又供貨不足出現脫銷。但是,如果重新設計一下主機,使之具有通用的電源和保險絲裝置,那么產品在送達最終客戶之前就不需要進行差異化設計。採用通用的電源裝置還有一個附加的好處,就是無論什麼時候,只要產品的供求不平衡,產品就可以順暢地由一個洲運往另一個洲。這樣,在日本的主機產量就是全球所需印表機數量的總和,而不用再像以前使用有差異的電源時那樣,需要預測110伏和220伏的裸機應該各自生產多少。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結構式延遲的例子,電源和保險絲裝置被標準化了,從而改變了產品的結構。
物流術語(五)
在中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的定義中指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現在讓我們去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