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滙豐銀行大樓](/img/9/3ec/nBnauM3X4UzM0ADMyMzN0QjN3ITMxMzN0kDOwADMwAzMxAzLzc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歷史
滙豐銀行,也就是HSBC(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是現今全球最大的跨國銀行集團之一,正如同其名稱中的提示,滙豐銀行最初成立於1865年的香港和上海。初成立時滙豐銀行設在外灘南京路口,即今和平飯店南樓舊址。1865年4月3日,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上海分行開業。辦公地點在外灘南京路的中央飯店(後名匯中飯店)底層。![滙豐銀行大樓](/img/6/6ec/nBnauM3X3ATM3cjM4MzN0QjN3ITMxMzN0kDOwADMwAzMxAzLzc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一九一七年的滙豐銀行](/img/7/29e/nBnauM3XygTO1MjM3MDO2EjM5QTMxkDM5ADOzQTNwAzMxAzLzg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評價
滙豐號稱“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築”,建築面積23415平方米,是遠東最大的銀行建築,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銀行建築,僅次於英國的蘇格蘭銀行大樓。至今依然被公認為是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建築。建築風格
![右圖為建設中的滙豐銀行大樓圓形穹頂銅框架結構](/img/b/466/nBnauM3XwMjN4MTO2UDO0QjN3ITMxMzN0kDOwADMwAzMxAzL1g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裝飾風格
壁畫
在滙豐銀行大樓八角形門廳上方,原有八幅馬賽克鑲嵌的大型壁畫,穹頂上另有黃道十二宮及太陽神、月神的天頂畫。1956年蘇聯艦隊訪上海,為了用大廳接見外賓,要做適當改造。當時有人認為,這一大塊壁畫太商業化,太西方化,建議敲掉。上海民用建築設計院的陳植院長知道馬賽克是經過特殊處理不會腐蝕,遂主張以刷上塗料代替敲掉。隨後經市政府批准,壁畫遂遭塗料覆蓋,從此銷聲匿跡,並因此躲過日後文革的浩劫。1996年,浦東發展銀行通過置換購得大樓後,即耗用重金重新修繕大樓。1997年11月維修時壁畫才被修繕人員發現。當工人除去八角形門廳上原有牆面塗料時,意外地在其上層壁面和穹頂上發現一組被塗料覆蓋的大型馬賽克鑲嵌壁畫。原來,這些塗料是1954年裝修大樓時,出於某種原因而被加蓋的,以至壁畫一度被人遺忘。壁面上共有8幅畫,每幅寬4.3米,高2.4米。畫面內容分別是滙豐銀行在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個城市分行的建築和所在的城市為背景、象徵這個城市的一個女神為主體,如上海的畫面中,背景是以滙豐銀行大樓、海關大樓為中心的外灘建築群,主體是航海女神及2個象徵長江與海洋的神。 穹頂的大型鑲嵌畫,內容取自古希臘神話,畫面中心為巨大的太陽和月亮,並有太陽神、月亮神、穀物神。畫面外圈的12個星座則分別對準穹頂下的8幅壁畫。由當年義大利工匠製作的這組壁畫,氣勢宏大、構圖巧妙、造型優美、栩栩如生。修繕後的壁畫,在某些局部被作改動,如滙豐行的行標都被改成了浦發行的行標。 八幅壁畫以滙豐設有分行的八座城市為主題,圖案依次為: 上海:圖案主體為中國航海保護神天妃,兩側為象徵長江和東海的神話人物,背景為上海外灘。畫面下方兩側紋飾為英國商船旗(Red Ensign)。 香港:圖案主體為身披英國國旗的女神,前方人物象徵珠江及南海,手持書板,上為羅馬數字MDCCCXLII,意為“1842年”,即香港割讓給英國之年份。背景為香港島。紋飾為香港殖民地旗和英國領港旗。 東京:主體人物為象徵“學習”的女神,兩側為象徵“進步”和“科學”的人物。背景為東京皇宮外壕、霞關官廳建築群和富士山。紋飾為日本國旗和皇室旗。 倫敦:主體人物為不列顛尼亞女神,前方人物分別象徵倫敦守護神和泰晤士河。背景為泰晤士河、威斯敏斯特宮、聖保羅大教堂。紋飾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徽章。 紐約:主體人物為自由女神,前方人物為商業、通訊的守護神赫爾墨斯,以及聯邦守護神。紋飾為紐約市徽、美國國旗及鷹旗。 曼谷:主體人物為象徵肥沃和豐饒的女神,前方為象徵勞動和豐收的神話人物,背景為湄南河和曼谷王宮。紋飾為泰國國旗、王室旗、國徽和王徽。 巴黎:主體人物為手持“自由、平等、博愛”書板的法蘭西共和女神,前方人物為勝利女神和共和國保護神,背景為塞納河和城島,紋飾為百合花。 加爾各答:主體人物為加爾各答守護神Kali,前方為象徵恆河的人物,背景為恆河和加爾各答市區。紋飾為蓮花、獅子和白鷺。![滙豐銀行大樓](/img/7/ea1/nBnauM3XwUjNwIDM0cDO0QjN3ITMxMzN0kDOwADMwAzMxAzL3g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銅獅
![上海滙豐大樓門前的“史提芬”](/img/e/e10/nBnauM3X1MDM0cTO4gDO0QjN3ITMxMzN0kDOwADMwAzMxAzL4g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印刷在滙豐1993年版千元港幣上的“施迪”](/img/f/0ed/nBnauM3X2gTN5YzMzgDO0QjN3ITMxMzN0kDOwADMwAzMxAzL4g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史提芬”和“施迪”一共有三個版本,除了在上海外灘滙豐大樓門前的這對最早的滙豐銅獅外,滙豐銀行還先後仿製其式樣,另外鑄造了兩對滙豐銅獅,他們分別於1935年被安放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號滙豐銀行大廈入口,和於 2001 年被安放在倫敦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 London)的滙豐集團新總部大廈門前。但事實上,現在我們在外灘中山東一路的12號大樓門前所看到的“史提芬”和“施迪”並不是1923年的原物。解放後,大樓前的這對銅獅曾一度被挪走,而現在的銅獅是大樓的新主人浦東發展銀行於1996年出資複製的,由於其背上同樣留有日本侵略者侵占上海時留下的鋸痕,以至真假難辯。真正的滙豐銅獅原物現收藏於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內,並可供大家參觀。
壓勝
據滙豐銀行大樓施工時的上海報紙記載,施工時聘請風水師,選擇動土時辰及方位,並依中國傳統,在地基下埋設壓勝錢及世界各國銀幣,同時在房梁、樓角等暗處也安放了特地鑄造的“上樑錢”。評價
這幢號稱“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築”,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至今依然被公認為是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建築。意義
滙豐銀行在舊中國的銀行中,是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可以與它相匹的。舊中國,上海就已是遠東金融中心之一,有人稱外灘是“東方華爾街”。開辦最早的外資銀行是英國的麗如銀行,以後有阿加剌、匯隆、麥加利(又稱渣打銀行)在外灘開業。再後來法、德、美、俄、日、荷、比諸國也搶灘上海開銀行。有名的外資銀行除麗如、麥加利銀行外,還有法國的東方匯理、日本的橫濱正金、俄國的華俄道勝、比利時的華比、比法合資的義品、荷蘭銀行等等,其中滙豐資力和影響最大。 滙豐銀行大樓,這座象徵一個過去時代的偉大建築,一個蒙受屈辱而又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的象徵,它仍然屹立在黃浦江外灘邊,成為今天這座國際大都市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歷史標誌。滙豐銀行大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交通情況
地址:黃浦區中山東一路12號(福州路路口) 交通指南:(浦西)公交33、55、65、37、42、123、135、145、251、305、307、317、330、576、868、910、921、928、934路等在外灘沿線均設站,另外公交17、20、26、71、64、320、801、61、21、220、939路、隧道九線等在外灘附近設站,下車後可步行至外灘。(浦東)乘坐公交81、86、313、338、339、630、797、818、977、978路等到東昌路輪渡口下車,再乘東金線(東昌路至金陵東路)輪渡即可到達外灘。相臨景點
解讀代表老上海的50個符號
王安憶的《長恨歌》細緻入微地描繪了上海灘的角角落落,愛恨情仇之中都透出上海這座城市特有的氣質——細膩、物質、燈紅酒綠。從1910年代開始,上海逐漸成為中國的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真實的上海和幾十年的滄桑變化。 | |
人物 | 阮玲玉| 榮氏家族| 陸小曼 |
建築 | 百樂門| 上海大光明影院| 王開照相館| 城隍廟| 十里洋場| 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霞飛路| 上海南京路| 和平飯店| 滙豐銀行大樓| 丁香花園| 提籃橋監獄| 永安百貨| 國際飯店| 徐家匯天主教堂| 外白渡橋 |
文化 | 《長恨歌》[古典詩詞]| 《良友》|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申報》 | 《文匯報》| 《三毛流浪記》 | 《上海灘》| 《婆婆媳婦小姑》| 滬劇| 儂好| 上海大計畫| 上海戰役 |
地理 | 弄堂| 常德路195號| 東平路9號 |
生活 | 拜碼頭| 粢飯糕| 電車| 黃包車 | 大白兔奶糖| 曹素功墨水| 麥乳精 | 上海家化| 海鷗相機| 蜂花牌洗髮精 | 永久牌腳踏車| 鳳凰牌縫紉機| 上海寶石花手錶| 上海本幫菜| 奶油蛋糕| 假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