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歷史
公元1404年,為治理蘇松水患,明朝政府曾徵調民工十餘萬,在戶部尚書夏元吉的督導下,於上海縣城(今南市地區)東北處拓寬疏浚了范家浜故道,導引“江浦合流”。從此黃浦江幹流水系形成,流域初定。
1842年前,外灘還是一片荒野,這裡的黃浦江岸也沒有任何防護設施,屬於黃浦江泛濫時的淤泥地帶。
1842年,由於《南京條約》的簽訂,上海被迫開放。因當時住在上海的洋人常去這條縴夫行走的小道上散步,特意鋪上了煤渣,取名為黃浦灘路。
法國冒險家描述當年的外灘:“不計其數的污水溝和小河縱橫交錯,到處是墳墩。低矮骯髒的茅屋,是竹子和乾泥搭成的破棚子。”
1843年11月,英軍上尉巴富爾作為英國派往上海的第一任領事,來到上海。他抓住《南京條約》中"寄居。貿易通商無礙"等字眼,不斷對宮道台施加壓力,要求劃定一塊專供外國人居住的居留地,並選擇黃浦江邊的泥濘地作為租借地,這塊泥濘地便是今日的外灘。
1845年起今天的外灘地帶被劃為英國租界,英國人使用這塊地區作為碼頭,並在這裡鋪設了馬路和加固了江岸。英國商人的房子也得到了英軍的保護。因為有了這么一塊租界,無數的探險家、商人紛紛踏上了這塊海灘。洋人喜歡在泥灘上跑馬,跑出了一條500米長的小道,當時上海人稱它為"馬路"。英國人管這條馬路叫外灘(Bund)。
19世紀末開始,上海外灘漸漸成為各個入侵的殖民國爭奪的肥肉,各國租界區管理機構、銀行、旅館等紛紛在此建造它們的體面建築。逐漸地,租界初期在這裡建立的比較矮小的建築被拆毀,新的豪華大廈起立。這裡原來駐有英國的滙豐銀行,當時的英國人稱它是“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華貴的一幢建築”。
外灘建築群也開始不斷翻造,從而促就了以英國新古典主義為主導風格的外灘第二期濱水界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世紀20年代,西方資本大量湧入上海,外灘建築群又一次大規模更新,歐美風行的裝飾藝術風格泊來滬上,與各種表現形式的新古典主義平分秋色,終成了今日所見外灘的第三期濱水界面,上海也從此邁入了“摩登”時代。所有這些演變同時也在南京路外灘段上發生過,這裡的街廓也大致經歷了從殖民地外廊式、英國新古典主義府邸式,到五花八門的折衷復古式和裝飾藝術風格的拼貼過程。
名稱由來
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僅是江南沿海的一個中等縣城,航運事業很不發達,人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在沿江修築堤岸,所以除東門黃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於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隻就須拉縴行走。幾百年來,縴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
上海外灘在上海的地名習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習慣把虹口港上的漢陽路橋叫作“堅虹橋”,把長治路橋叫作“中虹橋”,把大名路橋叫作“外虹橋”,就是根據橋所在河流的位置來取名的。同樣,今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第一座橋叫作“外白渡橋”,依次向里的橋也俗稱“裏白渡橋”(今乍浦路橋)、三白渡橋(今四川路橋)。如以縣城為依據時,距城近的地方稱為“里”,距城遠的地方稱為“外”,今南市區的“里成瓜街”和“外成瓜街”;“里倉橋”和“外企橋”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進入上海縣城附近的黃浦江在陸家浜出口處形成一個急彎,於是上海人就以陸家浜為界,其上游稱為“里黃浦”,下游稱為‘外黃浦”。里黃浦的河灘叫作“里黃浦灘”,又稱“里灘”,外黃浦的灘地就叫作“外黃浦灘”,又稱“黃浦灘”或“外灘”。
建築今昔
1號,上海外灘現為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所在地,原名亞細亞大樓,建於1913年,是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辦事處。史稱“外灘第一高樓”,底段與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是上海高層建築中最年長的建築。2號,現為東風飯店,曾是上海最豪華的俱樂部——上海總會。有“東洋倫敦”之稱,設計上仿效英國古典主義,也參照日本帝國大廈。三角形電梯是西門子公司製造,已有90餘年的歷史。有一條110多英尺的吧檯,號稱遠東最長的吧檯。
3號,現名有利大樓,原名聯合大樓,屬於美國有利銀行所有,現為新加坡佳通投資有限公司所在地。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鋼結構大樓,鋼材來自德國。
5號,現屬華夏銀行,原為日本日清公司大樓,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築與古典建築風格相結合的產物,外立面採用花崗石,建於1921年。
6號,現屬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原為中國通商銀行大樓。外牆採用花崗石貼面,英國哥德式建築風格,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灘的典型建築。
7號,現為泰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和泰國盤谷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為大北電報公司大樓,1907年建成。
9號,輪船招商總局大樓,建於1901年,盛宣懷投資白銀220萬兩。
10—12號,現為浦東發展銀行所在地,原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於1923年。三扇青銅大門和兩旁的銅獅子,由英國專門鑄造,據說鑄成後立刻將銅模毀掉,獅子成為絕版珍品。底層中部突出一個八角形門廳,由此進入寬敞的營業大廳。門廳的頂部有8幅彩色馬賽克鑲拼成的壁畫,分別描繪了20世紀初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築風貌。畫旁有文字“四海之內皆兄弟”。此樓耗資800萬兩白銀,被譽為“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考究的建築”。
13號,現為海關大廈,是滙豐銀行大樓的姊妹樓,建於1927年,仿造美國國會大廈的大鐘製造,在美國造好後到上海組裝,此樓樓外立面的大鐘為亞洲第一大鐘,世界最著名的大鐘之一,每逢整點奏威斯敏斯特報時曲。
15號,現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原為華俄道勝銀行大樓,1902年竣工。
16號,現屬招商銀行,原為台灣銀行大樓。台灣銀行原為日商銀行,是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之後,日本在台北開設的,1911年又在上海設立分行。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將台灣銀行劃歸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所有。
17號:現為友邦保險大樓,原為《字林西報》大樓,是上海第一幢高層建築。《字林西報》創刊於1850年,是英國人辦的一張英文日報,也是在上海開設最大的新聞出版機構。《字林西報》起初只是一份4頁的英文周報,刊登商賈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後因時常刊登英租界當局的文告、新聞公報,被稱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樓室內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牆面,金色馬賽克穹廬頂,十分氣派。
18號:建於1923年,是一棟有著84年歷史的市級經典保護建築,位於外灘南京東路口,原名麥加利銀行的外灘十八號樓,曾是英國渣打銀行駐中國的總部,建於一九二三年。自一九五五年渣打銀行遷址以來,歷經家單位使用。
修復後的外灘十八號樓進門四根古希臘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裝,謎一般地來自二百年前義大利的教堂。兩盞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紅色玻璃吊燈,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組裝而成,每盞燈由一百八十五個零件拼裝起來。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磚馬塞克壁畫是全手工製作。其被打造成為國際知名時裝、珠寶、名表、美食、娛樂、藝術中心。
19、20號:現為和平飯店,分為南樓和北樓,南樓原為匯中飯店大樓,北樓原為華懋飯店大樓。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古老飯店之一,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華的旅館。1906年翻新,翻新時,舊中國第一次在建築物內安裝電梯,1965年改為和平飯店南樓;華懋飯店由地產大亨沙遜投資,又名沙遜大廈,被譽為“遠東第一樓”,1956年改為和平飯店北樓。
23號,現屬中國銀行,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建築。
24號,現屬中國工商銀行,為老沙遜洋行行址。
26號,現為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為揚子保險公司大樓。
27號,現為外貿總公司大樓,原屬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1872年創辦於廣州,是英國最早進入中國的貿易商行。
29號,現屬光大銀行,原為東方匯理銀行大樓。
(註:門牌號均為中山東一路門牌號)
外灘街景
建築風格:在商品和業態之外,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建築的式樣和街景的裝點了。外灘段的街廓建築講究個性,構成了拼貼的場景效果。單單新古典主義牆面和巴洛克山花牆就異彩紛呈,英國式的、義大利式的、法國式的、西班牙式等等。譬如,當初惠羅公司的新折衷主義風格,匯司公司和禮記洋行的新巴洛克清水紅磚牆及扁平連續券,匯中飯店相間的紅磚白牆和印度式側向柱廊,沙遜大廈的美國裝飾藝術造型和綠色穹隆頂等,都是性格鮮明的建築範例。
路面:
路面是街廓的重要組成。百年來,外灘段的路面經歷了從沙土到煤渣,從鐵力木磚到瀝青,從“洋灰”(混凝土)到石材地磚的演替,材料的改換記錄了時代的變遷。道路線型從折線變得彎曲,街廓天際線由平坦漸趨起伏,從四坡屋頂為主,到帶有局部山花和穹窿的平頂漸多。建築與街道的高寬比也不斷發生著變化,對應外灘濱水的三期界面來看,南京路的寬度從一開始的6米擴展到後來的12米左右,臨街建築從二層為主上升到六層以上。街道空間的高寬比也從開始平均的1∶1到後來2∶1,最後甚至局部可達3∶1以上。早在1856年,租界當局已對建築物退後道路邊界(相當於道路紅線)作了嚴格規定,但是臨街建築從來就不是整齊劃一的。
裝飾:
除了建築和路面,街廓還需要其他的裝點要素。路燈、招牌、幌子、商標、廣告等商業“行頭”,甚至還有反映時尚的行人服飾、姿態特徵,這些要素共同組成了街廓的場景。外灘段受西洋街景規則約束,“行頭”一般在檐下門楣處,挑出牆面的距離嚴格受限。路燈以新藝術運動的鐵花裝飾最受青睞。而其他路段則多用中式裝點,商號橫幅可以跨街,招牌、幌子允許遠挑,街景裝點得如戲台幕布一般。
建築群
1949年前,外灘曾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外灘原指舊上海縣城至蘇州河南岸的黃浦江西岸的灘地,1845年被闢為英租界,以後外國的洋行、銀行等相繼在此建立,至本世紀初,由於外國銀行大量進駐上海,上海遂成為舊中國的金融中心。不少銀行或財團在外灘大興土木,建設豪華大廈。雖以洋人建造的為主,也有不少中國人的傑作。近些年,上海又新建了一些現代風格的高樓大廈。這新老建築的融合,也恰恰是現代化大都市上海風貌的真實寫照。在短短的一個多世紀中,上海從一個海濱小城一躍成為遠東最大的都市。
外灘的建築,出自許多位建築設計師之手,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但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條的處理也是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雍容華貴的氣勢。著名建築有東風飯店、外灘12號圓頂建築、海關大樓、和平飯店、中國銀行大樓、上海大廈等等。夜幕中,巍峨的大廈在彩燈輝映下,更顯得璀璨奪目。
外灘是上海這座東方大都會最著名的景觀,它東起中山東一路,北起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築群。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灘的江面、長堤、綠化帶及美輪美奐的建築群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徵的上海景觀。
上海外灘曾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當年各國的領事館大多集中在這兒。外灘也是國際金融資本在中國的大本營。此外,還有西方大商賈的高級俱樂部——上海總會,還有英商亞西亞火油公司大樓。
外灘的這些具有西方復古主義建築風格的大樓,雖不是出自同一設計師,也非建造於一個時期,但它們的建築格調基本是統一的,整個建築輪廓線的處理也很協調,絕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絕非建於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條處理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健、雍容、華貴的氣勢。因此成為上海具有“萬國建築博覽”標誌性的建築群之一,也是人類歷史的文化遺產。徜徉於濱江大道上,呈現在面前的是數十座巍峨的大廈,構成一部風格各異而又渾然一體的古典建築藝術交響詩。自1846年上海闢為商埠以後,財富猶如神話般在這裡堆積起來,一幢幢銀行大樓拔地而起。經過約一個世紀的建設,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在這個僅有三里長的一條弧線上,鱗次櫛比地矗立起52幢各種風格的大廈,有英國式、法國式、西班牙式、希臘式、文藝復興式、芝加哥學院派的、巴洛克風格的。
經典雕塑
雕塑,是城市永遠不滅的銅石傳記。文中所提及的雕塑,大多已被毀,但,事實上,它們的確存在過。
濃縮著曾經的“侵略”和占有。戰爭的勝利者在這片土地上任意書寫著自己的紀念,無法迴避,但,它們的確存在過。存在、被毀,這些紀念碑終究沒能永遠地存活下來,即便今天的我們僅找到一塊殘石,也無法否認,它們存在過。
常勝軍紀念碑
常勝軍由美國人華爾建立,為清廷四處征討“判逆”最終解散常勝軍的是英國人戈登,起因是對李鴻章不滿。上海外灘外白渡橋南堍曾經有座常勝軍紀念碑,這是由李鴻章出資,為紀念1862-1864年在江蘇省攻打太平軍的常勝軍陣亡將士而建的。
紀念碑原在外灘花園北門外,重建公園圍牆時劃入園內。它以正方形大理石為基座,基座上為三角錐形碑。碑上鐫刻漢文“得勝”二字,共鐫刻有48名陣亡的外籍常勝軍官兵姓名。因華爾列居首位,因而又被稱作“華爾紀念碑”。
華爾是個頗帶些傳奇色彩的美國人,他曾赴南美洲參加冒險活動,曾投身法國軍隊參加克里米亞戰役。1859年來到中國,次年到達上海,應邀任清軍水師炮艦“孔夫子號”大副。
在上海,華爾娶候選上海道楊坊之女為妻並加入了中國籍。在上海道吳熙及候選上海道楊坊的支持和資助下,招募外國人組成洋槍隊並任隊長,率領洋槍隊協助清軍鎮壓太平天國。因多有戰功,他所率的洋槍隊被李鴻章授予“常勝軍”之名。後來太平軍攻打寧波,華爾前往增援,終於在浙江慈谿受到重創,次日死亡,臨終時將生前積蓄一萬元捐贈給美國政府。
最終解散這支隊伍的是英國人戈登。他畢業於英國軍官學校,1859年奉命來中國,曾參與第二次鴉片戰爭進攻北京的戰役和燒毀圓明園。
戈登接任後,指揮常勝軍參加了江浙戰場上的大多數戰役,因作戰有功被清政府授為總兵、提督,還被朝廷賞穿黃馬褂。1863年12月,他引誘太平天國納王郜永寬投降,並攻占蘇州,而李鴻章違背了事前誓約,強行處死郜永寬,戈登遂對李鴻章不滿,辭掉了清廷授予他的將軍之職,並拒絕了皇帝傳旨給予的賞賜——黃馬褂、花翎和一萬兩銀。同時,戈登決定解散常勝軍,清廷擬贈賜白銀二萬兩挽留,也被戈登拒絕。
1864年5月31日,常勝軍在崑山解散,全體軍官辭去了在清軍中的職務。解散後,李鴻章劃銀1500兩在上海建立了常勝軍紀念碑。
紅石紀念碑
作為戰爭的勝利者,英國僑民在上海外灘豎起了這座“十字架”,紀念他們曾經的“侵略”。這是上海外灘唯一保存下來的實物1843年,上海依據《南京條約》開埠,自此,上海由一個普通的沿海城市,變成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英國率先在上海開闢租界,也樹起了第一座紀念碑——紅石紀念碑。直譯,這個紀念碑叫作“英領署地上十字紀念碑”,可不知什麼緣故,中國人都把它叫作“紅石紀念碑”,19世紀60年代初起,它就矗立在外灘33號駐滬英國領事公署前的草坪上。有關紅石紀念碑的文字記載和圖片資料是相當少,我們僅能在本世紀初的一些英國領事館的舊明信片上見到。
紅石紀念碑建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是為紀念當時與巴夏禮一起被中國官兵所擒後被殺的英國人而建。1859年巴夏禮帶一小隊兵士到通州與清廷所派遣的欽差大臣會晤,被僧格林沁囚禁,並被監送北京。為此,英、法聯軍打到北京郊區,為了保全京城,清廷只好釋放巴夏禮,但是同時被擒的英人中已有數人被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三千人,在額爾金、葛羅、巴夏禮的指揮下,火燒圓明園。不久後,在北京禮部衙門,中、英、法三方簽訂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北京條約》。
作為戰爭的勝利者,在中國的英國僑民特地從英國定製了花崗石十字架,以紀念遇難諸人。因為無法運往北京,這個十字架就立在了上海英國領事館前的草地上。100年之後,受中東國際形勢影響,英國政府下令撤消駐上海領事館,原領事館按照國際慣例為中國政府收還。據說當時有市民在英國領事館前示威遊行,紅石紀念碑可能就是在當時被毀的。筆者曾到原英國領事館前的草地上搜尋,發現有兩塊被土坡半掩蓋了的棗紅色大理石呈階梯狀分布,每塊約1平米見方,中間還各有一個寬15厘米左右的插槽。這兩塊棗紅色大理石很有可能就是“紅石紀念碑”的基座,當時十字架下方三級台階中的兩級的殘部了。而它也成為外灘曾經的那些紀念建築物現唯一仍保存在原地的實物了
赫德銅像
赫德,英國北愛爾蘭人,曾擔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長達48年。從19世紀70年代起,清廷同外國的談判交涉,幾乎都有赫德插手。客觀地說,赫德對對中國近代郵政的開辦起了重要作用。
坐落於九江路外灘海關大樓前的赫德銅像,可以說是上海歷史上最具知名度的銅像。其之所以著名,並不在於銅像本身,而是由於赫德本人在中國的地位。赫德獲得清廷賜予的頭品頂戴,他是唯一獲此榮銜的外國人。赫德在中國任總稅務司,時間長達48年之久。上任伊始,赫德就發現,當時廣東海關每年的稅銀不過120餘萬兩,而各種走私漏稅貨物造成的損失即達85萬兩以上。赫德在任期間,制定海關制度,管理和分配關稅收入。同時,他也利用李鴻章對其的信任及其所控制和掌握的權力,暗中幫助英、法等國達到控制中國的目的。在幫助葡萄牙竊取中國對澳門的主權問題上,赫德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赫德去世後,英國駐滬領事館及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決定為他立像紀念。1914年5月23日在九江路外灘的海關大樓前舉行揭幕儀式。該銅像由英國人設計並在英國鑄造。銅像底座為四級台階,台階之上是長方形的基座,靠北的座基上鐫一健步行走的男子,南面的石碑為一女子站在岩石上雙手高舉紅燈望大海。東面和西面的石碑上則刻赫德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跡,其中寫道:“前清太子太保尚書銜總稅務司英男爵赫君德,字鷺賓,生於道光己未,卒於宣統辛亥,享遐齡者七十七年;綜關榷者四十八載,創辦全國郵政,建設沿海燈樓,資矜式於邦人,備諮詢於政府,誠愨謙忍,智果明通,立中華不朽之功,膺世界非常之譽,爰鑄銅像,以資不忘”。
和平女神像
1924年2月,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愛多亞路外灘上豎起一座和平女神像。神像面朝西,由上海的英美法僑民團體建立。和曼哈頓港的自由女神不同,從海上到達外灘的人們看到的是女神的背影。她左手撫一戰爭中失去母親的兒童,以使他不再受到傷害;右手正欲放於一位失去兒子母親的頭頂上,以撫慰她心靈中深深的創傷。這種悲憫的造型,讓幾乎所有國籍的人們都獻上了鮮花,可惜1941年日本占領當局將其拆毀,熔鑄成炮彈。
它是外灘當時體態最大的紀念碑為紀念各國在一戰中,從上海出發的陣亡將士。歐戰紀念碑坐落於延安東路外灘,與外灘的氣象信號台並排聳立在黃浦江邊,是外灘曾經體態最大的紀念碑。它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及西人社會各界為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從上海出發的陣亡將士而立,以巨大的花崗石為基礎和基座,碑基上為雙翅高展的勝利女神銅像,兩邊各有一代表和平的小天使。在銅像的四周則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向同盟國宣戰各國的國徽或國旗,在碑基上鐫刻了所有從上海出發而在歐戰中陣亡者的名字。1924年2月16日,歐戰紀念碑落成,當時的英國駐上海總領事法磊斯主持了紀念碑落成揭幕儀式,他在致詞中說:“當我們的祖國處於危難之際,當歐洲正處於戰火之際,我們許多遠離祖國,遠離戰爭的僑民,以義不容辭地為保衛祖國而本赴歐洲,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我們在上海建造歐戰紀念碑,歌頌和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這比任何以經濟形式的補償更顯其珍貴。”
浦江潮
位於黃浦公園南大門內,它是大型青銅人像雕塑。一位身軀偉岸的工人,揚著風帆迎向襲來的巨浪,奮勇搏擊。形象而動感強烈,表現出無產階級力量無比,不畏艱險,勇敢前進,氣吞山河的大無畏精神。作品主題是表彰上海工人階級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光輝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