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世紀
公和洋行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8年,是由一位英國建築師薩爾維(William Salway)在香港創立。1858年,他從英國出發,途經香港前去探望在澳洲的父母,卻在香港停留了下來。十年後的1868年10月1日,他在香港開創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也就是後來的P&T的前身。1870年,事務所加入了一位隨軍的測量師W.威爾森(W.Wilson)。
1880年代,年輕的建築師巴馬(C.Palmer,1857年—1953年)加入該事務所,不久他參加滙豐銀行總行大廈(第二代)的設計競賽並獲勝,他的成功奠定了巴馬在事務所的地位,他成為此後近30年事務所的設計主持。1895年,他和合伙人、結構工程師丹拿(A.Turner)兩人被授予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會員資格(RIBA),事務所也以他倆的名字重新命名為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
20世紀上半葉:上海時期
1912年(民國元年),事務所派喬治·威爾森(George Leopold Wilson,1880年—)和洛根(M.H.Logan)前往上海開設分所,並開始使用公和洋行這箇中文名稱。幾年以後,威爾森和洛根成為事務所的正式合伙人和主持人,於是將總部從香港遷到上海。
喬治·威爾森來到上海後接到的第一個設計任務是位於外灘4號(現在改為3號)的有利大樓(Union Building),這是上海第一座採用鋼框架結構的建築,外觀基本屬於仿文藝復興風格。1916年大樓建成,公和洋行也在上海獲得了承認,並將行址也遷入該樓。
此後直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公和洋行在上海陸續設計了一批頗具水準的建築作品,成為上海實力最為雄厚的建築設計機構。上海外灘建築群中約有10座是他們的手筆,幾乎占到總數的一半,其中堪稱代表作的有滙豐銀行大樓、江海關大樓、沙遜大廈和中國銀行大樓。這些建築今天均已被列為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於其是否要申請世界遺產,也已展開討論。
現狀
公和洋行從中國大陸撤出後,繼續以香港為基地發展業務,一般多採用巴馬丹拿的中文名稱。1970年代,隨著香港及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起飛,機構規模也日益壯大,員工人數也1960年代初的60多名發展到700多名,並陸續在以下地區設立分公司,拓展業務:
澳門
新加坡
台灣
泰國
馬來西亞
中國大陸:上海、北京、武漢
與以往相比,該機構的建築呈現出風格多元豐富的特色,體現多種文化傳統和地域特徵的影響,並贏取過香港與外地的許多獎項。
目前,巴馬丹拿的合伙人已經不單只有英國背景,而是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也有相當比重為香港本地建築師。
2003年,該機構在全球排名第52名。
代表作品
19世紀
第二代香港滙豐總行大廈(1886):巴馬為滙豐總行大廈的前後部分設計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立面,面向德輔道的一邊(當時臨海)採用了當時香港最普遍的外廊式(殖民地式),和周圍的建築保持了和諧;面向皇后大道的一面則採用了當時英國本土流行的新古典主義式樣,擁有科林斯柱廊和一個巨大的穹頂。這種獨特的處理方式體現了建築師對香港多元社會的一種理解,也得到了業主的認可。這幢大廈於1886年落成,到1933年被拆除重建。
20世紀上半葉
上海滙豐銀行大樓(1923):1921年,滙豐銀行(Hongkong&Shanghai Banking CO.)已經發展成實力最雄厚的在華外資銀行,並且它設在外灘12號的上海分行業務量已經超過了香港總行。於是滙豐上海分行決定投入巨資,拆除建於1877年的三層文藝復興式舊樓,重建一座更宏偉的分行大樓。公和洋行為它設計了一幢“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華貴的建築”。正中巨大的穹頂,沿江正立面的愛奧尼亞式柱廊,粗獷的花崗石外牆,大理石、黃銅等裝修材料,精美的壁畫,無不有助於業主展示其財富與權勢。這幢大樓的建成,同時也使上海人充分領略了公和洋行對於西方古典手法的純熟運用,為該事務所贏得了巨大聲譽。
江海關大樓 :上海滙豐銀行大樓的北側緊鄰中國最重要的海關——江海關。滙豐銀行大樓重建後,1925年,江海關也決定拆除原有的哥德式紅磚建築,出資430萬兩白銀,請公和洋行為它設計一座新樓。1927年12月19日,江海關新樓落成,其建築風格總體上仍屬於古典主義,正立面建有風格地道的多立克柱廊。不過,頂部層層收進的鐘樓所表現出的立體感和高聳感,說明公和洋行的審美趣味正在趨向於藝術裝飾主義(Art Deco)風格。
沙遜大廈:1926年,公和洋行設計了上海第一幢10層以上的大樓,也是上海第一幢拋棄古典風格的高層建築。當1929年9月5日大樓落成時,它那典型的藝術裝飾主義風格曾引起上海灘的轟動,它的19米高的墨綠色金字塔形銅頂多年來一直是外灘一個醒目的標誌。大廈的業主是英籍猶太人沙遜家族開設的新沙遜洋行下屬的華懋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新沙遜洋行利用大廈的大部分樓面開設了一個頂級的豪華飯店華懋飯店(Cathay Hotel),有9個國家風格的客房。底層東大廳租給荷蘭銀行和華比銀行,頂樓是沙遜自己的豪華住宅。1956年以後飯店名稱改為和平飯店。
外灘中國銀行大樓:外灘中國銀行大樓的原址是德國總會,1917年中國對德宣戰後被中國銀行接管。1928年,南京政府建立以後,中國銀行總行也從北京遷到上海。1936年-1937年,中國銀行上海總行重建,公和洋行與中國建築師陸謙受合作設計了這座藝術裝飾主義風格的17層大樓,上方是中國傳統的藍色琉璃瓦四角攢尖頂,一些細部裝飾帶有中國傳統色彩。大樓總高70多米,略低於相鄰的沙遜大廈。
南京
原中央大學大禮堂,大禮堂位於東南大學校園中央,與南大門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它是原中央大學校長張乃燕於1930年3月28日動工興建的,後因經費困難而停工。1930年至1931年,朱家驊任中央大學校長,他利用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和影響,以召開國民會議的名義,獲得國民政府的撥款。此後,由建築系教授盧毓駿主持續建,於1931年4月底竣工。 大禮堂由英國公和打洋行設計、新金記康號營造廠承包建造。 大禮堂造型莊嚴雄偉,屬西方古典建築風格。主立面取西方古典柱式構圖,底層三門並立,南向,三排踏道上下。正立面用愛奧尼柱式與山花構圖,上覆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銅質大穹窿頂,頂高34米。堂內三層,面積共4320平方米,可容2700餘人。1965年添建兩翼,為楊廷寶設計,2544平方米。 數十年來,海內外校友均視禮堂為母校之象徵。1994年4月,在台灣的中大校友余紀忠先生捐資107萬美元修葺大禮堂,使其煥然一新。國民政府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曾在這裡召開。是東南大學的標誌性建築。
網址:
http://www.jllib.org.cn/olread/special/mgb/vh.asp?h=原中央大學大禮堂
20世紀上半葉公和洋行在滬主要作品列表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建成時間 地址
有利大樓 Union Building 1916年 外灘4號
上海永安公司 Wing On Company 1918年 南京路635號
揚子大樓 Yangtze Insurance Building 1920年 外灘26號
格林郵船大樓 Glen Line Building 1922年 外灘28號
麥加利銀行大樓 Chartered Bank 1923年 外灘18號
滙豐銀行大樓 Hong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rp 1923年6月23日 外灘12號
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Yokohama Specie Bank 1924年 外灘24號
江海關大樓 Customs House 1927年12月19日 外灘13號
沙遜大廈 Sassoon House 1929年9月5日 外灘20號
猶太會堂 Jewish Synagogue 1931年 博物院路(已拆毀改建文匯報大廈)
上海亞洲文會大樓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32年 博物院路(虎丘路)20號
河濱公寓 Embankment Building 1933年 北蘇州路310—434號
漢彌爾登大樓 Hamilton House 1934年 江西路170號
都城飯店 Metropole Hotel 1934年 江西路180號
高納公寓 The Grosvenor Garden 1935年 法租界邁爾西愛路
中國銀行大樓 Bank of China 1937年 外灘23號
上海三井銀行 Mitsui Bank 1937年 九江路50號
郭宅 1924年 靜安寺路1418號
1950年以後
香港:
自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間,巴馬丹拿在香港陸續完成20多座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多數都屬於現代風格的摩天大廈:
中國銀行大廈(Bank of China Building):位於中環德輔道中2A號。建於1950年代,1991年以前曾是中國銀行在香港的總部所在。
太子大廈位於中環遮打道10號,建於1965年,大廈樓高29層。置地公司的物業。
怡和大廈(Jardine House):位於中環康樂廣場1號,樓高52層(179米),置地公司物業,於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在1970年代曾經是香港及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怡和大廈前稱康樂大廈,1988年,怡和集團總部搬遷至康樂大廈,並易名為怡和大廈。圓形的窗戶設計是怡和大廈的特色。
交易廣場 位於香港中環康樂廣場8號。交易廣場共有3座辦公大樓,底層設有商場,地下設有巴士總站。建於1980年代。
娛樂行:建於1990年代。
渣打銀行總行大廈
美國友邦保險大廈
新加坡
美國友邦保險大廈
泰國
長春廣場
澳門
威斯汀酒店
中國大陸
南京金陵飯店:1983年,巴馬丹拿(公和洋行)回到中國大陸後負責設計的第一個項目,1980年代中國大陸的最高建築。
東方廣場 (北京)
上海新天地
參考
伍江:《上海百年建築史》,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年
《西洋建築及其他(l842年以後)》,香港大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