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總會

上海總會

上海總會(Shanghai Club)位於上海外灘2號。是英國在滬僑民的俱樂部,一個重要的社交場所,創設於1861年。1864年建樓。1909年在原址建6層新樓,1910年1月啟用。新樓占地1811平方米,建築面積9280平方米。建築立面為三段式處理,2—3層中部有6根愛奧尼柱式的石柱,頂端各設定了巴洛克式的風亭,細部雕刻細膩優美。建築設計師是H. Tarrant。室內裝潢由馬海洋行的日本建築師設下田菊太郎設計,裝飾華麗,以長達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櫃檯著稱。上海解放後,因英僑歸國而關閉。

基本信息

簡介

上海總會上海總會
上海總會(ShanghaiClub)又稱英國總會,位於外灘中山東一路的2號大樓,解放後人們一般稱作“海員俱樂部”或“東風飯店”。解放前它是英商上海總會所在地,故叫作“上海總會大樓”。建築外觀呈晚期文藝復興式,外牆除勒腳、柱為石料外,均為水泥仿石牆面。入口處有塔司乾(TUSCAN)立柱,二、三層中部五間有貫通兩層的愛奧尼克式的古典立柱。一些局部處理帶有巴洛克特徵。這座建築室內設計由另一位建築師,日本人下田菊太郎完成,其中有一條長達110英尺(33.5米)被稱之為遠東最長的酒吧櫃檯,曾吸引過無數的顧客。

建築歷史

上海總會上海總會
上海總會建成於1910年。化資45萬兩白銀。由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會員多朗特設計,完成初步設計就去世,後由日本建築師設計室內裝潢,故建成後有“東洋倫敦”之稱。聚營造廠施工。上海總會是英國僑民進行交誼、娛樂活動的場所,故也稱英國總會。上海解放後,為海員俱樂部,1971年改為東風飯店,現已停業關閉。創設於1861年。1864年建樓。1909年在原址建6層新樓,1910年1月啟用。該大樓連地下室共6層,高26.9米。占地1800平方米,建築面積9280平方米。具有文藝復興建築風格。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在公元15--19世紀時流行於歐洲各國。這種建築風格是把古典柱式成為建築造型的主題,追求合乎理性的穩定感,並較多採用豐圓形卷、厚實牆、圓形穹窿、水平向後檐等。在建築輪廓上文藝復興講究整齊、統一與條理性。
當時外灘的大樓都是磚木結構。上海總會新樓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下1層,地上5層,高26.9米,十分引人注目。大樓的外觀呈典型的英國古典主義建築風格。以主大門為縱軸線,兩側嚴格對稱;門內兩側有女神塑像,後毀;3、4層貫以6根愛奧尼克立柱,這是復古主義建築最常見的手法,它既能增強整幢建築的立體感,又不失和諧、莊重的氣氛;大樓屋頂的南北兩側,各建一座具有巴洛克風格的瞭望亭,使整幢建築顯得更加高大。
在上海開埠後,租界裡的外國僑民、商人日益增多,錢也賺得不少,先後建造了跑馬場酒吧舞廳等娛樂活動場所。但這些分散的場所還不足於更好地聯絡僑民間的感情和更深更頻繁的社交活動。於是又相繼興建了英國美國德國法國等總會大樓。這種集娛樂社交於一體的場所,外國人叫“俱樂部”,當國中國人把它譯為“總會”。

最先成立的是英國總會。開埠初的上海,外國人中的英國人最多,他們勢力強、財力大。1861年,英國總會決定建造一幢總會大樓,由兆豐洋行大班福格出讓位於外灘的兆豐洋行北面3.5畝地,上海體育運動基金會出藉資金。總會大樓1863年破土動工,1864年建成開放。

初次建成的英商上海總會大樓是一幢典型的英國式的三層磚木結構建築。正面朝東面對黃浦江,每層有近似於陽台的長廊,主立面正中為山牆式屋頂,外牆用紅磚砌成,為當時流行的“東印度式”建築。建成後的總會大樓,有過三次頗具影響的慶祝活動:1873年11月17日,紀念上海開埠30周年活動;1879年5月21日,歡迎剛離任的美國總統格蘭特來滬訪問;1890年4月8日,舉行英國皇太子康腦脫公爵及夫人停留上海的歡迎宴會。

早期英國總會大樓建於清鹹豐十一年~同治三年(1861~1864年),在今延安東路與廣東路之間,中山東一路3號。舊英國式3層磚木結構,外牆用紅磚鑲砌,東立面每層都有陽台式的長廊,中央高處有山牆壓頂。這幢建築在其後45年中,一直是外灘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後期英國總會大樓是上海早期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打破了當時外灘千篇一律的磚木結構形式。清宣統元年開工改建,清宣統三年落成。由工部局工務處H·塔蘭特設計。塔蘭特去世後由和A·G·布雷設計。這是一棟相當龐大的俱樂部建築,坐西朝東,占地1811平方米,建築面積9300平方米。為帶有巴洛克特徵的折衷主義風格的建築。地上5層、地下1層。勒腳、立柱採用石料,水泥仿石牆面,入口處有塔司乾式柱,3~4層中部有貫通兩層的愛奧尼克古典柱式,兩側採用凸出平面。頂層南北兩側建瞭望台各一座。內部裝修和木刻雕花、石膏花飾等比較繁雜。內部設計完全按英國習慣,盥洗室面積超過廁所面積幾倍。地下室為滾球場;底層有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酒吧,長30.6米,還有1間閱覽室;2層有大菜間和宴會廳;3~4層有單人旅館;5層是廚房和宿舍。

20世紀初,總會大樓顯得陳舊,各種娛樂設施也欠落後。1905年決定重建總會大樓,由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會員塔郎特設計,但他在初步完成設計後就去世了,後來的工作就由另一位著名建築師負責實施。經費則由怡和洋行、卜內門洋鹼公司、滙豐銀行、英商電車公司及正廣和汽水廠聯合出資,由英商聚興營造廠施工。1909年奠基,1910年1月啟用。

景區介紹

上海總會上海總會
上海總會新樓的內部裝潢十分精緻豪華。由供職於馬海洋行的日本設計師設計,除按塔朗特的設計原意外,又參照了日本帝國飯店的裝潢風格,故有“東洋的倫敦”之別稱。另有幾處裝修頗有英國王宮的布置格調。如彈子房有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一世(1558——1603)時期的裝修風格;酒吧間用5米高的橡木作護牆,有英王詹姆斯一世(1603——1625)時期的宮廷特色。當年,1樓有酒吧間、閱覽室,2樓是餐廳、宴會廳,3、4樓為旅館,5樓為雜物間、職工宿舍、地下有地滾球場等。
上海總會大樓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日軍占領,抗戰勝利後,大樓仍由英商總會收回。1949年後,在華的外僑相繼離開中國大陸,總會活動也停止了。此處曾先後為中國百貨公司華東採購站和上海百貨公司採購供應站。1956年,大樓交給國際海員俱樂部使用,1971年改為東風飯店。20世紀80年代美國肯特基快餐連鎖店又進入其中。這座大樓占地1811平方米,建築面積9280平方米,原先大樓內的一些特色隨時間推移業已消失,惟有一部三角形老電梯仍在使用。

公益活動

上海總會關心社稷敬老扶貧

上海總會上海總會
“上海總會”是一個不牟利社會團體。由旅港滬籍社會賢達黃夢花先生、王劍偉先生等共同發起創辦,於1978年在香港正式註冊為有限公司。1980年元旦,正名為“香港上海總會有限公司”。現有會員2800多名(其中包括“公司會員”205間)。其成員以來自上海、江浙一帶的旅港同胞為主,也吸收了其他省籍人士,甚至海外僑胞及外國籍人士為會員。“上海總會”會所為自置物業,廚師技藝精湛,菜餚物美價廉,深得會員鍾愛。“上海總會”並在灣仔區設立了設備齊全的“上海總會醫療中心”(亦為自置物業),為會員及市民提供優質廉價的不牟利醫療服務。

“上海總會”一向以“關心社稷,敬老扶貧”為宗旨。每逢歲晚,照例要對全港百多間老人院的老人派發“春節利是”(每人一份“紅包”,由會員捐助),藉此向老人們奉獻愛心。由初期一次派發予數百位老人,發展至今,每年受惠者已達一萬五千餘名老人家。僅此一項,歷年累計捐款已逾一千五百多萬元。
早於九十年代初,“上海總會”已十分關注本港與內地的科技發展及文化教育,曾捐贈一千三百五十萬元為香港中文大學興建了一座“上海總會科研技術中心”,已於一九九八年元月落成啟用。此外,歷年還捐助本港及內地大學、中學、國小款額達港幣一千一百多萬元。“上海總會”對教育事業尤為重視。為關心內地來港讀書的大學生,俾使他們在香港學習生活期間,感受如在家鄉,“上海總會”與香港中文大學合辦了命名為《家在香江》的系列聯誼活動,並成立專責小組,經常研討策劃豐富多采多姿的活動:每年新春在會所餐廳設宴款待師生、向同學們派贈春節利是、每逢時令佳節贈送粽子月餅、有適合的文藝活動會購票讓同學們欣賞精湛的藝術表演、並經常資助內地來港演出的京劇團體,購票讓同學們欣賞國粹藝術,向他們輸送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又資助旅遊交誼活動等等。各項活動已引起其他大學內地學子及本地同學的廣泛興趣,紛紛主動提出參加意願。每當獲悉內地或台灣遭受天災,“上海總會”會員總是慷慨解囊,捐款賑災,累計款額達港幣一千三百多萬元。
為促進香港和內地的文化交流,“上海總會”頻頻邀請和贊助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寧波、紹興等地的各類傳統劇劇團來港演出。並多次組織觀光旅行團遠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參加有關傳統劇曲的慶祝活動。“上海總會”同仁還多次親赴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登台獻藝,演唱京劇,宏揚國粹藝術,受到海內外文藝界一致好評,並榮獲海外地區同胞首次進入中南海懷仁堂參加新年晚會演出,得到江澤民、朱鎔基、李瑞環等國家領導人接見和嘉許。
在香港回歸祖國之際,“上海總會”同仁積極參加“慶回歸為公益千萬行”及“慶回歸京劇大匯演”。為推介國粹京劇走向世界,特邀請了五十六國駐港領事及家屬共四百餘位嘉賓與本港觀眾一起,在新光戲院欣賞用英文字幕介紹“慶回歸京劇大匯演”之梅派愛國名劇《穆桂英掛帥》。
1999年“上海總會”主辦《蘇、浙、滬各界旅港人士大型慶祝國慶》活動,並由該會理事長李和聲先生擔任大會主席。參加慶典者達一千餘人。1999年12月,澳門回歸祖國之際,“上海總會”又與香港各界十三個社團,舉辦了“香港各界人士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慶祝活動。2000年3月18日至26日期間,香港特區政府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天津聯合舉辦了“天津香港周”聯誼活動。“上海總會”與香港各大票房及香港無線電視共同組團遠赴天津參加,並聯袂登台獻藝。2001年3月28日至4月3日,兩地政府又聯合在港舉辦“香港天津周”活動。“上海總會”又積極參與協辦,並贊助邀請“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來港演出,此舉更引起本港文藝界重視。2000年8月9日“上海總會”與十一個友好社團,第一次聯合主辦《香港是我家》系列活動,至今已舉辦了三次大型活動。今年五月八日為了歡迎江澤民主席蒞港訪問,暨祝賀“財富”論壇圓滿成功,《香港是我家》十三個主辦機構舉辦了文藝晚會。是次晚會通過多種表現形式,進一步深入宣傳了《香港是我家》的主題,表達了香港三百五十多家社團支持以董建華行政長官為首的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促進香港穩定繁榮,努力建造美好明天的共同心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