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是湖南獵鷹實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占地面積7700畝,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資產總值超過9億元。學校有兩個校區,主校區坐落於長沙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麓谷園,占地1700畝,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清水湖校區位於常德市漢壽縣太子廟鎮,占地6000畝,其中陸地面積3000畝,水域面積3000畝。新校區水陸交錯,風景秀美,目前已經完成首期工程教學樓、運動場、高爾夫球場等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並於2005年首次對外招生,開辦了五年制大專、高爾夫、旅遊酒店管理等本、專科專業。2009年,學校加入勞瑞德國際大學聯盟,該聯盟是由全球最大的教育投資公司美國勞瑞德教育集團公司組建的,由全球27個國家的近60所大學院校組成,能為60萬在校學生提供130多種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加盟勞瑞德國際大學聯盟後的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正努力成為“國際套用型人才理念”的倡導者。
學校大力推行“專業+外語+技能+創業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學校成立了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為學生提供48種職業技能培訓,讓學生獲得學歷文憑的同時,取得英語、計算機套用能力等級證、駕駛證和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學校投入巨資建成了一流的數控模具實訓中心、汽車駕駛實訓中心、汽車拆裝及維修實訓基地、酒店管理實訓中心、波音737模擬實訓艙、高爾夫球場、高爾夫練習場等一批實訓基地與場所,為學生的實訓實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由於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業能力突出,學院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被湖南省教育廳評為“湖南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創建於1997年5月,原名“湘南文理專修學院”,校址在湖南省郴州市;1998年遷址長沙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更名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2000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民辦普通高等專科學校,納入國家計畫招生;2005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學校相繼入選“中國十大萬人著名民辦高校”、“首屆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20強”,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單位”、“中國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貢獻獎”、“湖南省十大民營誠信單位”等稱號,躋身首屆全國民辦高校排行榜第三位,成為中國最年輕最具發展潛力的民辦本科院校之一。
發展歷程
7月16日,湘南文理專修學院進行第一次招生動員。當年招收學生182人。為了謀求更大更快的發展,董事會決定將學校遷到省會長沙。
1998年
1998年初張劍波董事長兼任學院院長。
1月,湖南涉外經濟學院一期工程破土動工,建設項目包括教學樓一棟、食堂一棟、學生公寓一棟、建築總面積10000平方米。一期工程全部在1998年9月開學前竣工。
2月,經湖南省教委批准,湘南文理專修學院更名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籌)”。張劍波董事長說:“之所以用‘涉外經濟’作校名,是因為當時正是中國經濟快速騰飛,國家正在積極謀求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我們預計到中國加入WTO以後,對涉外型實用人才和經濟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會大幅增加。事實證明,我們當時的判斷是正確的。”
6月,學院招生大會在長沙華信賓館召開,董事長兼院長張劍波作了題為《堅持高起點、高規格、高質量,銳意創辦一流社辦學院》的講話,提出特色辦學的思路。
12月,學校被湖南省教育委員會授予“湖南省社會力量辦學優秀學校”
1999年
1999年年初,學院二期工程動工,工程項目包括90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2棟學生公寓、專家樓、辦公樓等。3月1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唐之享、副秘書長吳科政、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偉炔等,率省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張劍波院長、李釗副院長、廖九如顧問的陪同下,唐副省長一行視察了教學樓及設施、二期工程工地、外籍教師樓、學生食堂、圖書館等主要建築。在辦公樓一樓大廳,唐副省長欣然為學校題詞“立志成才,保國為民”,勉勵全院師生辦好“涉外”這所新型民辦大學。
5月20日,《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報》創刊
6月12日,學校二期工程的教學主樓通過國家建設部專家組的主體結構驗收、評估,被評定為“優良工程”。
8月22日,湖南省教委主管高等教育工作的副主任李洪基、計畫處處長鄒作鵬、社會力量辦學處副處長黃顯榮一行,在張劍波院長、李釗副院長的陪同下視察該校,對學院的近期工作和發展規劃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9月6日,學校申報普通高校工作起步,省教委專家組來該院考察。
9月7日,湖南省教委副主任督學袁翠珍、督導室副主任黃宜峰、社會力量辦學處副處長黃承瑜一行來到學校,就“示範化民辦學校”的評價標準進行調研。
10月,學校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向國家教育部申報計畫內普通高校。
年底,學校在湖南省教委組織的對民辦高校的年檢評估中,被評定為“優秀學校”。
2000年
2000年1月,學校被確定為學歷文憑考試試點的省考、國考考點。在2000年招生計畫中,省教委批准設立英語、法律、會計、市場行銷、文秘、計算機及套用、律師、計算機信息管理、金融、經濟學等10個自考本科專業。
5月14日,學校新建的3號學生公寓主體工程如期竣工。
7月,由長沙市人民政府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學校成為民辦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校名為“湖南涉外經濟職業學院”。
12月6日,湖南省教育廳職業與成人教育處處長段志堅來該校視察,針對該校申報增添計畫內專業課程工作指出:開設專業課程一定要突出“涉外”特色,以區別於其他普通高校,專業課程的設定要規範化,同時要注重培養套用型人才。
2001年
2月28日,學院包括3棟教學大樓、5棟學生公寓、體育運動場、圖書館等在內的第三期建設工程全面動工。5月23日,瑞士CMSD工商學院院長RajeevChopra博士一行四人訪問學校,就校際交流和該校學生海外留學等事項與張劍波院長進行了友好洽談。
7月,原湖南師範大學校長、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學博士生導師張楚廷教授出任該校校長。
截止9月4日,學校西區主體工程項目:8棟學生公寓,二、三學生食堂,2號萬人教學樓等工程經學校及相關承建單位聯合驗收合格,並交付使用。
12月6日,學校與美國俄亥俄州的勞倫學院結為姐妹院校。
從2001年起,學校在18個省、市、自治區招收國家計畫內新生,分別是:湖南、河北、內蒙古、吉林、福建、江西、河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及新疆建設兵團。
2002年初,經湖南省勞動與社會保障廳批准,學校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正式成立。
1月,學校又有4個專業申報成功,新增的4個專業是:信息產業系的電子商務專業、計算機實用軟體專業,外語系的英語翻譯專業,管理系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至此,學校專業總數達到22個。
1月7日,學校確定校訓為:“至善至美,自立自強”,張楚廷校長闡述了校訓的內涵。
3月,我校第四期工程動工,工程項目包括學生公寓5棟、教師公寓26棟、理工教學大樓3棟、藝術大樓1棟,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
4月,學校《校歌》正式發表,《校歌》由張楚廷校長作詞,蔡廷瑞、余開基作曲。
4月,學校入選“中國十大萬人著名民辦高校”。
6月-7月,學校董事長張劍波赴加拿大、美國考察高等教育,受到私立名校的熱烈歡迎,邁出了我校加強國際交流堅實的一步。
8月20日,教授委員會正式成立。教授委員會由15名資深教授組成,李榮軒教授為第一屆教授委員會主席。教授委員會同時行使學術委員會、職稱評定委員會的職責,是學校的最高學術權力機構。
11月28日,學校教師公寓正式破土動工。首期工程共有460套住房,由獵鷹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獵鷹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12月,物理學教授潘留仙博士出任該校常務副校長。
3月14日,張楚廷校長在全校中層幹部會上強調:“申本”只是一個過程,其根本在於全面提高辦學水平。
3月28日,學校理工教學大樓破土動工,並在施工現場舉行了簡短的奠基儀式。理工教學大樓投資3000多萬元,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有160多間教室,屆時可容納6000-8000名同學同時上課,工程將於5月9日開始基礎建設,9月中旬竣工。
4月,學校新建成的10個計算機、電子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
6月3日學校體育館正式奠基。體育館總投資2500萬元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下層設有游泳池、健身房和60米的標準跑道,上層設有桌球室、籃球場、籃球場的東、西、南面有看台4000餘個,北面是大型藝術舞台。體育館將於9月份完成主體部分建設,1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6月12日,湖南省高校設定評審專家組考察該校升本工作。並於2003年8月13日提交考察報告,認定該校已具備升本條件。
9月24日,著名學者金庸先生來學校講學,並題詞“涉外經濟,誠信為先,謙讓有德,至善至美”。
2004nian3月23日,學校清水湖校區奠基。
2004年
3月26日,學校和英國的蘭德里洛學院結成姊妹友好學院。
5月28日,學校入選首屆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20強第6位,居華中、華南地區民辦高校之首。
10月,學校高爾夫練習場落成,心理諮詢中心成立,學生工作網站(www.hncexg.com)開通。
2005年
1月,湖南中南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為該校授牌,正式成立中南人力資源涉外分市場,為我校畢業生就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時為我校引進人才提供了便利。
3月9日,國家教育部正式下發《教育部關於同意組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通知》,同意在湖南涉外經濟職業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新組建的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為本科層次的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5月17日,美國哈町大學代表團對該校進行了友好訪問,兩校高層管理人員就兩校間交流合作等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磋商,並簽定了相關協定,我校與哈町大學合作項目正式啟動。根據雙方簽定的協定,學校與哈町大學建立姊妹院校,該校三年級學生通過TOEFL考試後,可直接升入哈町大學學習一年(3+1形式),哈町大學將頒發本科文憑,授予學士學位。
6月24日,我校清水湖校區落成典禮隆重舉行。湖南省副省長許雲昭,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玉娥,省教育廳廳長張放平,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元英等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出席了落成典禮。學校董事長張劍波在典禮上致辭。學校清水湖校區於2003年破土建設,經過兩年的努力,已經在清水湖畔形成了一片占地4600畝(其中水域面積3000畝)、建築面積6.76萬平方米,集教學、實訓為一體的新校區。校區內水陸交錯,綠樹成蔭,教學樓、運動場、圖書館、學生公寓、高爾夫球場等設施一應俱全,是有志青年求學深造的理想場所。7月11日,張劍波董事長主持召開了董事會二屆二次(擴大)會議,董事會和校務會成員以及學校有關係部的負責人出席了會議。會上,張劍波董事長和張楚廷校長共同提出了創建“百年涉外,一流涉外”的奮鬥目標。會議圍繞這一目標,展開了深入、廣泛的討論,並形成了5點共識:1、大力引進優秀人才,以一流的師資確保一流的教學質量;2、改革工資方案和考評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3、加強制度建設,建立現代大學制度;4、加快本科專業的申報和設定,儘快形成專業優勢;5、加強後勤保障,為廣大教職工解決後顧之憂。
10月7日至10日由全國高爾夫球會總經理聯誼會秘書處(籌)主辦,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等單位協辦的第六屆全國高爾夫球會總經理聯誼會在長沙隆重舉行。本屆大會規模盛大,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張小寧,以及來自港澳台和內地的各球會總經理、各高爾夫球協會負責人、業內教育和管理專家學者、地方官員與新聞媒體近400人與會。學校譚受清教授應邀在會上發言,獲得與會者的一致好評。會議期間,與會代表觀摩了我校高爾夫系的教學和高爾夫球場。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國際草坪學會常務理事韓烈保博士和美國橡樹谷高爾夫學院代表表達了合作辦學的意願。
11月10日至12日,韓國加耶大學校總長李慶熙一行對我校進行了友好訪問,兩校簽訂了《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與韓國韓國加耶大學校合作辦學備忘錄》。
11月22日至23日,日本九州共立大學校長佐古宣道先生一行來我校進行友好訪問,兩校簽訂了友好合作協定。
12月26日,學校董事會發布七號檔案,提出了關於學校發展的九條意見,進一步理順了辦學思路,廓清了辦學理念。
院系設定
根據2014年學校官網顯示,該校設有11個二級學院,開設41個本科專業,26個專科專業。學院 | 層次 | 專業 |
商學院 | 本科 | 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市場行銷、金融學、財務管理、國際商務 |
專科 | 會計、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電子商務 | |
管理學院 | 本科 | 工商管理、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場行銷、文化產業管理、行政管理、電子商務 |
專科 | 旅遊管理、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 | |
文法學院 | 本科 | 法學、漢語言文學、英語、西班牙語、日語、朝鮮語、商務英語 、社會工作 |
體育學院 | 本科 | 體育社會學、體育社會學(高爾夫運動與管理方向) |
外國語學院 | 本科 | 英語(商務英語方向和英語翻譯方向)、日語、韓語 |
專科 | 商務英語 | |
機械工程學院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 |
專科 | 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本科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
專科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
藝術設計學院 | 本科 | 藝術設計、動畫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產品設計 、動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 |
專科 | 藝術設計 | |
音樂學院 | 本科 | 音樂學、舞蹈學、表演 |
專科 | 音樂教育 | |
繼續教育學院 | -- | -- |
勞瑞德國際教育學院 | -- | -- |
校園標識
校標
2010年,學校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為了體現學校面向國際培養套用性人才的辦學理念,實踐“看世界,學世界,行世界”的辦學視野,學校於日前正式啟用新校標。新校標重在體現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堅實的“橋樑”理念,體現學院、學子與世界的三者互通融合。寓示學院將建設好緊跟世界的橋樑,使學子實現對世界的認知和掌握,從而邁上成功。
在新校標圖案里,翻開的書本、橫架的橋樑、緊握的雙手和有商務象徵的領結,融合成LOGO圖形的中心,再加上極具國際設計理念的盾形外框,有力體現了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與世界溝通無限、成功無限的美好願景。
LOGO標識採用天藍、深藍相融相輔的結合。天藍寓意天一樣的高遠和純粹、無瑕、美好的願景。深藍,擇取地球的主色調,寓意全世界、國際化;同時,深邃的幽藍,寓意廣闊的胸懷,一種海納百川的氣勢。另外,由於深藍色暗含“理智、效率”的氣質,亦能概融“經濟”之義。本標識的顏色寓意著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將進入一個更高遠、更廣闊、更美好的國際化經濟大時代。
校歌
作詞:張楚延作曲:菜延瑞余開基
巍巍麓山,浩浩湘江;
菁菁校園,燦爛陽光;
我們放眼世界,
譜寫時代華章;
至善至美,自立自強;
涉外旗幟,獵獵飄揚。
學海馳騁,蒼穹翱翔;
今日桃李,明朝棟樑;
我們放眼未來,
鑄就人生輝煌;
至善至美,自立自強;
涉外群星,閃耀光芒。
涉外校歌的歌詞是從涉外的校訓“至善至美,自立自強”來展開的,歌中表達了學校創辦人的美好願望及遠大目標,也寄寓了學校領導、老師對受教育者的殷切希望。全詞語言質實而不空洞,格調豪邁而不虛誇。鏇律既舒展優美又鏗鏘有力,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深刻體現了涉外人“至善至美,自立自強”的精神。
涉外校歌就是涉外精神的頌歌。歌詞共分兩段。每段有六句,每句押的都是“江陽”韻,故格外和諧自然,韻疏密合度。前兩句用了兩個方整的八字句,“巍巍麓山,浩浩湘江;菁菁校園,燦爛陽光”。“麓山”與“湘江”是地名對(山水對),“校園”與“陽光”是名詞對;“巍巍”與“浩浩”、“菁菁”與“燦爛”是形容詞,對得也很工整。歌詞首先與出了涉外的地理位置,也道出另一層意思:涉外之精神發源於巍巍麓山之巔和浩浩湘江之畔。“菁菁校園,燦爛陽光”,描繪出涉外美麗的校園環境和富有朝氣蓬勃的涉外學子風貌。第三、四句為六字句歌詞,意即涉外人放眼世界,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永遠踏著新的步伐走在時代的前沿。最後直接高歌主題:涉外校訓―“至善至美,自立自強”。善是最完美的境界。至善至美的意思在不僅表達了對善美的追求,而是從更深層次上表達科學的熱愛和對創新的渴求。更寄望?h外學子能獨立思考,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奮發圖強。
“學海馳騁,蒼穹翱翔,今日桃李,明日棟樑,我們放眼未來,鑄就人生輝煌”,從今天過渡到寫明天,寫未來,此句揭示了涉外這所年輕的民辦大學先進的辦學理念和高遠的辦學理想。看到了涉外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史。“至善至美,自立自強”,它永遠激勵涉外人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讓學生更自信的走向社會,走向未來,走向世界。
校歌的鏇律是典型的二段體結構。2/4拍子,進行曲速度。第一段節奏音型較疏,鏇律音程跳動不大,使得鏇律親切而舒緩,好似在向眾人描述著美麗而奮發向上的涉外風貌。第二段,曲作家巧妙的把一個“啊”放在歌詞的四、五句之間,作為兩段的分界點,也構成了全曲的高潮,此處節奏拉得更開,音程跳動相距一個八度,鏇律更加優美而舒展,更能體現涉外人的自豪感,緊接著音型突然變的密集,鏇律的緊促感和跳躍性增強,讓人感覺到鏇律更加鏗鏘有力,步伐堅定,充滿了自信心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涉外很年輕,但她的眼光卻看得很遠,學校提出創建“百年涉外,一流涉外”的辦學目標,創辦者張劍波先生把涉外看成是功在千秋的百世基業,這就需要千千萬萬的涉外人為這百世基業來添磚加瓦。讓我們牢記“至善至美,自立自強”的校訓,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培養敬業、勤奮、樸實、求是的精神,堅持高揚崇尚科學、崇尚真理,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志向,使自己真正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涉外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校訓
至善至美,這是我們“涉外”的目標。“涉外”是中國高等教育進入第二個百年之際誕生的一所大學,它更應懂得善待自己的國家,善待民族文化,善待人類之文明。“至”者,最高也;“至”者,亦通達也。“至善”者,乃向倫理之最高境界走去。我們“涉外”將朝著這種境界闊步向前,一刻也不停。
由善及美,由美及善,為了美好的明天,建設一所美好的大學,我們要使“涉外”一天天完善起來。“涉外”自身完善與否,其根本標誌在於:它能否讓在這裡就讀的學生充分感受到自然美、科學美、藝術美、社會美和人生美。崇尚美學是一種高級心理狀態,審美水平是一種更高的心理水平。通達美之至境,亦乃“涉外”理想基石之一。
校訓八個字里似乎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影子。其實,對科學的熱愛,對創新的渴求,其本源即在對善與美的追求以及人們在善與美方面所達到的實際水平。可以說“至善至美”是從更深的層次上關注創新,關注科學技術。
自立自強是“涉外”最重要的精神,是“涉外”最寶貴的精神,是實現“涉外”理想最根本的保障。自信是自立自強的核心內容。“涉外”基於對時代的自信、對民族的自信而自信,而它擁有的最好證明便是:它能賦予自己的學生以自信,它能讓自己的學生自信地走向社會,走向未來,走向世界。“涉外”也必須以此來證明自己的精神。
即使“涉外”將來擁有了更高的水平,變得更加強大,更加有力量的時候,它也需要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更堅定地向至善至美的目標繼續前進。
至善至美是我們的目標,自立自強是我們的精神。這種精神支持我們向目標挺進,而向目標挺進的過程之中又將使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民辦大學也許更需要自立自強,其實,更重要的是:民辦大學也許更能夠自立自強。在民辦大學的眾多優點之中,這可能是它更為可貴的優點。
“做人以立品為先,讀書以潛心為要”也是“涉外”重要的理念。“涉外”一切寶貴的傳統都要繼續發揚。制訂的八字校訓,並不能十分完備地反映“涉外”的全部理念,但它代表了“涉外”理念的精粹。在這一理念照耀下的實際校園生活會更加豐富充實、絢麗多彩。
師資力量
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由著名教育家、博士生導師、原湖南師範大學校長張楚廷教授擔任。學校現有各類在校學生27541人,教職員工1614人,其中教職員工1614人,專職教師859人。專職教師中,高級職稱的教師226人,講師482人,博士61人,碩士56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6人,外籍教師17人,形成了一支以專職教師為主體,教授、博士為龍頭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各類實驗室86個,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優秀教研室4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2個;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1個。紙質圖書136.38萬冊,電子圖書110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129億元。
教學特色
學校實施重點課程建設計畫,將計算機和外語確定為全校性的重點課程,以提高學生計算機和外語的實際套用能力;每個專業確定了2門以上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核心課程中至少有1門技能性課程。近年來,學校加快了教材建設的步伐,出版了151部自編教材,其中,高爾夫系列教材填補了國內空白。
學校堅持“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科學研究取得了較好成績。1999年以來,全校教師出版各類著作近200部;獲國家圖書獎1項;在省級以上公開刊物發表論文480多篇,被SCI、EI收錄20多篇;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立項32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三等獎36項。學校大力推行“外語+專業+技能+創業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強崗位”、“厚基礎”、“重實踐”的原則構建“寬基礎”、“活模組”的課程模式;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最基本的“四會三能二達標”的要求,即:會一到二門專業技能,會駕車,會日常禮儀禮節,會班級管理;能用國語交流,能用英語進行一般會話,能寫規範公文;英語達標、計算機達標。著重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學校還專門成立了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為學生提供40多種職業技能培訓,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學生獲得學歷文憑的同時,取得英語、計算機套用能力等級證、駕駛證和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由於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業能力突出,我校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近年來,我校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得國家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0項;獲得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5項。
現任領導
姓名 | 職位 | 職稱、學術職務 |
張劍波 | 董事長 | 教授 |
張楚廷 | 名譽院長 | 教授、博士生導師 |
張放平 | 院長 | 教授、博士後、博士生導師 |
羅志 | 督導專員 | 教授 |
李釗 | 常務副校長 | 研究員 |
潘留仙 | 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 | 教授 |
張江波 | 副校長 | -- |
李志明 | 副校長 | 高級講師 |
余孟輝 | 副校長 | 副教授 |
劉龍剛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校長 | 一級警督 |
白解紅 | 副校長 | 教授、博士生導師 |
發展前景
“看世界、學世界、行世界”。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邁向“百年涉外、一流涉外”的步伐將更加堅定,更加矯健。[3]2012年12月20日,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編制完成《2013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11年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報告公布了最新的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和2013中國一流大學名單。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入選2013年中國一流民辦大學名單。
所獲榮譽
學校以創建“百年涉外,一流涉外”為目標,以“至善至美,自立自強”為校訓,堅持“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並舉”、“規模與質量協調發展”、“誠信辦學”的三大辦學原則,提出了“讓學生真正學到東西”的九字目標和“平等、尊重、敬責、高效”的機關作風八字方針,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學校大力推行“專業+外語+技能+創業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強崗位”、“厚基礎”、“重實踐”的原則構建“寬基礎”、“活模組”的課程模式。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成立了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為學生提供48種職業技能培訓,讓學生獲得學歷文憑的同時,取得英語、計算機套用能力等級證、駕駛證和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學校投入巨資建成了一流的數控模具實訓中心、汽車駕駛實訓中心、汽車拆裝及維修實訓基地、酒店管理實訓中心、波音737模擬實訓艙、高爾夫球場、高爾夫練習場等一批實訓基地與場所,為學生的實訓實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由於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業能力突出,學院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被湖南省教育廳評為“湖南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大力推行“外語+專業+技能+創業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強崗位”、“厚基礎”、“重實踐”的原則構建“寬基礎”、“活模組”的課程模式;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最基本的“四會三能二達標”的要求,即:會一到二門專業技能,會駕車,會日常禮儀禮節,會班級管理;能用國語交流,能用英語進行一般會話,能寫規範公文;英語達標、計算機達標。著重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學校還專門成立了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為學生提供40多種職業技能培訓,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學生獲得學歷文憑的同時,取得英語、計算機套用能力等級證、駕駛證和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由於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業能力突出,學校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由於辦學成績突出,學校連續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教育廳評選為“湖南省民辦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十佳民辦學校”,相繼入選“中國十大萬人著名民辦高校”、“中國十大品牌民辦高校”、“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20強”、“中國民辦高校教育教學質量20強”,榮獲“中國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貢獻獎”。學校在中國民辦高校排行榜上穩居前三名,被譽為中國最年輕最具發展潛力的民辦本科院校之一。
“看世界,學世界,行世界”。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邁向“百年涉外,一流涉外”的步伐將更加堅定,更加矯健。
湖南大學一覽表
湖南省高校一覽
211工程院校 | 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範大學 |
普通院校 | 湘潭大學 | 湖南科技大學 | 長沙理工大學 | 南華大學 | 吉首大學 | 湖南工程學院 | 湖南城市學院 | 湖南工業大學 | 湖南商學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湖南大眾傳媒學院 | 懷化學院 | 湖南文理學院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 湖南理工學院 | 衡陽師範學院 | 長沙醫學院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長沙師範專科學校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邵陽學院 | 湘南學院 | 長沙學院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科技學院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湖南工學院 |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湖南女子職業大學 | 湖南軟體職業學院 |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 長沙教育學院 |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湘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 | 湖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 |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 |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都市職業學院 |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交通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