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斜川》

《游斜川》

《游斜川》是陶淵明唯一的山水詩,陶淵明五十歲時,作《游斜川》詩並序,寫斜川風景秀美,隱居忘憂,優遊行樂之意(詳見《陶淵明集》)。袁行霈在《陶淵明年譜匯考》一文(原載《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四輯,中華書局,1997年;現收入袁先生著《陶淵明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中,將之列為據以判斷陶淵明生年的“第一等”資料兩種之一。

原詩並序

序:辛酉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閒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於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旁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

《游斜川》陶淵明詩

開歲倏五十,吾生行歸休。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游。

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弱湍文魴,閒谷矯鳴鷗。

迥澤散游目,緬然睇曾丘。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

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否?

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

主題內容

晉安帝義熙十年(414),歲次甲寅(詩序的“辛酉”,據逯欽立考證,應是“正月五日”的乾支),作者年五十歲。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閒美”,他和二三鄰里,偕游斜川。作者一面感年時易往,一面喜景物宜人,不禁欣慨交心,悲喜集懷。這詩真實記錄了作者剛入半百之年的一時心態。斜川,其地不詳,當在詩人所居南村附近。

《游斜川》陶淵明

詩開頭四句寫出遊的緣由。張衡《思玄賦》說:“開歲發春。”開歲,指歲首。隨著新歲來臨,詩人已進入五十之年(有的刻本“五十”作“五日”,未可從)。古人說:“人上壽百歲。”(《莊子·盜跖》)由此常引出人們“生年不滿百”的慨嘆。進入五十,正如日已過午,歲已入秋,是極足警動人心的。孔融就曾說過:“五十之年,忽焉已至。”(《論盛孝章書》)首句用“倏”,意也正同,都表現出不期其至而已至、亦驚亦慨的心情。五十一到,離開回歸空無、生命休止的時候也不很遠,(《淮南子·精神訓》:“死,歸也。”《說文》:“休,止息也。”)要“念之動中懷”了。於是,在初五那天景氣和美的良辰,他作了這次出遊。

次節“氣和天惟澄”以下八句,充分就“游”字著筆。在一碧如洗的天幕下,游侶們分布而坐。山水景物,一一呈獻在眼前:近處是微流中的彩色魚兒在嬉遊,空谷中鳴叫著的鷗鳥在高飛。作者用較華采的筆墨著意寫出遊的、飛的都那樣自得,空中、水底無處不洋溢著生機,這其中自然也含著他的欣喜和嚮往。再放眼遠遠望去,湖水深廣,曾(通“層”)丘高聳,也構成佳境,令人神馳意遠。特別是這曾丘(指廬山邊上的鄣山),不僅使人聯想到崑崙靈山的峻潔(《後漢書·張衡傳》注引《淮南子》說:“崑崙有曾城,九重,高萬一千里,上有不死之樹在其西”);而且它“旁無依接,獨秀中皋”(儘管它不如崑崙山曾城的真有九重),顧矚四方,無可與比擬者,也足以對人們的人格修養有所啟示。序中說:“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我們正應感謝這曾丘,因為它的誘發,才給人間留下這好詩!

三節“提壺接賓侶”四句,寫出好景誘人,鄰里歡飲,使詩人不禁興起“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否”的感念。這是對人生、對美好事物——詩中所寫的風物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無限熱愛、執著的人自然會產生的想法,作者把人們心中所有的感念,以樸素自然的語言真率地吐露了出來。

結尾四句,寫出酒至半酣,意適情遙的境界。古人說:“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古詩十九首》)而作者卻以高昂的意氣唱出“忘彼千載憂”,他的人生觀是超脫的。他又說:“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這是本有曠達胸懷、又加以“中觴縱遙情”的作者所發出的對良辰、美景、佳侶、勝游的熱情讚嘆,和“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頹廢之歌是迥然異趣的。

魯迅的遺墨中,有書贈“廣平吾友”的這首詩的手跡(見《魯迅詩稿》“附錄”),雖沒署寫時日,但應和他發表有關評陶的若干名論的時間相去不遠。是三十年代初所寫的。從魯迅對此詩的喜愛、肯定態度這一端,亦足以窺見本詩對後世人們的影響。

創作前後

晉安帝隆安五年(公元401年),農曆辛丑年,這年正月五日,陶淵明和幾個同鄉好友一起暢遊斜川(在今江西星子縣,廬山東南),寫下了《游斜川》這首詩。

《游斜川》《陶淵明集譯註》

斜川這地方很美,陶淵明在序中讚嘆:“魴鯉躍鱗於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詩中也說:“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弱湍弛文魴,閒谷矯鳴鷗。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天氣晴朗,天空澄澈,大家依長幼順序圍坐,依傍著溪水。魚兒在平靜流淌的溪水中悠閒自在地遊動,沙鷗在幽靜的山谷中高飛著鳴叫著……浩瀚的湖水盪開了遠眺的目光,大家無限留戀地凝視著高聳雲天的廬山……各人都想到了什麼呢?

陶淵明想的是:“開歲倏五十,吾生行歸休!”元日(古代正月初一為元日)一過,我就五十歲了,我這一輩子,已經快過完了。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可我卻一點都不知道將來的命運,不知道前途在何方!

“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提起酒壺大家互相傳遞,斟滿了酒又互相敬賀,不知道明年的今日,我還能不能和大家在一起,歡樂依舊。“中殤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酒到半酣就放開肚皮喝吧,人生不滿百,何必懷著千載的憂患,應該將它們統統忘掉。暫且痛享今朝的歡樂,明天如何又何必去強求?

陶淵明想借酒澆愁,只能是愁上加愁。這首詩反映出他在桓玄幕府中心情是相當苦悶的,至於對人生苦短的嗟嘆,那是因為在戰亂紛爭的年代裡,詩人們真正懂得了生命的可貴。

玄學滲透

晉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二月,廬山諸道人在慧遠發起下同游石門,“悵然增興,以所悅為安”,所謂賞心悅目,卻讓空門之人嘆息到:“各欣一遇之同歡,感良辰之難再”,雖有同游野趣也無以解懷。而被陳寅恪先生評為“外儒內道”的陶淵明在57歲時游斜川,並寫下《游斜川詩序》:辛酉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閒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

《游斜川》《陶淵明集》

面對美景,他嘆息到: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這些都是以娛情遣興為原始目的,卻殊不知極樂生極悲,美絕易痛絕,人到至美至樂的境地,反而生絕望之情,自娛之目的卻變成了自悲。

魏晉玄學作為一種思辯性的哲學是不宜直接轉化為文學的,一個直接轉化的例子就是占據了東晉詩壇達百年之久的玄言詩。嚴格地說玄言詩不算詩,因為那只是在詩的軀殼中放入玄理而已,沒有詩之所以成為詩的最重要的東西。可是,玄言詩畢竟沉澱了至少一種可貴的東西,那就是理趣。有的玄言詩不止是抽象的說理,而是藉助山水風景形成象喻,或者借著參悟山水風景印證老莊的道理,這樣就有了理趣。王羲之等人的蘭亭詩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本是醞釀於一次山水游賞的雅集,證明玄理和山水的融合已是必然趨勢。不過在這些詩里山水的描寫並不多,理之趣也並不濃。此後陶淵明和他的鄰里們的斜川之游,陶本人所留下的《游斜川》詩便是一首頗富理趣的山水詩了。而在陶淵明的其他許多詩中,將玄理融入日常生活,或者說從日常生活中體悟出玄理,已成為他的藝術特色。

藝術特色

田園詩和山水詩往往並稱,但這是兩類不同的題材。田園詩會寫到農村的風景,但其主體是寫農村的生活、農夫和農耕。山水詩則主要是寫自然風景,寫詩人主體對山水客體的審美,往往和行旅聯繫在一起。陶淵明的詩嚴格地講只有《游斜川》一首是山水詩,他寫得多的是田園詩。田園詩是他為中國文學增添的一種新的題材,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並真切地寫出躬耕之甘苦,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人。

《游斜川》陶淵明作品

《游斜川》詩具有典型的陶淵明詩的藝術特點。陶詩的一大特點也是他的一種開創,就是將日常生活詩化,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重要的意義和久而彌淳的詩味。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陸機等等都著重於關乎國家政治的題材,陶淵明著重寫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話寫家常事,寫得詩意盎然。

1、情、景、事、理的渾融。陶淵明描寫景物並不追求物象的形似,敘事也不追求情節的曲折,而是透過人人可見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達高於世人之情,寫出人所未必能夠悟出之理。陶詩重在寫心,寫那種與景物融而為一的、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他無意於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麼似與不似,只是寫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詩發乎事,源乎景,緣乎情,而以理為統攝。在南風下張開翅膀的新苗,伴隨他鋤草歸來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煙,不嫌他門庭荒蕪重返舊巢的春燕,在中夏貯滿了清陰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壺中的濁酒,以及在他筆下常常出現的青松、秋菊、孤雲、飛鳥,都已不是尋常的事物,它們既是客觀的又是體現了詩人主觀感情與個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

2、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見綺麗。前人往往用“平淡樸素”概括陶詩的風格,然而陶詩不僅僅是平淡,陶詩的好處是在平淡中見警策;陶詩不僅僅是樸素,陶詩的好處是在樸素中見綺麗。陶詩所描寫的對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雞犬、豆苗桑麻、窮巷、荊扉,而且一切如實說來,沒有什麼奇特之處。然而一經詩人筆觸,往往出現警策。陶詩很少用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樸素素。

關於陶詩的藝術淵源,鍾嶸《詩品》曰:“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其後多有反對此說的,今人則多表示贊同。從今存應璩詩以及關於應璩的傳記資料看來,他與陶淵明很不一樣,與其說陶詩源於應璩,不如說源於漢、魏、晉諸賢,應璩一人不足以籠罩他。如果一定要說得具體些,可以說陶詩源於《古詩》,又紹阮籍之遺音而協左思之風力。魏晉詩歌在他那裡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死後其好友暗贈諡號靖節先生,潯陽人(一說宜豐人)。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考證陶為奚族人,但其證據略顯薄弱)。

《游斜川》陶淵明

(《宋書》隱逸傳云:“陶潛字淵明,或雲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人也。”)因宅邊種植五棵柳樹所以號五柳先生(未得到證實),謚稱靖節居士,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有陶淵明始家宜豐的記載。宜豐舊《圖經》亦有此說。

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的元勛重臣,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作過武昌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29歲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後任彭澤縣令。因不事權貴,棄官隱居栗里(今星子縣境內)。52歲時偕少子陶佟回歸宜豐故里,四年後返潯陽,逝於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鎮秀溪、故村等處陶姓人皆為陶佟之後裔。歷代方誌載宜豐境內有南山、柳齋菊軒東籬洗墨池藏書礅故里橋靖節橋我公橋舒嘯台賦詩灣顧淵石醉臥石、淵明洞、讀書堂、靖節祠等陶淵明遣跡及其紀念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