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317年到321年間,東晉時期,陶侃為樅陽縣令。
他在樅陽留下的遺蹟主要有惜陰亭和洗墨池,惜陰亭已不存,但洗墨池遺蹟仍存。陶侃非常熱愛學習,在他住所旁邊有一個水池,陶侃每天練習書法後就在這個池子裡洗硯台和毛筆。水池橢圓形,池底凸凹不平,周長約一丈六尺,水深二尺七寸。池水不、涸,久雨不溢,池面有綠陰掩映。後人將這個池子叫做洗墨池。洗墨池位於鳳凰山大坡下的縣委黨校內,洗墨池池沿的石壁上,有兩塊明清時清時期的古碑刻,字跡已漫漶不清。
2、《新昌縣誌》記載:“池在縣東十六都崇真觀前,陶淵明洗墨處。”宜豐《秀溪陶氏族譜》:“洗墨池在縣東十六都崇真觀前,先生嘗洗筆硯於斯,因以名焉。”池在澄塘鎮觀前村,池西沿為三合土築成的水泥,池底仍可見三合土殘跡。池另三邊沿已沒入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