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江城子
蘇軾
陶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臨流班坐,顧瞻南阜,愛曾城之獨秀,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元豐壬戌之春,余躬耕於東坡,築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後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長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夢中了了醉中醒。
只淵明,是前生。
走遍人間,
依舊卻躬耕。
昨夜東坡春雨足,
烏鵲喜,報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鳴。
北山傾,小溪橫。
南望亭丘,
孤秀聳曾城。
都是斜川當日景,
吾老矣,寄餘齡。
蘇軾生平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嘉佑進士,任鳳翔府簽判,主張改革弊政。神宗時反對變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後以“謗訕朝廷”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出知杭、潁、揚、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還。詩、詞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學最高成就。
詞牌知識:
《江城子》首見於《花間集》韋莊所作。五代時歐陽炯用此調所填詞中有“如西子鏡,照江城”語,猶含本意。宋人增為雙調,一名《江神子》。
一作《江神子》。單片三十五字,五平韻。也有增加一字,變兩句三言為一句七言者。雙片七十字,前後片各五平韻。多用雙片。
格式一:
⊙○⊙●●○△。
●○△,
●○△。
⊙●○○,
⊙●●○△。
⊙●⊙○○●●,
○●●,
●○△。
* * * * *
格式二:
⊙○⊙●●○△。
●○△,
●○△。
⊙●○○,
⊙●●○△。
⊙●⊙○○●●,
○、○●●●○△。
* * * * *
格式三:
(前片)
⊙○⊙●●○△。
●○△,
●○△。
⊙●○○,
⊙●●○△。
⊙●⊙○○●●,
○●●,
●○△。
(後片)
⊙○⊙●●○△。
●○△,
●○△。
⊙●○○,
⊙●●○△。
⊙●⊙○○●●,
○●●,
●○△。
附註:首句也可作●●○○●●△;第四句也可作⊙○⊙●。
賞析:
這首詞作於蘇軾貶謫黃州期間。他以自己“躬耕於東坡,築雪堂居之”自比於晉代詩人陶淵明斜川之游,融說理、寫景和言志於一爐,在詞中表達了對淵明的深深仰慕之意,抒發了隨遇而安、樂而忘憂的曠達襟懷。作品平淡中見豪放,充滿恬靜閒適而又粗獷的田園趣味。首句“夢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說只有醉中才清醒,夢中才瞭然,表達了憤世嫉俗的情懷。此句表明,蘇軾能理解淵明飲酒的心情,深知他在夢中或醉中實際上都是清醒的,這是他們的共同之處。“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充滿了辛酸的情感,這種情況又與淵明偶合,兩人的命運何其相似。淵明因不滿現實政治而歸田,蘇軾卻是以罪人的身份在貶所躬耕,這又是兩人的不同之處。蘇軾帶著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躬耕東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於一番議論後融情入景,通過對春雨過後烏鵲報晴這一富有生機的情景的描寫,隱隱表達出詞人歡欣、怡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過片後四句以寫景為主,極富立體感。這幾句中,鳴泉、小溪、山亭、遠峰,日與耳目相接,表現出田園生活恬靜清幽的境界,給人以超世遺物之感。作者接著以“都是斜川當日景”作一小結,是因心慕淵明,嚮往其斜川當日之游,遂覺所見亦斜川當日之景,同時又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陶淵明四十一歲棄官歸田,後來未再出仕,五十歲時作斜川之游。蘇軾這時已經四十七歲,躬耕東坡,一切都好象淵明當日的境況,是否也會象淵明一樣就此以了餘生呢?那時政治黑暗,蘇軾東山再起的希望很小,因而產生遲暮之感,有於此終焉之意。結句“吾老矣,寄餘齡”的沉重悲嘆,說明蘇軾不是自我麻木,盲目樂觀,而是對餘生存在深深的憂慮,是“夢中了了”者。這首詞的結構頗具匠心。首句突兀而起,議論中飽含感情。其後寫景,環環相扣,層次分明,緊扣首句的議論,景中寓情,情中見理。結拍與首句議論及過片後的寫景相呼應,總括全詞,以東坡雪堂今日春景似淵明當日斜川之景,引出對斜川當日之游的嚮往和在逆境中淡泊自守、怡然自足的心境。“都是斜川當日景”,這看似平淡的詞句,是作者面對遠去的歷史背影所吐露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