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北宋紹聖二年(1095年),程頤被貶涪陵,講學於北岩梵宇,在北岩的石洞中點《易》立說,歷時6載,寫出理學代表作《易傳》。
南宋理學家朱熹繼承和發展了他的學說,形成了我國古代哲學史上有名的“程朱理學”。現今洞口上方尚有“點易洞”三字。洞內有朱熹游此的題詩:“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經綸具此中,每向狂瀾觀不足,正如有本出無窮。”
景點介紹
“點易洞”是一人工開鑿的石洞,背岩面江,系石砂岩上人工鑿成的石洞,高4米,深2.2米,寬3.8米。洞門額上鐫刻著“點易洞”3個楷書大字,洞中原有石凳、石几。
酷暑炎夏,程頤常來此地閒居,點注《易經》。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涪州牧范仲武命名為“點易洞”,並豎程頤塑像,撰寫對聯一副雲“洛水溯淵源,誠意正心,一代宗師推北宋;涪江流藪澤,承先啟後,千秋俎豆換西川”。清代詩人、書法家石彥概括此聯為“伊洛淵源”,並刻於壁上。
其他古蹟
“點易洞”又名“周易園”,是中國易學文化傳播的重要一站,此外,園中還有碧雲亭、鉤深堂、致遠亭、三畏齋、三仙樓、四賢堂、北岩書院、流杯池等遺蹟。
鉤深堂:舊為普淨院,原為程頤講學的地方,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將普淨院改名為“鉤深堂”,並揮毫題字。南宋紹興五年(1135),涪州牧李瞻在鉤深堂內建“程子祠”,塑程頤像祭祀。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涪州牧范仲武改建白岩書院,內建祭祀程頤、黃庭堅、尹焞、譙定的“四賢樓”,豎有《花蕊夫人宮詞碑》、《伊川祠堂碑》、《朱子碑》、《南宋斷碑》等。如今遺址尚存,岩壁上黃庭堅秦書“鉤深堂”清晰可見。
程頤
程頤(1033—1107年),字正叔,洛陽(今河南伊川縣)人。年十八,游太學,以《顏子所好何學論》名震當時,得授學職。少時曾與其兄程顥學《易》於周敦頤,後同為北宋理學中堅、“程朱理學派”的創始人,並稱“二程”。程頤“力學好古,動尊禮法”,“用敬函養”,“格物窮理”,創造了一種以“理”為本的哲學體系。他講學達30餘年,影響很大,因此,他的學派當時被稱為“洛學”,一時學者風從。涪陵學者譙定本學《易》有師,“聞則潔衣往見,造詣深至,浩然而歸”。楊時四十,調官不赴,自甘隆冬待立帳下,門外積雪三尺也不擅自離去,“程門立雪”的故事膾炙人口。據統計,他有著名弟子87人,分布全國各地。程頤“安貧守節,年逾五十,不求仕進”。元佑元年(1086年),由司馬光、呂公著疏薦,召為西京國子監教授,不久升為崇政殿說書。程頤在政治上偏保守,反對王安石變法。時值神宗駕崩,哲宗繼位,高太后垂簾聽政,排斥新黨而用舊黨。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親政,復行新法。因程頤過拘禮法,冒犯了哲宗,說他“妄自尊大,在經筵多不遜,”加上胡宗愈、孔文種、林希等人又極論他“與司馬光同惡相濟”,紹聖四年(1097年)十月罷官,貶為涪州(今涪陵)編管。
年冬,程頤到涪,得門徒譙定(涪州人)的幫助,在北岩“普淨院”避堂與門人弟子講學,竟毫無憂色。時黃山谷早已由神宗實錄檢討官、著作佑郎貶為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由黔州(今彭水)來其弟黃叔向(時任涪陵縣尉)處,常與程頤相會於北山,深感其治學嚴毅精深,遂為其講學地題名為“鉤深堂”(山谷在涪10餘月,於元符元年六月抵戒州)。程頤在涪,身窮而道逾通,講學之餘,在普淨院內潛心注《易》,將生平鑽研所得,寫成《程子易傳》一書,於元符二年(1099年)正月成稿,全書共4卷。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理學著作之一。元符庚辰(1100年)哲宗卒,徽宗趙佶即位,四月辛亥,大赦天下。程頤復宣德郎離涪順江東下,還歸洛陽。
程頤和點易洞
程頤死後,其學說由再傳弟子(譙定傳胡憲、劉勉之、胡、劉傳朱熹)——南宋大學者朱熹所繼承和發展,形成南宋以後封建王朝在思想上長期保持統治地位的“程朱理學”。這個學說也曾流行於日本的德川時代(1542——1616年)。因此,程頤便成了“程朱理學”的鼻祖之一(另一個程顥)。程朱講“去人慾,存天理”,為名教綱常辯護,深得封建統治者讚賞,地方官吏更是頂禮膜拜。紹興五年(1135),涪州太寧贍建“伊川先生祠堂”於普淨院之上。嘉定元年(1208年),州牧范仲武又添塑程頤像供祀,並建致遠、碧雲二亭;丁丑(1217年)又請建為北岩書院、復有“四賢樓、三畏齋、三仙樓”的興建。其後學者名流,頻來瞻吊,感慨之餘,題詠岩壁,歷經宋、元、明、清四代經營,使北岩書院成了涪陵第一名勝,而點易洞又是其中最著名的古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