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坡鄉

土地坡鄉

土地坡鄉位於涪陵區西南部,以河為鄉,距縣城37公里。東北與仁義鄉相靠,東南與中峰鄉連界,西南與石沱鎮毗鄰,西北南川區接壤,全鄉轄8個行政村,32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4000人左右,農戶826戶,全鄉耕地總面積5866畝。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土地坡鄉土地坡鄉
一、建立無公害蔬菜基地。草坡鄉是全縣生產較早的鄉鎮,縣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名、優、特、新、稀等,無公害蔬菜已逐漸落戶草坡,今年,發展了蓮白、大白菜、甜椒等大眾商品蔬菜1500畝。發展紫甘藍、青花菜、洋蔥、胡蘿蔔等訂單蔬菜350畝。

二、建立以村為單位的水(乾)果種植片區。全鄉緊緊抓住退耕還林工程的有利契機,大力發展特色水乾果,新栽紅櫻桃300餘畝,新疆核桃180畝,板栗40畝,豐水梨20畝,目前全鄉水乾果面積已達900餘畝。

三、建立花卉種植基地。依託汶川縣農牧水利局蔬菜成功試種大棚百合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逐步推廣花卉的種植面積和品種,08年種植的百合花14畝,鮮切花3畝,大棚海棠1畝。

四、建立中藥材生產基地。抓住退耕還林和草坡鄉氣候、區域特徵。大力發展三木藥材和人工種植天麻。今年全鄉已種植天麻、紫胡、板藍根、丹參、當歸等中藥材。

五、抓好養殖業。全鄉畜禽品種在近兩年逐步改良。飼養羊專業示範戶已達3戶。充分起到了示範戶的帶頭作用。全鄉養羊大戶正不斷增加。充分利用寬廣的天然草場,做好戶戶聯營的形式做好氂牛、土雞和豬等畜禽的文章,擴大養殖規模。

目前,全鄉農村產業發展日趨合理。民眾積極性高,幹部的帶頭、帶領作用明顯。示範戶,示範點起到了充分的示範作用。形成了一片追趕、跨越的良好勢頭。

經濟建設

土地坡鄉土地坡鄉
2005年土地坡鄉總戶數9041戶,總人口3219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28人。總面積132.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02公頃,其中水田1724公頃。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5007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317萬元,農業總產值11690萬元;財政總收入874.43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3130元。

土地坡鄉企業從1998年的4家猛增至現在的118家,產業由過去單一的花炮結構,發展成花炮、建材、造紙、政收入550萬元,比前5年淨增了300萬元,甩掉了財政長期赤字的帽子。先後投資150萬元,新建中國小校舍5000平方米,基本上實現了“六配套”,投資48萬元建起了全縣鄉鎮一流的衛生院門診大樓。又通過土地置換投資近200萬元,對集鎮的路燈、下水道、人行道、路面硬化、綠化、城標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還通過招商引資,投資300萬元新建自來水廠,投資1000萬元,新建全縣鄉鎮最大的商貿市場,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幹了過去幾十年想乾又沒幹成的事。全鎮年人平來自企業的現金收達300元。居民鎮儲藏明顯增加,全鎮2002年年末存款達到5000萬元,比1997年鄱了三番。鎮財政還擠出資金投資20多萬元,使南蛇洞片200多戶人家,由過去到幾公里路外去挑水喝,如今全部用上了自來水。經過這些年的努力,雙橋已實現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五無”,土地坡鄉整個社會顯現出一派欣欣欣向榮、和諧發展的大好局面。

黨政建設

土地坡鄉土地坡鄉
一、順應形勢要求,提出機關建設新目標

在08年年初市直機關黨的工作會議上,土地坡鄉工委明確提出了“努力把市直機關建設成為學習型機關、服務型機關、創新型機關和文明機關”全方位的機關建設新目標。積極推進觀念更新,倡導新的理念,開闢新的境界,引導市直機關廣大黨員幹部勇立時代潮頭,倡學風、興乾風、戒玩風,不斷最佳化知識能力結構,錘鍊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切實轉變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用創新的態度和思維,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使機關幹部的思想和行為更加符合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實際,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這一目標的提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也贏得了市直機關廣大黨員幹部的積極擁護。08年年初以來,形成了學習十六大精神、學習“兩個務必”、學習的高潮,在黨員冬訓活動中,許多黨員幹部寫出了學習心得,有21個單位開展了學習心得評比,33個單位被評為了理論學習先進單位。

二、最佳化經濟環境,建立機關目標考核新機制

為達到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文明機關目的,進一步最佳化土地坡經濟環境,土地坡鄉在繼續深入開展爭創“好班子、好隊伍、好部門”為主題的創“三好”競賽活動中,為解決過去評比標準籠統、模糊、難操作的實際問題,今年配套建立健全了一套更細緻、操作性更強、更科學、更貼近實際的市直機關綜合目標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成立了市直機關“三好單位”創建活動目標管理考核領導小組。引入末位淘汰機制,制定了嚴格的獎懲辦法;年度根據考核結果對“三好單位”和“三好創建單位”給予重獎;對排名最後5名的,給予警告。新的考核體系的建立,切實改進了目標管理辦法,健全了工作責任制、追究制,量化了考核標準,形成了有利於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從制度管理上促進了機關黨員幹部進一步增強執政為民的意識,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自覺克服官僚主義,深入基層、深入民眾,傾聽民眾呼聲,體察民眾情緒,關心民眾疾苦,改善了市直機關存在的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守攤子、混日子的不良現象,創造了一個奮發爭先,開拓進取的良好氛圍。

三、建立“土地坡鄉機關黨建”網,開創黨建工作新平台

基於近年來鄉直機關信息化建設發展迅速,許多部門機關逐步實現了網路化。土地坡鄉委充分利用市直機關現成的網路資源,跳出機關黨建工作單一的“舊舞台”、“老套路”,建立了“土地坡鄉機關黨建”網站,網站設立了黨建動態、機關黨建、黨建園地、黨員風采、新聞圖片中心、理論學習、黨員信箱、聯繫我們9大模組以及黨風黨紀、黨史資料、優秀黨員先進模範事跡、網上調查、黨課參與、它山之石等24個頁面。以全新的樣式、豐富的內容、實實在在的效應,走出了一條具有資訊時代特色的新路子,增強了黨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擴大了黨建工作影響,為機關黨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領導下鄉

土地坡鄉土地坡鄉
涪陵部分鄉鎮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雨雪凝凍災害。為了讓受災民眾也能過上一個祥和的春節,涪陵區再次撥出100萬元救災專項資金用於慰問、幫扶受災民眾。

2007年2月2日上午,涪陵區政協主席常國權一行,冒著嚴寒、踏著泥濘的小路,帶著棉被豬肉食用油等慰問品和慰問金,前往土地坡鄉看望當地受災民眾。據土地坡鄉介紹,由於入冬以來的雨雪天氣,該鄉場鎮供水系統已被凍結,部分管道甚至出現了爆裂,有上千人飲水問題有待解決,近千隻家禽、生豬被凍死,災情較為嚴重。

“大家要克服眼前的困難,我們正在積極想辦法解決。”常國權一行走進該鄉全心村四社楊正福家,在詳細了解生產生活情況後,鼓勵他積極生產自救,發揮自強不息的精神,戰勝眼前的困難。隨後,常國權一行又前往村民吳家明、王興碧、朱孝禮以及居住在該鄉海拔最高的村民秦素英等家中,挨家挨戶走訪慰問,在寒冷的冬日裡,為受災民眾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一定要做到‘通路、保電、安民’。”在實地察看當地受災情況後,常國權將1萬元救災資金交給當地政府,希望當地政府積極幫助受災民眾,搞好生產自救,把受災民眾的損失降到最低。據了解,為了幫助全區受災民眾,此次涪陵區專門撥出100萬元救災資金用於慰問、幫扶受災民眾,幫助受災民眾過上愉快的春節

社會事業

土地坡鄉土地坡鄉
1、公路。全鄉道路全長323.3公里。縣鎮、鎮村主要道路全長172公里,其中縣鎮柏油公路13.6公里、鎮村水泥硬化道路153.3公里,鎮村道路硬化率達98%,形成了主幹道與村莊道路縱橫貫通,四通八達的“雙通”道路網路化結構。

2、集鎮。有中心集鎮1個,農村集市3個。通過圍繞“一核三星一帶”的思路建設小城鎮,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心集鎮(鎮政府所在地)為核心,趙家溝、舟東、白岩三個農村集市相呼應,白水塘環湖一帶為生態農業旅遊區的總體格局。2003年,被列為省級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3、教育。全鎮現有完中一所,有教學班52個,在校學生3692人,教職工169人;初級中學一所(三岔河鎮一中),有教學班40個,在校學生3140人,教職工135人;完小25所,在校學生16961人,有教職工765人。2006年,全鎮參加高考人數198人,上線56人;中考人數1534人,升入曲一中16人、普高729人、中專及各類專業技術學校655人,升學率達91.3%,居全縣之首。

4、文化體育。注重文化陣地建設,扶持農村文化戶的發展,積極培養文體人才,著力打造村落文化、機關文化、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組建了37支農村文藝隊,籌建了2個市級敬老院,2個門球場。

5、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全鎮現有中心衛生院1個,鄉村衛生所28個,醫務工作者165名,2004年被評為省級衛生鄉鎮。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

6、其他社會事業。高度重視群團組織建設,工會、共青團、婦聯、老協、科協等群團組織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同時,計生、民政、土地、統計、廣播、民兵等其它社會各項事業與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