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拉丁名: 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
中文名:海南梧桐
拉丁科名:Sterculiaceae
保護級別:3
分布:海南昌江、樂東、瓊海、崖縣、白沙、瓊中、萬寧、瓊山。
現狀:瀕危種。海南梧桐為海南島特有樹種,分布區極窄,資源稀少,隨著森林的開發利用,野生資源越來越少,現已處於瀕臨絕滅的境地。
海拔下限(米) 400
海拔上限(米) 900
科屬簡介
梧桐科,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喬木或灌木,也有草本或藤本。莖、葉的幼嫩部分常有星狀毛,樹皮富於纖維。葉互生,單葉,有托葉,稀為掌狀複葉。花序腋生,稀頂生,由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總狀花序或傘房花序,稀為單生花。花單性或兩性,萼片或多或少合生,每朵花有花瓣5片,有些種類為單被花;雄蕊的花絲常合生成管狀,常有5枚退化雄蕊與雄蕊群互生,花葯2室;雌蕊的基部常有伸長的子房柄。果實多為蒴果或蓇葖果,每朵花常可結成數個分果,也有少數種類為核果。花粉形態多型,以3溝孔類型的屬占多數。大多數屬的花粉表面有網狀紋飾,並在大網眼內還有不規則的近網狀紋飾或瘤狀紋飾;花粉的外形從長球形逐漸演變為球形或扁球形,外萌發孔縮短變窄甚至消失。
染色體基數x=8,10為最普遍;翅子樹屬有x=19的。有68屬約110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個別種可分布到溫帶。中國有22屬89種,分布以雲南為最盛,其次為廣東及廣西,貴州、四川、福建、台灣也有,範圍一般不超過長江以北,並以北回歸線以南最多,只有梧桐可栽培至華北和西北地區。梭羅樹屬以中國為分布中心。
梧桐科植物的莖皮富於纖維,可作麻袋、繩索和造紙的原料。可可為世界三大飲料植物之一,它的種子為做可可粉和朱古力糖的原料,富於營養,中國的海南、台灣和雲南南部有栽培。火繩樹屬在中國有5種,均為紫膠蟲的良好寄主。紫膠為重要的工業原料。絨毛蘋婆的樹幹上割取的梧桐膠用於食品、紡織、醫藥等工業。胖大海的種子藥用,治咽喉炎、喉痛、扁桃腺炎等症,廣東、海南、廣西有栽培,也可做觀賞樹木。半楓荷、山芝麻等亦可藥用。梧桐、午時花等為庭園觀賞植物。
梧桐科的形態性狀與椴樹科、錦葵科及木棉科關係密切。J.哈欽森認為它是以椴樹科同一個進化乾派生出來,但其分布區更多在熱帶。А.Л.塔赫塔江等認為梧桐科是從第綸桃目(Dilleniales)發生,又與大戟科在系統進化上有一定聯繫。此外,R.布朗把梧桐科分為兩個科,即刺果藤科(Byttneriaceae)和梧桐科,但從花部的比較形態來衡量,近代學者多主張應歸為一個科。
中國梧桐科植物包括栽培的有22屬86種,包含在9個族內,即①當比亞族:平當樹屬(Paradombeya),梅藍屬(Melhania),午時花屬(Pentapetes);②鹹孟尼族(Hermnniee):馬松子屬(Melochia),蛇婆子屬 (Wal-theria);③毛瓣木族:滇桐屬(Craigia);④刺果藤族:山麻樹屬(Commersonia),刺果藤屬(Byltnevia);⑤可可族:昂天蓮屬(Abroma),可可屬(Theobroma);⑥火繩樹族:火繩樹屬(Eriolaena); ⑦ 山芝麻族:翅子樹屬(Pterospermum),山芝麻屬 (Helicteres) ,鷓鴣麻屬(Kleinhovia),梭羅樹屬;⑧蘋婆族:蘋婆屬(Stereulia),翅蘋婆屬(Pte-rygota),梧桐屬(Firmiana),火桐屬(Erythropsis)(見彩圖),胖大海屬(Scaphium),可拉屬(Cola);⑨達里木族:銀葉樹屬(Heritiera)。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18米,胸徑30-50厘米;樹皮灰白色;枝條青綠色,平滑。葉形變異極大,在同一枝條上同時具有寬橢圓形、寬卵形、心形至近圓形,稀為卵形的葉,頂端鈍或急尖,基部截平或淺心形,稀有深心形,長7一14(一16)厘米,寬5一12(一15)厘米,嫩葉被稀疏的淡黃色短茸毛,老葉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狀短茸毛,有基生脈4-5條;葉柄長3一16厘米。花序頂生或腋生,長20厘米,密被淡黃褐色星狀茸毛;花黃白色,直徑20毫米;菩片5,深裂幾達基部,線形,長7-9毫米,被毛;雌雄蕊柄與萼片等長,頂端5淺裂,花葯15,聚集在雌雄蕊柄頂端,呈頭狀;兩性花的子房卵圓形,具5條縱裂紋。蓇葖果卵圓形,長7厘米,熟時黃色。
生活習性
混生於季節性雨林中,所在地的氣候特點是夏秋炎熱濕潤,冬春涼濕,少雨,土壤為赤紅壤或磚紅壤。耐蔭蔽,一般在常有雲霧的山谷陰濕的地方生長良好。在鬱閉度中等的林分里分布較集中。樹冠廣卵形,枝葉較稀疏。在壩王嶺烏烈林場的次生林中,它與野生荔枝Litchi chinensis var. Euspontanea Hsue、黃葉樹Xanthophyllum hainanense Hu、子楝樹Decaspermum gracilentum (Hance) Merr. et Perry等混生。
保護價值及措施
保護價值
海南梧桐是中國同屬植物中分布最南的一種,對研究梧桐科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價值。樹皮富含纖維,可作造紙和繩索的原料;木材紋理直,結構細,材質稍硬,適作家具等。樹姿美致,葉型變異大,可作庭園綠化樹種。
保護措施
海南尖峰嶺和壩王嶺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加強管理。在南亞熱帶各樹木園和植物園應引種栽培,擴大種植面積。
化學成分研究
目的對海南梧桐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葉的化學成分進行研究。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樹脂、矽膠和製備色譜技術對海南梧桐樹葉的水煎煮提取物進行分離,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譜(RP-HPLC)進行純化,根據化合物的理化常數,波譜學特徵鑑定化合物的結構。結果分離得到2個化合物,分別被鑑定為4-羥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丁香醛)和莨菪亭。結論此2個化合物系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
栽培要點
繁殖方式:點播或條播。蓇葖果採回後置於通風涼爽處陰乾,待種子自然脫出,隨即播種育苗。因種子含油,壽命較短,不宜久藏。播種育苗時,用點播或條播,1年生苗高50--80厘米即可上山造林。造林選陽光適中、較濕潤山谷和山腹的砂壤土為宜。
常見病蟲害及預防
其中梧桐裂頭木虱,只危害梧桐樹,分布在山東河南等地。若蟲危害時分泌白色棉絮狀蠟質物,將葉面氣孔堵塞、影響葉部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得葉面呈現蒼白萎縮症狀,會出現樹葉早落、枝梢乾枯、表皮粗糙脆弱、易受風折的現象。預防方法:可採用在危害期噴清水衝掉絮狀物,可消滅許多若蟲和成蟲,在早春季節噴65%肥皂石油乳劑8倍液防其越冬卵。
癤蝙蛾,危害梧桐、木蘭等樹。可用獸用注射器將40%殺螟松乳油400倍液注入被害處的坑道內、毒殺幼蟲。還可以用石油乳劑、敵敵畏、樂果、甲胺磷等防治。
經濟價值
經濟價值:樹皮富含纖維,可作造紙和繩索的原料,又適合做家具及庭園綠化樹種。木材宜制樂器,家具;
種子可食,亦可榨油;
葉、花、果、根入藥,有清熱解毒、去濕健脾,補氣養陰,明目平肝,烏鬚髮等效果。
葉做土農藥,可殺滅蚜蟲,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相似物種
一、梧桐是梧桐科的落葉喬木,它和同名為“桐”的油桐(大戟科)、玄參科的泡桐、法國梧桐(懸鈴木科)沒有親緣關係。梧桐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植物,點綴於庭園、宅前,也種植作行道樹。民間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李白也有“寧知鸞鳳意,遠托椅桐前”的詩句。 梧桐拉丁名稱為Firmiana simplex、 英文名為Phoenix Tree、學名懸鈴木、別名青桐、桐麻 、屬於梧桐科。
梧桐與法國梧桐的區別區別 | 生長環境 | 高度 | 樹幹 | 葉 | 花 | 果實 |
梧桐 | 梧桐產於中國和日本 喜光,喜深厚濕潤土壤 | 梧桐樹高大魁梧,15—20m | 樹幹無節,向上直升樹皮平滑翠綠 | 葉掌狀,裂缺如花,樹葉濃密 | 夏季開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黃綠色,圓錐花序 | 果實分為5個分果,分果成熟前裂開呈小艇狀,種子生在邊緣 |
法國梧桐 | 原產歐洲,印度、小亞細亞亦有分布 對城市環境適應性特彆強, 耐乾旱、生長迅速 | 高20-30m | 樹冠闊鐘形乾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 | 葉密生褐色葉片亦呈三角星狀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於寬,葉基闊 。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狀 | 花序頭狀,黃綠色,花期4-5月 | 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 果9-10月成熟。果可入藥 |
熱帶珍稀瀕危植物導航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日前在瑞士格朗總部發表的《全球瀕危熱帶動植物報告》指出,全球12259種熱帶動植物面臨消失的危險。 報告說,熱帶海洋島嶼因與外界隔絕和氣候環境為世界上多種動植物創造了獨特的生 存環境,在一些熱帶海島上擁有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