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形態特徵

生長特性

在幼年期,頂芽發達,頂端優勢明顯,主幹端直茁壯,側枝較細短,冠層厚而密,整個樹冠呈尖塔形。及至壯年期,隨著高生長的減慢,側枝的擴展,樹冠變為鍾形,但冠層仍較厚。幼樹的頂芽一年形成三次,抽三次新梢,即冬芽—春梢—夏芽—夏梢—秋芽—秋梢。一般春梢生長慢,夏梢和秋梢生長快。特別是在6月上中旬(夏梢期),頂梢10天可增高30—40厘米,平均日生長達1.5—2.0厘米,為全年生長的最高峰。8—9月也有一次生長高峰,但不如前者快,兩次高峰的生長量,占全年高生長總量的70%以上。胸徑生長主要是在5—11月,其生長量占全年總生長量的70—90%。
據解析木資料(福建三明):一般天然生楠木,初期生長甚緩慢,20年生,高和胸徑的生長量僅5.6米和4.1厘米,至60—70年生以後,才達生長旺盛期。楠木樹高生長以50—60年最快,胸徑以70—95年最快,材積以60—95年最快。特別是材積,60—95年間的生長量占樹幹總材積生長量89%,90—95年間生長量,占樹幹總生長量25.5%。表明楠木具有後期生長迅速的特性。

土壤為紫色砂頁岩與石灰岩風化而成的黃壤。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沖積土或壤質土上生長最好;在乾燥瘠薄或排水不良之處,則生長不良。楠木為中性偏陰的深根性樹種,壽命長,300年生尚未見明顯衰退;主根明顯,側根發達,根部萌櫱能長成大徑材。幼年期耐蔭蔽,一年抽三次新稍。楠木生長速度中等,50--60年達生長旺盛期。楠木種子屬多胚型,每粒種子能抽出2--3苗。花期5--6月,果期11--12月。
珍貴的原因

2.產地範圍小,主要分布於四川、貴州、湖北和湖南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亞熱帶地區陰濕山谷、山窪及河旁。
3.生長緩慢,成為棟樑材要上百年。
楠木屬樟科,種類很多,常用於建築及家具的主要是雅楠和紫楠。前者為常綠大喬木,產於四川雅安、灌縣一帶;後者別名金絲楠,產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蘇南部。楠木的色澤淡雅勻稱,伸縮變形小,易加工,耐腐朽,是軟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種。
保護措施
對殘存的楠木,應制訂有效保護措施,嚴禁砍伐,並積極進行撫育管理,防治病蟲害,保護好現有資源。同時大力開展育苗造林,擴大栽培範圍,特別在植物園、公園應大量栽培,可有效地保護這一物種。
栽培要點
果實採收:楠木,用種子繁殖,果實採收後,搓去外果皮,種子有油質,壽命短,陰乾後即可播種。若次年春播,需用濕沙貯藏。幼苗期需遮蔭,當幼苗長成真葉即可間苗或移植,一般1年生苗即可出圃造林。如綠化用大苗,可換床培育3--5年。大苗栽植,必須帶土團,並剪去部分葉片。栽植時要選擇溫暖濕潤、土壤肥沃的環境。楠木4月開花,種子成熟期在“小雪”前後,果皮由青轉變為藍黑色,即達成熟。採種選20年生以上的優良母樹,用鉤刀或高枝剪剪下果枝,採取果實。
果實處理:採集的果實,要及時處理,處理的方法是將果實放在籮筐或木桶中搗動,脫出果皮,再用清水漂洗乾淨,置室內陰乾,切忌曝曬,水跡稍乾,即可貯藏。一般100公斤果可出種子40—50公斤。種子純度92—99%,千粒重200—345克,場圃發芽率達80—95%。種子含水量較高(20—40%),容易失水開裂,子葉發霉,喪失發芽力,因此,處理好的種子須馬上用潮濕河沙倒分層貯藏。如需催芽,可貯放在溫度較高或有陽光照射的地方,這樣“立春”前後種子開始大量萌動,用來播種能提早數天發芽。

播後覆蓋火燒土1—2厘米,再蓋草或鋸悄、穀殼,以保持苗床濕潤。幼苗出土後,要及時進行除草、鬆土、施肥和灌溉。在平地育苗,由於日照時間長,地表溫度高,在暑天,易遭日灼為害,因此尚需給以適當遮蔭。但據福建三明莘口林場試驗,選背陰圃地,適當提高留苗密度,使床面保持一定的覆蓋,不遮蔭亦可避免幼苗灼傷。間苗應分期進行,要量少次多。
幼苗處理:7月苗高達10厘米左右時,即可定苗。每畝留苗3萬株。8—10月為楠木幼苗速生期,在此期間,應加強苗圃水肥管理,以加速苗木生長,提高苗木質量。11月份還有部分植株抽梢生長,因此在苗圃後期管理中,要注意不使幼苗越冬時受凍害。1年生壯苗造林比2年生苗造林效果好。一些生長細弱的苗木,可留圃一年再造林。
造林:楠木喜濕耐蔭,立地條件要求較高,造林地以選擇土層深厚、肥潤的山坡、山谷沖積地為宜。造林地條件差則不易成林。整地要求細緻,一般林地用帶狀深翻,肥沃林地可穴量。穴徑50厘米,深30厘米以上。造林季節,從“冬至”到“雨水”均可,但早造比遲造好。據福建三明莘口林場經驗:“大寒”造林成活率比“雨水”高25%。2年生苗可提早到“大雪”造林。楠木幼年期生長較慢,冠幅也較窄,初植密度可適當加大,以每畝167—200株為宜。植苗造林栽植前要適當修剪部分枝葉和過長根系。1年生苗側根雖較多,但比較嫩,容易乾枯,所以起苗要隨即打好泥漿,加強保護。儘量做到隨起苗隨造林。栽植時,選阻天和小雨天,嚴格掌握苗正、根舒、深栽、打緊等技術措施、以保證成活。
由於楠木初期生長慢,易遭雜草壓蓋而影響成活和生長,因此需加強撫育管理。造林後3—5年內,每年撫育二次,山坡下部及山谷雜草繁茂地帶還應適當增加撫育次數。撫育時間應安排在楠木生長高峰季節到來之前,即第一次撫育在4—5月,第二次撫育在7—8月。楠木樹冠發育較慢,幼年又較耐蔭,所以幼林嚴禁打枝,撫育時也不得損傷樹皮,否則將顯著減弱其生長。楠木林在樹冠完全鬱閉,林下雜草消滅,出現較多的被壓木時,應進行撫育間伐。採用弱度的下層撫育法,即伐去明顯的被壓木,雙杈木以及優良木周圍的競爭木。間伐強度,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林地較肥沃,初植密度較大的(如每畝222株),可伐去株數30%左右。
主要蟲害防治

成蟲體長圓柱形、漆黑色。體長5.2—7.5毫米。喙長約2毫米。前胸背板有鯊魚皮狀突起。鞘翅各有10行刻點,前足腿節上有一強大的刺。幼蟲:體乳白,老熟幼蟲長5—8毫米,頭部黃褐色。蛹體淡黃褐色,長6—8毫米,頭部及前胸背板淺灰色,有許多褐色圓圈、腹部有許多小刺列,腹末有刺狀突起二個。
一年一代,以成蟲越冬。於3月份楠木抽梢時,成蟲產卵於新梢中,卵孵化後,幼蟲在當年新梢中蛀食為害,蛀道長10厘米左右。幼蟲期3月底到4月中旬,幼蟲成熟後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成蟲期長,直到次年3月份產卵後死亡。
防治方法:(1)在3月份成蟲產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蟲盛發期用621煙劑熏殺成蟲,每畝用藥0.5—1公斤。(2)在4月上旬用40%樂果乳劑400—600倍液噴灑新梢,可殺死梢中幼蟲。
2、灰毛金花蟲:以成蟲啃食嫩葉、嫩梢及小葉皮層,嚴重的可使嫩梢枯萎。被害株率達80%以上。最多被害株有蟲50多頭。成蟲體黑色,密被灰白色毛,外觀呈灰白色。體長5—7毫米,觸角線狀,鞘翅近肩角處有一瘤凸起,翅面有許多不規則的顆粒狀突起,並有三條隆脊。3月底到6月份均有成蟲出現,4月中下旬為盛發期。
防治方法:在4月下旬用621煙劑熏殺成蟲,每畝用藥0.5公斤。
物種鑑別
楠木與閩楠關係十分密切,但區別仍然十分明顯:閩楠葉為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較狹而長,下面小脈十分明顯,結成格線狀;圓錐花序緊縮,不開展,長3.5-7(10)厘米,最下部分枝長2-2.5厘米;小枝無毛或被柔毛。楠木與滇楠在形態上差異很大,後者葉為闊倒披針形,長8-18厘米,寬(2)3.5-6(10)厘米,先端漸尖或短尖,側脈較少而疏離;葉柄粗壯;花較小,長約3毫米。
藥物相關
【藥 名】:楠木

【拉丁名】:Phoebe nanmu (Oliv.) Gamble
【動植物資源分布】:生於山地。分布四川、湖北、貴州、雲南等地。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樟科植物楠木的木材及枝葉。
【功 效】:散寒化濁、利水消腫。
【主 治】:治吐瀉轉筋,水腫。
【性味歸經】:辛,溫。①《別錄》:“微溫。”②《本草拾遺》:“枝葉,味苦,溫,無毒。”③《日華子本草》:“味辛,熱,微毒。”肺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兩。外用:燒存性研末撒或煎水洗。
【藥用部位】:本植物的樹皮(楠木皮)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全年可采。
【考 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實用價值

經濟木材植物
在我們生存的大自然中有很多經濟植物,有很多已經被人類所發現,但容有更多的奧秘還有待我們去探索,在植物界中的木材植物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如:木材打造的家具等,通過這個任務讓我們來了解更多的經濟木材植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