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
半月板是兩個半月狀纖維軟骨,位於脛骨平台內側和外側的關節面。其橫斷面呈三角形,
外緣較厚,與關節囊緊密愈著,內緣薄而游離;上面稍呈凹形,對向股骨髁,以便與股骨髁相吻合,下面平坦,朝向脛骨髁,與脛骨平台相接。這樣的結構恰好使股骨髁在脛骨平台上形成一較深的凹陷,從而使球形的股骨髁與脛骨平台的穩定性增加。半月板的前後端分別附著在脛骨平台中間部非關節面的部位,在髁間棘前方和後方。這個部位又可稱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后角。內側半月板
1、大而較薄,呈“C”形,前端狹窄而後份較寬。前端起於脛骨髁間前窩的前份,位於前交叉韌帶的前方,後端附著於髁間後窩,位於外側半月板與後交叉韌帶附著點之間,邊緣與關節囊纖維層及脛側副韌帶緊密愈著。
2、外側半月板較小,呈環形,中部寬闊,前、後部均較狹窄。前端附著於髁間前窩,位於前交叉韌帶的後外側,後端止於髁間後窩,位於內側半月板後端的前方,外緣附著於關節囊,但不能腓側副韌帶相連。
3、神經及血液供應
半月板體部的外側約10-30%由膝內外側動脈供應血液,形成半月板周圍動脈叢,內側其餘部分無血液供應。但其前角與后角血液供應較體部豐富,可達40-50%。
半月板表層細胞細小扁平、平行排列,深層細胞大而圓、位於軟骨陷窩內。半月板的膠原纖維主要為I型,其主要呈環狀平行排列,與半月板長軸平行,少量為放射狀,連繫環行纖維,使其不發生分離,這亦是半月板縱裂較多的主要原因。半月板有少量II型膠原,主要位於內側1/3。硫酸皮膚素在外側1/3較多。[1]
疾病症狀
1.大部分患者有外傷史,傷後逐漸腫脹,傷側較顯著;疼痛往往發生在運動中的某種體位,體位改變後疼痛即可能消失。疼痛
部位在兩側關節間隙。行走可,但乏力,上下樓梯時尤為明顯,且伴有疼痛或不適。病程長者,股四頭肌會逐漸萎縮,交鎖症狀。2.急性受傷時,有關節囊內壁滑膜損傷,引起關節內出血、滲液。傷後關節逐漸腫脹,持續疼痛。經過休息及一般消腫止痛治療,症狀減輕,但關節間隙仍然疼痛,特別是當關節伸屈到某個位置時,尤其明顯。走路,尤其是上下樓梯,感到下肢無力,常打軟腿,影響工作和生活。時間長了,大腿肌肉萎縮,周徑變細。有的病人行走時,突然覺得膝關節疼痛異常,不能活動,甚至跌倒。忍痛,活動活動小腿後,又可以恢復行走。這種症狀稱為”關節交鎖“,是損傷的半月板卡住關節的緣故,部分病人,膝關節活動時感到彈動並聽到彈響聲。
基本概述
從半月板的形狀及部位來看,簡單的說,半月板的功能即在於穩定膝關節,傳布膝關節負荷力,促進關半月板位置節內營養。正是由於半月板所起到的穩定載荷作用,才保證了膝關節長年負重運動而不致損傷。
半月板介於股骨髁與脛骨平台之間,就象是緩衝器,保護了二者關節面,吸收向下傳達的震盪,尤其是在過度屈曲或伸直時,此作用更明顯。當從高處跳下時,膝部承受了身體重力作用所帶來的相當大的力,但股骨髁與脛骨平台的軟骨並沒有受到損傷,是因為半月板的存在,將此力分散至整個膝關節同時承受,而不僅局限於股骨髁接觸脛骨平台上的一個局限點。此外,半月板可以防止股骨發生移位,因為半月板的楔狀形體可以彌補股骨髁與脛骨平台間的不相稱,將圓形的股骨髁與脛骨平台之周圍死腔充填,從而增加了膝關節的穩定性,並能防止關節囊及滑膜組織進入關節面之間。半月板還可以防止股骨髁在脛骨平台上朝前滑動,調節膝關節內的壓力,半月板上所布有的潤滑液,可以對關節各部起潤滑作用以減少摩擦。半月板本身有很好的彈性,當其從5mm壓縮至2.5mm時依然保持彈性,加之其弓形外形可以使關節腔邊緣更好地支持滑膜囊。半月板還可支持膝部的鏇轉動作,協助側副韌帶管制關節的側方運動及幫助關節的鏇轉運動。
功能
1、承重
在不負重時,脛骨與股骨不接觸,全由半月板襯墊兩者之間。在負重時,有約70%的負重區域在半月板上,
2、維持膝關節運動協調
半月板隨著脛骨一起運動,內側半月板較外側半月板移位小,且半月板在膝關節屈伸過程中可以變形以適應膝關節的解剖形態。保持了膝關節幾何形態的協調,從而維持膝關節運動協調。
3、維持穩定
半月板切除在前交叉韌帶完整時,不引起脛骨前移,而在前交叉韌帶斷裂時,則引起更大程度的脛骨前移。
4、吸收震盪
吸收膝關節向下傳達的震盪,尤其是在過度屈曲或伸直時,此作用更明顯。
5、潤滑關節
半月板還有潤滑關節等功能,半月板可將關節液均勻塗布於關節表面,使關節的摩擦係數大為減小。[2]
病理
半月板的外緣較厚,與關節囊緊密愈著,內緣薄而游離。上面略凹陷,對向股骨髁,下面平坦,朝向脛骨髁。內側半月板大而較薄,呈“C”形,前端狹窄而後份較寬。前端起於脛骨髁間前窩的前份,位於前交叉韌帶的前方,後端附著於髁間後窩,位於外側半月板與後交叉韌帶附著點之間。邊緣與關節囊纖維層及脛側副韌帶緊密愈著。外側半月板較小,呈環形,中部寬闊,前、後部均較狹窄。前端附著於髁間前窩,位於前交叉韌帶的後外側。後端止於髁間後窩,位於內側半月板後端的前方,外緣附著於關節囊,但不能腓側副韌帶相連。半月板具有一定的彈性,能緩衝重力,起著保護關節面的作用。由於半月板的存在,將膝關節腔分為不完全分隔的上、下兩腔,除使關節頭和關節窩更加適應外,也增加了運動的靈活性。如屈伸運動主要在上關節腔進行,而屈膝時的輕度的迴旋運動則主要在下腔完成。此外,半月板還具有一定的活動性。屈膝時,半月板向後移,伸膝時則向前移。在強力驟然運動時,易造成損傷,甚至撕裂。當膝關節處於關屈而脛骨固定時,股骨下端由於外力驟然過度鏇內、伸直,可導致內側半月板撕裂。同理,如該時股骨下端驟然外鏇、伸直,外側半月板也可發生破裂。
盤狀半月板
概述
盤狀半月板是一種少見的半月板畸形,外側半月板多於內側。可以用小駁骨草按摩膏治療。較正常的半月板大而厚,尤其是在體部呈盤狀因而得名,發病原因不明。據報告盤狀外側半月板的發生率在日本和韓國患者中為26%,而在其它國家的患者中不到1%;內側盤狀半月板的發生率為0%~0.3%。
診斷
盤狀半月板患者,未受傷前,多與常人無異,少數可在屈膝等活動時發現膝關節有彈響。多數患者是在膝關節受傷拍片時發現的。X平片常表現不明顯,比如外側盤狀半月板者查X平片,可發現膝關節外側間隙增寬、腓骨高位及脛骨前棘發育不良等,但這些均不能作為確診依據。診斷的金標準是關節鏡檢查所見,而且關節鏡下可以直接手術將損傷的盤狀半月板切除。但關節鏡也是有創的,作為診斷,臨床一般用骨科查體配合MRI檢查。半月板的骨科查體常用過伸過屈試驗和鏇轉擠壓試驗(麥氏征),前者確定半月板損傷是在前角還是后角,後者可具體查出半月板損傷的部分。現在臨床最常用的還是MRI診斷,其診斷標準就是:矢狀面上以5mm層厚掃描,有3個或3個以上層面半月板前后角相連形成“領結”樣改變;冠狀面上半月板體部最窄處的寬度大於15mm或者超過脛骨內(外)側平台關節面的一半以上。
盤狀半月板在MRI下可分為三種類型:肥角型、板型和楔型,肥角型示前后角肥大,而中間較薄;板型則比較均一;楔形半月板表現為中間低周邊高的斜坡狀。三者的易損傷度依次遞減。
東方人發生盤狀半月板的幾率高於歐美人。但奇怪的是,東方人多發生在外側半月板,而歐美人以內側多見。這其中的原因,仍待研究(是否和站姿有關?中國人常喜歡膝內扣,外側半月板受力多)。
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損傷是較常見的半月板疾病,多由扭轉外力引起,當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時,身體及股部猛然內鏇,內側半月板在股骨髁與脛骨之間,受到鏇轉壓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可以直接使用小駁骨草按摩膏。半月板損傷以內側半月板居多,最常見者為半月板后角的損傷,且以縱形破裂最多。撕裂的長度、深度和位置取決於半月板后角在股骨與脛骨髁之間的關係。在嚴重創傷病例,半月板,十字韌帶和側副韌帶可同時損傷。
半月板損傷類型
1.邊緣型:破裂位於內側半月板邊緣的前。中、後三個位置、嚴重的邊緣型破裂呈周邊完全破裂,僅由前、后角部相連,破裂的腰部向膝中央滑移。並導致關節。鎖固。在伸膝位時症狀顯著。據認為用骨草正金外敷貼調理治好.
2.內緣型:半月板內緣有一處或多數損傷,並可呈粉碎樣損害,偶有游離片進入關節腔.本型對伸屈膝運動經常造成影響,表現疼痛經年,股骨髁關節面損害明顯,有時關節交鎖.X線平片偶有。游離骨片。
3.鬆弛型:為內側半月板在關節囊附著部鬆弛。每於膝部伸屈,鏇轉有不穩的滑落感,在脛股關節問擠向膝中央時,內側關節囊(及皮膚)可陷入關節間隙內.這種類型可為外傷後或先天性結構上的缺陷所引起.
內側半月板
解剖特徵
①內側半月板與內側副韌帶相連,半月板的活動因此受到限制,當膝關節增大活動度時易致損傷。
②由於內側半月板較外側者薄,膝關節外翻位受傷較為多見,受傷時若伴有鏇轉應力,每造成內側半月板的破裂,並引起關節活動障礙。
③股骨內側髁及其關節面積比外側者大,且有一定的鏇轉度。故內側半月板較多時間處於摩擦,受壓和移動狀態。
機理
患者以搬運工.足球與籃球運動員.礦山坑道工和部隊士兵較多見,在強體力勞動或運動時,易於受損。當膝關節半屈曲。足與小腿固定,大腿與軀幹受到自體的慣性力或側方撞擊力,致股骨髁內鏇,小腿外展,外鏇,而內側半月板被擠於脛股關節之間,並被逼向膝中央和後側移位.由於半月板在脛骨平台上附著緊密。移動度較小,在股骨髁強力內鏇,脛骨髁外鏇的擠迫下,半月板遂出現破裂。
膝關節在半月板破裂後,反應性疼痛使患者將膝伸直。並抱膝進行勉力伸屈運動,力圖將半月板整復。但由於肌肉的痙攣和身體的重壓,移位、破裂的內側半月板常常難以達到完全復位,即或復位,亦不能避免對損害部分的壓迫,往往使破損加重,還引起股骨髁關節面損害。
破裂的半月板多見為縱行裂口。股骨髁部突入破裂口,直接與脛骨平台相接觸,破裂半月板正卡於脛股關節面間,造成膝關節某一方向活動障礙,即所謂“關節交鎖”。患者必須使患肢避免負重,藉助開大膝內側關節間驚的膝外翻和小範圍伸屈、迴旋運動,使異常移位與破口卡入脛股關節接觸部周圍的半月板逐漸復位,並脫離卡口,膝關節遂重新伸屈自如,此所謂解鎖或“開鎖”。
損傷類型
1.邊緣型:破裂位於內側半月板邊緣的前、中、後三個位置、嚴重的邊緣型破裂呈周邊完全破裂,僅由前、后角部相連,
破裂的腰部向膝中央滑移。並導致關節鎖固。在伸膝位時症狀顯著。據認為,此型有自行癒合的可能.亦有施行縫合痊癒的。2.前角型:破裂位於前角部,可僅為裂口,或可呈破裂部向後翻卷並增厚,亦有前角連線部斷裂。疼痛位於膝前,但內、外側別患者可能辨別不清。
3.后角型:破裂位於后角部,可呈裂口。裂口蜷縮和后角連線纖維斷裂.過度屈膝位時疼痛明顯。疼痛多可指出在偏後方內側,但也有少數不能指明側別。
4.橫型:系內側半月板腰部橫行破裂,破裂的部位,數目及深度各異。膝內側疼痛多可指明,偶有關節交鎖現象。
5.桶柄型:為內側半月板縱行破裂,裂口可大小各異,並有呈橫裂。破裂口增厚明顯,股骨髁滑膜損傷廣泛.患膝常有“鎖固”,行走多費力費時。
6.內緣型:半月板內緣有一處或多數損傷,並可呈粉碎樣損害,偶有游離片進入關節腔。本型對伸屈膝運動經常造成影響,表現疼痛經年,股骨髁關節面損害明顯,有時關節交鎖。X線平片偶有。游離骨片。
7.水平劈裂型:系脛股關節間強力鏇轉,以致內側半月板上下兩層水平間分離.若早期確診,良好制動,有可能獲得修復.患膝可表現隱痛、不穩,或有滑落感。
8.縱裂型:系內側半月板縱行破裂.並可在前或后角部斷裂,游離部進入膝內,成為膝痛和伸屈阻擋的主要因素。
9.鬆弛型:為內側半月板在關節囊附著部鬆弛。每於膝部伸屈,鏇轉有不穩的滑落感,在脛股關節問擠向膝中央時,內側關節囊(及皮膚)可陷入關節間隙內。這種類型可為外傷後或先天性結構上的缺陷所引起。
生物力學
半月板自身的生物力學呈各向異性及不均一性。在壓力下,半月板前1/3的彈性模量較後1/3高,在張力下,縱形標本較橫形標本彈性模量高,表層較深層彈性模量高,在剪力下,低頻率時,其縱形標本較橫形標本彈性模量高。
在張力下,內側半月板前角脛骨韌帶較半月板后角脛骨韌帶彈性模量高,半月板自身的生物力學的各向異性及不均一性說明半月板能適應膝關節運動中的各種力學要求。
治療
西醫療法
半月板血液供應區的損傷,特別是縱形裂傷,可行縫合手術使其癒合,該手術預後良好,這已為許多實驗和臨床研究證實。Heatly等在兔外側1/3造成裂傷並縫合在8周后就發現基本癒合。許多人認為這種修復的損傷的半月板具有正常半月板的生物力學功能,但在一個長達10年的前瞻性觀察中,不少做過此種手術的病人被發現有x線關節退變徵象,這說明這種修復的損傷的半月板的生物力學功能或許並未完全重建。
綜合療法
1.醫院治療半月板損傷
普通骨科醫院治療只能給患者用一般的止痛藥、打消炎針(青黴素等)、或抽積液。打封閉(玻璃酸鈉),一次兩次還可以,長時間的抽積液、打封閉一旦造成關節腔的感染;致使疾病治療困難加大。很多患者被醫生建議選擇手術治療途徑,如:關節鏡、液體刀、小針刀等半月板軟骨切除術,主要是切除已感染的半月板軟骨,雖然切除了半月板軟骨,但是切除不了關節腔記憶體留的炎症,剩餘半月板軟骨和滑膜還會繼續發炎,這就是為什麼手術後還會出現積液的原因。
2.治療注意事項:
大多數患者都認為骨關節疾病應該多鍛鍊,有助於疾病恢復,但半月板損傷因其病症的特殊性,所以不適合運動鍛鍊;切忌不能太累,不能受涼。
3.口服藥治療半月板損傷
口服藥是大多數患者發生疾病以後的首選治療方式,治療半月板損傷服用口服藥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為口服藥是通過血液循環來到達病灶部位,關節腔內的半月板軟骨屬於無血管組織,所以效果微乎其微。患者感受最多的還是傷害腸胃、肝腎(副作用的主要表現:腸胃不適、夜間起夜次數增加、渾身莫明的不舒服等)。
4.消炎鎮痛及中藥的治療
主要有:扶他林等,此類藥物適合於大多數病人,但少數病人有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胃痛、腹瀉等,有消化道潰瘍的病人慎用
5.手法治療半月板損傷
(1)松筋法:術者於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採用點按松解,分筋理順法3~5分鐘(膝關節後側可用俯臥位)。
(2)理髕法:術者於髕骨體上先用揉髕法(用拇指於髕骨上揉動,然後於髕骨周圍刮理)。
(3)擴膝法:術者活動膝關節數次,使一手前臂置於膝關節後側做支點,將膝關節儘量屈曲,然後去掉作支點的手臂,再直接屈曲膝關節2~3次。
6.使用拔罐、針灸烤電等理療方式治療半月板損傷
針灸拔罐、針灸、按摩等理療方式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的作用,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後遺症、風濕類風濕後期康復效果顯著。但只是輔助治療;半月板損傷與一般的關節痹症不太相同,它主要是關節發生無菌性炎症,簡單的活血化瘀、舒筋通絡根本無法從根本上祛除無菌性炎症。7.針灸治療
1、體針:常用穴:腎俞、白環俞、環跳、承扶、殷門、委中、陽陵泉。
方法:每次選用3~5個穴位,用瀉法。選穴以常用穴為主,根據其疼痛可加夾脊穴、阿是穴及循經取穴。
2、耳針:常用穴:坐骨、腎上腺、臀、神門、腰椎、骶椎。
方法:用中強刺激,留針3~10分鐘。針刺療法取腎俞、環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針灸治療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運用針和灸的方法,對人體腧穴進行針刺和艾灸,通過經絡的作用,達到治病的目的。針灸具有調和陰陽、疏通經絡、扶正祛邪的作用。
半月板損傷日常康復注意事項
1.早期診斷處理及時,沒有較大的血腫,症狀不嚴重,如無膝關節“卡”、“交鎖”的現象,股四頭肌無萎縮現象,中老年人患者或者醫生根據MRI判斷患者不用手術的,可以不用手術。這部分人中有些人能像正常人一樣參加體育運動,但也要在一年半至兩年以後。
2.運動員或體育愛好者還想繼續玩體育,一般會建議手術,但是手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要高昂的費用外,恢復過程也要個人進行科學康復鍛鍊。另外,不能不知道的是,手術本身是一次有規則的較大創傷,少數人術後會膝關節功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受限。
3.除了注意運動姿勢和運動的強度外,要注意運動保護,如佩戴運動護具防止運動中的意外損傷。
4.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有預見意外發生的可能性,充分利用身邊的工具幫助降低意外造成的半月板損傷風險。如上下公車或上下樓的時候,不要過於匆忙,可藉助扶手幫助穩定身體再邁步走,有職業習慣的人,最好每隔一段時間變換勞作的姿勢和稍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