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高25-150厘米。老枝灰白色或淡黃灰色,開展,拐曲;當年生幼枝草質,灰綠色,有關節,節間長0.6-3厘米。
葉線形,長2-4毫米。花白色或淡紅色,通常2-3朵,簇生葉腋;花梗細弱,長1-2毫米,下部有關節;花被片卵圓形,長約2毫米,果時水平伸展。
果實(包括刺)寬橢圓形,通常長8-12毫米,寬7-11毫米;瘦果不扭轉、微扭轉或極扭轉,條形、窄橢圓形至寬橢圓形;果肋突起或突起不明顯,溝槽稍寬成狹窄,每肋有刺2-3行;刺等長或長於瘦果之寬,細弱,毛髮狀,質脆,易折斷,較密或較稀疏,基部不擴大或稍擴大,中部2-3次2-3分叉。花期5-7月,果期6-8月,在新疆東部,8月出現第二次花果。
生長環境
沙拐棗多生於流動沙丘、半流動沙丘或石質地,在沙礫質戈壁、乾河床和山前沙礫質洪積物坡地上也能生長。具有抗風蝕、耐沙埋、抗乾旱、耐脊薄等特點,枝條茂密,萌櫱能力強,根系發達,能適應條件極端嚴酷的乾旱荒漠區,是荒漠區典型的沙生植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中部西部、甘肅西部及新疆東部。蒙古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播種地的準備:播種地應選擇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播種時間:可在4月播種,也可在11月初秋播。沙拐棗播種前種子用清水浸泡24小時後播種。我們分別在細砂和黃土中進行播種,在細砂中沙拐棗的出苗率可達到86%以上,在黃土中出苗率低於52%。
扦插繁殖:扦插一般在3-5月進行,剪取15-20厘米長的插穗,將插穗的下切口削成斜面,切口應平滑,先用木棒按5-8厘米株行距插孔,再將插穗插深4-6厘米,按實後澆一次透水,床土可10天澆灌一次並澆透,扦插成活率達80%以上。
栽培技術
栽植採用無灌溉方式,對引種材料移栽時澆一遍透水,以後不進行人工灌溉,使其在自然狀態下生長。栽植時挖30×30厘米的淺溝以便能儲存雨水,提高成活率。為進一步提高成活率,對部分材料栽植時施加保水劑,挖好樹坑後,在坑中撒入3-5克的保水劑,使其與土壤混合。填土後澆透水,使保水劑能吸足水分,以供植株生長所需,栽植後進行修剪,以利於成活。並定期觀察成活情況。
主要價值
沙拐棗有很強的生長勢,生根、發芽、生長都很快,在沙地水分條件好時,一年就能長高兩三米,當年即能發揮良好的防風固沙能力,而且在大風沙條件下,有“水漲船高”的本領,生長的速度遠超過沙埋的速度,即使沙丘升高七八米,它也能在沙丘頂上傲然屹立,綠枝飄揚。因此,人們選用它作為防風固沙的先鋒植物。在新疆吐魯番盆地腹心的流動沙地上,就有幾千畝人工播種形成的沙拐棗林地,成為新疆大面積固沙造林的樣板,帶動了新疆乃至西北地區的防風治沙。沙拐棗林地中,上百萬株沙拐棗,以不同的果實形態、先後的結果期、大量的果實,從4月到6月,在沙漠中形成特殊、美麗的景觀,吸引了大量遊人前往觀賞。
物種研究
該種的特徵變異較大。分布於中國東部(內蒙古)者:瘦果寬橢圓形,肋不明顯,不扭轉或微扭轉,每肋通常3行刺;刺稠密,較細,易脆。分布於中國西部(新疆)者:瘦果窄橢圓形,肋較明顯,不扭轉、微扭轉至扭轉;每肋刺2行,往往較稀疏,少數稍密,基部有時稍擴大沙拐棗。產於甘肅河西走廊的標本,其瘦果近於內蒙古植株的特徵,但刺較稀疏,質較硬,每肋刺2行,肋中部凸起,似乎是刺3行與2行的過渡特徵。郝景盛於1934年根據采自內蒙古的標本,建立了 Calligonum dielsianum Hao,他指出該新種與該種相近,其主要區別是:果實每肋刺2行;幼枝有腺毛。《中國植物志》編委們研究了此模式標本和原描述,發現幼枝發霉,不是腺毛;產內蒙古的植株中,某些果實肋也同時具有2行刺,為個體變異,故歸併。A. Los. 根據Г. Н. Потанип1877年在新疆哈密一帶所采的標本,建立的 C. potanini A. Los.,它與該種的區別是:果刺2行;果肋極扭轉。此均為該種的特徵,也予以歸併。
蓼科·沙拐棗屬植物
沙拐棗屬(Calligonum L.), 蓼科、木蓼族的一個屬,分布於亞洲、歐洲南部和非洲北部。據記載有100餘種,近幾年經過一些學者的歸併後,總計35種。中國有23種,產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其中以新疆最多,約占4/5。本屬為良好的固沙植物,幼枝又為荒漠地區牲畜飼料。 |
生命力最頑強的植物
不論是在陸地還是在海洋,也不論是在沙漠還是在雪原,到處都有植物的身影。植物的生命力令人驚嘆!它們從不挑剔環境,在零下四十度和攝氏八十度的環境照樣有植物在傲然生長!甚至在一些動物無法生存的極端環境裡,例如毒氣嚴重污染等,有些植物仍然默默無聞地展示著盎然生機。地球上正是因為有了千姿百態的植物,才有了豐富多彩的動物,才有了美麗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