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高40-100厘米。多分枝,枝開展,老枝黃灰色或淡褐色,呈“之”字形拐曲;幼枝灰綠色,有關節,節間長1-3厘米。葉線形,長3-6毫米,與托葉鞘分離;托葉鞘膜質,淡黃色。花通常2-4朵,生葉腋,較稠密;花梗長3-5毫米,中下部有關節;花被片寬卵形,鮮時白色,背部中央綠色,乾後淡黃色。瘦果橢圓形,不扭轉,肋較寬,每肋有刺3行;刺密,柔軟,外罩一層薄膜呈泡狀果;果圓球形或寬橢圓形,長9-12毫米,寬7-10毫米,幼果淡黃色、淡紅色或紅色,成熟果淡黃色、黃褐色或紅褐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生活習性
極耐高溫、乾旱和嚴寒。萌芽性強,被流沙埋壓後,仍能由莖部發生不定根、不定芽。多生於沙地、戈壁灘、乾河床以及山前礫石荒漠,海拔300-800米 。蓼科·沙拐棗屬植物
沙拐棗屬(Calligonum L.), 蓼科、木蓼族的一個屬,分布於亞洲、歐洲南部和非洲北部。據記載有100餘種,近幾年經過一些學者的歸併後,總計35種。中國有23種,產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其中以新疆最多,約占4/5。本屬為良好的固沙植物,幼枝又為荒漠地區牲畜飼料。 |